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印度有能力一口吃掉巴基斯坦嗎?

幸福地帶2


在說明這件之前,簡單地說明一下印巴分歧和爭端。首先要說明的,在英國統治印度的時候,印巴孟三地是一個地區(不是國家)。在英國撤出印度殖民地,允許印度獨立的時候,在1947年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即印巴分治,而在1971年,也就是第三次印巴戰爭以後,印度鼓動東巴獨立,在1971年3月26日,東巴基斯坦宣佈獨立既孟加拉共和國成立。至此巴基斯坦分裂。所以印度始終認為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1947以後,印巴共進行三下次戰爭,三次戰爭均已印度完勝告終。不僅僅是領土問題(巴基斯坦對印度沒有領土要求)。更多的是宗教 ,民族 ,信仰問題、而且是不可調節,但僅就軍事能力而言,印度是完全碾壓巴基斯坦的。印度國土面積320萬平方公里(世界第7)。巴基斯坦88萬平方公里(世界第35位)人口更是碾壓把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的主權問題是雙方核心問題。


軍事上印度雖然戰勝巴基斯坦,但戰爭不僅僅依靠軍事就可以完成的。他包括了經濟,綜合國力,戰爭意志,地緣政治,綜合外交。當然在當今時代,侵犯和佔領他國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果拋開這些問題,從軍事角度來說,(常規戰)巴基斯坦由於國土狹小,無戰略縱深,首都地區距離印控克什米爾不到200公里。印度全力進攻。巴基斯坦可以說亡國就在頃刻之間。(有一部軍事架空小說,講印度攻克巴基斯坦,三天攻克巴國首都,國土全喪,某國立即出兵兩廂夾擊,兩國聯軍攻破了新德里,進入印度總理府)。

就目前的國際地緣政治而言,印度是南亞次大陸的霸主,把印度洋當成了自己的內海。在經濟,軍事、人口、領土無疑是第一位的,但由於的巴基斯坦存在,印度永遠無法成為超級大國,東方大國必須會從任何方面去支持巴基斯坦。可以說巴基斯坦就是就是印度的死穴。如果仔細分析印巴三軍的話,印度陸軍可以以數量為優勢擊敗巴基斯坦,海軍則是印度徹底完勝巴基斯坦,而空軍則是巴基斯坦可以碾壓印度。退一萬步說,即便印度佔領巴基斯坦,也無法守住,在文化認同感,尤其是宗教認知上,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融合與治理。,更談不上管理與控制了。

從國際地緣政治來說,印巴的政治與軍事平衡符合美國利益。也符合東方大國利益。印度在南亞次大陸的任何挑釁,都將引發東方大國的強烈不滿,而印度對東方大國的畏懼是始終存在的,印度不必耗盡全力就可以佔領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用盡洪荒之力也無法守住國家,關鍵在於佔領以後,實際上真正核心在於雙方的後臺,東方大國的選擇不言而喻,印度呢?他的後面是誰?美國,還是俄羅斯。這才是真正舞臺和主角。而俄羅斯完全可以和印度簽完武器銷售合同飛機。然後和東方大國談條件,賣能源天然氣價格。也就是說,俄羅斯肯定不會武力干預,但他絕對會雙方賣武器。

印巴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東方大國肯定不會干預,不會輕易動武,但一旦動武,那就是雷霆萬鈞。東方大國會,但只能在最後關頭。如果連巴基斯坦都不去保護的話,又有誰和他交朋友。是關東方大國的地緣政治,這是必須要介入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印度真心沒有能力一口吃掉巴鐵,一是印度自身能力不行,一是巴鐵很多方面都“大”,具體有哪些,下面舉例說明幾個。

【巴基斯坦地圖】

1、領土面積大。面積796095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雖然相對於印度的200多萬平方公里是小一些,但是實際上約等於青海省加重慶市的面積之和,放在歐洲則僅次於俄聯邦,約等於烏克蘭加白俄羅斯。面積大帶來的是地理條件複雜,印巴兩國交界的印度大沙漠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是攻防雙方的地理屏障,多山的克什米爾地區,印軍坦克優勢的發揮同樣受限。因此,巴鐵這樣的領土面積,一口吃掉難度有多大?

