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用 姚餘棟: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現狀、挑戰與趨勢研判之四——中國養老金融發展趨勢研判

養老金融是包括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和養老服務金融的一個系統性的概念體系。目前在政府和市場通力合作的背景下,養老金金融步入新的軌道,養老服務金融成效初現,養老產業金融持續發力。但與此同時,我國養老金融的發展依然面臨著一系列挑戰:在養老金金融方面,制度設計有待完善,資產管理能力仍需提升;在養老服務金融方面,多方因素制約,需求和供給不匹配;在養老產業金融方面,不確定因素增加,機遇與風險並存。儘管一系列挑戰制約了我國目前養老金融的發展速度,但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長期存在的背景下,養老需求也將持續增加,我國養老金融發展的未來前景依然廣闊。未來應進一步完善養老金結構,提高養老金資產管理效率,推動養老金金融的完善;同時要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養老服務金融供需雙方動力,培育和擴大養老服務金融市場;此外還應進一步細化養老產業金融政策,優化養老產業融資效率,促進養老產業金融的快速發展。基於此,《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8)》對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現狀、挑戰與趨勢進行了研究,形成了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現狀、挑戰與趨勢研判總報告。總報告分為五部分:“養老金融”概念及其內涵界定;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現狀;中國養老金融發展面臨的挑戰;中國養老金融發展趨勢研判;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的建議與思考。

董克用 姚余栋: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研判之四——中国养老金融发展趋势研判

End

(一)養老金金融:養老金規模將持續擴大,資產管理將出現新的動向

1. 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落地實施,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2018年《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拉開了我國養老金第三支柱探索的序幕,標誌著我國以個人為主導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正式落地,國民以制度化的養老金儲備又增加了新的渠道。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計劃因其靈活性的安排及稅收優惠的激勵,對於廣大公眾,尤其是無法參與到單位主導的職業養老金的非正規就業者而言,是其參加補充養老金制度的有效安排,這也是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建立的初衷。在我國長期高儲蓄率的背景下,第一支柱養老金保障水平有限,第二支柱職業養老金覆蓋面不足,可以預見,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國民的養老儲備意識逐步增強,我國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將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此外,根據《通知》的安排,未來將視第三支柱發展情況,逐步放開基金、銀行理財等其他養老金融產品,廣大國民將擁有更多的選擇,將推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更加快速的發展。

2. 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附屬功能,將為資產管理行業注入新鮮血液

根據預測,第三支柱全面落地後每年規模增量規模約在2000億元,與保險產品、公募基金和銀行理財總體量相比仍然很小,但是養老金第三支柱對於資管行業的影響卻不容忽略。一方面,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可能重塑國民理財行為,目前我國國民以銀行儲蓄和理財為主要理財工具,缺乏長期投資理念,而養老金第三支柱是一個專門賬戶,資金存續期長且退休前不能取出,因此參加者在投資中就能以更長視角看待,減少短期申贖,真正實現長期資金長期投資,分享基金長期回報。另一方面,第三支柱相當於國家通過稅收優惠幫助金融機構鎖定了一批優質的長期客戶,而且以直銷方式完成產品銷售,有助於改變以往保險要藉助營銷員,基金要藉助銀行渠道才能獲客的劣勢。此外,第三支柱參加者都是中等收入階層,財富管理需求大,可以進行二次營銷和開發。

3.基本養老金投資運營規模有限,企業年金存量競爭將日益明顯

在人口老齡化逐步加深的背景下,各地基本養老金中留存保障日常待遇支付的規模也在逐步加大,從基本養老保險投資運作開始,只有部分地區的部分資金開始進行投資運營,截至2018年6月份,全國基本養老金委託運營的合同總金額5850億元,佔2017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結餘規模4.39萬億的比例為13.33%,規模極其有限。從未來看,委託地區進一步增加委託的規模也有限,而其他尚未委託的地區基本養老金資金體量有限。總體來看,基本養老金未來的投資運營增量空間已經比較有限,主要來源可能還是目前已經委託的15個地區進一步追加委託。

