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與宋欽宗身為皇帝,為什麼這麼容易被金人抓走?

中華青史


【新銳歷史】為你深度解析:

說到宋徽宗與宋欽宗身為皇帝為什麼被金人抓走,其實也就是問的為什麼會發生靖康之難,我們先看下什麼是靖康之難:

“靖康二年,金軍攻破東京,俘虜宋徽宗,宋欽宗二帝,以及大量的趙氏宗親,皇親國戚,後宮嬪妃,貴婦和朝臣三千多人,押往北國。東京城內積蓄為之一空,北宋因此滅亡。”

民族英雄岳飛寫過一首《滿江紅》,更是刺痛著當時每個宋人的心,其中的“靖康恥“就指的是靖康之難。

那麼誰該為宋徽宗與宋欽宗被金人抓走這一漢族歷史上最為屈辱事件負責呢?

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就知道了他們為什麼這麼容易被金人抓走了。

一、 開國皇帝趙匡胤。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在後周政權只剩孤兒寡母的情況下,他利用帶兵出征的機會,在軍營中成為了皇帝。

現在問題來了,既然趙匡胤是利用軍權奪取政權的,那他在當皇帝之後,會怎樣對待軍權呢?答案當然是抑制軍權,這才有了“杯酒釋兵權”的事件。

不過,“杯酒釋兵權”只是讓當時那些已經掌握兵權的人交出兵權,而為了徹底禁絕武將篡位的事情發生,北宋就制定了一整套抑制武將的措施。比如,皇帝畫陣圖、派監軍等等。

總之,就是對武將的權力進行最大可能的限制。

武將在被限制權力的同時,其政治地位也被嚴重的貶低。在當時的朝廷中,有主見,會打仗,敢打仗的將領,都會被文官集團排擠。

所以,北宋大多數做到樞密使的武將,都是低調、不張揚,甚至唯唯諾諾型的。比如,曹彬、王德用等等。

這就造成了一個結果,就是中樞系統沒有懂軍事的人。這一點在北宋中期就已經突顯出來了,比如在“澶淵之盟”前夕。

面對遼國的軍隊,在還未開戰的情況下,大部分官員的第一反應居然是遷都。當時,如果沒有名相寇準的主戰,北宋可能早就滅亡了。

二、 宋神宗時期的宰相王安石

許多人認為王安石也有責任,在宋神宗時期,荊國公王安石主持了變法,歷史上稱此次變法為王安石變法,也叫熙寧變法。

此次變法由於諸多原因失敗了,但是變法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帶來了兩個更加嚴重的後果,而這兩個後果對靖康之變的發生有著很大的推力。

一是變法的失敗的影響,王安石變法失敗之後,受到了以歐陽修為首的許多人的攻擊,從王安石之後,便無人再敢談及變法,所以宋朝也註定悲劇。

二是變法失敗造成的黨爭,北宋的黨爭就是開始於王安石變法,當真正有事的時候,朝堂之上各派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吵架爭鬥,受傷的只會是百姓和國家。

三、宋欽宗和宋徽宗。

如果皇帝是軟蛋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就真的沒有任何希望了,更何況是兩個軟蛋。

北宋元符三年,宋哲宗突然病死,因為哲宗無子,太后與朝臣們商議策立哲宗之弟,也就是端王趙佶。

這位趙佶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也是實際導致北宋王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他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藝術天才,但卻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此人喜好聲色犬馬,任人唯親,卻不會治國。”

他在位時大興土木,寵幸蔡京、童貫、王黼等奸臣,使得朝綱腐敗,軍隊的貪汙日益嚴重,宋軍幾不能戰。

可以說,宋神宗、哲宗時期積累的國力在徽宗時代徹底消耗殆盡,讓北宋滑向滅亡的深淵。

宣和二年,宋朝與新興的金國締結“海上之盟”,兩國約定夾擊遼國,結為兄弟之邦。

認為天下太平的宋徽宗,突發奇想地要“開疆拓土”,完成太祖、太宗皇帝收回幽雲十六州的遺願。

他不顧天下承平日久、宋軍幾不能戰的現狀,命令宦官童貫率領宋軍北上進攻幽州,配合金國滅遼。

宋廷原以為可以輕易奪取燕雲十六州,可是沒料到遼軍畢竟是遊牧騎兵,他們抵不住金兵的進攻,卻不懼怕與腐朽不堪的宋軍作戰。

遼國名將耶律大石等人在幽州將主動出擊的宋軍打得潰退千里,宋徽宗兩次攻遼,均遭到大敗,損失數十萬人馬,河北地區囤積的糧草輜重消耗一空。

與宋軍一敗塗地的慘狀相比,金國人的攻勢卻相當凌厲,短短10年內,金軍連下遼國五京,追殺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

