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出現了三次大規模滅佛,史稱「三武滅佛」,他們爲什麼要滅佛?

你予的暖

所謂的三武滅佛,是指的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佛、唐武宗這三位皇帝在位時期進行的大規模打壓佛教。如果再加上後周世宗滅佛運動,合稱為“三武一宗滅佛”。

佛教本來是勸人向善,忍耐,以換取來世的一生好運。佛教的思想非常符合封建時代統治者的需求,因此自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開始,佛教迅速取代了中國的本土道教,成為華夏大地的第一大宗教。

然而,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宗教是為皇權服務的,當佛教和皇權產生利益衝突時,皇帝們便開始毫不猶豫的打壓佛教。


1、太武帝滅佛

北魏是鮮卑貴族在北方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當時的北魏皇帝魏太武帝為了鞏固在中原的政權,大肆發展兵備。

由於當時寺廟可以免除租稅、徭役,這和北魏太武帝的政策是相悖的,因此北魏太武帝下令50歲以下和尚必須還俗服兵役。佛教和皇權的衝突就此發生。

而且,北魏太武帝本人信封的是天師道,天師道屬於道教的一支。俗話說的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為皇帝信奉太師道,北魏朝堂開始信奉天師道。

更加致命的事情出現了,魏太武帝發現長安的一些和尚和起兵反魏的勢力進行勾結,這就不能容忍了。

於是,北魏太武帝開始下令大規模的誅殺僧人,毀滅佛寺,禁止百姓信佛。在這樣的打擊下,佛教差點遭遇滅頂之災。


2、北周武帝滅佛

周武滅佛其實和太武滅佛是一樣的。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最英明的熊主,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北周或許早已一統北方,根本就沒有後來楊堅什麼事情了。

北周武帝所在的時期,本來就是一個戰亂不堪的年代,宇文邕年年征戰,需要大量的兵源和錢財,這兩者,佛教恰好都有。

當時的北魏,僧侶高達300多萬,佔據整個北魏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而且寺廟當時佔據著大量的生產資料(土地)。可以說,佛教已經對於北魏的政權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英明的宇文邕下令進行大規模的滅佛行動,極大的擴大北魏的兵源和提高了財政收入,讓北魏的綜合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為後來的楊堅一統華夏奠定了基礎。


3、唐武宗滅佛

唐武宗李炎唐朝後期較為有作為的君主,在他治下,大唐迎來了短暫的輝煌期,史稱“會昌中興”,“會昌中興”同樣離不開滅佛運動。

唐朝的統治者雖然姓李,還認為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可是信奉的確是佛家。到了唐武宗的前前前任唐憲宗時期,唐朝的禮佛運動達到了巔峰。

唐憲宗敕迎佛骨(即所謂舍利)於鳳翔法門寺,掀起全國性的佛教狂熱。按照《資治通鑑》的記載:

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養者。

因此,佛教寺廟乘機佔圈地,據了大量的土地,全國沙彌的數量暴增。為此,大文豪韓愈還寫了《諫迎佛骨表》一文,反對禮佛運動,結果被貶。之後的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帝,依舊是大力提倡佛教,導致寺廟經濟上升,國家經濟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比較英明的唐武宗即位,開始了大規模的打壓佛教運動,削弱寺廟經濟,提高了全國的財政稅收。


小鎮月明

三武滅佛,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三次事件合稱.

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為一統北方,鞏固中原地位,全面皆兵。

因為佛門歷來可以免除徭役、稅務,所以太武帝拓跋燾便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僧人一律還俗服兵役。此時宰相崔浩,深得太武帝信任,他善陰陽五行,因結識寇謙之並受其影響,信奉道教。當時朝野信奉者少,後宰相勸諫,太武帝便改信道教,自稱太平真君。起初太武帝並不反對佛教,但因僧人不守清規,便下令禁止僧侶往來。而後在長安佛寺發現僧人和胡人蓋吳(起兵十萬反魏)有來往,崔浩也乘機勸說滅佛,太武帝便立刻誅殺長安僧人。次年,下令各州殺僧,毀滅佛像,禁止人民信佛。

