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余栋:全球流动性会断崖式下跌 “惟有人民币是一个救赎”

第十届陆家嘴论坛14-15日在上海召开。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在15日的分论坛演讲中表示,按照国际货币组成的ICR篮子增速在下降,基础货币供应量也在下降,美联储、欧央行在逐渐退出QE,由此看到全球基础货币走衰是大趋势,全球流动性会断崖式下跌。

姚余栋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全球流动性的重要补充,“人民币越来越具备国际货币的属性,如果人民币已经是国际货币,假如没有人民币的情况下,基础货币跌幅到2020年20%,有了人民币作为补充就是10%。如果没有人民币作为补充,全球流动性大约是10%的跌幅,有了人民币是-5%。人民币难以彻底扭转整个局面,但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测算未来ICR缺口可能达到10万亿,对应人民币100万亿。姚余栋提出,能不能建立人民币海外基金,规模未来可增至10万亿人民币,为“一带一路”提供流动性,目前全球经济在复苏,但是缺乏流动性支持,可通过人民币注入新鲜血液。“美联储加息还会继续,美元指数相对也在走强,新市场出现危机,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均有一系列问题。组成国际货币的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在收缩,新市场国家承压,不断有黑天鹅,累积起来就是一个灰犀牛。惟有人民币是一个救赎。”

姚余栋表示,上海应该定位为“一带一路”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一种β,人民币已经进入SDR了,达到10%,在各个领域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将来不光是开发性金融还有全融资平台,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已经接近30%了,当年日元国际化就20%,我们到三分之一就到了天花板了,不可能再高了。”

他还认为,上海面临的历史机遇就是全球流动性不足,这导致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进一步推进。这时候,上海如果更加好定位为“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就是要打造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中心,拓展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完善为“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服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多边合作,建设上海“一带一路”能源与碳交易市场,加大政策性开发进度。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