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脫貧致富路上顯本色——記大成鎮山豬養殖能手退伍軍人何上來

從退伍老兵到外地打拼,再返鄉創業成為致富帶頭人,何上來始終秉承著軍人吃苦耐勞、自力更生的優良傳統,致力發展“特種野豬”養殖,帶領鄉親們走出了一條創業致富路。

何上來是大成鎮新風村委會邱凡村村民,2000年應徵入伍,遠赴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始長達5年的軍旅生涯。後來,因哥哥病逝,為了供養侄子、侄女,他放棄軍旅生涯,赴廣東惠州一家房地產公司幹起了後勤主管,並與妻子在廣州開了美容院、理髮店,但由於經營不善,最終將店面轉出。

“201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瞭解到當時國家政策對“三農”的傾斜與支持,看中農業良好的發展趨勢。想到家中父母年邁,侄女、侄子都需要照顧,加上自己創業失敗,於是決定回家發展養殖業。”何上來說,回村投資16萬元修建500多平米的豬舍,養殖300多頭商品豬和投放魚苗。

“剛開始,養殖商品豬效益還行,但等到可以出欄後,市場收購價格一直在下跌,虧損得厲害。”何上來說道,雖然賣魚填補了養豬的虧損,但還是想放棄養殖商品豬,另謀產業繼續發展。

2015年大成鎮引進“特種山豬”產業,鎮政府鼓勵何上來與正清源有限公司合作,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嘗試馴化特種山豬進行配種養殖,並投入20萬元改善豬場基礎設施建設。

“鎮政府找到我,鼓勵我發展養殖“特種野豬”時,一想起曾虧本的經歷就沒了底氣。後來得知正清源有限公司提供野豬苗並回收商品野豬,養殖期間還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就沒有了後顧之憂。”何上來說,當時立馬養殖100頭,陸續又養殖450頭,賺到了回鄉後的第一桶金。

嚐到甜頭後,何上來為了提高效益,與正清源有限公司解除了合同。於2017年成立儋州新運來特種山豬養殖專業合作社,依靠過硬的養殖技術和市場開拓能力,採取養殖到銷售一體化的模式和“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帶著7戶貧困戶38人一起抱團發展“特種野豬”。

“去年,特種山豬出欄後,入股的貧困戶都拿到4000元分紅。”何上來笑道,今年又有13戶貧困戶59人加入合作社共同致富,年底野豬存欄量可達到300頭,屆時又有一大筆收入。

野豬肉味鮮美,市場上供不應求。何上來介紹,下一步要爭取早日實現每月出欄量在60頭以上,滿足島內外的市場需求。鼓勵貧困戶領回種豬,免費提供野豬養殖技術,一起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