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劉邦同甘共苦的盧綰,為何最終選擇了背叛?

郜素清

說到底就是劉邦和盧綰的思想不同,盧綰和韓信的心思是一樣的,盧綰認為漢應該是一個和項羽分封諸侯相類似的國家,但是劉邦想建立的是一個和秦始皇像類似的國家。韓信被降成淮陰侯的時候,樊噲跪迎韓信。韓信出門的時候喟嘆:“

我怎麼淪落到和樊噲為伍了”。

事實上在漢初,大部分人的思想還是王就是和天子管轄範圍不同而已,都沒有意思到自己和別人都一樣了,都只是皇帝的臣子而已。所以陳狶造反的時候,盧綰本來是和劉邦一起去攻打陳狶的,所以盧綰派張勝出使匈奴,希望匈奴不要和陳狶聯合。但是原燕王臧荼的兒子臧衍就告訴張勝:“燕國之所以現在還存在,就是因為天下諸侯都在反叛。如果劉邦平定了天下,那麼下一個就輪到燕國了。


張勝覺得有理,所以他不但沒有勸匈奴,反而慫恿匈奴攻燕。目的是造成匈奴用兵不絕,突出燕國的重要性。使劉邦不敢輕易滅燕,但是盧綰沒有領略到張勝的意圖。反而上書說張勝有可能要謀反,但是張勝回來後對盧綰解釋了一番,盧綰就如提醍醐灌頂。又上書給張勝開脫,但是此時劉邦已經對盧綰產生了懷疑。後來這件事情被被陳豨的降將告訴了劉邦。

盧綰就非常恐懼,他開始閉門謝客,又不聽劉邦召見。此時盧綰已經沒有了退路。而且劉邦已經病重,朝政都有呂后代理。呂后正一門心思的找藉口誅殺異姓王,如果是劉邦,以盧綰和劉邦的關係,或可免死。但是不久劉邦就病死了,盧綰聽到這個消息就逃到了匈奴那裡。


漁耕樵讀

劉邦當了皇帝后,殺了不少功臣。不過仔細分析,他所殺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項羽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背叛項羽投奔過來的。比如韓王信、彭越、英布等人。包括韓信也是這樣一種情況。而像盧綰這種,從劉邦沛縣舉事開始,就跟著他乾的,幾乎沒有。

盧綰不但是從沛縣舉事就跟著劉邦幹,在劉邦的發小朋友(包括周勃、曹參、樊噲、灌嬰等等)中,關係也是最好的。他們兩人的爹是鐵哥們,劉邦和盧綰又是同一天出生,可以說,兩人小時候就是同穿一條褲子的。

(盧綰)

後來,當劉邦舉事以後,直到劉邦當了皇帝以後,他對盧綰也是最信任的。劉邦在漢中當王的時候,盧綰被任命為侍中。那時候的侍中還不是後來的宰相,而是在皇帝身前傳話的人,相當於貼身秘書,可見劉邦對盧綰的信任。劉邦當了皇帝以後,封盧綰做太尉,這是朝廷掌管兵權的最高長官。不僅僅是讓他做太尉,而且還允許盧綰隨意出入皇宮。一個掌管兵權的人,居然可以隨意出入皇宮,劉邦對盧綰的不設防,可見一斑。

後來,隨著韓王信、彭越、英布等人相繼造反,劉邦開始對那些後來投奔自己,手握重兵的諸侯深深不信任,他開始剪滅他們,同時封劉姓子孫為王。

但是,劉邦做的這些,其實都與盧綰沒有任何關係,他依然對盧綰絕對信任。在相繼剪滅異姓諸侯王,分封同姓諸侯王的同時,他竟然在這時候封盧綰為燕王。可以說,他哪怕對盧綰有一絲的懷疑,都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封盧綰。畢竟盧綰之前只是一個侯,他不封盧綰,盧綰也沒有任何意見。但他竟然封盧綰。在他的心目中,絕對是把這個從小穿同一條褲子的發小鐵哥們,當成劉姓家人一樣來對待的。

除了盧綰,沒有任何異姓功臣,包括他所有的發小,能夠在這時候享受封王的待遇。周勃、灌嬰、曹參、樊噲,這些發小朋友最多都只是侯,只有盧綰被封為王。

由此可見,被封為燕王后的盧綰,居然還要造反,真是讓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劉邦)

