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從讀懂複利開始!

本文系頭條財經“女神理財大賽、分享理財知識”活動參賽文章

理財,對於90後的我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了,而且我們也應該瞭解理財知識了,畢竟我們已經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開始承擔自己的責任,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

今年的我,已經離開校園踏入社會3年了。這三年裡,我做過技術員,按照公司給出的統一技術標準操作,賺取佣金;這三年裡,我做過研發員,從深圳飛到杭州、飛到西雙版納,研究肥料對作物的影響;這三年裡,我做過證券經紀人,每天為股民朋友分析證券行情,期望他們能成為我的客戶;這三年裡,我做過茶,種過地,想盡了各種辦法,賺取人生需要的經濟基礎。然而,三年後,我卻沒有存下可觀的積蓄。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還沒有學會理財。

理財,理財,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說得是非常有道理的,我想我至今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應該是我還沒有完全瞭解理財的內涵。

為此,我到處學習理財知識,看了各種理財書籍,最後,我發現這真的有點難,內容太多了不知道從何處下手。理財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同時也是一把可以為人打開財富之門的鑰匙。

終於,從一個老者那裡,我明白了理財原本沒有那麼複雜,一切都源於那個充滿智慧的寓言故事。下面請大家耐心地看看這個寓言故事,看看能不能獲得靈感。

在印度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舍罕王打算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國王問他想要什麼,他對國王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1個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2個小格里給2粒,第3小格給4粒,以後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請您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的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僕人吧!"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給他這些麥粒。當人們把一袋一袋的麥子搬來開始計數時,國王才發現: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粒全拿來,也滿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麼,宰相要求得到的麥粒到底有多少呢?總數為:

1 + 2 + 4+ 8 + ……… + 2的63次方 = 2的64次方-1 = 18446744073709551615(粒)

人們估計,全世界需要500年生產這麼多麥子!

或許大家都聽過這個故事,它也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個經典的案例,讓我們意識到等比數列,複利的神奇。現在這個故事被廣泛地運用到經濟學當中,著名的愛因斯坦更是認為:複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蹟。

從這個故事,我明白,再小的力量,只要通過複利的累積也會彙集成堆,最後讓人歎為觀止,讓人仰望。

另外,談到複利,我們不得不說一下臺灣著名投資理財專家黃培源先生推崇的一個創造億萬富翁的神奇公式的故事。

黃培源先生認為,假定一位身無分文的年輕人,從現在開始能夠每年存下1.4萬元,如此持續40年,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錢都投資到股票、房地產或其他投資項目上,並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收益率,那麼40年後,他能累積多少財富呢?一般人猜的金額,多落在200萬到800萬元之間,最多的也不超過1000萬,然而依照財務學計算複利的公式,正確的答案應該是:1.0281億,一個眾人都不敢想象的數字。∑1.4×(1+20%)40+1.4×(1+20%)39+……+1.4(1+20%)+1.4,這個神奇的公式表明,一個25歲的上班族,如果依照這種方式投資理財,到65歲退休時,他就能成為億萬富翁。

黃培源先生再次用真實的數字理論為我們證明了複利的意義。然而很多人從這個故事只看到了時間太長,要40年;只看到20%的投資收益很難;只看到65歲才能成為億萬富翁沒有多少意義。卻根本沒有明白這個故事真正要講的重點。

我認為無論是獎賞麥子的寓言故事,還是愛因斯坦先生與黃培源先生的推崇複利的故事,都只是告訴我們複利的價值與意義;都只是為了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通過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才能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以及執行到底的魄力完成財富的累積,實現財務自由。

或許,我們剛畢業,每年無法存1.4萬元,但我們可以從較小的金額開始,每個月投100元、200元、300元等等,無論多少,只要我們堅持養成這個習慣就好。

或許,我們找不到每年賺20%的項目,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找到每年4%、8%、12%的項目,只要你去找,我們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無論什麼項目,只要我們堅持使用複利就好。

複利的最大意義就是時間的長短,時間越久,複利的價值越大,當然,也更需要我們有毅力與耐心。要不然,我們總會認為沒有效果。

有個詞,我一直很喜歡,那就是學以致用。很多朋友說,這個東西,僅限於理論,根本沒有多少實用價值。然而,我想說的是,你真的去用了嗎,如果還沒有,請不要說它沒有用。因為你壓根都沒有用,當然它沒有用了。

因此,我認為理財,要從讀懂複利開始,如果連複利的意義與價值都沒有弄明白,就開始理財,那麼除非你的初始資金很大,要不然你永遠會覺得理財的效率太低,不能滿足你的需求。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一笑而過,謝謝您的閱讀,祝您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