號稱控甲40萬的遼帝國被女真金國摧毀,同時,金國也將宋朝外強中乾、強幹弱枝的本質看得明明白白。

1125年,也就是金軍滅遼的同一年,金國集結主力分兩路南下,攻拔西北重鎮太原,以迅猛之勢橫掃黃河以北,斬殺北宋的西軍名將种師中。

十多萬駐守在黃河以南的宋軍早已沒有鬥志,逃之夭夭。宋軍放棄黃河天險,使得不善於水戰的金軍輕易渡過黃河,兩圍宋都汴京。

危機時刻,宋徽宗再次顯示出了懦弱的一面,傳位給太子趙桓,趙桓就是北宋的亡國之君宋欽宗。

駭人聽聞的是,在1127年金軍第二次圍攻汴京時,無恥地向宋欽宗索要城內少女一千五百人充當軍妓。

那懦弱的宋欽宗不敢怠慢,派出爪牙在民間四處搜刮少女,由於沒有按期湊夠數量,宋欽宗屈辱地挑選了自己的妃嬪去抵數。

當時北宋的吏部尚書王時雍掠奪民間婦女最為賣力,民間罵他是“金人外公”,開封(汴京)府尹徐秉哲也不甘落後,把40多歲的中年婦女也拿去充數。

金軍破城後,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三千多人,並將汴京城中金銀珠玉、財貨書畫搶奪一空。

金國人逼迫徽、欽二帝脫下龍袍,向金太宗下跪,隨行的吏部尚書李若水死死地抱著宋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哭喊著“大宋天子不跪蠻夷”。

雖然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在淮河以南建立了半壁江山的南宋,但落難的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卻被押解到寒冷的黑龍江地區,並被折磨死在那裡。

四、投降派。

這個鍋本身也想歸結到宋太祖身上,但這樣就變相隱瞞了北宋朝中那些投降派的罪惡。

宋太祖提倡“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簡單的就是說重文而輕武,這也是北宋軍事實力弱的根本因素。

重視士大夫的直接結果就是,朝中投降派必然會佔據主流,他們沒到過前線也沒有經歷過戰爭。

而他們就算是投降了也依舊會做官,自己的榮華富貴可以保全,所以朝中的投降派會處處掣肘軍隊,在朝堂之上也會誘惑皇帝投降。

他們還老出餿主意,比如聯合金消滅了遼,他們還沾沾自喜。卻不知道,金消滅了遼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宋了,最後國破家亡,他們負擔著很大的責任。

結語

綜上所述,宋徽宗與宋欽宗身為皇帝,之所以這麼容易被金人抓走,就是源於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抑制軍權、王安石不成熟的變法、宋欽宗和宋徽宗治國上的昏庸無道、以及部分重臣的投降傾向。

-END-

點擊上方關注【新銳歷史】,多平臺認證優質作者,專注於歷史領域,有趣有料有深度!


新銳歷史


靖康二年,金軍揮師南下,直取北宋首都東京,宋徽宗見勢危,立宋欽宗為太子後,北上與金人談判,不料被俘,然而兒子宋欽宗也相繼被俘,史稱靖康之恥,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在靖康之恥中,北宋不僅被金人打的體無完膚,徽宗與欽宗二帝為何會被金人輕而易舉的抓走呢?

一、宋朝重文輕武

古代很多王朝都很注重軍力,為抵禦外敵入侵,甚至改朝換代。可是宋朝卻不是這樣,宋朝重文抑武,朝堂上也是文官有話語權,武將們沉默寡言,無論武將們有多少戰功,在面對文官的時候都要輸一大截,在這樣的體制下,讓宋朝的軍事實力一日不如一日。當軍隊不夠強悍的時候,就容易給外敵留下把柄,金人很容易就將宋朝的軍隊攻破,而宋徽宗和宋欽宗也因為無法受到強大的軍隊的保護,只能被金人擄走。

