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余棟:爲普通人羣提供普惠金融,應將普通家庭資產配置考慮其中

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資產配置的家庭金融,作為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和探討。

近日,在由華夏經濟學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梅花與牡丹家庭財富論壇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大成基金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表示,corporate Finance(公司金融)的主要熱潮已經過去,家庭財富是很重要的內容。另外,為普通人群提供可承受、可得性金融服務的普惠金融,也應該將普通家庭的資產配置考慮其中。

姚餘棟指出,國內超級富豪很少,高淨值人群也並不特別多,家庭是一個很重要的核心,所以家庭資產的配置和家庭財富、家庭金融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塊,但目前缺少相應的產品、服務和投資者教育。

而就目前家庭金融的研究來看,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是數據,一位與會人士指出,目前對於家庭金融的研究主要建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而由調查研究得來的數據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準確度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二是在連續時間內獲取比較合理的數據非常困難。另一挑戰是模型問題。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講師劉津宇看來,關於家庭金融的研究,理論和實證證據不是最核心的部分,解法才是最重要。具體到家庭投資決策層面,劉津宇表示,家庭投資決策有很強的生命週期特點,而且這個生命週期是有一個波形的,“它不像一個企業,在家庭的投資決策過程中,要考慮到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投資的風險接受度、目的以及投資剩餘的期限如何,如果給一個老年人做投資計劃,固收部分就要佔的高一點,權益部分佔的低一點”。

在劉津宇看來,對家庭金融的討論主要有兩條脈絡。一個是關注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看一個家庭的負債程度有多高,風險是怎樣的,如何設計保證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平衡。另外,本身家庭財富的配置,包括投資組合決策和跨期的決策,包括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比如人在不同年齡段,年輕時、中年時、老年時這種跨期配置怎麼做,包括在各種不同的資產類別中如何挑選。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