那麼,盧綰究竟為什麼在獲得劉邦極大信任後,居然還會造反呢?他究竟有沒有造反呢?我個人認為,嚴格地說,盧綰並沒有造反,但是他絕對不忠誠於劉邦。

盧綰本來一心一意地幫助劉邦攻打造反的代國相國陳豨。為了消滅陳豨,他派部將張勝去離間匈奴和陳豨的關係。沒想到張勝反被洗腦,讓匈奴幫助陳豨。本來他對張勝這麼做很生氣,都已經上報劉邦,說這個張勝是叛徒了。誰知道張勝回來後,用那套被洗腦的理論,又用來洗他,對他說,留著陳豨,劉邦就不會殺你。要是除掉陳豨,劉邦接下來就要消滅你(史書上把這個稱為“連兵勿決”)。這套洗腦理論果然厲害,盧綰瞬間也被洗,慌忙又對劉邦說,張勝不是叛徒,自己報告錯了。

他這種拙劣的做法,一下就引起了本來就多疑的劉邦的懷疑。然後投降了劉邦的陳豨那邊的人,又告訴劉邦,盧綰在和陳豨暗中來往。劉邦於是招盧綰回京,盧綰稱病不回去,這下劉邦更懷疑了,派人去調查。盧綰又不配合調查,盧綰手下的人也都紛紛逃跑。接著劉邦又聽到張勝又在和匈奴聯繫的消息,這樣,劉邦就徹底相信盧綰準備造反,因此派大軍去抓他。

劉邦這樣做,也是當時他的疑心病重到極點的表現。劉邦在晚年的時候,由於一系列雪崩似的諸侯王造反,他本人還差點在諸侯王造反中死掉(英布射了他胸口一箭),所以他的疑心病重到極點。比如,本來他是派樊噲去抓盧綰,後來又擔心樊噲和盧綰聯合造反,改為讓周勃去抓,還讓周勃處死樊噲。可想而知,他有多麼擔心。盧綰搞“連兵勿決”,其實只是一種自保。但是他沒有給盧綰信心,反而又是招他進京,又是派人調查,把盧綰搞得手足無措,最後走向了悲劇。

(呂后)

盧綰當然也不能說他完全不忠誠於劉邦,但是他相信了一個說法,就是劉邦生了重病,朝廷的一些大事都是呂后在做主。從呂后殺韓信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多麼心狠手辣的人。因此,就算劉邦和盧綰關係不錯,但當事情由呂后做主的時候,盧綰覺得,他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被誅殺。所以他才做了那些不忠誠的事情。

後來,當週勃來抓他的時候,他知道事情很麻煩,他也是實在沒想過要造反,於是帶上一家老小,準備進京去向劉邦解釋。可這時候,傳來了劉邦去世的消息。劉邦一死,誰都知道是呂后的天下,盧綰還敢去京城解釋麼。所以趕緊北逃,投奔了匈奴。


張生全精彩歷史

盧綰背叛劉邦這個事有其實,但是也有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存在著一定的誤會。我們先分析一下劉邦和盧綰的關係,劉邦和盧綰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發小,一塊光著屁股長大的,二人的父親也是至交,《史記·卷九十三·韓信盧綰列傳》所載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裡中持羊酒賀兩家。及高祖、盧綰壯,俱學書,又相愛也。


裡中嘉兩家親相愛,生子同日,壯又相愛,復賀兩家羊酒。老劉家和盧家那是世交了,後來長大後,盧綰也是劉邦的跟班,大哥去哪他就去哪,可以說盧綰就是劉邦最信任的小弟。後來劉邦做了漢王,也沒虧待自己的兄弟,提拔盧綰做了將軍,雖然做了將軍,但是盧綰更多的時間是呆在劉邦的身邊,伺候他的起居,此時盧綰的身份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劉邦的貼身秘書,劉邦在彭城一戰中被項羽擊潰,盧綰依然不離不棄的追隨左右,後來劉邦實力恢復後,盧綰的官職已升到了太尉一職,成為了最高軍事長官。