【巴基斯坦港口】

2、人口規模大。人口2.08億,2億人口是什麼概念呢?形象舉例:墨西哥人口1.23億,以美國的國力(主要是財力),假設一口吃掉墨西哥,能否消化掉這麼多人口?美國為什麼想修邊界牆阻止以萬為單位的非法移民?同理,印度的國力比美國怎樣?有沒有能力(財力)消化掉相當於2個墨西哥的人口?

3、核武威懾大。印巴兩國都有核武,戰爭真到了馬上要“一口吃掉”的程度,不能保證不使用核武器,有這個“大殺器”,適度彌補了兩國常規武器的差距,有利於雙方適度控制戰爭規模。

4、外援太強大。這是最關鍵的一條,是巴鐵幾十年來堅持反對惡鄰威脅的強大後盾,大家都懂,不贅述。

【印度閱兵】

綜上,巴鐵這些“大”都是印度無法克服的條件,加上印度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確實沒能力一口吃掉巴鐵。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很明顯,印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吞下巴基斯坦,印度會死得更慘!

印度為什麼不具備一口吃掉巴基斯坦的能力,從克什米爾就可以看出來。英國政府當年把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了克什米爾自己來做選擇,也等於是在考驗印度和巴基斯坦,看誰更有能力掌控全局。大量是數據證明,印度確實要比巴基斯坦洋氣,但是要說印度吞併巴基斯坦,就有點痴人說夢了。

第一、克什米爾的王公貴族們,一開始的投靠印度的,但是印度卻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也沒有掌握好這個度,結果玩過火了,引克什米爾這火燒到了印度自己,並至今沒能解決掉這個棘手的問題,一個連克什米爾都搞不定的印度,又怎麼可能吞併巴基斯坦,讓巴基斯坦俯首稱臣。所以,印度不具備這樣的底蘊和文化!

第二、印度連克什米爾這塊禁地都邁步過去。克什米爾地區的重要性不用多說,大家都是公認的。由於不止一個國家需要克什米爾這條重要通道,克什米爾地區就把巴基斯坦等多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既然印度要打巴基斯坦,就等於是打多國聯軍,外加沙特等提供資金幫助,印度是沒有任何勝算的,而且印度也不可能把亞洲國家都給得罪了,還是要顧及大國的影響力!

第三、印度確實有稱霸南亞的野心,但是印度政府不敢傾其國力打一場大仗。印度國內現在的情況,可以用百廢待興來形容,如果現在印度對巴基斯坦展開全面戰爭,巴基斯坦一定會傾國力和印度打,就算印度勉強勝利,又能怎麼樣!打仗首先會耗盡印度所有的財富積累,其次印度阿三是慘勝,這個時候就會成為印度最弱的時候,這時候的歐美國家就會上演一場黃雀在後,藉機對印度下手,控制印度的政府,這個時候巴基斯坦的勝利對印度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讓印度重新被殖民的。印度曾經就是英國的殖民地,現在英國都淪為了美國的小弟,那就不排除印度再次被殖民的可能!

多種因素權衡之下,印度不會吞併巴基斯坦,更沒有能力吞併巴基斯坦!


老鱷魚觀天下


印度確實曾經有過吃掉巴基斯坦的能力;但是經過巴基斯坦這麼多年的努力,印度統霸南亞次大陸的夢想早已破滅了!

