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船與食粽子等。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龍日節 、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扒龍船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圖騰祭祀的一種活動,後逐漸傳播開並形成習俗。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即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古代百越地區在端午日有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族圖騰祭祀的習俗。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據傳也是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起源於南方百越,把農曆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現今的端午節文化 。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將中國的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該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

  1.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及宗檁《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等;
  2. 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見《聞一多全集》)兩篇論文中詳細論證了他的觀點;
  3. 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4. 說端午節源於夏至(詳見劉德謙《“端午”始源又一說》)。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