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在如今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消費者是很可憐的。對車輛優劣的評判全憑廠家公關的忽悠,想買一輛自己喜愛的汽車只能經過4S店的壟斷經營。一輛最低配的廣汽豐田漢蘭達,銷售人員一開口就要加價1萬6,你不買銷售也不著急,反正也不愁賣不出去。再比如1.5T的東風本田思域,不加價格個2、3千,銷售人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賣的是本田,那麼這種現象合理嗎?我給大家簡單分析分析。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首先我們來看,支持加價行為的人,他們都持有什麼樣的論調?綜合分析了一下他們的各種說法,“產品力”這個特點被他們推崇備至。他們的意思是,這款車的某些“產品力”比較好,在這個價位裡沒有對手,所以要加價到更高的價位裡去競爭,並且依然很值。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按照他們的邏輯舉個例子:由於漢蘭達在豐田品牌“故障率低”這個產品力光環下,新車銷售一直加價;再比1.5T的思域在本田品牌“動力總成效率比較高”這個產品力光環下,新車銷售也一直加價。同級別鮮有對手,並且願意有人為它們買單,所以加價也很值。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但我想說的是,“故障率低”是豐田品牌應該有的產品力,最低配的漢蘭達連天窗都沒有,在“功能配置”這個產品力上,是否漢蘭達也做到了這個價位車型應該有的水平呢?

同樣的,“動力總成效率比較高“是本田品牌應該有的產品力,但1.5T思域用手指輕輕一按就能凹進去的車門和非常簡陋的車內頂棚,是否在”做工用料“這個產品力上也達到了這個價位車型應有的水平呢?恐怕沒有吧….

同樣的事情展開來看,

如果安全是沃爾沃品牌應該有的產品力,想買安全的車就應該買沃爾沃而加價;

如果舒適是奔馳品牌應該有的產品力,想買舒適的車就應該買奔馳而加價,

如果運動是寶馬品牌應該有的產品力,想買運動的車就應該買寶馬的車而加價,

如果科技是奧迪品牌應該有的產品力,想買科技的車就應該買奧迪的車而加價,

如果配置豐富是國產品牌應該有的產品力,想買配置豐富的車就應該買國產品牌的車而加價,

這種現象合理嗎?

鼓吹這種現象合理的人,你們還要臉嗎?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如果廠家公開出貨渠道,二級經銷商可以直接到廠家拿到車源,4S店不再壟斷,摸摸自己的良心問問,加價這種現象還會存在嗎?

我們都要感謝國家在宏觀層面上的調控,目前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了4S店的加價銷售行為。但坦誠的說,這種禁止的力度還不夠,因為很多4S店都已經把加價行為換湯不換藥的轉變成了捆綁車內裝潢,進而繼續進行加價銷售,甚至加價加得更瘋狂。

汽車來找茬呼籲更多的消費者聯合起來,抵制加價銷售這種損害我們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我想起了2013年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汙水洩漏事故。這場事故經過一幫不懷好意的人肆意造謠,“吃鹽能防核輻射“的謠言不脛而走。全國各大超市的鹽都被搶購一空,原本賣3塊、3塊5的鹽,花10塊、15塊都不一定買得到,嚴重影響了正常買鹽的消費者。最後不得不由國家出面闢謠和調控,這才終止了這一場鬧劇。

同樣的事情還有大豆漲價“豆你玩“、生薑漲價”姜你軍“、大蒜漲價”蒜你狠“,最後還都是由國家出手調控,把組織壟斷的人抓起來,我們老百姓才能過得上好日子。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日本車固然有自己的優勢,但日本車也並不完美。廠家既然給出了指導價,就說明這款車的指導價只還包含了一定的價格優惠空間用以促進銷量。所以指導價的水分都已經很大了,更別提加價的水分更大。

汽車來找茬希望消費者朋友們理性消費,選擇一輛適合自己的車,不要盲目地跟風購買,曾經加價幾十萬的路虎極光,到現在優惠十幾萬也無人問津,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結論:加價是一種廠家不聞不問、4S店擁有唯一銷售權利的壟斷行為,產品力只是這個價位裡這款車應該有的品牌特徵,可以成為這款車的競爭力亮點,但絕對不能成為加價理由。加價所營造出“市場熱銷”的氛圍是蠱惑人心的銷售手段,絕對不值得推崇,加價這種行為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甚至無恥的。

思域漢蘭達,日本車不優惠還加價?消費者情何以堪

轉發、收藏、關注汽車來找茬,一檔只測試汽車缺點的良心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