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蟲歸地府。”這段俗諺生動描繪了張天師在端午期間為百姓驅魔求安的形象,可見在百姓心中,將天師和端午聯繫在一起由來已久。

對我們而言,端午節不僅是一個輕鬆假日,更是一種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讓我們重拾一份精神文明的信仰。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端午節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它最初是古人祛病防疫的節日,如今變成了一種民俗文化的展現。女兒回孃家,張貼天師符,掛鐘馗像,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掛菖蒲、佩香囊、雄黃酒……

以上這些習俗中許多都帶有濃厚的道教色彩,其中張貼天師符和鍾馗鎮邪圖、 掛菖蒲、插艾草等習俗源自於道教。

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01

早在北宋時,民間就流行端午畫天師符,明清基本上沿襲了這一傳統,每到端午節,“市肆間用尺幅黃紙蓋以朱印,或繪畫天師鍾馗之像,或繪畫五毒符咒之形,懸而售之,人們爭相購買,粘之中門,以避祟惡”,可見,明清時期粘貼天師符咒已經成為端午節的通例,甚至直到現在,江南一帶五月剛開始就在廳堂內張貼天師符、鍾馗捉鬼圖等,直到六月初一才取下。

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02

在門上懸掛艾草、菖蒲,是端午節驅毒的另一種方法。在端午這一天,人們要到野外去光著腳踩踏青草,預防病痛,還要採集艾草,懸掛在門上,這樣既能借艾草的香氣闢毒,因為艾草煎湯洗浴能治某些皮膚病,而將幹艾草點燃後其煙霧可以驅蚊蚋。除艾草之外,民間還有懸菖蒲的風俗,對於菖蒲的藥用功能,道書中說菖蒲是“水草之精英”,並詳細介紹了菖蒲的採摘、炮製、服食的方法。

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03

道教對端午習俗的影響也體現在飲用雄黃酒這一點上。從唐代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在端午節時都有喝雄黃酒的習俗。雄黃,具有殺百蟲毒的功效,對於雄黃酒,《道藏》中說服用過之後能使“腹中三蟲伏屍皆去,使人有威武”正是道教對雄黃酒的推崇,使得民間十分看重其作用,並逐漸形成了端午飲用雄黃酒的風俗。

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04

端午節可以佩帶一些香包,這樣能夠防病健身,又可以驅邪,香包裡的有的是中草藥,也可是雄黃、硃砂,也可以是避邪的符。過去香包是用五色絲線纏成,或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可以驅邪醒腦,為你增加運勢。

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05

兒童最容易遭受疾病侵襲,所以,兒童服裝上出現五毒圖案最多,甚至出現專供兒童穿用的五毒衣。天津舊俗給幼兒穿五毒衣、五毒鞋。據說這樣可以免除疾病,兼防蚊蟲叮咬。

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06

古代的宗教人士利用民間習俗,把五毒圖案正式製成“五毒符”贈給施主。清初龐嵦《長安雜興》詩云:“一粒丹砂九節蒲,金魚池上酒重沽。天壇道士酬佳節,親送真人五毒符。”這是道士所為。清代顧祿的《吳趨風土錄》又記載了尼姑也製作五毒符:尼姑們在尼庵裡用五色彩箋,剪出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一種類似蜈蚣的多足蟲)的形象,贈送給她們的施主。施主們回家貼在門楣或床邊,據說能夠驅趕毒蟲,稱為“五毒符”。由此可見,道門、佛門都參與到端午民俗活動之中了。

端午節與道教——穿越千年的文化記憶

07

另外,端午節還是道教五臘中的“地臘日”,其是道教五齋祭日之一。

據《雲笈七箋》記載:正月初一(春節)是天臘,此日五帝會於東方九炁青天;五月初五(端午節)名地臘,此日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七月初七(乞巧節)是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十月初一(寒衣節)是民歲臘,此日五帝會於北方五炁黑天;臘月初八(臘八節)是王侯臘,此日五帝會於上方玄都玉京。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五臘日為“五帝攢會之日,此日酆都北陰天帝考校鬼魂,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此日皆累生人,宜當醮謝,須憑法力祭祀,追贖塗苦,一一得福,常日祭祀,不可享也。

可見,五臘的五月初五——地臘之辰也是道教醮謝祭祀的重要節日,在這一天應在禮敬神明祖先的同時反省自己的言行德行,為善去惡,進於同道。

地臘之日,誦持五帝五老上帝寶誥,祈請五帝解五方厄。道教認為一年中的這幾天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獲得福佑。

學道修真求生之士,此日可齋戒沐浴,朝真行道。今故明傳妙旨,可宜勤行之……

不論是系五色絲還是懸掛菖蒲、艾草,貼天師符,喝雄黃酒等,都是出於驅邪辟毒的動機,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離不開道教的作用。端午節與道教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我們在端午節吃粽子、看龍舟比賽的同時,不要忘了端午節最初的本意,更別忽視了道教對這一節日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