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餘棟:全球流動性會斷崖式下跌 “惟有人民幣是一個救贖”

第十屆陸家嘴論壇14-15日在上海召開。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在15日的分論壇演講中表示,按照國際貨幣組成的ICR籃子增速在下降,基礎貨幣供應量也在下降,美聯儲、歐央行在逐漸退出QE,由此看到全球基礎貨幣走衰是大趨勢,全球流動性會斷崖式下跌。

姚餘棟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全球流動性的重要補充,“人民幣越來越具備國際貨幣的屬性,如果人民幣已經是國際貨幣,假如沒有人民幣的情況下,基礎貨幣跌幅到2020年20%,有了人民幣作為補充就是10%。如果沒有人民幣作為補充,全球流動性大約是10%的跌幅,有了人民幣是-5%。人民幣難以徹底扭轉整個局面,但是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測算未來ICR缺口可能達到10萬億,對應人民幣100萬億。姚餘棟提出,能不能建立人民幣海外基金,規模未來可增至10萬億人民幣,為“一帶一路”提供流動性,目前全球經濟在復甦,但是缺乏流動性支持,可通過人民幣注入新鮮血液。“美聯儲加息還會繼續,美元指數相對也在走強,新市場出現危機,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均有一系列問題。組成國際貨幣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都在收縮,新市場國家承壓,不斷有黑天鵝,累積起來就是一個灰犀牛。惟有人民幣是一個救贖。”

姚餘棟表示,上海應該定位為“一帶一路”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是一種β,人民幣已經進入SDR了,達到10%,在各個領域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可以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將來不光是開發性金融還有全融資平臺,跨境貿易結算人民幣已經接近30%了,當年日元國際化就20%,我們到三分之一就到了天花板了,不可能再高了。”

他還認為,上海面臨的歷史機遇就是全球流動性不足,這導致人民幣國際化必然會進一步推進。這時候,上海如果更加好定位為“一帶一路”建設橋頭堡,就是要打造人民幣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拓展上海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完善為“一帶一路”投融資體系服務,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多邊合作,建設上海“一帶一路”能源與碳交易市場,加大政策性開發進度。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