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爲了更好的生活!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其實,

關於理財,最大的風險是什麼也不做。

25歲時,你花天酒地,盡情享受消費的樂趣。

而別人,每個月拿出2000元投資理財。

10年之後,你依然沒有積蓄,錢都花了。

而別人,用錢來賺錢,已經擁有一筆豐厚的存款與抵禦風險的能力。

理財,為了更好的生活!

1

如今是一個焦慮的時代。

上個月,那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刷爆了朋友圈。

對它的聲討也紛至沓來,連韓寒都忍不住發文怒懟。

理財,為了更好的生活!

然而不管懟的多麼精彩

也不能否認,貧窮真的會讓人焦慮。

無獨有偶

去年,螞蟻財富發了一組海報

“年紀越大,越沒有人會原諒你的窮”

理財,為了更好的生活!

這組海報的文案同樣被萬眾指責

大家紛紛批判這是一碗“毒雞湯”

引來那麼多關注與聲討的背後

是這些文案真的扎心了

扎得還不輕

再有力的批判

也無法阻擋它們成功喚起我們的焦慮

2

批判不能戰勝這碗“毒雞湯”

貧窮的痛苦與焦慮,窮過的人都懂

埋下頭裝作鴕鳥固然可以緩解焦慮

但貧窮的痛苦並不會因此變輕

何以解憂?

唯有致富。

理財,為了更好的生活!

無論焦慮,或是批判焦慮

都不如花時間研究怎麼賺錢

工資之外再有一份收入

會增添你對抗生活的勇氣

額外增添收入的方式有很多

例如可以再找一份兼職工作

可是工作本就很累了

再來一份實在受不了

如何才能不工作也賺到錢?

那就需要一份被動收入

也就是現在常常提起的“睡後收入”

3

獲得被動收入最簡單實用的方式就是理財

人們對理財有種種誤解

“有很多錢才能理財”

“理財有很大風險”

……

其實並不是這樣

1)錢不多也可以理財

許多朋友想憑藉神機妙算,在投資理財領域一展身手,走向人生巔峰,但苦於資金不足,難以施展。

雖然說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無法進行大額投資,但基金、P2P等理財方式還是可以選擇的。

理財有一個效應叫複利效應,假設1個月投資300元,如果年化收益是9%,20年後可以積累到20萬元左右。

理財,為了更好的生活!

複利效應告訴我們,時間越長,複利的效應越大。因此錢少不可怕,理財要趁早。

2)風險可控

任何風險都是可以被控制的。例如,通過分散投資可以有效降低風險。

考察P2P理財平臺的各方面資質,瞭解平臺的運營情況,也可以保障資金的安全。

理財,為了更好的生活!

有句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錯過了過去的機會不要緊,重要的是把握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