2、宋朝富裕但政治失敗

不能否認的是,宋朝當時的經濟實力很強大,這也是宋朝不重視軍事的原因之一,宋徽宗一味的貪圖享樂,在宋朝經濟發展強盛之時,不僅讓很多外敵都有了入侵的想法,也讓宋朝開始慢慢鬆懈。宋朝的國君當時忽視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都沉醉在富裕繁榮的景象裡面不能自拔,以至於在面對金人的打擊時,才忽然如夢初醒,原來宋朝這麼弱不禁風。宋朝的富裕繁榮吸引了蒙古以及金人的目光,他們都希望在宋朝拿走一塊肥肉,而宋朝當時在面對這些外敵的時候,並沒有合適的對策,在面對危難時早已亂作一團,所以皇帝也不能自保。

因此,靖康之恥的發生並非意外,而是宋朝長期積累的隱憂一時爆發所產生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宋徽宗和宋欽宗也無能為力,只能任人宰割,所以今人要吸取宋朝的經驗,牢記,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歷史課課代表


宋徽宗和宋欽宗一個太上皇一個皇帝同時被異族擄走,這種事情還真是不多見。不過若要問為何這麼容易就被金人抓走就有意思了,因為金人真沒做太絕,要怪只能怪自己不爭氣。


早在金國圍攻汴京城的時候,宋欽宗就已經私下派人去金營議和了,所以在當時一邊是浴血奮戰的攻守戰,一邊是桌子上的外交戰。可惜的是,宋朝兵力實在不如金國,而且更重要的是皇帝的骨頭就沒硬的地方。宋欽宗雖然比宋徽宗強點,但也強不到哪去。

宋欽宗打的主意挺好,想和之前一樣花錢買平安,但是金人這次可不會那麼容易就回去了,更何況宋欽宗為了表示誠意,都沒讓人來勤王,所以金人有恃無恐。

等到城破了,北宋大將張叔夜等人都勸說皇帝趕緊離開。可是宋欽宗一門心思將希望放在了和談上,他寧肯相信金人,也不相信自己的軍隊了。


不過金人破城以後,也沒有搞什麼大屠殺,反而禁止士兵進城為非作歹,所以給了宋欽宗莫大的希望。現在攻防戰沒得打了,只剩下和談一條路了。

金人也沒打算滅了北宋,反而一開始並沒有對趙家皇室有想法,還派人回去請示。所以宋欽宗第一次去金營的時候,沒多久就順利地回來了。對於宋欽宗唯一麻煩的是,金人要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汴京城根本拿不出。

宋欽宗沒辦法,就開始從百官開始往下擼,最後一直擼到了老百姓,可是就算這樣也沒湊夠。因為這根本就是天價:一億兩黃金、十億兩白銀,同時還要絹帛一千萬匹。

之後在金人的要求下宋欽宗第二次去了,只是這一次去就再也回不來了。本來他是去商量賠償事宜的,可是趕巧金人受到消息要給北宋改朝換代,把趙家給換掉,所以他們臨時起意將宋欽宗留下了。

之後又讓宋欽宗寫信把宋徽宗騙去,是的,宋徽宗確實是被騙去的,理由是要他親自去把宋欽宗接回來,結果誰接誰呢?不得不說宋徽宗當了太上皇以後,這政治敏感度下降的太厲害,這麼明顯的詐他都沒看透,也沒得到啥小道消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兩位大宋朝的皇帝,加上那些公主妃子皇子之類的一個不剩全都被擄走了,只剩下本來要去金營談判又逃跑了的康王趙構。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京城都被人家攻破了,沒直接殺掉就不錯了。

看起來宋徽宗和宋欽宗被擄走沒激起什麼波浪,原因就在於手裡沒兵、形式比人強,城中的百姓倒是阻攔過宋欽宗和宋徽宗出城,不過反而被他們殺了幾個。如此一來,只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罷了。


邯鄲醉


宋朝是我國曆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峰。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但是宋朝的國策卻是“重文輕武”,文官掌握朝廷大權,在經濟文化和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國防建設卻是一塌糊塗,雖然武器裝備很好,但是不注重日常訓練,武將的待遇更是偏低,所以軍隊的戰鬥力極差,整個國家就是一個“虛胖子”,這直接導致了在對抗金兵是處於下風。所以“重文輕武”的錯誤國策是宋徽宗、宋欽宗兩位皇帝被俘虜的最根本原因。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內”,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貫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進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時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後爆發了宋江、方臘領導的兩次大的農民起義。宋徽宗雖然鎮壓和瓦解了這兩次農民起義,但是國力卻日見衰微,公元1125年金大舉進攻攻宋朝,宋徽宗驚恐萬狀,在身體越來越不好的情況下宣佈退位,長子趙桓在十二月十三日繼位,後廟號欽宗,年號靖康。

