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2018年房價會大幅下跌,是真的嗎?

henlysue123

關注銀行小狗,來跟你聊聊房事。

這樣跟你說吧,想房價下跌,除非出現金融危機,大量失業,通貨膨脹,你或許也沒有工作,你希望出現這樣的情形嗎?

據說不靠譜

我在這裡就不去據說了,觀察房地產行業也不久,在我接手做過一個房地產企業開始,一直據說房價會下跌,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只會發現,房價沒有下跌,當然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上漲,但是,劃重點了,購房成本增加了!

雙合同滿天飛,購房成本天天漲

現在的房子,一般都有兩個合同,一個是購房合同,一個是裝修合同。

購房合同是基於當地政府的限價水平下做出來的,比如當地限價1.5萬/平方米,但是房地產商想買2萬/平方米,那麼,購房合同上就籤1.5萬/平方米,以100方為例,總價就是150萬,首付按三成,50萬。

剩下的5000元/平方米怎麼收取呢?沒事,房地產商給你裝修一下,以每平方米5000元的價格和你籤合同,算下來就是50萬,這個要求一年或者半年內付完,當然你可以選擇銀行貸款,如果可以做的話,但是利率較高,時間較短。

購買一套100方,市場價2萬的房子,總首付成本算下來要100萬,相當於付了5成首付,而如果是以前,就是隻需要付200*0.3=60萬元的首付。

所以說,購房成本增加了,房價目前在平穩中微漲微跌,如果房價大跌,金融體系會崩潰的。


銀行小狗

信,你就輸了。

不止一次有人跟我說,你看看“房屋租售比”和“房價工資比”,這預示著房價要下跌了。

後來,他們又改口,不預測房價下跌,而預測房價“橫盤”,你看,房價短期很難上漲了。

說多了,一開始我也有點相信,後來,事實打了他們的臉,傷了我的錢包。

我所在的新一線城市,新房基本靠搶,開盤基本妙光,這才催生了“捂盤”“茶水費”等等。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快2年。

雖然價格看上去半年沒漲,但因為利率上浮、首付變相提高、附帶成本高漲,買房人的實際成本大幅提高。

在這裡,不要去相信經濟規律,這是一個人為的火爆市場。而且,基本上看不到什麼要涼的信號。

一個可悲的事實是,相信這個“預測”的人,一般都是沒買房子的。他們總是年復一年地期待房價下跌,好讓自己買得起。然後,一次都沒有成真過。將來恐怕也不會。

你覺得呢?


斑馬消費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2018年已經過了將近一半,我很明確的告訴你,今年房價不會大幅下跌,未來也不會大幅下跌的。這個問題比較敏感,我只能簡單說一下我的觀點:

1、房地產受政策影響的,目前政策看不到要房價跌的意圖

2、土地供給是受管控的,土地供給量造成了重點城市房屋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

3、城鎮化還在進行中,大量剛需仍在源源不斷湧入城市。就看一個數據,2016年全國限購以來,全國房地產的銷量沒有下降,反而還在提升。

4、有些地區看著是降價了,其實是被限制了備案價,造成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搞出了一系列搖號、託關係、茶水費、精裝包的怪象。

5、很多地區已經變相托市,你看天津搞得人才引進政策,帶來的結果是房子銷量大增。

我作為一個買不起房的北漂,非常希望房價大跌然後抄底上車,但是現實擺在那,房價不可能大跌。

剛需有錢的話就上車吧,不過投資房子還是要謹慎。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有一套自己房子,在城市裡可以生活得更有質量。

投資就不一樣了,首先要揹著高額貸款,隨時有資金鍊斷裂的風險,還會被政策限制賣出,難以變現,所以房子並不是非常好的投資標的了。


首席投資官

這個“據說”不是太牢靠。

房價“大幅下跌”即是房價大跌,這個看似美好的願望有點一廂情願,起碼在2018年就不那麼可能了。

首先,中國的樓市是政策市,政策導引房地產的發展方向。從官方對未來房地產業發展的定調來看,一是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二是促進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形成。“穩健”即意味著,房價不會大起大落,大漲大跌,但一定要擠出泡沫成分。

其次,已經有權威機構預測了2018年的房價情況,我們也可以看一看。1月25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佈了《2018年中國房地產行業走勢展望》預測報告。在房地產價格方面,預計2018年商品房銷售均價為8122元/平方米,同比增長3.7%,增幅較2017降低約1.0個百分點,其中住宅平均銷售價格較2017年同比增長4.2%,增幅較2017年下降約1.3個百分點。