就企業年金而言,隨著企業年金逐步進入低增長區間,新增企業和規模持續下降,基金規模增量主要依靠已有企業持續繳費,那麼對於企業年金行業的受託人、投管人來講,只能依靠存量市場的互相爭奪來提升市場份額;同時,經過十多年發展,早期建立企業年金計劃的企都以大型央企為主,年金規模持續增長,規模在百億級以上,同時在此過程中管理也趨於成熟專業,開始對投管人、受託人等角色進行調整優化,這也加劇了市場主體之間的競爭程度。總之,企業年金市場這種存量競爭的態勢將更加明顯。

(二)養老服務金融:養老需求多元,養老服務金融市場空間廣闊

1. 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養老服務金融市場前景廣闊

自2000年前後我國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以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據預測,未來數十年間我國還會繼續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在我國的老齡化過程中,伴隨著家庭小型化、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等問題日益凸顯,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受到衝擊,家庭之外養老服務需求開始增長,國家層面愈發重視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養老服務業成為未來發展重點,甚至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引擎,衣食住行、生活照料、用品生產、醫療服務、文化健身娛樂等眾多領域都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支持,養老服務金融需求將面臨爆發。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數十年高速發展,廣大公民收入也不斷提高,為養老服務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養老服務金融市場前景廣闊。

2.金融科技持續進步,助推養老服務金融快速發展

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正推動整個社會的變革,在“互聯網+”時代,金融科技也開始快速發展,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在資金、風控技術及金融創新等方面的合作更加密切,養老服務金融發展也將步入快車道。一方面,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中老年人獲取金融服務的便利性,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官方網站、網上銀行、手機APP、第三方平臺等互聯網平臺,為中老年人提供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普及金融理財知識,同時也降低了金融機構的成本,有效擴大客戶群體;另一方面,智能投顧快速興起,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分析個人投資偏好,結合長期投資目標進行個性化資產配置,將助力提升養老金投資科學性和專業性;此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將有效提升養老服務金融的精細化和安全性。總體來看,在一系列金融科技的推動下,養老服務金融發展速度將獲得進一步提升。

3.養老服務金融產品不斷創新,跨界合作將進一步深化

養老服務金融產品的創新,核心在於提供真正符合居民養老需求的金融服務,滿足不同群體多元化的需求。首先,金融開始根據客戶群體特徵研發設計個性化、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金融產品,滿足不同群體的養老需求;第二,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行業機構在業務手段、產業領域、業務範圍上既有很大的重合之處,各自又具有各自獨特的優勢之處,通過跨界合作,由單一產品向綜合化產品方案轉變,將有效推動養老服務金融產品的進一步創新,可以更好地契合養老服務金融需求;此外,通過不同業態融合推動產品創新,特別是將養老服務金融與養老產業結合發展,是跨界合作的另一重要趨勢,養老產業初期投入高、投資回報低,需要長期資金的支持,而參與養老服務金融的資金也有長週期特點,因此金融機構可以開發與養老產業匹配的保險、理財、基金等新型產品,用金融連結養老供需端,可以有效實現雙贏目標。

(三)養老產業金融:政策不斷完善,養老產業金融方向日漸明晰

1. 政策性手段大力支持,養老產業金融工具將持續發力

在政府政策性手段的大力支持和倡導下,從PPP、養老產業投資基金到養老產業專項債,以政府公信力為基礎,號召社會資本大力投身養老產業。具體來看,一方面,作為PPP重點支持的領域,養老產業PPP項目逐步走向規範化,減量增質是發展趨勢,財政部對PPP項目標準的細化,明確養老PPP主要支持保障型基本養老服務和改善型中端養老服務,規範養老PPP項目庫的同時,也縮小了營利性養老項目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在PPP政策收緊的同時,養老產業基金蓬勃發展,產業基金的設立較為靈活,投資領域更加寬泛,並且有成熟的風險防範體系,是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最有力的金融手段,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各大上市公司,積極成立健康養老產業基金,基金投向涉及養老產業整個產業鏈的不同細分領域。