靖康二年1127年宋欽宗和宋微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虜,另俘虜皇室少女,婦女、宮女、官女、民女等共一萬五千多人,運至大金國土,大部分作妓女。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軍兵臨國都開封城下。宋欽宗欲車駕南逃,被尚書右丞李綱勸阻。李綱在危難時刻主持開封防禦,幾次打退攻城的金軍。陝西的老將种師道率軍入援。宋欽宗又希圖發兵夜劫敵營,僥倖取勝。宋將姚平仲劫營失敗後,宋欽宗慌忙與金人訂立城下之盟,同意割讓太原、中山與河間三鎮。東路金軍退走後,宋欽宗又反悔割地。宋徽宗也回到開封。

靖康元年1126年十月老將种師道病卒,生前曾出四次關鍵建議:第一次是二月初姚平仲夜劫金營失敗,种師道建議再次出兵劫營,或者每夜發兵幾千人襲擾敵人,可以成功,宋欽宗不用。第二次是完顏斡離不退兵,种師道建議乘金軍半渡之際,發動奇襲,否則必為他日之患,宋欽宗也不用。第三次是太原失守後,种師道急令調兵京城,第四次是臨終遺奏,建議皇帝退守關中,眾臣建議良臣李綱、宗澤代守開封,宋欽宗不用。在北宋立國一百六十年,養成一種濃重的重文輕武風氣,一時國中無大將可用。此時的宋朝內部由宋徽宗重用高俅,童貫,宋江,方臘之亂後,被宋欽宗換掉一批舊朝,朝中緊急缺員的情況下,面臨金軍的進攻。失去种師道無疑讓宋欽宗更無助。

十一月宋欽宗讓宋徽宗勸說九弟康王割地太原、中山與河間出使金國,同時又派耿南仲和聶昌出使,割讓河北與河東。康王與金軍反方向行至河北的相州,與知州汪伯彥歌舞昇平。同終日巡城的宋太宗的六世孫通判趙不試形成鮮明對比。後至磁州宗澤守地,宗澤勸其利用身份號召周圍五州兵力出師真定。圍魏救趙,分散金軍進攻開封注意力。康王不願出兵,只求自身安全,回到相州整日花天酒地。奉命割讓河北的耿南仲被衛州(今河南汲縣)人驅逐,也來到相州,與耿延禧父子團聚,而另一奉命割讓河東的聶昌卻被當地人殺死。至此割地計劃無一成功。

十一月二十五日金朝東路軍完顏斡離不率十萬屯兵城東北,十一月二十七日開始攻擊,由於救援太原,用兵河北河東,共出兵30幾萬,而後种師道臨死前曾招二十六萬八千人,死後被議和派唐恪和耿南仲以財力不支為名撤銷,現正規軍僅七萬加上衝破阻截來援的南道總管張叔夜臨時率兵一萬三千人再加上臨時徵調的開封附近保甲(民兵),在市井招兵,最後拼湊了十七萬人。

時監察御史張所的上奏。一、彈劾唐恪誤國無能;二、說王宗濋自恃驕貴,不知軍事;三、建議召李綱回京,委以重任;四、舉薦諳熟兵機的正七品武功大夫吳革,提議破格用人,以吳革出任殿前都指揮使、兼守禦副使;五、強調絕不能放棄河北與河東,應當下詔收回割地的命令,號召兩河民眾組織義兵,抵抗金兵。宋欽宗御筆:唐恪罷少宰,改太宰。李綱復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速回京師。仍重用王宗濋,吳革當量才而用。

宋欽宗召見金使,金使要求國相和皇帝親臨敝寨和談,宋欽宗不願親往,後改要求相前去議,太上皇,皇子,越王與鄆王為質,可退兵,候河北、河東兩路割地了畢,即送太上皇等歸城。宋欽宗亦不與。在攻城戰期間宋欽宗曾兩次上守城勞軍,期望振奮軍心。內殿對是死戰還是議和,眾說云云,宋欽宗也猶豫不絕。

