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理論科學化是必然趨勢

傳播理性解讀,引導科學思維。我是國學新邏輯,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中醫崛起勢在必行。傳統文化振興需要走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道路,中醫並不是超科學,而是停留在自然哲學理論階段的經驗科學。

中醫學理論科學化是必然趨勢

現代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雖然有了巨大進步,但距離我們揭示生命現象的奧秘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中醫學提供了有意義概念和方法,為我們進一步理解生命現象貢獻新的方案。

生命活動拋開了飲食提供的能量外,它仍舊需要一個先天的生命能,活的生物體本身就是一種生命能,我們有時將它概括為生命力。所有能量最終都會被歸結為某種物質,所以為了理解生命力這一觀念所囊括的物理事實,我們在邏輯上需要一個無形生有形的理論模型來解釋它。從宏觀自然現象來看,太陽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提供一種原初能量,假設沒有太陽,地球上將不會有生命現象存在。

中醫學理論科學化是必然趨勢

陽光、空氣和水並不是生命體得以生存的條件,而是眾多生命體在動力學意義上驅動力。種子發芽是陽光推動的,光和熱是最基本的能量物質。光合作用的實質,是通過植物將土地裡的某些物質與光裡面的某些物質結合在一起,供動物和人類等更高級的生命體使用。所以,生命體最終是依靠太陽的光和熱支持的。植物、動物和人類作為活的生命體,除了太陽光的直接與間接驅動之外,它本身也需要一種動力學的能量物質的驅動,這樣生命體除了可見的機體組織之外還需要一個不可見的但起驅動可見有機組織作用的結構存在。

中醫學理論科學化是必然趨勢

經絡現象並不是一個超科學超自然的現象,而是一個尚未被我們充分認識並理解的生命的自然的現象,所以,中醫學陽和氣的概念,有必要引入到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理學的理論中。經絡是物質的而不是功能的,它將與陽氣的概念協調起來。中醫學提供我們的觀點,人體在可見的組織器官之外還有一個不可見的組織與結構。在物理學裡,物質世界有實體與場的不同存在,實體是可見物質結構的,場是不可見的物質結構。在生命體科學中引入不可見組織與可見組織共存的觀念也並非驚世駭俗,我們的祖先曾經認為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體生命結構中陽、氣、經絡是不可見的結構組織,生命體器官是可見的結構組織。陽氣是驅動生命現象的動力學物質,活的生命體與死屍之間的區別就是陽和氣。陽和氣是物質,也就是物理學和生理學的研究對象。

日為太陽,水土為太陰,古人並非僅僅給我們提供些沒有意義的東西。我理解的天人觀,大到宇宙整體,小到人類社會,生命個體具有相同的結構,遵循相同的規律。

中醫學理論科學化是必然趨勢

中醫學理論科學化是必然趨勢

發展中醫科學,或將中醫學基本理論轉化為科學的生命科學理論,需要我們像研究物理學和生理學那樣研究陽、氣、經絡這些概念和對象。在這方面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思想遺產,《內經》代表了我國古代自然哲學的最高成就。如果我們能夠發展一個全新的有關生命現象結構和規律的理論,將是我國傳統文化對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也將引導人類關於生命的更深刻的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復興,需要導出經得起邏輯推敲和實驗檢驗的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結論,不能僅僅停留在空而大的概念和原則裡,世界文化的發展方向是理智的理解自然和社會,理論自然科學的方向是世界文明的主流。我們中國文化的崛起也需要合同於世界文化的主流,單憑虛而玄,大而空的概念和原則,沒有實質內容是不能成功的。發展中醫科學,是中華文化復興與崛起的重要內容。

中醫學理論科學化是必然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