當年的巴基斯坦曾經國分兩地,一塊在印度西北,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另一塊飛地在印度東北,也就是現在的孟加拉國。最後一任英國駐印度總督不但把印巴分拆,還把巴基斯坦拆成東西兩塊包圍著印度。這樣的奇葩國界結構為印巴兩國埋下了定時炸彈,確保兩國早晚會打起來。


1971年印巴戰爭爆發,起因就是印度要解決巴基斯坦在東北的這一塊飛地。印度以支持孟加拉國獨立為藉口,海陸空三軍一起出動,切斷海路,斷絕了東巴基斯坦陸軍的援兵通道,迫使東巴軍隊投降,達到了把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分割出來的目的。

與此同時,印度也從海陸空三路進攻西巴軍隊。不說陸軍和空軍,單是巴基斯坦海軍全部被封鎖在海軍總部卡拉奇所在的港口,出來一艘被印度擊沉一艘,巴基斯坦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如果當時戰爭繼續下去,巴基斯坦如果不是被印度吞併,割地求饒是唯一出路。

1971年的印巴戰爭是在國際干預下,印度才被迫停下來的,巴基斯坦雖得以保全西巴的國土,但是永久失去了東巴的領土。

從那以後,巴基斯坦真的可以說是臥薪嚐膽,全國各大黨派不論政見,全部同心同德地偷偷製造核武器,誓要和印度在軍事力量上達到平起平坐。

1974年,印度完成第一次核爆實驗;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印度直到1997年才順利完成5次核爆,真正擁有了核武器,成為南亞次大陸的核大國。

1998年,巴基斯坦一口氣爆了六次核試,趕上了印度,成為南亞的第二個核武國家。

從那一年開始,這個世界就再也不可能發生印度吞併巴基斯坦的故事了。


梅絲露


進入2019年8月,印巴邊境再次燃起戰火,印巴雙方甚至動用了大口徑的火炮進行互射,巴方傷亡慘重。

據悉,印度已經於8月4號左右向印巴邊境增兵9萬,面對來勢洶洶的印度,原本指望美國出面調解無果的巴基斯坦,已經向聯合國提出請求,希望聯合國能夠出面進行調解。



由此可見,在印度的強大面前,巴基斯坦其實是很弱小的,當然,這並不是表示巴基斯坦就沒有一戰之力。

那麼,如今的印度,能夠一口吃掉巴基斯坦嗎?答案很明顯,並不能,就拿此次衝突來看,巴基斯坦之所以急切的需要第三方的調解,並不是巴基斯坦沒有一戰之力,而是怕戰事擴大,影響巴基斯坦的經濟和社會建設。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巴基斯坦在中方的支持下,經濟社會有了很大的發展,可以說,巴基斯坦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著實不易,因此,巴基斯坦就對此顯得十分珍惜。



雖然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成功將巴基斯坦肢解,但是想要一口吃掉巴基斯坦,印度是做不到的,因為巴基斯坦並不是錫金。

巴基斯坦擁有軍隊52萬人,裝備有先進的美式,中式裝備,即使是印度擁有戰勝巴基斯坦的能力,想要吃掉巴基斯坦也是很難的。

戰勝和佔領完全就是兩回事,想當年美軍在攻打伊拉克的時候可以說是毫髮無損,但在佔領伊拉克後,卻付出了近7萬美軍的生命。
因此,印度想要一口吃掉巴基斯坦,沒那麼容易的。


Mr種茶家


這件事當然絕無可能!!!獅子再厲害,也一口吞不下滿身尖刺的豪豬。雖然實力對比非常懸殊,但印度想像對錫金那樣對巴基斯坦,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 第一,巴基斯坦實力雖然比不上印度,但卻也沒那麼弱;
  • 第二,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背後是印度開罪不起了伊斯蘭世界;
  • 第三,國際形勢在於平衡,印度想要在南亞一家獨大絕無可能。

打開南亞地圖就很容易發現,印巴之間實力對比的確非常懸殊:論面積,印度300萬平方公里,巴基斯坦88萬平方公里;論人口,印度13億,巴基斯坦2億;論經濟,印度已經逼近3萬億美元,巴基斯坦才3000億美元出頭。怎麼看,巴基斯坦與印度都不是一個體量級別的。


