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少年自學養殖特種魚,預計年產值過億元

中專畢業的李軍,年僅19歲。他率先回村自學養殖特種魚,成為東西湖區水產行業最年輕的千萬富翁。此外,他還發起成立了錦軍水產專業合作社,帶領200多戶村民一起致富。他預計:3000多畝的養殖規模,今年年產值過億元。

19岁少年自学养殖特种鱼,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李軍曾經是一名保安,後來辭職回家搞起了養殖,他養起了鱖魚,這在他老家荷花湖農場是常見的,可在外面可以賣到50元一斤。

“你年紀小,社會經驗不足,也沒有技術,靠不住。”父母的擔心不無道理,荷包湖農場就有多個養殖鱖魚失敗的例子。但李軍的哥哥李允表示支持。父母無奈,只得同意兄弟倆,並拿出了11萬元積蓄予以支持。

他用16畝魚塘養殖鱖,並花了2個月時間,到漢江邊找漁民收集了萬餘條小鱖魚苗。李軍從廣東引進了300萬條小麥鯪魚作為活餌料養殖。

19岁少年自学养殖特种鱼,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7月的一天,離鱖魚上市僅3個月。天氣悶熱無比,耐氧能力差的鱖魚,紛紛浮出水面。浮頭就意味著死亡。當李軍開始抽水、轉塘時,一切為時已晚,整塘鱖魚瞬間全軍覆沒,損失達10萬元,血本無歸。

李軍的失敗,引來了村民們的嘲諷。“你搞這行不行,完全是瞎掰。3年的時間,李軍先後虧損20萬元,債主無數。

2004年春,李軍家窮得連買米的錢都沒有了。恰巧在這一年,哥哥李允患了腎病綜合徵,需要大量的錢治病。在他困難時刻,李軍的岳父出手,幫他解了燃眉之急。

他找親戚、朋友再湊了5萬元,購置了自動測氧機。實際上,此時的李軍,其鱖魚養殖技術,已是十分成熟,“何時下餌料,每畝下多少,何時換水、消毒,這一切我瞭然於胸。”為了解決“活餌料魚”供應問題,他將“麥鯪”養殖交給其他村民,然後以2.5元價格收購。這年,他的毛收入近30萬元,純利潤達15萬元。

19岁少年自学养殖特种鱼,预计年产值过亿元

2006年,李軍擴大了養殖面積,承包的魚塘面積達100畝,這一年,他的毛收入有200多萬元,純利潤就有100多萬元,並且創造了全省鱖魚養殖畝產2500斤的神話。

李軍致富了。那些曾嘲笑李軍的人,紛紛找李軍拜師。截至目前,李軍共帶了20多個徒弟。

為了帶領大家致富,李軍發起成立了錦軍水產專業合作社,李軍為理事長。截止到2011年,該社社員發展至200多人,養殖面積達3000餘畝,預計年產值過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