北魏佛教受到毀滅打擊,從而衰敗。直到文成帝即位,下詔複習佛教,佛教才恢復發展。

北周武帝滅佛

建德三年,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三寶福財,散給臣下,寺觀塔廟,賜給王公。

因為當時僧人太多,魚龍混雜,寺廟積財甚多,且不用繳納稅務,僧人為當時一霸,侵佔田地,不勞而獲,荒年還放高利貸,很多違法的人也藉著出家以此躲難。僧人惠思、法秀謀反等事情,武帝便生起來滅佛的心。後朝堂議事,武帝斥責佛門不淨,佛門的人竟反駁道教也不淨,佛道相互擠兌揭短,武帝大怒,以此下詔,僧侶還俗,毀滅佛寺。

不過因此,對於急需兵力和財源的朝廷來說好處太多,武帝勵精圖治下逐漸興盛。

唐武宗滅佛

唐後期,佛寺擴張太大,損害國庫收入,且僧人免除賦稅徭役,因之前佛寺均有大量豪強貴族捐贈土地、財物等,土地太多僧人便僱人耕種。所以佛寺有了很多常住田和形成一體的經濟。後僧人利用信眾斂財,而且寺院過分膨脹已經觸及國家世俗經濟,佔著大量地還不交稅,嚴重損害唐的經濟。

會昌二年開始毀佛,會昌五年達到高潮。但是因為地方藩鎮割據,中央的命令無法完全執行,地方毀滅力度不一。以此佛教保存了很多實力,在宣宗繼位後,佛教重新發展。

雖神權和王權相處一定會有衝突,但終究還是需求同存異,合作共生。

以上


木劍溫不勝

佛海無邊,回頭是岸。我們印象中的佛教徒可以感化眾生,幫人渡劫,即便不是非常靈驗,但,對於信佛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種信仰,不可玷汙的信仰,更不要說滅佛了。

而歷史上確有“三武滅佛”一事發生,這對於佛教徒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五雷轟頂。那麼,為什麼“三武”要滅佛呢?

其實,如果造惡業,人身完全超過餘道眾生,再沒有比人身更容易成為惡趣墜石的了。

有些人一輩子所造的惡業,令自己萬劫不復,多生累劫都在地獄受哭,比如一個帝王發動戰亂,或者破壞佛法,其下場確實比較悲慘。而我國曆史上就有很多次滅佛運動,其中,規模最大的,莫過於“三武滅佛”了。

北魏國太武帝

他脾氣暴躁、為人兇慘,曾三次下令打擊佛教,令全國各地碎佛像、焚佛經,佛像經典基本沒有遺存。同時,佛教沙門無論老幼,全部坑殺,絕不留情。若有逃竄的人,一驚捕獲,必將斬首示眾或坑殺。因而,當時國境之內,看不見一個出家為僧的人。

北周武帝

破壞寺廟,焚燒經像,勒令僧人還俗。後來他滅了北齊,又對北齊實行排佛教政策焚燬一切經像,廢4萬所寺廟,賜給王工大臣充為邸宅,300多萬僧尼被迫還俗,佛教一時間銷聲匿跡。

唐武宗

他下令焚燒皇宮內所有佛經,將宮中的所供的佛像全部深埋地下。令寺院停止講經說法,在全國共廢除大、中寺院4600多所,廢除小寺廟近4萬所,還俗僧尼約30萬人。

這幾個朝代的皇帝,跟藏地的朗達瑪滅佛差不多。他們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造的彌天大罪,都很可怕。像唐武宗,他是唐代21位皇帝中唯一反對佛教的,他在位只有短短6年,卻看不慣佛教而下令滅佛,如果他勢力再大點,沒準兒對當時全世界的佛教進行破壞吧。

其實,這幾次滅佛事件都如出一轍,不僅僅與道教或者儒家思想有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經濟問題。