閏十一月二十四日郭京率其新徵六甲神兵代替守城軍,一開始後被大敗,郭京扔下宣化門隻身逃跑。攻城金兵衝進並佔領宣化門,利用城樓設施對內,與城中軍民展開以此門為戰略的戰鬥,死傷無數百姓。秦元、王宗濋 與劉延慶三軍數萬之眾出逃,此時宋欽宗仍以來神兵大勝,後得知城破,悲痛不已。閏十一月二十六日景王和李若水出使議和,金軍要求河東河北河中割讓,並交付犒軍金銀。第二日宋欽宗親自出使達成協議。十二月一日宋欽宗正式在城外上降表。一百萬錠和銀五百萬錠的犒軍費。被誘降至金帳,廢宋,至此北宋亡國。

二月七日王時雍、徐秉哲和範瓊將宋徽宗和皇族、后妃等三千多人,或者乘轎,或者乘牛車,或者徒步,陸續押送到金營。至十一日被金軍將帥選取女子達一萬五千六百多人,皇室女多被瓜分,運至大金國土,大部分作妓女。

宋徽宗、欽宗被金人虜後,徽宗寫下《在北題壁》: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無南雁飛。

二帝被劫持到北方後,先被關押在五國城。因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一日宋徽宗將衣服剪成條,結成繩準備懸樑自盡,被欽宗抱下來,父子倆抱頭痛哭。後金人又將二帝移往均州,此時宋徽宗已病得很厲害,不久就死在土炕上了,欽宗發現時,屍體都僵硬了。宋徽宗的屍體被架到一個石坑上焚燒,燒到半焦爛時,用水澆滅火,將屍體扔到坑中。據說,這樣做可以使坑裡的水做燈油。宋欽宗悲傷至極,也要跳入坑中,但被人拉住,說活人跳入坑中後坑中的水就不能做燈油用了,所以,不準欽宗跳入坑中。宋徽宗死時五十四歲。徽宗死後,宋欽宗繼續遭受折磨,最後也慘死在北方。

靖康恥無疑是漢民族歷史上的一場大劫,也給當時的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更是大宋這個王朝的百年國恥!而這場大劫所產生的根源更是後人必須深刻總結的重大教訓,這個國恥宋王朝用了百年才終得洗雪。

後來以民族英雄岳飛為代表的仁人志士歷經百年才得以雪恥,岳飛以一首《滿江紅》一直激勵著後人不忘國恥: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燕山永固


重點在於一個問題,幽雲16州的問題。

無論是誰對於周世宗柴榮的北上政策,以及宋太宗趙匡穎的能效策略,都持有一種疑問,認為這兩個策略之間究竟是誰更加高明?誰更加適合當時的中原證券?其實呢,從道理上來講,北宋的滅亡恰恰證明了周世宗柴榮的高瞻遠矚。

幽雲16州的存在一直是中原政權的梗,怎麼講幽雲16州其實是介於長城到中原地區的一塊兒緩衝地帶,這個地方背靠長城,而且坐擁著地形之利,所以這個地區也一直作為阻擋遊牧民族南下的一個重要的戰略緩衝地帶。由於這塊地形的存在,所以遊牧民族對於中原證券的威脅比較少,即便是幾次遊牧民族形成較大的優勢,想要對中原政權進行進攻的時候。這個時候,由於有長城再加上幽雲16州的存在,所以對於中原地區的威脅比較少,否則大家想想就憑藉著那一層薄薄的長城怎麼能夠阻擋的了成千上萬的鐵騎呢?

但是幽雲16州在五代十國時期卻拱手相讓給了契丹人,這一點著實讓後來的中原證券感到十分頭疼,自己隨時都處於遊牧民族上萬鐵騎的進攻分王之夏,而且自己沒有任何防備。

舉個例子大家就能夠明白了,就是在近代中國歷史上面的北京,其實北京就在幽雲16州,這座城市是打通遊牧民族和農耕文明的一個重要通道,誰掌握著這個地方誰就掌握著主動,兩個文明之間針對這座城市的你爭我奪,在封建末期的歷史上面愈演愈烈。

