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的力量 ————时间的味道

刚刚收看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器》,印象最深得是川渝每家每户必做的泡菜,用当事人的话说,泡菜坛子和泡菜是有灵性的。

是的,时间给予了味道,时间打磨了味道的组合。老泡菜坛子泥坯烧制,皮薄透气,敲打声清脆,更为叫绝的是坛口大碗倒扣,淋水其上,隔绝了外界的空气,形成了发酵的小环境,很神奇,发酵出乳酸菌,形成氨基酸,泡菜的味道是脆爽酸香。

正如片中当事人所说,各家各户腌制泡菜,味道各异,有的酸,有的脆,不好吃的永远不好吃。是啊,你如何对待食材,食材就如何回报于你,大自然就是如此公道,用心对待,方得美食,时间会告诉你一切,时间会幻化成美味。

联想东北的酸菜和辣菜不是一样吗。腌制东北酸菜的过程,就是神奇化学反应的过程,“满月后”酸菜缸一开,酸酸的味道扑鼻,生成有益的乳酸菌的酸菜,味道不是很好闻,但是与大骨头或五花肉长时间炖在一起,偏出来切成细丝的酸菜充分吸收了肉分子的香气,那别提多好吃了。

其实酸菜的腌制,是时间的杰作,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家庭往往腌制的酸菜烂帮。必须心到手到,不能粗放和省工序。最好用过去农村那种大黑缸,放在温度在零度以上的地方,一颗颗白菜去掉烂帮,洗好控干水,在缸中一层层铺好,铺一层撒一层盐,最好人站上去踩实,最后压上大石头。然后烧开水,一壶壶顺着缸沿倒入,倒满为止,用塑料布封死缸口,盖上盖子。之后就交给时间了,一个月后才能食用。

可见,时间赋予了味道的内涵,其实功夫在诗外,除了大自然的条件影响以外,味道的形成每一步都是精心之作,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轻视,每个人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呢!

(孙晓明)

作者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理事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泰安市东岳大街221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