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姜维二伐中原

从标题的角度讲,壬午版的三国其实很有意思。壬午版的文字水平要比毛版逊一筹,但是很多字眼用的很关键,表达了作者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定位。比如姜维九伐中原,壬午版把“伐”多写作“犯”,这意思就差多了。等于作者认为姜维对魏国的战争属于是侵略战争,也没有给姜维冠以“汉将”的名号。

回说这姜维的二伐中原,或者叫二犯中原,其实是第一次北伐的延续。因为从姜维的的角度讲,第一次北伐并没有宣布结束,而是因为自己身体不舒服,暂回汉中养病。如今姜维接到诸葛恪的召唤,那没啥可说的,北伐!诸葛恪北伐面对的是胡遵、毌丘俭。而姜维北伐遭遇的是魏国名将郭淮、陈泰,还有闻讯赶来的司马昭。

三国演义之姜维二伐中原

姜维在汉中“养病”期间,积极总结了首次北伐的经验教训。课本上的知识跟实际情况总是相差很远,如果步步都按课本走,那姜维跟马谡还有什么区别。所以这一次北伐,姜维决定一切从实际出发,抛弃公式化的战斗模式。姜维在总结经验时,有一点总结的不够准确。那就是他认识上次的失利,主要是赖羌王说来不来,口碑太差。这一次呢一定要让羌王先出兵,然后蜀军再出动。姜维看了看手下这群人,稍微善于耍嘴皮子的就剩下郤正了。郤正去见羌王迷当,献上礼物之后,迷当大王乐得合不拢嘴。当即派出羌族名将俄何烧戈带五万铁骑攻打陇右,而姜维汇合夏侯霸带兵二十万直捣南安。

这样一来,魏国方面除了东线要抵抗诸葛恪之外,西线也不得不兵分两路。郭淮、陈泰守住要地防御西羌,司马昭用徐质为先锋对抗姜维。

徐质是魏国新生代战将的佼佼者,善用一柄开山大斧。要不是行军布阵练兵方面的技能不行,徐质简直就是小徐晃。姜维这次北伐的第一战就要面对武功高强的徐质和司马懿的传人司马昭。

说起司马昭,就不得不提他的哥哥司马师。单从表象上来看,司马师深得司马懿的真传,善于用兵,精通兵法。单论打仗这项业务,司马昭还真不如司马师。不过司马懿却对司马昭青眼有加,称之为“麒麟儿”。原因是司马昭虽然没有完全继承司马懿的战斗基因,但是政治敏感度和政治斗争的天分完全超越了司马懿,所以司马懿觉得将来能够光大门楣的就是司马昭。

人家魏国都到了徐质做先锋的时代了,姜维能派出的大先锋是比自己岁数还大很多的廖化和张翼。我从小说中简单推算了一下,廖化杀大哥杜远而跟关羽的时候大概是汉朝建安五年,这次当先锋出征是蜀汉延熙十六年,这中间差了五十多年。也就是说,如果当初廖化跟关羽的时候算二十岁,这会儿当先锋是七十多岁。都这把年纪了,真的该叫他一声廖老。在《三国演义》中,能在七十多岁还保持相当强战斗力的人物怕是只有黄忠和赵云。其他人别说到七十岁还保持战斗力了,能活到七十就不易。

姜维靠着这些人撑起北伐的摊子这还不容易。年轻一点的就是姜维自己了,但是姜维此时也是奔五张的人了。再看什么张翼、张嶷之流,都这把年纪了,且不说能力怎样,最起码进取心比当年跟随武侯时差远了。

这不嘛,人家徐质耍耍斧子,轻而易举的打跑了廖老和张老两大先锋。想当初魏国新生代猛将王双耀武扬威的时候,武侯还能安排魏延斩了丫的。现在徐质英勇无敌,姜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牌面,甭挑了,自己来吧。

姜维果断的抛弃了夏侯霸诱敌斩将的课本套路,而是假装在铁笼山一带用木牛流马运粮。司马昭从街亭之战开始就跟着司马懿对抗蜀国,深知蜀国的命门就在粮道上。因此司马昭派徐质去铁笼山劫粮,结果正中姜维之计。姜维一枪刺死徐质,夏侯霸活捉一半魏军。趁着这个消息还没在微博上散布出去,蜀军穿上魏军的军服,直接杀奔魏军大营而来。司马昭惊慌失措,兵退铁笼山,被姜维团团围住。与此同时,郭淮听说司马昭被困,急得要马上带兵去救。这时候又是陈泰站出来说,这会儿去救司马昭,不仅救不了,老窝还得被羌兵端了。那咋整呢?陈泰建议用计。