但是後來我就發現北京這座城市在面對西方列強進攻的時候實在是劣勢太大,怎麼講沒有任何戰略縱深,只要八國聯軍在天津登陸那裡北京城基本上就完蛋了!即便是清政府在這個地方修建了大沽口炮臺,修進了軍營,甚至把最精銳的部隊放到這個地方,但有什麼用?八國聯軍進攻的時候你有任何手法去防禦嗎?根本就不可能,北京的戰略縱深之地確實讓所有人都咋舌,而當時北宋的汴京城其實面臨的情況和北京城差不到哪兒去。

兩個地方全部都是那種沒有戰略縱深的,在《水滸傳》裡面曾經對於一座城市的描述最多就是當時北宋的大名府,其實關於這個大名府更多的是汴京到契丹人之間的一個軍事要塞,憑藉著這個軍事要塞可以短暫地為後方的汴京城去御景,或者是抵禦住契丹人的進攻,但是這種東西治標不治本。

缺少幽雲16州,你就缺少相應的軍事體系去防禦契丹人的遊牧騎兵的進攻,而單純的指利用的這一塊薄薄的緩衝地帶,沒有任何設防的地區來作為抵抗契丹人上萬鐵騎進攻的一個戰略緩衝地帶,這完全就是不現實的。

趙匡穎可以說做了一個最錯誤的決定,他把北宋如同放在一個火上在烤你是要更加富庶的北方兒,把都城設置在別人的臥榻之側的,還是想要更安全一點兒跑到南方去,然後去過著緊巴巴的日子了,(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那當然人想過的好一點,肯定要住在北方,但是你接下來就會面臨著被遊牧民族一戰而下,然後天子成為囚徒這樣一種命運。

這還不算完,宋徽宗時期有一位丞相還親自帶著女真人的使者沿著官道走了一遍,任何一個大國在招待對他具有潛在威脅性的國家的使者的車都會帶她走小路,並且給他吃很粗劣的食物,這是為了向其他國家證明我的國家的路很難走,我的國家並不富有這樣兩個現象告訴他們不要過來進攻,但是誤會中的這位丞相,確實腦子有點被驢踢了的嫌疑,她把關到還有北宋的複數,全部都像女真人展示了一個釆納與真人本身就是靠劫掠成家的,這個時候看見這麼一塊肥的流油的土地,而且連路都給你領好了,那不過來進攻進攻誰呢?宋徽宗的這位丞相可以說完全詮釋了兩個字漢奸。

兩個皇帝一起被抓,這還得怪到宋欽宗的頭上,本來宋徽宗事,想求著自己的兒子說你看現在女真人進攻這麼猛,咱們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我去南方幫你重新組建一個小政府,萬一雞蛋這個地方全碎了,我那還有一籃子。

宋欽宗不同意,其實不僅是他不同意任何一個人站在他那個位置上,也不會放自己的父親回南方去,你要另立政府那拿我這個皇帝幹什麼?別忘了你是逃跑的時候才不得已把我力作皇帝的,你心裡有氣,我心裡特別清楚,讓你重新去組建政府,我等於自己等著自己玩完!


漩渦鳴人yy


宋徽宗和宋欽宗應了兩句話。第一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首先這兩人感覺良好,親赴金營談判,結果被扣做人質。是不是作死。第二從《水滸傳》裡可見當時皇帝的昏暗和權臣的專橫。皇上來個大撒把,所有事都交給四奸處理。最後二帝被俘虜到北國城受罪,也是罪有應得。從這件事看孫權拒絕曹操誘降是多麼正確,大臣可以繼續當大臣,領導者可就懸了。所以曹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當然靖康恥時,二帝早沒有當年宋太祖,宋太宗的血性了,都變成文藝青年了,而兀朮繼承了完顏阿骨打的狼性,不可同日而語了。



劍指歷史


宋徽宗和宋欽宗身為皇帝,輕易被金人抓走,這個應該怪不得別人。俗話說自作孽不可活。

宋徽宗重用奸佞,把一個富庶的國家,敗壞得民不聊生,朝政腐敗不堪,平時不修武備,金人南侵,徽宗不想著怎樣拒敵,首先想到的是怎樣方便逃跑,把皇位草草傳給了兒子趙桓,是為欽宗。

宋欽宗也比他的父親強不多少,國難當頭身為一國少主,明知老子無能,自己也不願承擔救國重擔。做為社稷之主,哭哭啼啼被臣子們硬逼上皇位。無異於趕鴨子上架!

