我的教师生活

我的教师生活

岁月(二)我的教师生活

1977年3月1日,我回到别了两年多的江南小学,走上了教学岗位。校舍依旧,草木依然。两栋老房子,每栋八间,一共十六间土坯房,教导处在后栋东头,教师十六人,小学十三个班,初中两个班,学生480多名。

记得,上班的第一天,学校领导告诉我:你教三年级甲班,任班主任。这个班有40名学生,属于大班,顽皮生特别多,以后要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啊。寥寥数语,说的很轻松,做起来不知道是否轻松。

我是一个刚刚离开学校的人,满满的书生气,立刻接触教学,当了老师,一时间还有点别扭。那年我刚满十七周岁,在全体老师面前,我年轻的不得了。

我的教师生活

接触这样的环境,去辅导这样的一群孩子,感到压力很大。本来,我是想教初中语文、数学的。没想到,把我分配到小学三年级任教,这落差简直太大了。

按照学校领导的意图,去接这个拥有40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多,教室很狭窄,桌子也不够用,多数是3个人挤在一条凳子上。现实,就是这样,你想要的,很多时候是不会满足的。

在这期间,我要感谢李校长,是他在我懵懵懂懂中帮助了我。他不仅喜欢我的好学,更主要的是我和李校长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爱好,比如背诵唐诗宋词,每天必须作十道以上的数学题(属于我两私底下的比赛),下象棋,练书法,拉二胡,户外野钓等,所有这些,让我们经常玩的很开心,渐渐的,我们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从怎样备课,怎样书写教案,注意哪些教学环节等,对我进行了全程的指导。一篇课文的教案,我要进行多次的修改,他说: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有时,一节课要备好多遍,直到他满意了为止。他的教案是我临摹的范本,他那浪漫、遒劲的钢笔字,堪比字帖!

我的教师生活

只要有时间,李校长总是深入到课堂听我讲课(其他人的课也是不放过的,我毕竟是新兵啊),随后和我交流我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的总是有条有理,并一针见血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我的进步很快。那时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李校长是抓教学是专家。

大家在教学上有什么困难,只管提出来,几乎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他给我的印象是,工作起来是严师,娱乐起来是知己,是朋友。

我们集体办公的环境也是一样的简陋。毕竟是村级小学,各项设备只能因陋就简,所有这些,并没有影响到老师们的情绪。记得当时学校四周没有围墙,老师们愣是利用休息时间,起早贪晚,和泥托丕,垒起了五百延长米的围墙。校园四周栽上了杨树、柳树。学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办公室,在老师们精心整理后,以学年组进行划分,秩序井然,很温馨,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老师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以校为家的敬业精神,对我的影响至深,令我难忘。李校长说: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会改变人,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情舒畅。

眼前的孩子们,一个个小脸儿、小手弄得脏兮兮的,看着他们,一张张幼稚可爱的脸庞,时有顽皮和求知的目光,一种同情和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暗自下决心,要动真情,用真心去教育他们,不仅对学生负责,更要对他们的家长负责,我要让他们学到知识。知识,对于他们是何等的重要!教学上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于差生给他们多吃些小灶,适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然后,从兴趣上去培养,变”厌”学为“要”学。兴趣在于培养,能力在于积累。

我的教师生活

首先从讲卫生开始,要求他们,手和脸要洗净,衣服也要穿得干净得体。告诉他们,在卫生方面,同学之间互相监督,人人争做爱干净的好学生。其次是,坚持放学后家访,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和今后需要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平时我总是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给他们讲故事,和他们一起打扫教室,桌椅,板凳,摆放的总是整整齐齐。师生之间的感情要靠悉心的培养,从一点一滴中让学生知道,生活无小事,处处要用心。拉进距离,作学生的知心朋友,这一点,个人感觉十分重要。

同学们来自于不同的屯儿,有的是两三个人一个屯儿,有的是十几个人一个屯儿,根据人数,我给他们编好学习小组,或三人、或五人一组,每天晚上我都要去各屯,深入到各学习小组,进行检查,看看他们,白天留的功课是否完成了;看看他们,是否在认真的作课外题。

