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首先,我要強調,我對於蒐集到的與諸葛亮真實形象相關的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在此過程中,不去辯駁或證明某種觀點,只通過列舉對諸葛亮的一些研究和爭議,使大家從中去理解諸葛亮在當時情況下做出某一推斷和決定時內心可能有的疑慮與擔憂,在研究分析中瞭解諸葛亮作為普通人的一面。


對於諸葛亮的軍師才能,陳壽早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就有所評價,說他“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才,優於將略”,之後又說他“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對於治戎之才,人們普遍比較認可,但對其“奇謀為短”“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說法,大家看法不一。

一些人認為這樣的評價是客觀公正的,因為這不是陳壽的一人之言,諸葛亮自己就曾說:“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

三國時期人才濟濟,劉巴的名聲遠不如諸葛亮響亮,然而諸葛亮卻認為劉巴的才能超過他自己,那可以想見諸葛亮的軍師才能應該是什麼程度了。

司馬懿也曾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況且諸葛亮作為軍事領袖而進行的北伐確實是以失敗告終的。因此陳壽的評價似乎是有道理的。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然而一些人則認為這種說法與事實不符,他們認為出現這種說法是因為街亭戰敗之後陳壽的父親受馬謖牽連也受到處罰,陳壽因此對諸葛亮心懷恨意,所以才在《三國志》中貶損諸葛亮。

兩方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仔細思考卻發現都有值得懷疑和推敲的地方。

先說贊成者的觀點,引司馬懿的話作為佐證本身就有些站不住腳,司馬懿既然是孔明的對手,那他對諸葛亮的評價很可能帶有一定的偏見,即使沒有偏見,司馬懿說這番話也是根據自己平日與諸葛亮作戰的情況而進行的主觀判斷,當時並未真正與諸葛亮接觸過,但當他親臨諸葛亮的營寨查看,竟發出“天下奇才”的感嘆,這種經過實踐而得出的結論是否比之前更具說服力呢。

此外,從《出師表》中很容易發現諸葛亮是個十分謙遜的人,如此來看諸葛亮說自己在軍事謀劃方面不如劉巴,怎知這不是諸葛亮的自謙之詞。

至於以北伐失敗來否定諸葛亮軍事才能的說法,更是不能讓人信服的,畢竟單以成敗論英雄的做法並不科學。再來看看反對者的理由,陳壽貶損諸葛亮的說法也不太能使人信服。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總覽《三國志》蜀書部分就能發現諸葛亮的位置僅僅是在皇室人員之後,而他也是蜀漢官員中唯一被單獨立傳的,由此可見陳壽對於諸葛亮的重視。

仔細翻看諸葛亮傳,其中不乏溢美之辭,與之相比較,對諸葛亮提出的異議只在文中佔了非常少的部分,因此“公報私仇”的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既然如此,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到底如何呢?單純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下“有”或者“沒有”,“是”或者“不是”的結論是偏頗的,我認為只有從具體歷史事件中,結合當時環境去分析諸葛亮的軍事決策,才會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正確的判斷。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司馬懿討伐欲叛魏降蜀的孟達時諸葛亮不支援的態度是人們對諸葛亮軍師能力產生爭議的一個關鍵點。許多人認為諸葛亮在那個時候缺乏軍事家應有的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以及戰略遠見。

如果當時諸葛亮派兵支援孟獲,那麼新城可守,北伐時東線也就有了保障,但現實情況是諸葛亮沒有及時的派兵增援,貽誤了戰機,失去了北伐時能牽制曹魏兵力的側翼。

在《諸葛亮大傳》中講到諸葛亮之所以不出兵營救孟達除了因為孟達“無款誠之心”外,更是出於整體戰略的考慮:一方面不想過早的暴露北伐的戰略意圖,另一方面是因為諸葛亮將當時東線配合的重點放在東吳而並非放在孟達那裡。

諸葛亮在屯兵漢中時,曹軍西線的軍事部署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這就說明曹軍並不知道諸葛亮的真正意圖,在這種情況下,蜀軍對曹軍突然發動進攻是十分有利的。如果諸葛亮當時對孟達進行增援,那麼北伐的真實目的就會暴露,魏軍也會有相應的準備,這樣會增加北伐的難度。