金人初圍開封,由於欽宗能用李綱、种師道,加上勤王之師兵精將廣,金人孤軍深入,失望而歸。

在金人撤離宋境之時,种師道、李綱都提議乘機擊之,使金人喪失精銳,以免再犯宋境之禍。由於欽宗沒有主見,加上奸佞阻礙,宋朝錯失給金人致命一擊的良擊。因此事名將种師道被氣病致死,主戰的李綱也被欽宗給調離京師。

第一次東京被圍之後,欽宗不能痛定思痛,閉著眼想想金人為何敢如此囂張。欽宗依然讓奸佞圍繞身邊,依然不分好壞地輕視武將,無異於自費武功,自掘墳墓。

金人看宋朝皇帝和投降派為自己清理了滅宋的障礙,不請自來。金人第二次圍困東京,奸佞怕得罪金人,不準就近宋軍勤王,北宋名將張叔夜違命帶領兩個兒子,組織了一萬多人去和金人對抗。被圍困的君臣,在危急關頭,把希望寄託在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身上。荒唐的徽欽二帝,使荒唐的誤國奸佞得勢,釀成千古悲劇,一點不值得奇怪,徽欽受辱真是自做自受,苦得是當時的軍民。

據說欽宗被俘之時,是捶胸頓足、痛哭流涕,後悔沒聽种師道和李綱的話。可惜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今古大觀


徽欽二帝,身為帝王,被虜異國,客死異鄉,看歷史看到靖康之恥,中國人大都會掩卷長息,憐其才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宋徽宗和宋欽宗是如何被金國俘虜的,宋朝之大為何不敵幾十萬人的金國,很多人並不清楚。

一、輕佻端王入繼大位

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高俅的事兒,高俅因為蹴鞠水平高,看端王踢球時秀了一把球藝,被留在端王身邊,端王繼位皇帝后把球友高俅提拔成太尉,迫害林沖。其實端王不僅踢球好,書畫水平更好,工筆畫、瘦金體聞名於世,更像個出色的藝術家。藝術家當皇帝,用的人也是藝術家,另一個佞臣蔡京更是書法大家。皇帝的喜歡也有品位,喜歡太湖石,於是大興花石綱,這不還逼出個青面獸楊志。喜歡名妓李師師,害得宋江要招安還要託李師師的後門,更要獻上好男兒燕青。當然這些都是水滸編排的,也從側面反映出宋徽宗的性格特色。當時先皇駕崩,群臣討論繼位人選時,大臣韓琦就斷言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不料一語成讖。

二、海上之盟與一統天下

當時宋遼之間已經上百年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宋朝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重文輕武。流行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軍隊收留很多流氓痞子和罪犯,就西北邊軍戰鬥力較強(水滸中老種經略相公的部隊),禁軍毫無戰鬥力(童貫、高太尉的部隊)。藝術家宋徽宗聽說遼國東邊海上新崛起一個金國,聽信一面之詞與金國達成海上之盟,要共同進攻遼國,瓜分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未竟的事業。

遼國指責大宋背信棄義,拋棄兄弟之邦,勾結虎狼之國,詛咒大宋不會有好下場。而童貫的部隊也不爭氣,在遼國南京擊敗,但因腹背受敵又含淚投降了宋國。金國則節節勝利,反而替宋國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宋國又花了大價錢贖買回來。但宋徽宗畢竟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實現了中國大一統,藝術家高興壞了!

三、出爾反爾,郭藥師的叛變

遼國將軍郭藥師(不是東邪黃藥師)投降宋朝後,被宋徽宗授予大權,駐守燕山府,繼續統領部隊,成為北宋之安祿山。藝術家宋徽宗可憐遼國皇帝成為金國俘虜,以文明的瘦金體致書遼國天祚帝,邀請其入宋享福,結果書被金國截獲。金國翻臉,大將宗望進攻宋國,郭藥師無力抵抗,反而叛變投靠金國,成為嚮導,向大宋殺來。數月間,河間陷落,金兵渡河,進攻汴梁。

四、徽宗退位,欽宗抵抗

這是金國的第一次進攻東京汴梁,是為1125年。金國進攻,把藝術家嚇壞了,在李綱的建議下慌忙禪位給兒子欽宗,自己帶一幫文臣愛將逃到南京(現商丘)。但金國在各地勤王之師的騷擾下,無法攻克汴梁,趁機勒索一番,欽宗答應割讓太原等河北地給金國,金國退兵。