由於之前幾個朝代大興佛教,加大了財政支出,國庫空虛,而當遇到外來侵略者時,根據制度,僧尼又不能出兵打仗,平時還不用繳納稅負,這在很大程度上給社會帶來壓力。

而且,出家人本當艱苦修行,有一部分人反而坐擁大量地產、財產,成為了大地主、富裕戶,寺院經濟惡性膨脹,再加上皇帝認為佛教是外來文化,與漢地土生土長的宗教存在衝突,綜合很多原因,就採取了種種措施對佛教予以根除。

換句話說,就是佛教的興衰是和社會經濟的起落應該一致,任何時代的宗教發展都不能脫離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民富國強了,佛教、各類宗教才能有一定發展。反之,佛教如果超越社會經濟條件的許可無限制地發展,結果就會背道而馳走向衰落,甚至滅亡。


小小嬴政

大家以為是文化衝突,其實是利益衝突。

文化衝突有,但只是表面的,非主要矛盾。

一個朝代的根基,可粗分為:軍、政、財。

佛教入中原後,影響比較大的是,其次是

宗教金融:長生庫和質庫

雪心曾看過一本有趣的書,是講中國金融史的。

這本書提到,佛教傳入中國時,帶來一種金融手段,那就是放貸。

放貸具體起源於什麼朝代,比較難確定,但成規模的放貸是佛教傳入後形成的。

但,並不是所有寺廟都會放貸。

寺廟大致可以分這麼幾類:

  • 官方學術機構,比如白馬寺
  • 皇家專用祭祀機構,比如太廟
  • 宗族專用祭祀,比如宗祠
  • 修行廟宇,通常在深山老林,鳥不拉屎的地方。
  • 香火俗廟,在城市或者人群聚居的地方建立寺廟。

那麼三武滅佛滅得主要是哪一類寺廟呢?就是香火俗廟

這些香火俗廟因為地利因素,可以很方便地收攏錢財,這就是宗教金融

而佛教傳入中國,有些是官方把控,比如鳩摩羅什,那是有名望的大師。

那還一些沒有官方把控的,就很難說得清,到底是不是修行人了。

對於民間修廟,一直是管得很嚴格的,直到明朝中晚期前,祠堂也不是隨便可以修的。

但佛教傳入後,作為一個外來教派,這一限制,自東漢末年起,開始逐步放鬆。

這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香火俗廟,在有錢後,就開始放貸,這便是長生庫和質庫,長生庫是放貸,質庫是抵押。

古代老百姓還有啥好抵押的?

無非是田產。

所以,問題就來了……,土地兼併。

再加上,因為信仰,自己主動捐獻的……

時間長了,大半個縣的土地都是廟產,甚至帝都裡,王公們一人一個小金庫,你說皇帝能不上火?

財富大量聚集在寺廟

這些香火俗廟,除了土地兼併問題,還有一個問題是聚集了大量的金、銀、銅。

雖然漢朝以後漸漸使用鐵器,但弄不到鐵,銅也可以造武器。

再加上廟產土地越來越多,或者恰逢亂世,寺廟當然……要武裝……

所以,問題大發了。

還有,你們看歷史記載,老看到有人捐房子出來做寺廟。

請問這房子是不是在城市?是不是在人群聚集的地方?

你要是把犄角旮旯的房子捐出來,估計喊破喉嚨都沒人理你。

再來,房子雖然捐出來做寺廟了,香火廟裡的金、銀、銅真的會用來普渡眾生?

如果你認為會,只能說,少年……你還太年輕……

當然,古代基於儒家思想,重農輕商,為經濟問題吵架,是上不了檯面的事……

要說抄一個貪官家,百姓給你鼓掌,要說抄一個寺廟(貪官搞的)……

所以,要不要搞這些香火俗廟,往往只能在文化層面動嘴皮子。

而古代的通貨膨脹,尤其打仗時,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這些香火俗廟搞出來的。

在佛教進來前,中國只有零散的巫教,都不成氣候,為了抑制這些難以管控的香火俗廟,所以,道教雖起源於造反,但歷代朝廷還是扶持了道教。


姞雪心

在南北朝和唐朝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過三次皇帝與寺廟和尚爭權奪利爆發的激烈衝突,這三次衝突最終都以皇帝獲得勝利告終,在三位諡號都有“武”字的皇帝手段下,當時天下的佛門都慘遭了滅頂之禍,無數的僧侶、寺廟被連根拔起,他們為他們的驕狂付出了代價。