況且,在當時,諸葛亮認為東吳才是北伐東線的最重要的夥伴,至於新城,其戰略地位早已不再像蜀漢佔有荊州時那麼重要了,籠絡孟達只是想盡可能的牽制曹軍的兵力,如若孟達在遭遇司馬懿討伐時,諸葛亮出兵,那會分散蜀國的兵力,是得不償失的。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由以上兩種觀點可以看出,從諸葛亮是否出兵增援孟達來對諸葛亮的軍師應變能力下“是”或“否”的結論是不全面的,諸葛亮無論是出兵還是不出兵,都有其自身的考慮,不能一概而論。

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子午谷出兵突襲”的建議被許多人看成是諸葛亮缺少奇謀的重要例證,一些人更是用鄧艾滅蜀時所走路線來印證自己的觀點。不可否認,魏延與鄧艾選擇的是同一條行軍線路,只不過一個是從南向北,另一個是從北向南,但就是路線方向上的這點差異,決定了鄧艾計謀能實現,而魏延計謀則不一定能成功。

史大可先生在《三國史研究》中曾對漢中的地理位置進行過深入的分析:漢中是一盆地地形,由漢中向北,跨越秦嶺輻射出三條穀道,由西向東依次是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其中子午道最險,褒斜道較為寬坦,整體看來“三條通道如車輻之聚於車轂”。

這樣的地勢決定了魏軍由北向南挺進漢中,即使途中隊伍分散於各道,最後都可在漢中彙集,而蜀軍北伐時若分道而走,由於三條穀道呈輻射狀分佈且各自出口相距較遠,很可能蜀軍在進入魏軍境內後會因無法相互照應而被殲滅。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諸葛亮也許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沒有採納魏延的建議,堅持集中兵力從大道前進。我們不敢斷言當時若是真的用了魏延“子午谷突襲”這條計策,能不能直搗長安,取得北伐的勝利,但是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計策並非單單是因為性格中“奇謀為短”的缺陷,而是有著自己的考慮和想法,他的謹慎小心也是有原因的。

作為一國的軍事統帥,諸葛亮在進行軍事決策時需要考慮很多方面,人力調配、戰爭收益、風險大小等,這些都會影響他最終的決斷,正因如此,他很多時候會選擇最為穩妥的方法,這或許在某些時候會錯失良機甚至犯下錯誤,但這都源於諸葛亮對於國家和軍隊的負責,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在諸葛亮的軍事指揮生涯中,確實缺少能稱之為“奇”和“妙”的戰鬥,但不能就此否定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隆中對”和北伐,是展現諸葛亮政治謀略最主要的兩個方面。

對於“隆中對”,一直以來人們評價頗高,有人更是將其稱為千古奇策。從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全面的分析、透徹的解讀中,足可見諸葛亮敏銳的政治眼光以及遠大的政治抱負。

當然,近些年來,一些學者也談到了其中的不足,質疑主要來自於諸葛亮對荊州的把控上。

朱大渭先生在其專著《諸葛亮大傳》中就提到諸葛亮過於在意荊州是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戰略構想無法實現的重要原因。他認為《隆中對》中諸葛亮一方面強調了荊州對於劉備集團的重要性,告訴劉備要佔領荊州,另一方面,諸葛亮又提出要“外結孫權”。

這兩點實際上是存在矛盾的:荊州的地理優勢,諸葛亮看到了,而孫權也看到了。諸葛亮想借荊州為劉備謀取一席之地,而孫權也想將荊州作為屏障保護江東,因此孫權是定然不會將荊州拱手想讓的,而荊州的歸屬問題若沒有解決,孫劉聯盟間則不可能有絕對的信任。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之後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為爭奪荊州,劉備集團與孫權集團曾發生過兩次較大規模的戰役,而兩次戰役,劉備集團都沒有撈到好處。

