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姚餘棟:疫情不改基本面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擾亂了之前市場對於今年經濟弱復甦的普遍預期,為市場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短期來看,當前市場關注的重點在於疫情防控的進展及經濟復工狀況。其中,疫情的發展決定了當前史無前例的社會網格化管理防疫措施的時長,進而影響了企業復工的節奏,最終也決定了後續政策面的應對選擇。綜合各方面信息,我們的判斷是,2月下旬疫情感染情況有望達到峰值,之後新增確診及疑似病例數量將會出現趨勢性回落,但疫情的影響將會出現“長尾效應”特徵,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可能延續至二季度。

中長期來看,疫情對於我國經濟增長與資本市場前景的衝擊都是短暫的、一次性的。我國有最大規模中產階層群體,有全球範圍內門類最齊全的製造業產業體系,有充足的宏觀政策空間,中國經濟韌性十足。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

不過,需要明確的是,當前市場上基於2003非典時期我國經濟及資本市場表現的對比分析的可靠性,是值得商榷的。無論是從外部環境、經濟結構、經濟週期、宏觀槓桿率及疫情應對措施上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國內經濟增長的影響是要大於非典的。因此,政策層面採取更為強有力的宏觀政策支持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需要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權益市場方面,儘管企業盈利修復需要一定時間,但是央行在對沖疫情影響時會選擇逐步加碼,流動性有望保持較長時間的充裕狀態,股票市場保持結構牛趨勢不變,成長風格明顯。從宏觀層面看,若無疫情影響,我國今年面臨的外部環境、所處經濟週期的狀態均好於去年,貨幣政策層面也處於靈活適度的基調,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整體上經濟處於轉向弱復甦的階段,加之內部結構上新舊動能轉換、產業升級的邏輯延續,股票市場上也有望延續結構牛的走勢。而疫情的發生,無疑短期內加劇了行業間的盈利分化,促使政策層面提供更強的貨幣財政支持,但不會改變各行業長期的核心邏輯,尤其是成長創新類行業的發展邏輯。推薦關注成長40指數,與同類型指數相比,該指數成分股市值更大,盈利質量更強,歷史表現優異,具有更小的回撤與更高的信息比率,長期成長能力更為突出,是值得配置的高彈性品種。

債券市場方面,利率債全年預計仍是個震盪市行情。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各期限債券收益率均出現大幅快速下行,基本上一步調整到位。而之後受益於央行釋放的大量流動性支持,短端收益率下行更為明顯,造成收益率曲線出現陡峭化狀況,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不少階段性的交易性機會。短期看,在疫情沒有出現明確拐點前,央行保障流動性充裕的態度是較為確定的,債市環境較為利好。但中期來看,隨著之後疫情拐點及經濟數據的拐點出現後,政策面的拐點也有望出現,債券市場可能會面臨調整壓力,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

(作者系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長)

本文源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