2.養老服務需求即將爆發,養老產業連鎖化規模化佈局是趨勢

從2013年開始我國養老產業逐步從萌芽階段逐步走向產業化和規模化階段。產業內成熟優質的企業和機構漸增,產業盈利增長迴歸正常值,社會資本逐步湧入,符合時代發展的商業模式正在形成,這都意味著養老產業的成熟度不斷提高,向產業成長期邁進。但總體來看,我國養老產業目前仍然處於規模化發展的初期階段。隨著老齡化程度、消費意願、消費能力的逐年提高,消費力將進一步釋放,加之健康養老產業先行者在養老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上的摸索與逐漸清晰化,我國在今後幾年將逐漸走上養老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快車道。企業在單一城市的單點機構很難形成規模效應,難以覆蓋更多的老年群體,因此現階段企業一般先在單個城市進行連鎖化佈局,探索出成熟的連鎖化商業模式之後,再進行城市擴張,為實現全國性佈局奠定基礎。

3.大健康備受關注,醫養結合將成為養老產業的重點投資方向

醫療和養老具有天然的結合點,醫養結合領域將是未來養老產業金融投資的重點。從2017年發佈的各類與養老產業金融有關的政策可以看出,醫養結合領域是商業養老保險、產業專項債、PPP的重點投資領域,這是由於除醫療服務以外老年人的剛性需求就是以康復護理為核心的輕醫養結合領域。因此,醫養結合型機構將成為未來最具盈利空間,最具資本價值的投資領域。在2018年政府機構改革中,“國家衛計委”更名為“國家衛健委”,同時負責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進一步說明在大健康備受關注的背景下,醫養結合是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8)》

董克用 姚余栋: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研判之四——中国养老金融发展趋势研判

作 者

董克用: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姚餘棟: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8)》

董克用 姚余栋: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现状、挑战与趋势研判之四——中国养老金融发展趋势研判

總 報 告

1 中國養老金融發展現狀、挑戰與趨勢研判--董克用 姚餘棟

行 業 篇

2 養老金金融:三支柱模式確立,投資運營穩健推進 胡兵 孫博

3 養老服務金融:嚴監管背景下的跨行業探索與創新 張棟 孫博

4 養老產業金融:防風險背景下穩健發展成主旋律 曹卓君 秦婧

產 品 篇

5 養老金產品報告:監管新形勢下的養老金產品發展 馮麗英 閆化海

6 養老保障管理產品發展動態及未來探索 蘇罡

7 資管新規下商業銀行養老理財產品的突圍之道 張嵐 高騖遠 李志淦

8 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評價 代林玲 王斯聰

9 養老產業基金:發展現狀、導入路徑與趨勢前瞻 陳琳翰 陳漫娜

借 鑑 篇

10 日本養老金資產管理經驗借鑑與啟示 李少傑

11 澳大利亞養老金資產管理經驗借鑑與啟示 袁思農 高敏

12 美國養老金資產管理經驗借鑑與啟示 施嘉芙

13 加拿大養老金資產管理經驗借鑑與啟示 王彥傑 陳則瑋 胡俊英

14 英國養老金資產管理經驗借鑑與啟示 凱文米爾恩

15 香港養老金資產管理經驗借鑑與啟示 費德賢

專 題 篇

16 海外上市養老企業的實踐與經驗借鑑 彭維瀚 孫瑜

17 基金定投在個人養老金投資中運用 李宏綱

18 智能化資產配置在個人養老金投資中的應用 劉思 陳珏婷

19 基金公司一站式養老金資產管理模式探索 沈豔芬 劉軍峰 邊礪硯

20 新科技在年金受託管理中的應用 李連仁 盛晨

21 個人稅延養老金對資產管理行業的影響及其應對 孫博

注:本文原載於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