坚持经常,利用各种方式,在同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守纪律、守信用、爱学习的思想。

师生间的情感其实很好建立,只要你放下架子,真心的爱待每个人,久之,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们中间,我发现了班长和其他班干部。原来的顽皮生,也变得很乖,学习成绩也不断的提高了。“找到他的闪光点,利用好闪光点,将来可能就是一束又一束的闪光灯。”这是李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深刻、也很有哲理。不过,这要用心领会。

实践证明,学习小组的作用发挥好,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是很大的。因为,白天在课堂上没有理解和消化的课程,晚上通过学习小组,大家坐到一起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会得到巩固和提高,与此同时,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同时,改变了贪玩,厌学的不良行为,团结互助的风气越来越浓。

当时,我们三年级,分甲乙丙3个班,我教的是甲班,另外2个班级的班主任,一个是女老师,另一个是我的同学,他也是在这次录用中,被安排到这个学校来教学的。在我的影响下,他们两个班也都成立了学习小组。很快,这种做法在全校得到了推广,说实话,我对自己的也“发明”感到很自豪。

我的教师生活

七十年代,由于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差,生活水平也低,我们这些被录用的人,都是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每年的工资800块钱,这在当时属于中等收入水平。那时,都是按工分折成钱来计酬的。记到往来账上。由于村集体经济很差,每年的800块钱,也不是按时发放的,要欠着。不知道要欠多少年。农村要按照人口和土地数,交提留,交统筹款,我只能用民办教师工资,去顶这笔钱费用,余下的就记到往来账里了。我们民办教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地位很低,但是一个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责任,把这种“低”,看得很淡薄!

恢复高考的时间。由于自己在补习班只学习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然后就从事了小学的教学工作,所以,高考的时候,我的分数,落后与其他那些参加补习的人。最后,我差五分(三科总分),没有被录取。要怪,就怪自己热爱教育事业吧。其实就是热爱!

从接手小学三年级,一直跟班到小学毕业,38名同学全部升入初中。获得全乡,小学升初中的第一名。

值得怀念的是,一次全乡的公开教学,我代表学校,到中心校讲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借用那里的学生,接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一次接受“检阅”,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教研员还有二十二个乡镇同年级的骨干老师代表,一行三十几人,再加上学生和各校听课的老师一共一百多人坐在大礼堂听课,场面十分壮观和震撼。结果,我超长发挥,一节语文课讲的声情并茂,师生配合默契,互动灵活,教学环节严谨,总之,一切都是那样的恰到好处。这节课出乎所有听课老师的意料。结论是:圆满,出色!

我的教师生活

这次公开教学,不仅为中心校争得了荣誉,同时本人也被评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县级教学能手。之后的几年,我连续被评为县、市级教育系统的先进个人。

一晃,八年过去了,期间,我没有间断自己的学习,尤其值得怀念的是参加乡里中心校组织的函授学习,很系统的学完了,高级语文数学课程。

一九八三年实施全省内招考试,全县录取八十人,自己拿下高分,被阿城师范录取了。阿城师范,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学校,两年的学习生活,两年的如饥似渴,成全了我的深造之梦,也成全了许多热爱教育的同仁。

一九八五年我正式转为公办教师,结束了八年的民办教师生活。享受了公办教师的待遇,期间的艰辛,饱尝的酸甜苦辣,直到现在,仍然觉得似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自己在教育工作的岗位上工作了十一个年头,这些我怎么感觉都是刚刚发生的哪,或者说都是瞬间的!

其实自己从事行政工作,才是我写《岁月》的开始。

教育教学,让我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

1988年7月,我被调入政府机关工作了。从事行政工作,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你必须要触类旁通,一专多能。

在行政机关,自己又及时的参加了【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函授学习三年。使自己进一步拓展了视野,知识领域宽泛了许多。

我的教师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