不過,孫悟空法力再厲害,只要唐僧有緊箍咒,沒有法力也能制住孫悟空。

巴基斯坦實力雖然比不上印度,但終究只是相對而言,整體上巴基斯坦實力並沒有那麼弱。巴基斯坦軍隊規模世界第七,總人數超過60萬,是美國非北約成員重要盟友,與華關係緊密,而且還擁有核力量。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巴基斯坦非常靠近恆河流域也就是印度的心臟地區,印度想佔便宜沒那麼容易。

在古代與近代,“印度”都是個文化地域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特指的國家,英國人按照宗教不同粗略劃分出了如今的印度與巴基斯坦後,依舊留下了大量矛盾與問題。


巴基斯坦95%以上信奉伊斯蘭教,是伊斯蘭世界僅次於印尼的人口第二大國,地理位置上也與中東等地連成一片。對於印度來說,中東是自己非常依賴的能源供應地以及新興市場,得罪不起。印度內部宗教文化紛繁複雜矛盾眾多,如今依舊有上億的穆斯林,就算印度能夠得手,那近兩億的穆斯林力量只會成為印度難以消化的存在,甚至可能弄巧成拙,最終引發的反噬讓印度無法承受,貪心不足巴蛇吞象,最終消化不良也是很正常。

當年的英國將支離破碎的南亞次大陸整合在一起是為了方便統治管理,而臨走前進行印巴分治還留下了克什米爾,既是為了防止南亞一家獨大,也是想趁機渾水摸魚。


巴基斯坦地理位置奇特,是連接著南亞、西亞與中亞的關鍵點,是多方利益的所在,印度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畢竟投鼠忌器。

幾百年來,由於宗教、文化、歷史與西方殖民者的介入,整個南亞的情勢錯綜複雜,剪不斷理還亂,如今也是形成了不是太理想但也輕易動不得的平衡。有句話叫“唇亡齒寒”,如果印度真對巴動手,引起的必然不是“單打獨挑”而一定是“群起而攻”。當年東巴在印度的干預下脫巴,印軍尚未抵達達卡就收到了警告,雖然心有不甘卻也只能悻悻離開。

印巴之間文化迥異,就好像血型不同若是強行融血,必生排斥反受其害。歷史上印巴就不是一家人,距離印巴分治也已經過去多年,印度再想恢復當年“英屬印度”的模樣,擺脫殖民命運卻又想繼承殖民者遺產,恐怕是不行。


澹奕


印度有能力一口吃掉巴基斯坦嗎?

舉全國之力,可以!

現在國際社會是一個大的社交圈和軍事圈,如果印巴爆發大規模衝突,肯定會因起其他國家的參與和干涉,所以我們除去國際因素,單單兩個國家發生戰爭,印度有能力一口吃掉巴基斯坦嗎?答案是有的。

1、人口對比

印度人口有13.5億,巴基斯坦人口2.1億。巴基斯坦現役部隊60萬,預備役50萬。印度現役部隊132萬人。印度舉全國之力,用人堆也能佔領巴基斯坦。

2、軍事對比

軍事實力上兩國可以說不相上下,都有各自的武器進口和軍事工業。但雙方各自的底牌並沒有放在桌面上,真正戰爭時只能算各佔一半。

3、領土面積

巴基斯坦領土狹小,有漫長的國境線與印度相連。如果發生戰爭,陸軍在漫長的邊境線上很難抵禦印度的大規模進攻。反之,巴基斯坦進攻印度會面臨層層壓力。空軍方面,巴基斯坦的機場、部隊、軍事設施都在印度的武器覆蓋範圍,而印度國家面積巨大,在國土深處的戰略工廠

、軍事設施很難受到威脅。

所以,除去外界因素,印度舉全國之力可以一口吃掉巴基斯坦。


一道知衡


如果論能力,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問題是印度吃掉以後,能不能消化掉,並且在吃的過程中,會不會有國家不讓他吃。我們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前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在撤離印度地區的時候,留了個心眼,把印度地區一分為二,但是因為信仰的不同,於是這片地區出現了兩個互相敵視的國家。