三国演义之姜维二伐中原

陈泰这个同学其实是非常阴的。这要是早些年被诸葛武侯发现,要不招过来当徒弟,要不就得弄死他。陈泰带人去投降了迷当大王。诉说郭淮这孙子不是东西,表明了自己要和迷当大王一起帮助蜀国的决心。迷当大王是个实诚人,哪想得到魏国人如此狡猾。于是答应了和陈泰里应外合攻打郭淮的计划。当天夜里,俄何烧戈一马当先杀进魏营。他坚信陈泰会来接应他。没想到俄何烧戈一进门就掉进了陷坑之中。其余羌兵发现老大没了,接着就遭到了郭淮和陈泰的夹击。羌兵大败,迷当被擒,俄何烧戈坐井观天不堪其辱,横刀自刎。

郭淮好言抚慰迷当大王,少不了封官许愿给钱给物。估计是迷当大王觉得魏国开出的加码更高,于是欣然加入了魏国大军的队伍。调转枪口攻打姜维。

姜维还以为是迷当的援军到了,于是和夏侯霸下马迎接。不料郭淮和陈泰突然发难,杀姜维了一个措手不及。蜀军都响应一个号召,大难临头各自飞。上至卫将军姜维,下至炊事班的厨子,看谁跑得快。郭淮眼睛一直盯着姜维,他知道只要除掉姜维,那魏国的西线就太平了。于是快马加鞭,死死追着姜维。姜维本想回头干掉郭淮再走,结果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的武器,只有随身一张弓,没有一支箭。姜维很聪明,虚拽弓弦,吓唬郭淮。郭淮躲了几次,发现姜维没有箭忽悠人呢。于是站住马、带住枪,一箭射向姜维。要说论带兵,郭淮尚且可以和姜维比划比划。论武功,那郭淮可就差远了。只见姜维单手接过那支箭,转身又射了回去,郭淮应声下马,一代名将死于非命。

郭淮自从张飞瓦口战张郃的时候崭露头角,一路走来从跟随曹洪到追随曹真、司马懿,逐渐成长为一代名将镇守雍、凉,除了诸葛亮谁也难以在他手下讨到便宜。万万没想到郭淮居然这样死了,这件事足以给我们一个启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元帅就别干小兵的活。本来就不是战将,非得学人家挺枪跃马追赶最不好惹的姜维,这不就悲剧了么。就算是想当裁缝的厨子真的成了好司机,但是也只能在专业司机面前秀厨艺,在专业厨子面前做衣服,,在真正裁缝面前玩车技,要不准得露怯。

这回姜维可以说又是一场大败,队伍都给打散了。刚刚假装魏军围了司马昭,就被魏军假装羌兵打散了队伍。不过这次姜维可以昂着首回到汉中,给刘禅上表宣布战争结束。姜维总结的战争结果是这样,虽然姜维作战失利,没能占领魏国寸土,但是姜维亲手干掉了魏军大先锋徐质和名将郭淮,挫动魏国国威。功过相抵,不算丢人。

三国演义之姜维二伐中原

姜维这回算明白了。人生在世,做任何事都要把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断不可指望别人能给自己带来实惠,除非这个人是自己亲爹。羌王指望不上,诸葛恪也指望不上。就跟现在做生意一样,指望股东帮你挣钱,那是极其不靠谱的,凡事靠自己才是王道。

姜维眼下正在等机会,只要魏国一有风吹草动,就是自己再度出兵北伐的好时机。下一次北伐,姜维绝不会再指望别人能帮自己多大忙,还是要靠自身实力才行。

比起当年诸葛武侯的意气风发,姜维看着手下这批白头将军,只能当一个机会主义者。所以他天天盼着魏国出事。魏国呢,当然也不会太平。司马师在魏国只手遮天,骄横程度丝毫不低于当年的董卓、李傕、郭汜。司马懿在的时候,曹芳还是个皇帝。司马懿死后,曹芳混的连汉献帝都不如。按理说不至于,毕竟曹操留下了一个庞大的曹氏宗族。可司马懿诛灭曹爽之后,整个曹氏家族(包括夏侯氏)只有一个夏侯霸造了反。其余曹氏子孙都在干嘛?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大家族的子孙都在干嘛?再比如夏侯霸的弟弟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都在干嘛?书中没做任何交代。但是从书中出现的根正苗红的曹氏宗族人士来看,这帮人腐化懦弱,自身都难保,更别提保卫皇帝。这是一批堕落掉的“八旗子弟”,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也难怪曹氏家族被司马氏这么欺负都没人做出具体的反抗动作。他们仿佛默认了司马师僭越专权的合法化。就在曹氏宗族集体失声,默认司马师专权的时候。魏国皇帝曹芳可不干了,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看到,曹芳走出了反抗的道路,同时也给了姜维三伐中原的契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