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債42億深陷債務危機,富貴鳥如何被金融理財拖垮?

欠债42亿深陷债务危机,富贵鸟如何被金融理财拖垮?

繼百麗在香港退市,達芙妮大規模關店之後,又一家鞋業巨頭陷入危機。據媒體日前報道,曾經靠賣鞋年賺4 億的富貴鳥,因為轉型失敗、搞互聯網金融與理財等原因,背上40 多億鉅債。有分析稱, 某種程度上,富貴鳥算是被金融理財拖垮的。

早在2015 年10 月,富貴鳥入股叮咚錢包,成為大股東。自此,富貴鳥衝進互聯網金融。兩年半以來,在高槓杆的巨大誘惑下,富貴鳥的理財夢愈陷愈深,乃至無法自拔。 然而,噩夢悄然降臨,無聲無息。國泰君安公告稱,富貴鳥預計至少49 億元資產可能無法收回。 債務危機嚴重打擊了富貴鳥的實體經營。富貴鳥一位內部人士透露,現在工廠四個車間的工人不如4 年前一個車間的工人多。2013、2014年,富貴鳥總部工廠的員工上千人,而現在只有幾百人。

債務黑洞曝光之後,作為富貴鳥主要合夥人之一的林國強,其子女宣佈放棄繼承父親所有財產。現在回過頭來看富貴鳥的困局,數年前就埋下了禍根, 可以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1、禍起互聯網金融

有分析總結富貴鳥的教訓,指出其中的關鍵因素在於「互聯網金融」。追溯源頭, 富貴鳥2013 年赴港上市以後,開始涉足火爆一時的互聯網金融與理財。 當時,雖然有機構發出預警,但是並不能阻止富貴鳥的腳步。 公開資料顯示,短短几年富貴鳥旗下迅速發展出10 家投資類企業,其中包括礦業公司、P2P 公司,甚至還有小額貸款公司。

2015 年5 月初,港股上市公司富貴鳥以1000 萬美元戰略投資深圳中融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旗下的線上P2P 平臺共贏社。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富貴鳥參與共贏社A 輪投資,是為以後全面涉足互聯網金融業務奠定基礎。2015 年10 月,富貴鳥入股叮咚錢包,成為大股東。叮咚錢包運營主體是深圳中融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富貴鳥通過旗下子公司富銀金融間接持有中融資本80% 股權。

據瞭解,富銀金融由富貴鳥出資1 億元註冊成立,是一家以資產管理為核心的高科技金融公司,旗下形成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和互聯網金融三大核心業務板塊。除此之外,富貴鳥還有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石獅市富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兩年半以來,富貴鳥的精力開始偏離主營業務,加大力度開發P2P 業務。 林國強生前曾因富貴鳥金融借款合同擔保,而身陷2.9 億元債務糾紛。

與富貴鳥合作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主要包括兩家——共贏社和叮咚錢包,但其背後是同一批管理團隊。 共贏社自2017 年4 月24 日發佈最後一次還款公告後再無更新,平臺已經停止運營。

叮咚錢包的運營主體是富銀金融信息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目前,叮咚錢包的產品線涵蓋上市公司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汽車金融、資管產品、海外基金等,主打短期產品,收益率8%-12%。互聯網金融平臺叮咚錢包在富貴鳥爆發債務危機的時候,依然為富貴鳥全資控股。

2、債務還原:富貴鳥是如何被吞噬的?

我們不妨解剖一下這個資產包,看看裡面究竟包含了什麼? 1)包括貨幣資金1.65 億元;2)應收賬款2 億元;3)存貨2 億元;4)其他應收款42.29 億元;5)固定資產1.15 億元。

我們再來看一下債務包。 目前富貴鳥的債務總額約30 億元, 這30 億債務是如何構成的?1)包括本期債券本金8 億元及相應利息;2)「16 富貴01」本金13億元及相應利息;3)銀行貸款約5 億元;4)其他經營性負債約3 億元。

