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和足月嬰兒相比,早產嬰兒前三個月應該要注意哪些?

小西AI科技


早產兒是胎齡滿28周至不滿37周活產嬰兒,體重一般在2500g以下。


保暖和環境:早產兒脂肪量少,產能量低,汗腺發育差,體溫調節功能差,要做好保暖措施,生活環境的溫度很重要,陽光充足,空氣流通,避免對流,保持適宜的環境溫溼度,室溫應保持在24~26°c,相對溼度在55%~65%。

餵養:早產兒吸吮力差,吞嚥反射弱,胃容量小,哺乳量應因人而異,原則上是胎齡愈小,出生體重愈低,每次哺乳量愈少,餵奶間隔時間也愈短,並且根據奶後有無腹脹、嘔吐、體重增長情況進行調整奶量,(理想的每天增長為10~15g/Kg)。體重低於1500克者,哺乳間隔時間為1~2小時,體重高於1500克者,哺乳間隔時間為2~3小時,注意避免嗆奶。


預防感染:早產兒的房間室內採用溼式清掃,護理早產兒的大人們應注意個人衛生,前後均洗手,患有腹瀉、皮膚病、傳染病的大人們避免接觸早產兒,母親患感冒時應戴口罩。

皮膚護理方面: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每次大便後用清水清洗或者嬰兒溼紙巾擦洗臀部,勤換尿布,防止 紅臀或者尿布疹發生;保持臍帶殘端清潔和乾燥;衣服宜寬大、質軟,不用紐扣,應選用柔軟、吸水性強的尿布。

補充維生素D和鐵劑:早產兒生後1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日,3個月後改預防量400IU/日,直至2歲;出生2周後開始補充鐵劑,一般補充2~3個月。


預防接種和隨訪:早產兒的體重一般都不足2500Kg,所以第一針疫苗沒有接種,當體重達到標準時要帶寶寶接種疫苗,同時建冊定期隨訪檢查,出生前半年每月一次,後半年每兩個月一次,直至三歲,隨訪醫生會根據月齡大小重點關注神經行為評分,還會根據情況建議做相關的影像學檢查;隨訪時注意要定時進行視網膜病變的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代謝缺陷病的篩查。


小靚仔mama


家中生有早產寶寶確實要比足月的寶寶操心,小表姐的寶寶就是一個早產三個月的嬰兒,生下來才兩三斤,在保溫箱足足待了一個來月才讓出院,讓小表姐一家可操碎了心,那麼和足月嬰兒相比,早產嬰兒前三個月應該要注意哪些呢?

注意餵奶

早產寶寶比足月寶寶更容易吐奶,有的在奶後一個小時還可能會吐奶,所以餵養早產寶寶時,不要一下子給寶寶加很多喝,喝完後要及時拍嗝。

關注寶寶黃疸

早產寶寶更易患有黃疸,且黃疸很難退下去,若媽媽發現寶寶患有黃疸,要密切觀察,情況嚴重要及時送醫。

每月需要做常規檢查

早產寶寶基本上每月要去醫院做一次常規檢查,密切監測寶寶頭圍變化和肌張力的情況,因為早產寶寶需要糾正月齡,做完檢查後才知道寶寶餵養得如何。

有一個寶寶生長追趕期,所以前3個月是早產寶寶的長肉長身高重要時刻,前3個月養好了早產寶寶基本上可以追趕上足月寶寶的身高體重了,所以一定要密切關注寶寶動向。

打疫苗

早產寶寶出生後一般醫生是不會馬上打疫苗,需要等滿一個月後帶寶寶去做各種檢查,黃疸檢測、抽手指血、靜脈血、眼底檢查、心臟、頭部抽ct及磁共振等,只有合格了才會被容許打疫苗。

易缺乏微量元素

早產寶寶容易缺乏微量元素,每月體檢的時候醫生會跟寶寶做手指血,這個可以查是否貧血,貧血的話需要補充嬰兒鐵劑。

注意鐵劑也不能補多,一般下次檢查合格了就不用再補充了。同時要補充魚肝油,幫助鈣吸收。

避免搖晃綜合症

早產寶寶更加缺乏安全感,睡覺總要抱著,但注意不要用力搖晃寶寶,只能輕輕慢慢的晃動,避免造成嬰兒搖晃綜合症。

注意生活環境

早產寶寶的居住環境一定要保持通風,家長儘量不要帶寶寶去人群多的地方,避免細菌侵襲。

什麼是早產寶寶

一般來說,滿37周的就是足月生寶寶,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一些寶寶沒有在媽媽肚子待滿37周就提前出生了,這就是所說的早產寶寶。

如何避免早產

早產的原因會比較多,比如高齡產婦較容易早產,孕婦有吸菸史,陰道有炎症有感染,運動過量,飲食不當等等。首先要排除這些因素,才能儘可能避免早產。

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孕媽咪只要營養均衡多喝水,注意局部的衛生,同時注意保胎,避免勞累導致早產,積極做好產檢即可。


媽咪寶貝BABY


早產的寶寶因為發育欠成熟,所以不能很好適應子宮外的生活環境,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比如呼吸、餵養、感染、低體溫等問題。因為肺部發育不成熟,早產的寶寶容易出現呼吸不平穩,有可能出現呼吸暫停,呼吸不規律等現象,如果發現孩子吃奶時呼吸急促,青紫,可以讓他休息觀察一下,如果安靜狀態下也有這些現象,最好找醫生看看。如果有母乳,早產兒也儘量母乳餵養,母乳可以降低孩子感染的風險,也可以降低壞死性腸炎等風險。如果沒有母乳可以用早產奶粉餵養,它比普通奶粉熱卡更好,更能滿足早產寶寶營養需求。同時也要定期到醫院隨訪監測體重和身高的增長情況。和普通新生兒相比,早產寶寶的免疫系統也更不成熟,感染的風險也更大,所以要注意隔離保護,不要讓親戚朋友過多探視,室內注意通風,護理寶寶要勤洗手。早產兒體溫調節能力也更弱一些,所以保暖要求也更高一些,有條件的可以把室溫控制在25-27度,在達到足月兒體重之前,同樣氣溫下可以比普通新生兒多穿一層衣服。此外,早產寶寶還容易出現視網膜病、神經系統問題,所以要按醫生的要求進行眼底、聽力、神經系統篩查,早發現,早治療預後會更好,或許可以避免一些眼中的併發症。


學習資料助手


嬰兒沒有足月生產,那麼在後期的護理更是尤為細緻和認真的。

首先,確保寶寶的母乳餵養,如果實在沒有母乳,那就選擇比較適合寶寶的奶粉,尤其是吸收好,營養好,健康的奶粉。

其次,寶寶的護理,比如穿衣,洗澡,洗屁屁等等,都更為細緻。

最後,寶寶前三個月是養成一個良好習慣的時期,比如睡覺時間,玩耍時間等。


聰芒歲月


多補充脂肪和無機質


任重r道遠


還是諮詢醫生好!特別是婦幼保健院醫生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