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在如今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消费者是很可怜的。对车辆优劣的评判全凭厂家公关的忽悠,想买一辆自己喜爱的汽车只能经过4S店的垄断经营。一辆最低配的广汽丰田汉兰达,销售人员一开口就要加价1万6,你不买销售也不着急,反正也不愁卖不出去。再比如1.5T的东风本田思域,不加价格个2、3千,销售人员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卖的是本田,那么这种现象合理吗?我给大家简单分析分析。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首先我们来看,支持加价行为的人,他们都持有什么样的论调?综合分析了一下他们的各种说法,“产品力”这个特点被他们推崇备至。他们的意思是,这款车的某些“产品力”比较好,在这个价位里没有对手,所以要加价到更高的价位里去竞争,并且依然很值。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按照他们的逻辑举个例子:由于汉兰达在丰田品牌“故障率低”这个产品力光环下,新车销售一直加价;再比1.5T的思域在本田品牌“动力总成效率比较高”这个产品力光环下,新车销售也一直加价。同级别鲜有对手,并且愿意有人为它们买单,所以加价也很值。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但我想说的是,“故障率低”是丰田品牌应该有的产品力,最低配的汉兰达连天窗都没有,在“功能配置”这个产品力上,是否汉兰达也做到了这个价位车型应该有的水平呢?

同样的,“动力总成效率比较高“是本田品牌应该有的产品力,但1.5T思域用手指轻轻一按就能凹进去的车门和非常简陋的车内顶棚,是否在”做工用料“这个产品力上也达到了这个价位车型应有的水平呢?恐怕没有吧….

同样的事情展开来看,

如果安全是沃尔沃品牌应该有的产品力,想买安全的车就应该买沃尔沃而加价;

如果舒适是奔驰品牌应该有的产品力,想买舒适的车就应该买奔驰而加价,

如果运动是宝马品牌应该有的产品力,想买运动的车就应该买宝马的车而加价,

如果科技是奥迪品牌应该有的产品力,想买科技的车就应该买奥迪的车而加价,

如果配置丰富是国产品牌应该有的产品力,想买配置丰富的车就应该买国产品牌的车而加价,

这种现象合理吗?

鼓吹这种现象合理的人,你们还要脸吗?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如果厂家公开出货渠道,二级经销商可以直接到厂家拿到车源,4S店不再垄断,摸摸自己的良心问问,加价这种现象还会存在吗?

我们都要感谢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调控,目前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了4S店的加价销售行为。但坦诚的说,这种禁止的力度还不够,因为很多4S店都已经把加价行为换汤不换药的转变成了捆绑车内装潢,进而继续进行加价销售,甚至加价加得更疯狂。

汽车来找茬呼吁更多的消费者联合起来,抵制加价销售这种损害我们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我想起了2013年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污水泄漏事故。这场事故经过一帮不怀好意的人肆意造谣,“吃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不胫而走。全国各大超市的盐都被抢购一空,原本卖3块、3块5的盐,花10块、15块都不一定买得到,严重影响了正常买盐的消费者。最后不得不由国家出面辟谣和调控,这才终止了这一场闹剧。

同样的事情还有大豆涨价“豆你玩“、生姜涨价”姜你军“、大蒜涨价”蒜你狠“,最后还都是由国家出手调控,把组织垄断的人抓起来,我们老百姓才能过得上好日子。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日本车固然有自己的优势,但日本车也并不完美。厂家既然给出了指导价,就说明这款车的指导价只还包含了一定的价格优惠空间用以促进销量。所以指导价的水分都已经很大了,更别提加价的水分更大。

汽车来找茬希望消费者朋友们理性消费,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车,不要盲目地跟风购买,曾经加价几十万的路虎极光,到现在优惠十几万也无人问津,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结论:加价是一种厂家不闻不问、4S店拥有唯一销售权利的垄断行为,产品力只是这个价位里这款车应该有的品牌特征,可以成为这款车的竞争力亮点,但绝对不能成为加价理由。加价所营造出“市场热销”的氛围是蛊惑人心的销售手段,绝对不值得推崇,加价这种行为本身是非常不合理的,甚至无耻的。

思域汉兰达,日本车不优惠还加价?消费者情何以堪

转发、收藏、关注汽车来找茬,一档只测试汽车缺点的良心自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