第一次是公元 215 年,在劉備與孫權爭奪荊州時,曹操趁機拿下了漢中。

朱大渭、史大可等一些學者認為正是由於劉備集團將注意力過多放在荊州,才使他們錯失了大好的時機,如果劉備當時能先曹操而拿下漢中,那麼既能鞏固益州,又建立了北上的前沿基地,如此的話,三國曆史恐怕要改寫了。

第二次戰爭是在公元 221 年發生的夷陵之戰,這次蜀漢政權損失更大了:劉備集重兵進行東征,結果不僅沒有奪回荊州,使國家大傷元氣,而與東吳的聯盟也因此破裂。

由此看來,“隆中對”中對荊州的認識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當然,隆中對的積極意義是不可否定的,畢竟它確實是讓曾近顛沛流離、四處逃難的劉備擁有了立足之地,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在諸葛亮用人方面爭議較大的有兩個:一個是北伐時派馬謖守街亭;還有一個是留關羽鎮守荊州。有人由此認為諸葛亮無“知人之明”,也有人認為不能將馬謖、關羽的失敗歸結在諸葛亮的用人失誤上。

先說諸葛亮對馬謖的任用。很多人提出街亭的失守與諸葛亮執意任用馬謖有很大的關係。這些人認為馬謖並無帶兵作戰的能力,只會紙上談兵,如劉備所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而諸葛亮卻並沒有聽從劉備的勸告,堅持讓馬謖把守街亭這個最重要的關口,正因如此,才造成第一次北伐時無法挽回的失敗局面。

但另有一些人認為,馬謖造成街亭失守是不可爭辯的事實,但以此就否定馬謖之才,認為其空有紙上談兵之能則太過苛刻。

畢竟,諸葛亮識人無數,也推舉了不少如法正、蔣琬、姜維等人才,馬謖若真無半點真才實學,想必諸葛亮是絕對不會對他委以重任的,畢竟,即便是諸葛亮再偏愛馬謖,也不會拿蜀漢的未來開玩笑。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諸葛亮是否應該讓關羽守荊州也是人們爭論的一個焦點。早期的一些人認為關羽雖武藝超群,是蜀國難得的戰將,但此人剛愎自用,驕傲自滿,缺乏政治智慧,諸葛亮不應該讓他鎮守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荊州。

還有下另一種觀點,朱大渭先生在《諸葛亮大傳》中指出從當時的情況來考慮,守荊州的人只能是關羽。蜀國戰將中,除了關羽之外,較有名的有張飛和趙雲。張飛雖驍勇善戰,但“雄壯威猛”比起關羽還是略遜一籌;趙雲雖有勇有謀,但在軍事路線問題上,與諸葛亮是有分歧的,因此諸葛亮也不可能選他。

關羽在曹魏和東吳名聲都很大,讓他駐守荊州,可以給惦記荊州的其他兩國已威懾。事實上,關羽在荊州也確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公元 215 年,孫權派兵來爭奪荊州,但並未對關羽所在的南郡發起正面進攻,而僅僅是征討江南三郡。

公元 219 年,由於關羽在與曹軍將領于禁的交戰中大獲全勝,致使曹操作出遷都以避關羽鋒芒的決定。

由此可見,諸葛亮當時讓關羽鎮守荊州還是很有道理的,至於說之後關羽破壞了孫劉聯盟且丟失了荊州,只能說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只能在某個時段做出他認為最有利的決斷,不可能完全準確的預料事情的發展。

“正史”中的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慧眼如炬”嗎?

通過歸納大家對諸葛亮軍事才能、政治謀略、用人等方面的爭議,諸葛亮作為普通人的一面逐漸顯露出來,我們發現他並非小說中所寫的那樣料事如神、用兵如神,也並不能做到絕對的瀟灑超脫。

其一生,有順境也有逆境;其本人,有超過常人的地方也有像普通人一樣的不足,大家對諸葛亮的態度也並不一致。

儘管如此,諸葛亮仍是三國曆史上最為人所熟知,最被人所津津樂道的人物。他被當作歷史上的偉大人物而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所尊崇和緬懷,而關於他的故事也成為傳奇在民間不斷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