這三位皇帝之所以剷除佛門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但無外乎是利益的問題。

古代皇帝能滅佛的原因

因為當時天下佛風尚行,所以很多人就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來到寺廟中當起了和尚。

這個舉動平白間浪費了許多青壯人口,大量的青壯人口丟失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些寺廟在和皇帝爭人的過程,他們也奪走了皇帝最重要的利。
當時的和尚們是有著一定的特權,那就是他們不用與尋常老百姓們一樣交稅,因此他們就抓住了朝廷的漏洞,開始大加侵奪起百姓們的良田。



其中,他們有誘導性的從百姓們中騙土地,有用信徒們捐的錢從百姓們手中買土地,最惡劣的是一些有著武裝的寺廟會憑藉著武力從百姓們手中搶奪土地。

這種種的舉動以及他們對財富土地的極度渴望,最終使得當時但凡興盛一點的寺廟,都擁有了良田萬傾以及數之不清的財富。

因為佛門和尚強佔著許多土地不交稅的原因,最終徹底得罪了那個年代的皇帝們,於是慘遭了滅頂之災。

亂世之中損害皇權利益的和尚們

三武滅佛出現的時期分別是南北朝的北魏、北周以及唐朝的晚年,從實際上來說,這三個年代都是真正的亂世、都是局勢非常混亂的年代。

北魏北周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單單說唐武宗滅佛時期的晚唐吧,唐朝的名聲曾經響徹大半個世界,但是在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就走向了衰落,以往一個個很聽話的節度使們,都開始對唐朝的皇帝露出了獠牙。




這種情況無論是對皇帝還是百姓們來說,都算是真正的亂世,正所謂亂世必用重典。

在盛世年代年代皇帝們還可以不在乎這些細節,但在亂世,這些和尚寺廟們就成為了很嚴重的膏肓之蛆。

平常皇帝們極力尋思招兵買馬、準備糧草的問題了,為此愁盡了腦袋,這個時候碰到這麼一個跟自己搶了兵源、佔了這麼多土地又不交稅的主,又怎麼可能不生氣?所以在一些大臣們在勸說下,三武滅佛就開始發生了。

心中有佛便是佛,無需金錢鑄金佛

其實無論哪個年代都一樣,在佛門興盛之後,都必然會出現一大幫職業的、為利益而生的佛商人,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這都是很普遍的事情,他們這些人雖然口中信奉著佛的名義,但做的卻是無本的買賣,做的卻是生意人的手段,有時候他們的吃相太難看了,所以就必定招致了人煩。

對於這些流於面具之下的蛆蟲們,我覺得當時的皇帝們的做法是沒錯的。

我覺得佛可以作為一種信仰存在,但卻並不能成為某些人賴以賺錢牟利的手段,當涉及到金錢利益問題時,這些人實際上就已經和佛學的初衷走向了對立面。

個人看法

我本人是不反對佛學的,因為佛學拋除很多表面的玄幻色彩之外,實際上是有著一些哲學意義的,對於一些追求心態平和的人,有著很不尋常的意義,是某些人尋找人生價值的一個途徑。

在釋迦摩尼創造佛學的最開始,其實它是作為一種思想出現的,他宣揚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就如同老子在創造道學的時候,實際上都只是純粹的思想,並不沾染絲毫的世俗利益,並沒有各種各樣的牛鬼蛇神。



我們所知的所謂牛鬼蛇神,實際上都是後來人們因為利益杜撰出來的。

其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佛是根本不需要信徒們金錢的,他離世前要的只是世人的認可,這些錢最後都會流入佛的口袋中嗎?