《史記》記載,東擊項籍,以太尉常從,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特以事見禮,至其親倖,莫及盧綰。可見劉邦對盧綰的信任,劉邦稱帝后,開始誅戮功臣,韓信、彭越、英布先後被誅殺,在稱帝當年就把燕王臧荼給滅了。劉邦這個人那,有一點,就是他殺的這些個人啊大部分都是半路加入革命隊伍中的,他對沛縣的兄弟還是夠意思的,解決臧荼後立馬就封自己的鐵哥們盧綰做了燕王,後來劉邦命盧綰去攻陳豨,為了儘快解決陳郗,盧綰派使者張勝到匈奴求援,結果張勝卻被寄居在匈奴的臧衍(臧荼的兒子)說服,回國後勸說盧綰緩攻陳豨,並且在陳豨、匈奴以及盧綰之間造成“連兵不決”的情勢,使漢朝不敢對燕國採取行動。此時盧綰心中是猶豫不決的,一方面大哥劉邦待自己不薄,但是另一方面,眼看韓信等人被誅戮,想起劉邦說過的那句話,非劉姓不得為王,自己也不是姓劉的,說不定下一個被解決的就是自己,加上張勝說的也有些道理,所以盧綰暗中與匈奴和陳豨等人開始了秘密接觸,這個事情啊被陳豨的降將告訴給劉邦。劉邦聞訊既傷心又生氣,於是派使者徵召盧綰到長安解釋,結果盧綰非但不肯奉命,還同臣屬議論劉邦、呂后的殘忍。

劉邦得知這一切後更加憤怒,命樊噲攻討盧綰,當年的兄弟開始拔刀相見了,盧綰抵擋不住,率領一家老小逃亡了,在劉邦的最後時刻,派人捎信給盧綰,大家都是這麼多年的兄弟了,希望臨死前能再見一面。盧綰想到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加上之前劉邦確實待自己不薄,未必有害自己之心,不禁悔恨落淚。
但是公元前195年,劉邦病逝於長樂宮。《資治通鑑》記載盧綰與數千人居塞下侯伺,幸上疾愈,自入謝;聞帝崩,遂亡入匈奴。可見劉邦和盧綰還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兩兄弟都希望能見個面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但是劉邦的去世使盧綰覺得生無可戀,回到漢朝,呂后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索性就投降了匈奴,被封為東胡廬王。公元前194年,盧綰在無限悲傷遺憾中死去。


勁舞蒼穹1220

提到盧綰這個人,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因為在漢初名將裡面,他的名氣遠不如韓信、蕭何、張良等人,在劉邦陣營裡頭似乎是個無足輕重的角色。但是他卻是漢初少數幾個異姓封王的角色,風頭似乎直追韓信、彭越等人。而他最後也沒有例外,和其他幾個異姓諸侯王一起背叛了劉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說起來,盧綰似乎是最不該背叛劉邦的那個人,因為這哥倆雖然不是親兄弟,史書也沒有記載他倆拜過把子,但是他們有比拜把子兄弟更親的一條——他倆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而且盧綰的老爹和劉邦的老爹劉太公關係特別鐵。

兩家從上一輩就是老鐵,這兩個同一天生的娃娃更是鐵的不行,從小一塊搓泥巴,長大了一起上學,一起掏螞蜂窩,一起欺負小姑娘,關係好的不能再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了當地政府都敲鑼打鼓的給他們兩家送牌匾,表彰這兩家的親愛睦鄰的關係!

再後來,劉邦成了劉亭長,又成了劉沛公,然後是漢王、漢高祖。作為他從小一起撒尿和泥的老兄弟,盧綰也一直追隨著他,雖然史書沒寫他立過什麼功勞,但是他就是一直往上升,甚至一路做到了長安侯。而我們都知道,長安,就是大漢帝國的都城。以都城作為盧綰的采邑,盧綰的恩寵也就可想而知了。

劉邦稱帝后,提議要封一個燕王。群臣都知道那個劉邦中意的燕王是誰,都只拿眼睛瞅著盧綰。劉邦見大家都不反對,那就好,就盧綰吧!截至此時,盧綰在西漢開國功臣裡所受到的待遇之高,是連蕭何、張良都無法比擬的。

就這樣,盧綰成了燕王。但是問題是,燕王原來是有人的,只不過被劉邦殺了而已。結果這位老燕王的兒子逃到了匈奴,這也就為盧綰日後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公元前196年,陳豨造反,劉邦出擊,盧綰也出兵平叛。陳豨知道自己幹不過漢帝國,就派人去匈奴求救。結果這個時候盧綰的使者也在匈奴,想說服匈奴人別管這攤子事情。但是兩家使者坐在一起一討論,再加上那個流亡的燕王世子,就出事了。

使者回到盧綰身邊對他說:“唇亡齒寒的道理您懂嗎?陳豨在,咱們才有活路;他要是一完蛋,您信不信咱們也得完?”

盧綰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問題來了,這個使者的命他保不住了。因為之前由於該使者被傳聞投靠了匈奴,他已經請求漢朝把他全家都殺了。怎麼辦呢?盧綰出了個昏招,他又上了個摺子,力保這個使者無罪!