五、戰和不定,最終陷落

在欽宗的主持下,金國退兵了,徽宗也回來了。但大宋又後悔了,不願意交割太原(金國並未攻克太原,太原軍民仍在抵抗),結果兩年後,金國又一次進攻變量。這一次,徽宗不走了,欽宗還是戰和不定。但勤王之師也少了,最後寄予希望的道士郭京也未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汴京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了。欽宗、徽宗相繼被破前往金營談判,金銀書畫珍寶為之一空,徽欽二帝與整個皇室被迫千里北行,開始了屈辱的後半生,再也沒有回還。

後記

而徽宗唯一漏網的兒子康王趙構,被授予天下兵馬大元帥,獨挑重擔,開創了南宋。趙構吸取了教訓,每次金國來都逃跑的非常快!實際上在當時情況下,既然選擇了對抗,逃跑也許是最有效的抵抗,因為皇帝是所有抵抗者的希望!


鄭說豫見


徽宗與欽宗被抓走,顯然是戰敗了,處置權就歸別人了;如同三國時劉禪、孫皓,隋朝時陳叔寶被“請走”一樣。

至於說這麼容易,我覺得凡是戰爭沒有容易的,特別是這種滅國般戰爭,不是三兩個人的事,要有大的消耗,要有戰死之人。

首先北宋的失敗,和它本身的重文(人)輕武(將)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從戰亂中走出的趙匡胤太知道兵權的重要性了,所以自他開始到趙光義兩朝進行了很大的改革。對武將的種種限制看似對江山的穩定有很大的作用,但這僅僅是對內部叛亂上起了遏制,對國防卻是一大缺陷。

其次徽、欽二帝本身的問題;哲宗無子,病死後傳位給了徽宗,估計趙佶壓根沒想過做皇帝。他性格輕佻浪蕩,喜歡的是書法、繪畫、奇花異石等,並無治國之方。加上朝裡所用非人,宋朝到徽宗也100多年了。封建王朝走到這個時候多是關鍵的時候,該出的問題也會逐漸顯現出來,要麼出一位勵精圖治的君王實現中興,要麼苟延殘喘,要麼一旦大的外敵入侵或暴亂也就玩完了。北宋的制度下,摧毀朝廷的大暴亂倒是沒來,小起義不算。但外敵來了,國防脆弱的北宋就不行了。至於危機來後接棒的欽宗,算是小鬧劇而已。金兵大舉入侵時,徽宗一看不行,算了,小子你背鍋吧。

生性懦弱的趙桓顯然背不起這個鍋,實力不允許。而金戰勝後,並無接管宋的意思,於是帶走徽、欽二帝回自己的大本營


百態看臺


靖康之恥是在北宋末年發生的,在歷史上十分有名,我們都知道宋朝是因為趙匡胤在經歷很多磨難之後建立的,他深深地明白與民同心的重要性,但是他的朝代存在了一百六十多年就滅亡了,朝代滅亡後,他的妃嬪公主都被敵軍俘獲,遭遇悲慘,被敵人肆意玩弄,有很多人都是因為不堪屈辱,選擇死亡。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這個故事並沒有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而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被提及,城池被敵人攻破,君王自身難保,那些弱不禁風的女子更難以逃掉,被俘獲的她們,不得不忍受被敵軍肆意玩弄的屈辱,有很多公主等都受不了如此折磨自盡而死。

敵人對他們提出各種各樣奇怪的要求,甚至要求他們穿不能遮擋身體的衣服為他們歌舞,這種屈辱連普通老百姓都難以忍受,更何況是養尊處優的皇宮貴族,有些人即使忍受了如此大的屈辱,也沒有得到生存的機會,敵人壓根就不給他們生存的機會,為了讓自己開心,他們想盡一切辦法,不擇手段對這些妃嬪女子進行羞辱,他們根本就不管,到底他們做的對?這些人意味著什麼。

在我看來,宋朝的滅亡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回來後的君王雖主動參與戰爭,但是卻一求和為目的而不是想著用武力將敵人驅逐出去,如此做法,必然不能給予敵人威信,相反而是被更多的看不起,一位求和換來的結果只能是不斷地被壓迫,不斷地被剝削,不斷的被壓榨,並最終造成了滅亡的結果。

(靖康恥,猶未雪,盡忘卻。咫尺百年,揚州十日猶如當年,民不奮起,跪而為奴。二百五十載,金陵一月盡白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