不,最終這些錢都會流入一些戴著佛面具的人口袋中,前段時間,關於少林寺住持的新聞想必大家都有所聽聞,其實這只是表露出來的冰山一角而已,不過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所以說像他們這個群體,實際上做的事情和商人差不多的,他們逐利而生,心中根本沒有佛,對於這樣的人,其實是沒有理由再供奉著的,因此,他們在古代慘遭了滅頂之災,這是一點都不奇怪的,正所謂物極必反,當他們的貪婪達到極致的時候,最終所能毀滅的,只能是他們自己。


孤客生

三武滅佛指的是中國歷史上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時期對佛教採取的大規模扼殺和打壓行動。

佛教乃外來宗教,漢明帝劉莊在位期間(約在公元67年左右)傳入中國。佛教的發展,為寺廟和僧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

根據當時律法規定:佛教中人不僅享有免稅、免徵兵役等特權,還包括田地、女婢和奴隸等私人財產。

財富的嚴重不平均,引起了世俗統治階級的強烈不滿,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唐武宗滅佛時曾經說道:天下十分財,而佛有七八。

再加上僧侶不守戒律,強行霸佔田地和婢女,產生了很多的社會矛盾,不得不需要統治階級的插手。

如此一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就自然被打壓甚至是滅殺了。

下面由筆者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三武滅佛。

北魏太武帝

拓跋燾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為了統一北方,鼓勵全民皆兵。而當時的僧人,是可以不用服兵役的。

於是太武帝下令: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

時任宰相的崔浩抓住機會勸諫太武帝摒棄佛教,改信道教。

道教的興起,自然造成了佛教的漸次衰弱。此時的太武帝,對佛教還並無惡意,只是單純的不喜歡罷了。

慢慢的,部分佛教僧侶不守清規,盡幹些傷風敗俗的事情,逐漸引起了太武帝的厭惡。

再到後來,佛教僧人被傳和當時起兵反魏的胡人蓋吳暗中勾結,這徹底的激怒了太武帝,於是下令把全寺的僧眾全部殺害。

宰相崔浩進一步勸太武帝,在全國範圍內發起滅佛行動。一時之間,長安城大小經像被焚燬,佛教僧侶被全部誅戮,全國上下,一片動亂。


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時期出色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武帝掌權之前,宇文護掌管宮中大權。宇文護是佛道的主要倡導者,為迎合宇文護的心意,大力發展佛道。

公元572年,周武帝誅殺宇文護,大權在握。

不久又召集道士、僧侶、百官再次討論佛、道、儒三教的問題。這一次,佛教被列為三教之末,滅佛之兆初露端倪。

公元574年,國家急需擴充軍力和兵源,而佛教再次成為刀下之羊。

周武帝對外宣佈:

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自此之後,北周境內

“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

公元577年,周武帝繼續推行滅佛政策。這次做的更徹底,直接後果便是摧毀寺廟4萬座,強迫300萬僧、尼還俗。

北周武帝較為成功的滅佛政策,對於國家來說是莫大的好事,負擔減輕了,社會矛盾減少了,兵力增多了(僧侶還俗入伍),為北周滅齊乃至北周統一北方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唐武宗

佛教在唐朝時期,發展一度達到巔峰。到了中唐以後,由於道教的興起,佛道之爭漸漸劍拔弩張。終於在唐武宗時期,佛教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唐武宗年號會昌,這次滅佛又被稱為會昌法難。

從國家角度來說,唐武宗滅佛主要是因為當時佛教,僧尼之數繼續上升,寺院經濟持續發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從個人原因出發,唐武宗本人是信奉道教的,自然對佛教沒什麼好感。

滅佛後的僧侶還俗,擴充了國家兵力。寺廟拆毀以後,國家負擔明顯減輕。很多的佛像和法器被鑄成銅錢,充實了國庫。

總結來說,三武滅佛之所以會發生,離不開政治、經濟和宗教方面。但歸根結底的說,一方面在於佛教的日益發展,侵犯了國家統治階級的利益。另一方面,統治者信奉道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佛教被打壓的一個原因。


