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行情下,還有多少人願意買房?

零點神話


我是在珠海做房地產置業顧問的,從這兩個月,包括這個月情況來說,週六日客戶也是蠻多的,從這次疫情有很多之前沒有買房子,反而投資做生意,現在生意都難做,還不如買套房,又可以保值,又可以升值,是租房子的,有些小區保安都不給你進,除了本市區的業主就可以進去,不然的話你租的房子也沒用,現在這個階段買開發商優惠力度是最多的,比你平時買還要便宜,如果等口罩摘除之後,房價又不是一個價了,這個時候疫情結束,市場好轉,開發商不會優惠這麼多了,總是聽到有些人說房價會降,哎呀,不買了,降了,是說回來漲了也是你的房子,還可以收租變資產,通過這次疫情,也是有些看好這個市場,你做什麼買賣都不如買套房子?現在做生意都虧死了,股市也是一樣。


珠海房小丁帶你看


山莊房價從一萬三跌到一萬一了。差點的跌到六千五了。還是賣的多,買的少。

旁邊的廣州花都日產車廠生意太差了,獅嶺世界皮具城更是沒了出口訂單。

去年初老闆就賣房跑了。房價回到解放前。


趙教授備用


俗話說任何商品經濟走向由供需決定,一旦供給量過快上漲,價格往往都會逆流下跌,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行業嚴格控制產能的原因。也許這一句話看似恆古不變的大道理,但對房地產行業來說,卻完全行不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商品房均價過萬元城市已經達到80個,其中不缺乏個別三四線城市,在房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難道房子真的不夠用嗎?答案顯然不是,在過去20年,僅商品房數量就高達1.7億套。與此同時人均面積高達40平方米,在人均套數1.1的前提下,大家並不缺房,或者說大家都想通過買房改變什麼?

事實上在房價快速上漲的助推下,市場發生了本質改變,從最初的賺錢買房到了現在的買房賺錢,即使是剛需,內心都存在一絲僥倖的心理,更不用說那些以炒房為生的囤房者。對此從最近幾年市場動向來看,大多數人都憑硬著頭皮買房,當問其為何買房時,也許也不知所以然。當然也有不少專家給出自己的看法,例如經濟學家林採宜明確表示,並不太看好房地產,我國房價收入比高達20,而國外發達國家最多處於10左右,房價太高最直接影響就是居民消費得到遏制,只能通過降低消費來買房。

但有一句話說得很好,那就是水滿則溢,即使當下市場規模突破15萬億,也承受不起由通貨膨脹流入樓市的現金流。而在最近國家更是一錘定音,發佈權威文件,例如《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其中重點強調農地入市,農村土地市場將迎來強有力的開發。與此同時實現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目標再次被提起,此時再想想今年的現狀,救市政策層出不窮,開發商自身乏力,也許上半年很艱難,但我只能說下半年終究要還回來。

僅從這一點來看,也許給囤房者衝擊還不算大,就算房子賣不出去,降價出售一樣有人排隊買房。但現實很打臉,就在今天央行公佈4月LPR利率,一年期LPR利率下調20個基點,5年期LPR下調10個基點。也許大家看見了對此十分意外,但實則意料之中,僅從4月份央行多次動作來看,早已為這一次降息埋下伏筆。而對於購房者來說,房貸利下調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以100萬元房貸、等額利息償還30年來算,月供累積利息相差2.16萬元。最重要一點就是當下各地預售制發放節奏快,銀行貸款積極,也許會導致購房需求進一步釋放。

針對以上現狀來看,我只能說2020年起,囤房者或全面消失,主要有以下2點原因:一是由於今年外界因素影響,現金流成為稀缺資源,開發商打折促銷,持房者為了止損降價拋房,此時現實就是購房者就是香饃饃;二是政策遏制房價上漲的根源,例如經濟會議明確表示舊改將會是今年重要工作之一,拆遷戶、棚戶區正式成為過去,那些投機買破舊小的人恐怕要失眠了。俗話說房價走平即虧錢,更何況是下行趨勢,一套房子也許很值錢,但10套卻是虧錢。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房地產是否仍有利可圖?往往從那些商人的動作可以大致看出。這一點就不得不說王健林大佬,對於未來房價走向這個話題,曾一語道破,表示未來10年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契機取決於城鎮化的發展,對於人口淨流出的三四線城市來說,幾乎沒有增值空間。同時從國外成熟的案例來看,沒有一個國家的房地產能興旺超過50年,這也就是為什麼地產商紛紛轉型的原因。在我看來,樓市的穩定基於供需關係的問題,有人賣房,有人賣房,這才是正確的走向,而在當下市場恐怕只剩下買不起房的人,也許咬一咬牙也可以買,但此時卻完全沒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