這個報告的預測簡單解析,其實就是說了這麼層意思:今年的住宅平均售價會比2017年增長4.2%。雖然漲幅會收窄,但平均水平依然是漲。

第三,從房企的銷售業績上看,好像支撐房價大跌的基礎也沒有存在。2017年是中國樓市的調控之年,房企在這一年高房價預期受到擊打,但年終收盤,整體銷售情況依然好於2016年,這一個業績表現,直接帶動今年初一波的地產股暴發。再看今年1月份的房企銷售情況,不少企業也是迎來開門紅,其中房企第一陣營中的碧桂園、萬科、恆大業績均超600億元,3家房企都過線600億,不僅屬於首次,而且去年全年銷售超700億的房企才28家,現在這3家企業一個月的銷售就逼近了這一數字,說明市場的需求起碼沒有大幅遇冷。

最後,看一組金融數據:截至2017年12月,中國居民持有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1.9萬億,疊加住房公積金貸款餘額4.5萬,合計26.4萬億元,佔居民部門債務總額的56.6%。這組數據回答了兩個問題:國人買房貸貸款總額度有多大?佔比債務的大致情況?無論房貸總額,以及債務比例,均是不容小視。我們都知道房價大跌會帶來金融安全的影響,從金融安全來看,房價大跌也不會受到支持。

相比房價大跌說,在年初任志強說的一句話比較靠譜:房價下跌的城市會越來越多。從官方表態而言,2018年樓市調控不會鬆手,還將延續,會“分類調控、因城施策”。也就是,不會採用所有城市的一攬子政策,而是不同城市因市場情況可以制定應對措施。總體上,哪個城市房價高了,政策收緊就有更大的可能性。

回看以往,中國樓市並非沒有大跌的時候,比如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時候,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一些城市的房價跌落。所以,房價大漲一定非常有害,而房價大跌有時也有特定的情況發生。


波士財經

房價其實國家早就調控多年了,然而卻一直都收效甚微,特別是經歷了2015-2017兩年多的大幅上漲之後。國內部分地區的房價其實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水平了,相對人們的生活水平和勞動收入,真的偏離了太多了。因此,2018年開年以來,各地陸續出臺了調控政策,有限購和限售,以遏制房價的過度上漲。而在利率方面,2018年春節前後,各個銀行更是調高了房貸利率,從基準利率調高都基準利率的1.1倍。國家此舉,無非就是想給高速增長的房價降降溫。

那麼2018年房價會大跌,這個說法又是否可靠呢?

我的觀點是房價不可能會大跌,主要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通貨膨脹的壓力。

我們都知道,現代經濟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總是維序在一定的通貨膨脹率。而通貨膨脹必然導致貨幣的貶值,因此必然會導致商品價格的上漲。而房子作為商品之一,必然受到這樣的影響。只不過房價已經漲的比較高了,但是卻不是大跌的理由。而對於未來,迫於通脹的壓力,部分地區的房價還會有所上漲,只不過絕對不會像以前的暴漲,但是卻也不會發生大跌的情況。

第二,市場的需求。

雖然現在的房子擁有量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而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也是發展到一個比較高的階段。但是8090的剛需其實還是很大的,所以,從數據來看,房價也不會形成大跌的趨勢。

第三,政策的引導。

其實從日本的經驗來看,房價大跌必然帶來一國經濟的重大影響。因此,國家防控房價暴漲的同時,也必然會防控房價的暴跌。因此國家一方面肯定會引導剛需的市場需求,也會對炒房的行為進行遏制。

因此基於以上的觀點,我認為房價出現大跌的幾率基本為零。

朋友們,對於這個事情你們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羽軒王者

凡事都有一個極限,這個極限會在極端之後不請自來。從極端說起,近來的高房價,已成為一個無法想象的神話,讓許多人望而生畏,遠遠超出了正常購買的能力,與實際完全脫節。炒得起房的有錢人越炒錢越多,然而,絕大多數為生活奔波的人,手上能有幾個錢拿出來去面對上百萬乃至幾百萬的高房價?這完完全全到了極端的地步。

一旦邁進極端的地步,便是極限後的難堪局面。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炒過了火候,就會煳。這是個很普通的道理。不敢預測這一天會在何時到來,但是,潛在的問題出現將不可避免。

房價還是平穩一些,對於國家的穩定更有益處。

一管之見,不一定正確。


夾縫中的詠歎調

2018年第一季度已經結束,可以看到,總體上來看,房價上漲態勢微弱,有價無市現象普遍。2017年下半年國內一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呈現瘋狂增長現象,但到2018年第一季度結束,市場基本回歸理性,不再異樣瘋狂。