奇點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有多位皇帝曾經發動過滅佛事件,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四位:北魏太武帝拓拔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前三位皇帝的諡號或廟號都帶有個“武”字,所以他們發起的滅佛事件史上合稱為“三武滅佛”;若加上後周世宗,則統稱為為“三武一宗之厄”。這幾位皇帝發動的毀滅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受到很大打擊,因此在佛教史上被稱為“法難”、“三武一宗之厄”等等。

滅佛的原因,各個時代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有的時代特點。概括的說,滅佛主要有以下若干原因:

1、佛教是外來宗教,在歷史演進中一直與本土的儒教、道教產生衝突,爭奪生存空間。如北魏太武帝就是受到大臣崔浩、寇謙之等人遊說,信奉道教後下決心剿滅當時日益興盛的佛教。

2、佛教的發展,給寺廟和僧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加上佛教寺廟往往享有免稅,田地,女婢,奴隸等特權,這造成了社會財富向佛寺的極大集中,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威脅到了皇權的統治穩固。

唐朝會昌滅佛時就說“十分天下財,而佛有七八”。唐武宗在滅佛詔書裡說:“勞人力於土木之功,奪人利於金寶之飾;遺君親於師資之際,違配偶於戒律之間。壞法害人,無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飢者;一婦不蠶,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勝數,皆待農而食,待蠶而衣。”,實際上揭示了當時整個寄生的僧侶階層對國家的負擔之重。

3、僧侶不事生產不服勞役,還擁有大量僕役,女婢。在人力資源匱乏的古代這一現象對社會經濟和軍事造成的影響更加明顯。他們不但不利於農耕社會的發展,甚至大量青壯年成為僧侶讓國家的兵源都捉襟見肘;

4、寺院經濟力量的過分發展,終於引起了世俗統治階級的強烈不滿,而僧侶不守戒律霸佔田產魚肉百姓的行為更積累了大量社會矛盾,種種交織在一起的矛盾激烈時,導致通過政治手段加以解決。

中國佛教史上所謂“三武一宗”之難,也就是這種矛盾鬥爭激化的結果。

歡迎交流,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山色歸讀

佛教自從東漢時代傳入中國之後,受到中國主流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三教融合的趨勢。儒家、道家從佛教中吸取思想,而佛教由於是外來戶,也自覺不自覺地迎合了儒道文化,這就形成了中國文化中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情況。

我們先來說說佛教的價值觀。佛教是一種出世型的哲學思想,認為一切皆空,都是幻象,否定現實世界,否定人生的價值。佛是覺悟者,是經過修行,達到“覺行圓滿”的大徹大悟者。這種境界叫“涅槃”。所以,佛教的理想人格是涅槃。佛教認為人生皆苦。人生有八種必須承受的苦難。分別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而苦的根源在於人的慾望太多了。因此,消除人生苦惱的途徑是消除人的慾望。“見美女時當虎狼看,見黃金時作糞土看”。既然四大皆空一切皆是虛幻,那麼就要無爭,就要忍辱負重。黃庭堅說,“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只有能夠熄滅一切情慾和苦惱,才能超凡入聖,達到涅槃的境界。

這些價值觀看起來相當美好,但問題是,在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上,佛教和儒家道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歷史上出現三次或者四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看起來是偶然,實際上卻是一種必然。因為當在某一個時期,佛教的極度興盛時候,影響了衝擊了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影響了國家的經濟政治的穩定的時候,必然會引發滅佛運動。

歷史上有四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稱為三武一宗。

1.北魏太武帝滅佛。自太平真君五年始,至其駕崩,廢佛時間共六年。我們可以看到太平真君的這個年號,很顯然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是道教。而歷史上有關道教和佛教的爭論甚至是謾罵,實在太多的例子了。道教認為老子化胡,是道家的創始人到西域去感化了西域的人,從而形成佛教。這個意思是說,老子才是佛教的創始人。而佛教顯然不同意,就說老子是釋迦摩尼的弟子,反正大家都說自己的始祖比對方的始祖高一個輩分,甚至連儒家也躺槍,佛教說孔子、顏回等人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這其實就埋下了滅佛的種子。

2.北周武帝滅佛,自建德三年(574年)始,至其駕崩(578年),滅佛時間共五年。你看這個年號,建德,很顯然儒家是主流意識形態。

3.唐武宗滅佛,自會昌二年,滅佛時間共六年。史稱“會昌法難”。唐武宗滅佛,主要原因是安史之亂後,國家經濟虛弱,需要大量的財富和人力資源,而當時財富和人力資源都高度集中在佛教的手裡,你說他不滅佛教去滅誰?