這下子劉邦就火了,說他是叛徒的是你,要殺他一家的是你,結果現在保他還是你,你逗我玩呢?劉邦一拍大腿:盧綰這小子也反了!收拾完陳豨以後就要幹盧綰。

這下盧綰慌了,趕緊帶著妻兒老小內附,想要說明情況。結果剛走到長城腳下,劉邦死了。

盧綰徹底完了,他說:

非劉氏而王,獨我與長沙耳。往年春,漢族淮陰,夏,誅彭越,皆呂后計。今上病,屬任呂后。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者及大功臣!

是的,劉邦的死意味著呂雉當國。而韓信、彭越、英布的死,實際上都是呂雉的點子。現在劉邦死了,這個老女人還能放過自己嗎?

盧綰帶著自己的家人,向匈奴逃亡。匈奴人對他很好,也給了他一個王爵。但是他並不喜歡匈奴,他心心念念還是故園。他想證明自己,不是漢奸,不是叛徒!可他也怕,怕那個心狠手辣、對情敵甚至自己兒子都狠的呂雉對自己下毒手,男人如韓信,女人如戚姬,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在這樣的矛盾心理下,盧綰痛苦的走完了他的一生。有關他的“叛變”,我想我也講得很清楚了。這個故事說到底,其實只是一個因為不信任所造成的悲劇而已。

朱言論史問答團隊·陳牧宇撰稿


朱言論史

盧綰和劉邦從小一塊長大,兩人又是同日生,兩人一塊兒讀書,一起造反,一起打天下,在所有的異姓王中,盧綰是劉邦嫡系中受信任程度最高的,從劉邦的保鏢幹起,做到劉邦的辦公室主任,再到燕王,盧綰經常接受劉邦饋贈的衣服,食品,銀兩,兩人關係鐵得很,是唯一一個可以自由出入劉邦寢宮的人,這樣的人造反,擱在平時,劉邦一萬個理由都不相信,但是這事從叛將陳希手下副將嘴中說出,劉邦信了。



那盧綰為啥要造反?漢朝初建,剷除異姓王的相法已在劉邦腦海中產生,從誅殺韓信開始,劉邦是默許的,呂后實際操作,蕭何幫忙,直到彭越被消滅,所有的異姓王內心都受到了震動,說不定哪天就會輪到自己。即使劉邦不會,呂后也不可能放過自己,一想到這些,每個人的內心是那樣的悲涼和痛苦。可以說,誅殺韓信,就是打開了異姓王叛亂的魔盒。但是他和劉邦的感情依然存在,還得在燕王的位子上兢兢業業的幹,希望這一天不會到來。


然而,怕啥來啥。高祖十年,陳豨與韓王信,趙王利聯合,自立為代王,劉邦舉兵討伐,命令燕王配合,陳豨一看勢頭不對,急忙派人到匈奴求救,盧綰一看,也派使者張勝去匈奴破壞他們聯合,張勝在匈奴遇到了前代王藏荼的兒子,張勝被人家說服了,回來後張勝對盧綰說:“咱們燕國之所以有用,是因為諸侯還在,燕國外可拒匈奴,內可鎮諸侯,假如諸侯被滅,接下來就是咱們了。”盧綰一想,也是這麼回事,劉邦顧及多年感情,是不會這麼做的,但是現在劉邦在征討英布時受到箭傷,重病在身,一切都由呂后安排,這娘們心狠手辣啊,她可不會顧及這份感情。盧綰念舊情,只帶了家眷及少數隨從到了長城邊上,打算等劉邦病好之後,負荊請罪,不料,劉邦死了,盧綰無奈之下,領著家人投奔匈奴。



盧綰之所以造反,是因為在劉邦登上權利高峰後,已經找不到安全感,恐懼感反而與日俱增。兩人的感情再深,也抵不過人家的江山。在這等著,就是韓信的下場,被滅三族,鋌而走險,說不定可以保全家人的性命。最終在小人張勝的蠱惑下,盧綰邁出了這一步。


關山明月779

盧綰,不僅是劉邦的同鄉,還是和劉邦同一天的生日,所以劉邦一直對盧綰格外看重,盧綰很早就追隨劉邦,在劉邦三年反秦、四年抗楚的時間裡的,一直對劉邦忠心耿耿,劉邦建立大漢後,盧綰後被封為燕王。但是盧綰卻投降匈奴。



那為什麼和劉邦同甘共苦的盧綰,最終卻背叛了劉邦呢?

