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品經理簡史

前言

金融產品經理也是產品經理。不過,做的是金融行業的軟件產品。但是這樣一來,就麻煩了。

為什麼呢?因為傳統產品經理根本不懂金融。也就是說,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根本無法勝任金融產品經理的工作。

他們不知道那些從事借貸、分期、不良資產管理、債權轉讓等等的業務員整天在忙什麼,也看不懂那些五花八門的財務報表,甚至連基本的會計基礎都沒有。

但是,市場上需要金融產品經理,也就是需要那些既瞭解金融業務,又掌握互聯網技術的人才。怎麼辦呢?

2013年

那些來自銀行、保險公司、金融機構的業務員,就“趕鴨子上架”似的闖進了互聯網金融公司,成為了第一批金融產品經理。

或許他們根本不會用電腦,也不懂什麼設計理念。僅僅憑著“懂業務”這一條優勢,就打敗了具有多年經驗的互聯網產品經理,成為了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骨幹力量。

或許他們把原型畫得亂七八糟,需求文檔也是前言不搭後語。但是,懂業務,就是牛!一招鮮,吃遍天,打遍天下無敵手!

2015年

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那些“一招鮮,吃遍天”的產品經理,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所以,眾多金融公司為傳統互聯網產品經理打開了大門。很多傳統互聯網產品經理就殺入了金融行業,邊幹邊學地成長了起來。

不可否認的是,有互聯網經驗的產品經理,只要掌握的金融知識,那就是如虎添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第一批殺入金融行業不久的“老產品經理”快速成長,很快成為了行業內的中堅力量。

而來自金融行業的第一批人,有的卻慢慢淡出了。(還是做業務比較熟悉!)

2017年

一轉眼已經快三年了。無數有抱負的傳統產品經理已經成功轉型,成為了金融公司的主力軍。當然,水漲船高,就業市場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到了2017年的年中,

“既懂互聯網,又懂金融業務”就成了應聘產品經理崗位的常規要求。

想要先入職,再慢慢學,就不太可能了。

2018年

不少互聯網金融公司受到了國家的嚴格監管,似乎面臨更多生存壓力。但是,整個行業對金融產品經理的需求卻沒有減少。隨便去智聯招聘搜一搜“金融產品經理”,高工資的崗位一大堆。

但是,想去做金融產品經理,卻有門檻了。不懂金融業務,免談!

從2013年的“趕鴨子上架”,到2015年的低門檻,再到2018年的高門檻。金融產品經理已經成為了一個規範化的崗位。想要勝任,必須要有“金剛鑽”了。

所以說,現在要做金融產品經理,就免不了參加培訓。哪怕你是一名有多年經驗的傳統產品經理,也免不了強化學習一番。

時代在進步,人也要進步。想要利於不敗之地,就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金融產品經理的發展史,就印證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