4.五代後周世宗柴榮滅佛。表層原因是後周世宗柴榮生性不喜佛教。實際上卻是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交織的結果。

下面,好玩的國學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1、終極原因是意識形態上的衝突。俗話說,愛情是看五官,分手是看三觀。三觀不合,必定打得頭破血流。唐代大文學家思想家韓愈是反對佛教的鬥士,他說,佛教來自於夷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反對儒家,不知孝敬,不服君主,這個就是意識形態上的巨大沖突。

2.佛教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財富,幾乎能夠掏空整個國家。大量的農民甚至高級人才都去信佛,而佛教佔領大量的土地資源,還不要納稅,國家的經濟命脈收到嚴重威脅。

3.佛教要禁慾,要拋家棄子,還不可以生育,長遠下去這就是威脅到國家生存的根本——人口!

4.中國的主流文化是儒家和道家,而且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家一般在政府中都是擔任要職,有大把的機會對國家的頂層制度設計產生影響。佛教非要說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子都是釋迦牟尼的弟子,這樣叔可忍嬸不可忍,產生滅佛運動,也就好理解了!


好玩的國學

中國歷史上其實有四次大規模的滅佛運動,當時的皇帝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後周世宗柴榮,被稱為“三武一宗”。

三武一宗滅佛,主要有三個原因,根本原因是佛教與封建統治發生衝突矛盾,間接原因則是道教和儒家的抵制。


第一,當時佛教急劇發展,甚至過濫、失控,僧尼數量玉石俱增,寺院經濟膨脹,直接影響了國家的兵源、役源和財源,一些君主因此忍無可忍,對佛教採取措施。

原始佛教本是不聚財物,乞食為生。但是在發展中佛教卻變成了一個十分富有的宗教,佛教寺院大理積聚財富,佔有土地,窮極奢華。南北朝時期有一本著作叫《洛陽伽藍記》,記載了北魏時期洛陽各寺院的奢靡華麗,古人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不讀《伽藍記》,不知佛浪費。

寺院佔有大量土地和財富,卻並不納稅,大大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且佛教僧侶不用服徭役,因此很多青壯年為避徭役,出家為僧為尼,這也在危害著政權的統治基礎。

中國有句古話叫“飽暖思淫慾”,當時的僧侶們在佔有大量財富的情況下,自然會做很多違反佛教戒律與法律的事情。比如北魏太武帝在平內亂時,發現長安一些寺院藏有武器、釀酒器具,甚至私匿婦女,懷疑他們與內亂有關,於是下詔禁止佛教。


第二,佛教在中國發展壯大,必然和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產生競爭。所謂同行間的仇恨是赤裸裸的,幾次滅佛運動背後都有道教的身影。

佛教和道教是一對歡喜冤家,他們相互影響,又相互攻擊。道教說,我們的老子西出函谷關,去了天竺,教化佛陀,才有了佛教,所以佛教是道教的徒弟。佛教說,釋迦牟尼的弟子摩訶迦葉來到東土,投生為老子,所以道教得管佛教叫師父。

佛教和道教明爭暗鬥不斷,三武全都信道。比如太武帝以嵩山道士寇謙之為國師,唐武宗崇信道士趙歸貞、劉玄靜等。三武滅佛,背後都有道教的支持。


第三,佛教的教義與中國的儒家傳統思想發生激烈衝突與對立,儒家一向有排佛的立場,很多有識之士強烈地反對佛教。

佛教僧侶要剃髮。儒家一向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易毀傷。在當時,只有蠻夷才剃髮。比如先秦時代說吳越人“斷髮文身”,認為他們是蠻夷,而非華夏。

