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姚余栋:建议考虑货币市场基金纳入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范围

4月20日下午,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联合《财经》杂志举办的“2018年投资策略会—时•机•方向”上,央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先生提出能否考虑将货币市场基金纳入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范围。姚余栋先生指出货币市场基金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产物,它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货币市场基金是普惠金融,为老百姓提供了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金融工具。目前对货币基金的监管已非常完善,但是光靠行为监管,难以规避货币市场基金隐含的系统性风险。建议考虑将货币市场基金纳入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范围,这既可以降低触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可以更好的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还可以促使利率市场化顺利转轨。

姚余栋:谢谢主持人,各位大咖,还有主办方的各位,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汇报一个新的观点,就是“货币市场基金纳入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范围”,这是个建议,也不代表我所在的公司,只是我作为一个经济学工作者的一点粗浅的想法。应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产物,它是阶段性的,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直存在的。货币市场基金主要带有货币功能,目前监管已非常完善,但是光靠行为监管,难以规避系统性风险。货币市场基金作为最规范的影子银行之一,隐含着系统风险。这个系统风险怎么处理?建议在证监会、基金业协会一系列的监管,和公募基金行业良好自律的前提情况下,自愿纳入央行的一级交易商,根本目的是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想跟大家汇报的主要观点。

我们看一下货币基金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而出现,大家看看央行实际上是20多年前就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的工作,然后放开了银行1996年农业拆借利率,之后又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放开贷款利率的管制,然后到2015年不再设存款利率的上限。历史上完成了没有,我觉得还没有完成,走了一半,今年4月11日,易刚行长在博鳌论坛上表示,基准利率未来可能主要由市场决定,中国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将合并成一个市场化利率。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这是利率放开。市场利率更多的属于债券市场利率。所以中间有一个并轨的过程,它实际上是双轨制。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过程,即不可能并得特别快,因为银行也在转轨,银行业做得相当不容易,也很不错,我们中国银行业是全面实施了巴塞尔III的规定,资本金充足,坏账率得到有效控制,4000多家中小银行整体是健康的。在并轨过程中你得保护它,适当地有一点息差,让它在线修复,补充资本金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所以这也是个过程,大家想想利率市场化还是一个过程,需要几年时间。所以利率并轨双轨制需要时间,之后我觉得货币基金的规模会有一个自然的下行。

大家看美国,美国的货币基金图,它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到了上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所以大家看到逐渐达到高峰之后规模就平稳了。美国的公募基金中,货币基金占比16%左右。而我们现在的货币基金大约快接近7万多亿了,所以我们预计随着利率市场化,它有一个冲高回落的过程,未来两三年要突破10万亿,如果利率市场化继续进行就逐渐稳定了,将来在整个公募行业中就下降了。所以货币市场基金是利率市场化和双轨制的一个阶段性产物,要对它有容忍。利率市场化没走完,就有货币基金的存在,当然以后也会存在,但是一定要有市场容忍过渡期。前期中国的货币基金市场增速比较快,2017年末开放的公募基金达到1.7万亿,占到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0%,较年初增加3.1万亿。比重从47%上升到64%,美国是16%,我们是64%,占比不断上升,可能还要继续上升。

大家也知道使用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的净值基本上保持1,如果出现偏离,还要有一个风险准备金,甚至公司还要动用资本金,它要保护摊余成本,这事实上隐含着一个刚性兑付。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普惠金融产品。货币基金这个特点表现为投资门槛低,申购赎回便利,有的可以在电商平台也可以实现T+0。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风险较低。目前货币基金7日折算的收益率基本在4%左后,标准差是很低的。货币基金收益明显高于银行的活期存款,能够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

