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一,鬼才郭嘉

郭嘉字奉孝,一帶鬼才,歷史中就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他智慧超群,算無遺策,曹魏平黃巾,定河北,天下九州十三郡,其中司隸、豫州、袞州、徐州、冀州、青州、幽州、幷州、涼州、以及荊州八郡、平州共十個州級單位。而這一切,皆出自郭嘉之計謀。若論謀士功勞之巨天下無人能出其右,只此一例,足矣。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在曹操前期的戎馬生涯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生活作風上也是風流嗜酒,不拘小節。可惜天妒英才,在徵烏桓的過程中去世,享年38歲,軍師祭酒這一職位也因郭嘉名揚天下,他的軍事才能以致於死後多年,曹操赤壁大敗後還仰天長嘆:“倘若奉孝還在,孤何至於此呀!”

二,毒士賈詡

在大動亂時期,保命只服賈詡。他先後輔佐過董卓,張繡,曹操,最後助曹丕上位。他奇謀百出,算無遺策,正是這樣一位牛逼的人物,先後兩次大敗曹操,使其損兵折將。後歸順曹魏之後又屢建奇功,可為謀士亦可為大將。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讓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三,曹魏荀彧

郭嘉死後,荀彧漸放光芒,逐漸受到曹操的器重,在政治與軍事上大放異彩。荀彧從小就被譽為有“王佐之才”,作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在戰略上為曹操制定並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不僅自身才能出眾,還向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司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第一個提出讓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也是荀彧,奈何荀彧還是忠心向漢,後期與曹操的政見分歧也是越來越大,曹操最終也是不能容他,自縊而亡。

四,東吳周瑜

蘇軾《念女嬌.赤壁懷古》中寫道:“遙望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就可知周瑜並不是像《三國演義》中那樣心胸狹窄,赤壁之戰確實也就是要歸功於周公瑾,只不過在歷代文學中,諸葛亮都被神話了,特別是在《三國演義》,羅貫中不吝他所有的讚美,把諸葛亮描繪的近乎是一個完人,一個神,這樣的諸葛亮自然需要諸多人物來襯托,周瑜便成為了這個文學的犧牲品。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五,臥龍諸葛亮

歷史上,諸葛亮的功勳主要體現在他擅長內政上。在軍事上的建樹並沒有文學作品中那般卓著,只不過由於“擁劉反曹”的傾向,對魏國諸多的打壓,東吳又偏安一隅,多力求自保,如若諸葛亮真像文學作品中那般神機妙算,也不至於五次北伐,最後落得一個抱憾而終的結局了。

但是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確實是值得人們敬佩和學習的。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六,冢虎司馬懿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七,東吳魯肅

周瑜死後,東吳的有一位大都督,可以說是東吳除了周瑜之後另一位軍事奇才,內政外事皆能井井有條,在維護吳蜀聯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國演義》之中曾這樣側面襯托過魯肅的才華,說周瑜向孫權舉薦了魯肅之後,孫權與魯肅一起在房間長談了三天三夜,吃同食,臥同榻,之後再見孫權,眉宇之間竟已經有了幾分帝王之氣,由此可見,東吳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八,東吳陸遜

一場火燒連營七百里,讓本來名不見經傳的陸遜一戰成名,可以說,陸遜是東吳繼周瑜、呂蒙之後,蜀國的又一重要支柱,但孫權對陸遜的重用也只在軍事,始終沒有交給陸遜軍政大權,或許這是孫權善於用人的優點之中,用人最不明的一次了。

三國謀士排名,符合你心中的三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