印度軍隊在144萬左右,巴基斯坦只有50萬左右,印度的人口,和國土面積都是巴基斯坦的好幾倍,如果單論兩國的戰鬥力來看的話,印度或許會麻煩點,但是吞併巴基斯坦還是輕而易舉的,問題是當今社會,已經不可能光論戰鬥力來解決爭端了,國際壓力完全可以凌駕于軍事,尤其是除了五常的國家。


巴基斯坦後面有三位大哥,東方大國,土耳其,阿拉伯,於東方大國是更是稱之為“巴鐵”,在巴基斯坦撐不住的情況下,東方大國完全會出手保護這位小弟,並且是雷霆手段,印度雖然是南亞大國,但是對於東方大國來說,揍印度一頓,還是很簡單的。

而在正常的交戰中,因為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自己阿拉伯都是遜葉派的緣故,土耳其幫助巴基斯坦些軍事緣故,而阿拉伯國家出點錢,巴基斯坦日子雖然苦了點,但是完全是可以抵擋住印度的進攻了。



印巴戰爭每次其實都是大國博弈的結果,不要看印度把錫金輕而易舉的兼併了,那是在美蘇都默認的情況下,才進行的,而且錫金能和巴基斯坦比嗎?


印度於俄羅斯和美國交好,這實際上只不過是利益的交換罷了,一方面是為了想把武器賣給這個冤大頭,另一方面則是想以印度為一個點,控制印度洋以及南亞,中東地區。印度每次還是屁顛屁顛的跟在美國和俄羅斯後面,真正到了關鍵時刻,除非印度付出巨大的代價,讓美國和俄羅斯出手阻止東方大國的插手,可是這是不可能的!

印度還沒有什麼能夠讓現在的三巨頭產生矛盾的東西,美俄也不會為了印度去和東方大國作對,大家都是在五常混得,彼此肯定要給點面子的,所以印度於巴基斯坦開戰,國際輿論自然會佔在巴基斯坦一方。



另外還有一點,就算印度衝破所有障礙,真的吞併了巴基斯坦,那能消化掉那?巴基斯坦有1億多的人口,宗教於印度完全不同,印度怎麼對待巴基斯坦人民?印度吞了巴基斯坦就等於吃了一顆隨時都能炸的定時炸彈,巴基斯坦絕對會抵抗印度的統治,那麼印度將會陷入無休止的內亂中,國家秩序會嚴重被破壞!


歷史深度揭秘


一口吃掉巴基斯坦??就不怕崩了牙?

別說一口了,特喵的兩國間都搞了三次印巴戰爭了,也沒見印度把巴基斯坦吃掉,原因嘛,無外乎j以下幾點:

1、巴基斯坦人口不少

巴基斯坦國土面積接近90萬平方公里,人口接近兩億,這麼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印度想吞併可不簡單。

加上,巴基斯坦是個伊斯蘭國家,對於這個,大家都懂的......人人皆可成戰士,阿三的部隊敢進巴基斯坦,那可真是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了。

2、巴基斯坦武器不賴

前些日子,印度飛機不就是被巴基斯坦幹下來了麼…

巴基斯坦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地方軍組成。總兵力為61.7萬人,是世界第七大現役武裝部隊。

巴基斯坦的基本國防政策是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印度稱霸南亞。

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採取採購與自造方式並存,有購自美、俄、老鐵國等國家的先進戰機、坦克、雷達等各式武器,更要命的是,巴基斯坦有核武器!

在發展核武器問題上,巴方的策略是:只要印度不放棄核武器,巴也不會放棄,以保證對印度的遏制。

說白了,真的打仗打完最後一顆子彈,再無常規武器使用且即將滅國時,核彈還會留著不用嗎?

有哪個國家腦子鏽逗了,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侵略一個有核國家?

3、巴方戰略合作伙伴不會同意

首先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我要說誰,兩個“老鐵國”之間的關係簡直了……

前些日子印軍飛機被幹下來就是老鐵幫忙乾的,加上雙方間又聯合一起搞武器開發製造,關係密切著呢。

有這層親密無間的關係存在,印軍難道心裡就沒點數?