僧侶出家後不侍奉父母,不能結婚生子。儒家認為,侍奉父母,是每個人的義務。不侍奉父母,就是不孝,這是儒家無法容忍的。儒家還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不結婚生子,會導致祖先無人祭祀,無法享受香火,儒家認為這是最不孝的行為了。

僧侶不禮敬皇帝。佛教認為,僧侶是化外之人,不受皇帝管轄,只應該禮拜佛祖,不應該禮拜人間的皇帝。比如名僧慧遠曾經寫了一篇《沙門不敬王者論》,闡述僧人不應該禮敬皇帝的道理。而儒家講究君臣之道,顯然無法容忍佛教的這種行為。

因此,很多儒家人士都反對佛教,最有名的是韓愈,他主張要讓僧尼全部還俗。因此三武一宗滅佛,能夠在儒家學說中找到依據。



夢露居士

三武中真正稱得上滅佛的,只有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其他二位,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宗李炎,都是以勒令僧尼還俗為主要操作手段,並未像拓跋燾一樣殺僧尼、燒佛寺整得很血腥,政策相對溫和,說禁佛或控佛更恰當一些。

太武帝拓跋燾原本尚佛,即位之初還常與高僧闊論,只是後來信仰發生變化,轉而熱衷於道教——這從其年號改為“太平真君”就能看出,主觀上對敬“胡神”的外傳佛教沒了好感。拓跋燾最初的舉措,也是通過限制僧尼人數來抑制佛教發展,“詔罷年五十已下者”,寺院只留一些老僧老尼,年輕的全部還俗。當然,這裡面也有釋放勞動力的經濟探索,和拓展兵源的軍事考量,但思想原因所佔權重更多。

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的禁佛或控佛,則是經濟原因多過思想和政治原因。佛教傳承經過歲月洗禮,僧尼的觀念和寺院的發展理念都產生了變化。源源不斷的香火讓貧僧變得富有,讓僻靜的寺院日趨繁華。有了錢做什麼呢?這個答案几乎千年不變:買房子置地娶媳婦。於是寺院規模不斷擴大,寺院田產也不斷增加,媳婦不能娶但不等於沒有,許多惡僧便欺騙擄掠良家信女供其淫樂——古代好多話本小說中都有淫僧、惡僧的形象出現,想來不是沒緣由的。

僧尼成了不納稅的地主,大量田地僱人耕種,寺院衛生也有奴婢灑掃。這小日子就美了,不愁吃喝還不怎麼幹活,好多人趨之若鶩,把出家當成了職業。這些以逃避勞役和稅收為目的的懶閒之人並非真心向佛,他們具備俗人的一切慾望,甚至過之而無不及,但我佛慈悲,照單全收。這就讓僧人整體素質下滑,佛教的形象受挫。同時大量青壯年轉入意識形態領域,造成勞動力、兵源和稅收的不足。大量金銅被製成佛像和法器,致使貨幣供應短缺。正是基於以上原因,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才下決心對經濟封閉運行、不受國家管控的佛教說不。

北魏太武帝之後佛教再興,僧尼和寺廟數量呈幾何倍數增長,歷經北魏、西魏,到北周時達到閾值。北周武帝強制僧尼還俗,人數竟然達到了驚人的300萬,超過當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唐武宗禁佛,拆寺廟(包括民間私建)44600座,收良田數十萬頃,僧尼還俗26萬多,15萬奴婢重新成為納稅人,此外還有10萬靠寺廟發財的遊閒之徒被遣回原籍。

北周武帝和唐武宗禁佛或控佛,也有思想和政治上的因素,他們和北魏太武帝一樣,最初也是佛教信徒——唐武宗熱情稍差但也不反感,後來都傾心道教,再看佛教就不順眼了(北周武帝最後是佛道皆廢)。加之民眾狂熱,迷信猖獗,弱化了政府的政治執行力。但這些與經濟所帶來的壓力相比並不十分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