總的來說,2018年房價將出現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政策影響顯著。本屆政府的改革很堅決,政策很鮮明,出現政策定向與現實不相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出現大規模上漲,瘋狂炒作的可能非常小。

第二,區域分化顯著。特區城市,一線城市等由於資源的稀缺性,回落可能不大,穩中上揚最有可能。除此之外,城市中的學區房,政府新區,旅遊景點周邊等稀缺房源,其價值體現也會越來越大。

第三,遇冷的城市和地區會增多。由於分化的產生,人口流動越來越集中,部分三四五線城市,會集中釋放過剩庫存,很多小城市家庭的多套住房由於人口遷移而被閒置或釋放。

投資建議:房地產市場更趨向於文物市場,在可支配範圍內可投資具有升值價值的房源,但房產已不是最佳投資標的,更不是所有房子都適合投資。少做槓桿,防控風險!


仲博財經觀瀾

要買的無非一種人本身就是住房困難戶,單位最後一批末班車沒有紮上去,偏偏單位要你新協保推向社會即失業工人,又偏偏扎進動遷。動遷費二百多萬加上的亂七八糟雜費三百萬。也只能銀行理財產品拿利息去支護借住房來解決安身之地,如果以今日頭條所披露銀行賴賬,那麼只能說社會已經墨墨黑了,只好全家在銀行自殺。還有一種家裡本身不缺住房偏偏要扎鬧蠻導致推波助瀾。第三種就是做倒爺二道販子,第四種就是外地人大量湧入,第五種外國人尤其網上披露日本人洶湧澎湃的湧進。可想而知


上海童天山

不是據說,這是廣大人民,尤其是和小金一樣,沒有買房的人民,強烈的呼聲,也可以說是幻想。

這種幻想的背後,甚至有一種想法是房價大幅下跌,我趕緊入手兩套,然後坐收房價上漲的紅利,靠買房發家致富。

其實,我們很多人不是真正希望房價下跌,只是後悔自己沒有搭上房價上漲的快車。

不得不承認,在房產投資中,認知是人與人之間唯一的壁壘。有些人悶聲發財,有些人幻想房價下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8b6c0000ccea1e4796d0\

道哥道金融

1、對買房者來說

假設你之前買了一套100平的房子,每平米10000元,總價100萬元。首付30萬元,貸款70萬元。如果此時房價大跌,降到5000元一平,房子此時的總價僅有50萬,假設你已經歸還本金5萬,貸款剩餘65萬元,那麼你必須補繳15萬元,否則銀行會提前收回全部貸款。

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短時間內肯定無法籌集到這麼多資金,那麼銀行收貸時沒法歸還,房子沒了,之前的首付和月供都打水漂了。一夜變成窮光蛋,這就是為什麼日本90年代那麼多跳樓的,接受不了現實。

2、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

眾所周知,房地產開發商都是有囤地的,2016年度TOP20上市房企“地主”榜,中國恆大以2.29億平方米的土地儲備量穩居榜首,排在其後的分別是碧桂園(土地儲備1.66億平方米)、綠地控股(土地儲備1.37億平方米),萬科地產(1.13億平方米),以及保利地產(1億平方米),土地儲備面積均過億平方米。假設這些土地儲備的拿地價均價在13000/平,但這個地價是基於當前房價均價20000元/平才拿的,如果此時房價下跌到10000/平,那麼開放商儲備的土地及目前在售的房產,每賣一平企業就虧一平,最後就是倒閉破產,不要說那就不要賣,你要知道開發商的拿地的錢及開發的錢大部分都是找銀行借的(開發貸項目一般自有的資本金才30%,其餘70%都是銀行融資),不賣,銀行貸款的利息及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所以最後只能是破產倒閉。因此房價大幅下降,這得涉及到多少房地產開發商企業,多少人失業,多少的銀行不良貸款以及多少購買期房的家庭。

3、對於銀行

應該來說,對於銀行全是最安全的,一是房價下降帶來的房貸的差價總會有人可以補繳齊,二是即使個人及開發商破產,銀行接手一大堆資產,出現一大筆不良,但銀行的存款人沒有出現擠兌情況,那麼銀行就可以通過其他貸款的獲利及後續抵押物的處置及之前年度留存的利潤,慢慢填平這個窟窿。但世事無絕對,一旦涉及擠兌,銀行破產,那影響更大。

綜上所述,房價要大跌基本是不可能事件,即使有泡沫,能調控的也就是緩慢小幅度下降,慢慢過度,絕不可能大幅下跌。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有其他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提問,有空我將你一一回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