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應從記賬開始

1

在理財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認知,就是量入為出,很多人一般是做不到的,原因很簡單——他們不知道自己每個月的開銷是多少,花在哪些方面。而想要知道自己的開銷,最好的辦法就是記賬。

瞭解,是改變的開始。因此,理財的第一步,應該從記賬開始。

記賬之後,根據賬單,我們就可以梳理出固定消費(後面有說),收入減去固定消費,就是流動資金。

理財,應從記賬開始

在生活中,肯定還會有改善性需求、夢想需求、意外消費,這些都是要花錢的,每種需求能花多少,就取決於流動資金的多少。換句話說,你可能既想要買防曬霜、面膜,又想要在假期出去旅遊,還要給自己換一套新的床單和被套,那你就要考慮,哪些事必須要買的,哪些是我想要的(暫時可以不買),然後根據自己手頭的流動資金的多少,來決定買哪些以及什麼品質的。

在許多文章裡,我都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在自己經濟承受範圍內,買最好的。乍一聽像是在鼓勵大家都買好的貴的,實際上不是的,千萬不要忽略了限制條件,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邊界——個人經濟承受範圍。這個範圍,其實就是你的改善性需求流動資金上限,流動資金不可能完全用於改善性需求,我們的夢想也需要金錢支持的,所以還需要取出一部分錢投入到夢想儲存罐中。

2

記賬很簡單,一般來說,只需要下載一個記賬APP即可,隨便哪個,我個人使用的是口袋記賬。有一個小建議:在月末記賬時,發現金額有不對的地方,可以加上一筆——“不記得花哪了”,這樣可以減少很多麻煩。因為我每個月月末對賬時,都會發現錢不對。

記賬賬本,可以分為這麼幾類——生活開銷、資產配置、夢想-旅行;

對了,要想這麼做的話,最好先設置好幾個不同的賬戶——生活賬戶、資產配置賬戶、夢想-旅行賬戶,然後在發工資時,將工資按照70%-20%-10%的比例分別投入這三個賬戶當中。事實上,這個比例不是固定的,每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開銷來安排資金配置,首先一定要滿足我們的生活需要,理財是為了讓生活更快樂,而不是過分節儉。

我們的內心的充盈是第一位的,內心的充盈與錢的關係不大,錢只是提供了一個物資基礎,之後如何讓自己活得有趣,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一如我上一篇文章所說,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理財,但不能盯著錢。

記賬習慣可以這樣養成,在花一筆錢之後,就立刻記下,或者,在晚上,打開支付寶或微信,查看賬單記錄,再記下,這時候如果 有不記得的了,那就直接記入“不記得花哪了”。

然後在月末或週末,可以把消費記錄和GTD 的每週總結放在一起,如果有記錄時間的習慣,還可以把時間記錄也放在一起分析。這樣做的話,花費時間定然是不少的,放在週日做是最好的,可以有大塊完整的時間來做總結分析。

分析是為了瞭解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的行動有沒有偏離目標,因此,我很建議你先做人生規劃,這幾周我就寫一篇文章介紹下

3

最後到了具體分析,按照消費的固定與否可以分為兩類——固定消費與不固定消費。

固定消費——生活物資消費、學習消費。

生活物資消費,有每個月的水電氣費,每天的買菜費,週期性的米、油鹽醬醋、廁紙等。這些消費一般是固定的,每個月或者每年需要投入多少。

我認為學習消費也應當是固定的,不僅包括職場技能提升,還有在個人興趣愛好的投入,也是學習消費。

不固定消費——這個就太多了,我將其分為三類:剛需性消費、改善性消費、夢想消費。

剛需性消費,就是我必須要花這筆錢,但又不是週期性,比如床單破了,要換新的,這可能就是個偶然事件,但卻是剛需 ;

改善性消費是說那種花了錢以後會顯著改善當下生活狀況的消費,比如添置一臺洗衣機、洗碗機、料理機等,或換個新的沙發;

夢想消費是我想要的,且我主動攢錢去得到的,比如看一次演唱會、一次旅遊。

在有了記錄,也對記錄進行分析後,現在應該對比自己的人生規劃,看看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況是自己想要的嗎?如果不是,那應該如何調整呢?

我們理財,為的就是過上幸福的日子,而不是追逐金錢,所以幸福永遠是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