可怕的是,若上述資產最終無法收回,將導致富貴鳥出現資不抵債的情形。

債務危機嚴重打擊了富貴鳥的實體經營。 2014 年以來,富貴鳥陷入經營不善,業績連年下滑,頹勢難遏,最終產生鉅虧。

近幾年的營業收入發出非常明確的信號,2014~2017 年上半年,富貴鳥收入規模逐年下降。同期,公司淨利潤大幅縮減。到2017 年6 月末,公司首次由盈轉虧,淨利潤為-0.11 億元。與此同時,公司負債水平逐年增長。2014~2016 年,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9.56%,45.18% 和56.78%。

富貴鳥的資金鍊已崩盤,關鍵問題在於,富貴鳥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債務黑洞吞噬的?顯然,富貴鳥資金鍊斷裂,再次為業界敲響了警鐘。尤其是一些步子邁得太大的民營企業,受互聯網理財的影響更大。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富貴鳥的資金拆借卻以多種違規形式出現。 從2014 年開始,富貴鳥通過擔保、抵押等形式拆借資金。帶息債務快速擴大,融資利率抬升,最終導致富貴鳥因前期違規擔保過大而自身現金流不足以支付,只能被動依賴外部融資。

去年以來,金融去槓桿嚴重打擊表外融資,逼迫企業選擇銀行貸款融資。但是,銀行貸款更加偏向國企,進一步使得民企的融資渠道受到擠壓。

3、富貴鳥接下來怎麼辦?

從年賺4 億到虧損千萬,曾迷倒千萬70 後老男人的「縣城鞋王」富貴鳥怎麼了? 反思富貴鳥的問題,我們梳理出來以下幾個關鍵點:

1)行業競爭激烈,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下滑,但負債水平逐漸增長,經營性現金流無法對流動負債形成足夠保障,公司財務困境進一步加劇。

2)同質化的不止產品,還有銷售模式。作為老牌鞋服企業,雖然富貴鳥建立了一整套成熟完整的供應鏈,但這種優勢現在不再是核心競爭力。

3)儘管富貴鳥在2011 年涉足電子商務,成立了獨立的運營團隊,並且在2014 年底實現約1.1 億元的網上銷售額,但銷售模式的改變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品牌本身的問題。

4)公司對外擔保規模較大,且多次出現未按規定披露相關信息的行為,被多家監管單位執行監管措施,並最終導致證監會立案調查。

作為一家生產皮鞋與服裝的企業,富貴鳥的工廠仍然在正常運轉。目前富貴鳥並沒有完全停產,外界傳聞富貴鳥申請破產的消息並不是真實的。但是,富貴鳥面臨老員工留不住,新員工招不上來的尷尬局面。特別是薪資方面偏低,工資還是兩三千的水平。

欠债42亿深陷债务危机,富贵鸟如何被金融理财拖垮?

富貴鳥主要財務數據一覽(單位:億元)

上述圖表顯示,2014 年富貴鳥的經營業績達到頂峰,當年營收23.23 億元,淨利潤4.51 億元。隨後,富貴鳥藉助當時最時興的門店銷售模式加速擴張。截至2015 年6 月30 日,富貴鳥的零售網絡覆蓋全國31 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門店數量 3127 家。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加盟店。據統計,一共2879 家零售門店由經銷商及第三方零售商擁有並經營,餘下248 家門店為直營。

然而,正是在2014 年,富貴鳥的經營開始出現問題。一方面,營收增幅出現拐點,並急劇下滑。2014 年收入增幅從2013 年的19% 降低至1%;在2015 年上半年出現驚人的負增長。

另一方面,富貴鳥的利潤出現下滑。2015 年上半年毛利率最高達到41%,到2017 年上半年為36%。最終在2017 年上半年,富貴鳥出現駭人聽聞的虧損。財務數據顯示,2017 年上半年富貴鳥營收4.12 億元,相比上年同期減少48.09%,首次出現淨利潤虧損0.11 億元,年比下降107.7%。

從產業發展而言,受線上銷售擠壓線下銷售,以及消費升級等多因素影響,鞋服行業面臨競爭激烈。行業內企業亟待進行轉型升級,富貴鳥嘗試通過改變銷售渠道、增加產品多樣性和涉獵金融行業,以謀求多元化發展來改變公司目前的困境,但均未獲得成功。

顯然,富貴鳥的案例已經形成血的教訓: 企業盲目選擇熱門但沒有契合公司整體戰略規劃的領域轉型,很容易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