加上巴基斯坦還與美國保持密切的軍事關係,F-16等戰機也經常出口到巴方。

因此來講,印度跟巴方打打局部戰鬥可以,想發動全面戰爭,呵呵。

人家幾億人口同意麼?

巴方的核彈同意麼?

巴方的戰略老鐵國同意麼?

我想印度的大BOSS肯定不敢這麼想......


普了次法


任何一場國際上的爭鬥都與自身利益有關,而這一點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體現得更為明顯,雖然兩個國家看似領土接壤,但是這種接壤之下的矛盾顯得更為突出。他們不僅經常會發生一些國際摩擦,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內雙方對峙相對較為明顯。

但是我們卻發現一個難以理解的現象,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相差甚遠,為何印度一直以來卻並沒有完全將巴基斯坦吞併。

號稱百萬大軍的印度,是否有能力一口吃掉巴基斯坦呢?

無論對於印度來說,還是對於巴基斯坦戰爭,對於雙方都是一種相對較大的消耗,所以沒有任何人願意先挑起戰爭,但是由於接壤問題兩方摩擦不斷,所以在這個過程之中,很多人也非常的關心雙方會不會因此而爆發兼併戰爭。

巴基斯坦作為一個與印度相比,國土面積小上很多的小國家,又如何能夠對抗得了印度的攻擊呢?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因為從以下幾個方面我們就能夠知道,巴基斯坦之所以到今天還能夠保持自己的領土完整,有著以下幾點最為強大理由的支撐。

地理條件限制

雖然巴基斯坦的國土面積與青海省和重慶省的面積之和差不多大,但是這個地方的地形卻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攻下。作為一個特殊板塊地帶的交界處,巴基斯坦的地理條件複雜程度,絕對不是印度這種國家能夠輕易將它攻下的,而且在印巴交界之處,還有多達2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地帶。

這本身就是雙方在戰爭當中最大的自然屏障,既能夠防止巴基斯坦向東南越過印度,也能夠防止印度攻打巴基斯坦的邊疆防線。由此看來,這種地理優勢就是巴基斯坦能夠保存至今的最大原因。

武裝力量強大

巴基斯坦雖然國內的國土面積相對較小,但是卻在人口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它不僅有著將近2億的人口數量,甚至於在正規軍上,也並不是印度能夠隨便挑釁的。它的60多萬的正規軍加上其他的預備役,整體人數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實力展現。

同時巴基斯坦擁有的最為重型的武器就是核武器,所以在現今社會如此懼怕核武器的國家之中,印度自然不敢挑釁這個有著較大軍事潛力的巴基斯坦。現今的巴基斯坦,更是憑藉著自己擁有核武器這一條,成為了周邊其他國家,最為忌憚的存在。

國際形勢嚴峻

作為巴基斯坦來說,它當然不想首先挑起兩方的戰爭,因為現今的國際形勢以愛好和平為主,因此任何一個首先挑起戰爭的一方,本身就站在了道德的最低點,最後想要獲得國際支持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印度想要吞併巴基斯坦,就必須要主動發起攻擊。

但是這樣一來,它就極有可能受到全世界其他國家的聲討,那麼當這種嚴峻國際形勢的逼迫來臨之時,印度很有可能會遭到更大的軍事打擊。因此為了能夠保存自己,印度也不會想要去吃掉巴基斯坦,維持現狀就是彼此之間最好的狀態。

戰爭是一場巨大的消耗,無論是對於國家資源的浪費亦或是人力資源的減少,都是一種不可忽略的損失,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以和平作為自己的使命,防止因為錯誤決策而產生不必要的爭端。如今印度與巴基斯坦,即使有再多的摩擦,也不會上升到大打出手的地步,所以國際範圍之內,也默認兩方的一些經濟及貿易上的問題。

但如果雙方在不合理的範圍之內,觸犯到了其他國家的利益,很有可能也會引發新的戰爭。但無論是其他國家與他們之間的摩擦,還是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問題,都不會出現我們所擔心的,印度吃掉巴基斯坦的情況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