大家看看,这是存款,下面这个是人民币的存款基本利率,一年期,这个蓝的。理财型的,一年期的货币基金差不多。理财半年、三个月,货币基金T+0、T+1允许,所以这个获得感,每天有点收益,这就是一个普惠金融。算了一下货币基金给老百姓带来的收益,2017年货币基金平均规模10.4万亿,平均收益率3.9%,个人持有者大概占了50%,还有一些是机构持有的。货币基金为个人投资者创造的收益比较高,这是很强的普惠金融,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强劲,刚刚曹老师也说了,我们的经济增长6.5,闭着眼睛没问题,所以通过货币市场基金分享经济繁荣的回报。但是2010年穆迪公司统计的数据表明,普惠金融曾经出现危机,反思以后是不是要打破刚兑。欧美总结这么多年都没有打破,所以美国的货币基金管理是2008年,当时是对货币基金提供支持,财政部,美联储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它很快反思,2010年的时候,美国ICC修订了对货币基金的监管规则,要求缩短久期,增强流动性。如果出现重大的要暂停赎回。2014年增加了针对挤兑性质大额赎回费用和赎回价值。

我国的货币基金监管已达到国际水平。2016年2月份,实际上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规定,2A级以上平均久期120天,偏离度25BP,流动性要求设立一系列的管理。2017年7月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拟要求不得超过该理财办法进入。2017年10月份,公开募集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说要对全程进行风险调控,投资者集中度管理,流动性受限的资产限制,控制规模,严格流动性指标管理,风险准备金上限,实际上公募基金整个管理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落实证监会的要求,史上最严格。2017年2月份进一步征求意见,所以证监会2018年第八章专门对它进行规范。现在市场上久期明显缩短。

第四次调整,用非银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货币基金的份额,大约是个人和机构一半一半,现在个人更多了,超出机构持有份额。这里还面临一个问题,我们的货币基金量大,它会出现风险,但是毕竟公募基金行业是轻资本金,重人才的行业,人才的要求很高,但也有资本金的要求,它毕竟是一个规范的影子银行。大家看看,证监会的一系列观察,国际上比较起来非常严格,行业内就我了解落实也是非常好的,大家其实在做压力测试,防止负偏离,一旦出现负偏离,基金经理都睡不着觉,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但是我们想想,是不是还是有隐性的系统性风险,你事实上全球都没有打破切实存在的刚性兑付,为什么我们要试水?这点要谨慎。普惠金融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多挣点钱。所以这就是银行的进一步的转轨,和对银行发展支持共存在的,这中间是一个很大的平衡点的问题,它是一个阶段性的,而阶段性的时候一旦注意这有外部的支持,现在是央行,这是跟央行比较熟悉的机构。48家公布了,又有新的,四进四出,主要以银行为主,银行有七大类的考核指标,很严格,也比较公正。国外也包括了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日本央行25家,其中19家银行还有其他类金融机构,我们是48家,主要是银行还有一些政策公司。

非金融机构参与的更多的是方便央行了解市场信息,我们看到市场化的过程,看到一个基准利率的共建过程,我们看到收益期限从隔夜一直到一年期,哪怕到6个月,这都需要货币基金进行操作,进行完备,他们是非常活跃的。所以我想危机之后,全球都在探讨货币基金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结论是没有打破事实上存在的刚性兑付。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承诺,央行怎么做。大家看看IMF也做了很多研究,要赎回,给了很多的赎回费这样的问题。目前党中央明确指出要结构性去杠杆,主要是企业部门去杠杆,就是敢于应对灰犀牛,不怕黑天鹅,这是我们的态度。所以中国经济才能够成为一个没有系统性危机的经济体系,能不能做一点创新,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全部完成的时候,允许公募基金行业纳入一级交易商范围。我想如果央行纳入了,或者至少有这样的信号,就可以不废一兵一卒,大大降低市场风险。我想恳请各位专家大佬们考虑一下,这可能是一个推断性的、过渡性的措施,在全球目前也没有说是完全明晰的,平时防患于未然,采取特色的创新办法,我们就有可能平平稳稳让利率市场化顺利走完,同时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普惠金融的成果,让公募基金行业更健康的发展,公募基金行业也是直接融资中一个很重要的一块,这样能得到一个多赢的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