因為盧綰和劉邦的關係很好,一直被劉邦看重,所以在劉邦剷除異姓王燕王臧荼後,改立盧綰為燕王!

後來代地陳豨叛亂。劉邦帶兵前去平亂,盧綰也發兵攻打陳豨,同時盧綰也派手下去匈奴,讓匈奴不要發兵幫助陳豨!

但是後來盧綰聽信手下人說的話,如果陳豨被滅,下一個就輪到燕國。所以盧綰又反過來讓匈奴幫助攻打陳豨,然後又和匈奴聯合!同時盧綰又和陳豨關係密切,後來又派人勸陳豨逃亡。

所以盧綰是兩面討好!

但是陳豨的手下卻把盧綰和陳豨的關係告訴劉邦,劉邦派人召盧綰,盧綰心裡害怕,所以推說有病沒有前去!

後來盧綰又想到異姓王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等都被劉邦和呂后所殺!盧綰自己也是異姓王,所以很擔心,本來盧綰還想向劉邦請罪,但是沒想到劉邦沒多久就駕崩了,盧綰擔心呂雉對自己不利,所以投降匈奴了!

盧綰到了匈奴,被封為東胡廬王!

所以,曾經和劉邦同甘共苦的盧綰,在劉邦駕崩後,為了自保,就投降了匈奴!若是劉邦不駕崩那麼早,或許盧綰會真的向劉邦請罪,那樣以盧綰和劉邦的關係,劉邦未必會殺盧綰,可惜的是劉邦駕崩了,呂后手段又厲害,盧綰無奈就投降了匈奴


中孚鑑

盧綰,劉邦的發小和同窗,兩家也十分交好。

還有一個細節,劉邦與盧綰同年同月同日生。

自劉邦起事,盧綰就追隨左右,是劉邦最信任的人之一。

劉邦起兵時,盧綰以賓客相隨。

劉邦稱漢王時,盧綰被認命為將軍。

劉邦稱帝,盧綰被封長安侯,官至太尉。

盧綰和劉邦的關係,蕭何、陳平是永遠達不到的,即使劉邦做了皇帝,盧綰仍可自由出入皇帝的寢室。

燕王藏荼叛亂,很快平息,盧綰被封為燕王。



盧綰爵位達到頂點,卻也從此惹來禍端。

公元前196年,陳豨叛漢。

劉邦與盧綰,兵分兩路夾擊陳豨,陳豨忙使人向匈奴借兵。

盧綰馬上派出張勝出使匈奴,向匈奴散佈陳豨已經戰敗的消息,力圖攪黃陳豨與匈奴的勾結企圖。

前叛亂燕王藏荼的兒子藏衍此時在匈奴勸張勝說:“你們這麼快平掉了我父親,現在又要幹掉陳豨,那接下來要被皇帝幹掉的就是你們了!”

其實意思就是希望燕國養寇自重,小心兔死狗烹。

最二的是,張勝覺得他說的有道理。於是勸匈奴出兵幫著陳豨和燕王軍打僵持戰,讓劉邦覺得離了燕王盧綰不行。

更二的是,盧綰聽了出使回來的張勝的話,也覺得很有道理,還替他在劉邦那裡求情。

從此張勝成了匈奴和盧綰的長期聯絡人,常駐於匈奴。

但紙裡包不住火,劉邦還是在陳豨的降將那裡得知了真相,於是要盧綰親自來他面前解釋。

盧綰稱病,不敢前去,劉邦再次召見,仍不敢去。

因為此時的異姓王爺就剩下他和長沙王吳芮了,而韓信、彭越這些曾經的異姓王都已被呂后殺掉。

盧綰的手下也開始四處逃命了。



當劉邦得知盧綰派張勝長期與匈奴勾結,劉邦覺得,自己的發小,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生死兄弟盧綰,要反了。

於是劉邦派樊噲,後改派周勃為將軍,討伐燕王盧綰。

其實盧綰並沒有真的想反叛,他得知劉邦生病,率親信躲在長城外,想等到劉邦病癒後去他面前賠罪。

誰知劉邦病未能治癒,不久駕崩。



劉邦一死,呂后專政,再回京城無異於自尋死路,於是盧綰帶領眾人逃至匈奴。

匈奴封他為東胡廬王,不久便死於異鄉。

共患難,卻未能同富貴,劉邦和盧綰的關係到了,完全因為各自的猜忌,缺乏溝通,才走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