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和刘邦同甘共苦的卢绾,为何最终选择了背叛?

郜素清

说到底就是刘邦和卢绾的思想不同,卢绾和韩信的心思是一样的,卢绾认为汉应该是一个和项羽分封诸侯相类似的国家,但是刘邦想建立的是一个和秦始皇像类似的国家。韩信被降成淮阴侯的时候,樊哙跪迎韩信。韩信出门的时候喟叹:“

我怎么沦落到和樊哙为伍了”。

事实上在汉初,大部分人的思想还是王就是和天子管辖范围不同而已,都没有意思到自己和别人都一样了,都只是皇帝的臣子而已。所以陈狶造反的时候,卢绾本来是和刘邦一起去攻打陈狶的,所以卢绾派张胜出使匈奴,希望匈奴不要和陈狶联合。但是原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就告诉张胜:“燕国之所以现在还存在,就是因为天下诸侯都在反叛。如果刘邦平定了天下,那么下一个就轮到燕国了。


张胜觉得有理,所以他不但没有劝匈奴,反而怂恿匈奴攻燕。目的是造成匈奴用兵不绝,突出燕国的重要性。使刘邦不敢轻易灭燕,但是卢绾没有领略到张胜的意图。反而上书说张胜有可能要谋反,但是张胜回来后对卢绾解释了一番,卢绾就如提醍醐灌顶。又上书给张胜开脱,但是此时刘邦已经对卢绾产生了怀疑。后来这件事情被被陈豨的降将告诉了刘邦。

卢绾就非常恐惧,他开始闭门谢客,又不听刘邦召见。此时卢绾已经没有了退路。而且刘邦已经病重,朝政都有吕后代理。吕后正一门心思的找借口诛杀异姓王,如果是刘邦,以卢绾和刘邦的关系,或可免死。但是不久刘邦就病死了,卢绾听到这个消息就逃到了匈奴那里。


渔耕樵读

刘邦当了皇帝后,杀了不少功臣。不过仔细分析,他所杀的那些人,都是在他和项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背叛项羽投奔过来的。比如韩王信、彭越、英布等人。包括韩信也是这样一种情况。而像卢绾这种,从刘邦沛县举事开始,就跟着他干的,几乎没有。

卢绾不但是从沛县举事就跟着刘邦干,在刘邦的发小朋友(包括周勃、曹参、樊哙、灌婴等等)中,关系也是最好的。他们两人的爹是铁哥们,刘邦和卢绾又是同一天出生,可以说,两人小时候就是同穿一条裤子的。

(卢绾)

后来,当刘邦举事以后,直到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他对卢绾也是最信任的。刘邦在汉中当王的时候,卢绾被任命为侍中。那时候的侍中还不是后来的宰相,而是在皇帝身前传话的人,相当于贴身秘书,可见刘邦对卢绾的信任。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封卢绾做太尉,这是朝廷掌管兵权的最高长官。不仅仅是让他做太尉,而且还允许卢绾随意出入皇宫。一个掌管兵权的人,居然可以随意出入皇宫,刘邦对卢绾的不设防,可见一斑。

后来,随着韩王信、彭越、英布等人相继造反,刘邦开始对那些后来投奔自己,手握重兵的诸侯深深不信任,他开始剪灭他们,同时封刘姓子孙为王。

但是,刘邦做的这些,其实都与卢绾没有任何关系,他依然对卢绾绝对信任。在相继剪灭异姓诸侯王,分封同姓诸侯王的同时,他竟然在这时候封卢绾为燕王。可以说,他哪怕对卢绾有一丝的怀疑,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封卢绾。毕竟卢绾之前只是一个侯,他不封卢绾,卢绾也没有任何意见。但他竟然封卢绾。在他的心目中,绝对是把这个从小穿同一条裤子的发小铁哥们,当成刘姓家人一样来对待的。

除了卢绾,没有任何异姓功臣,包括他所有的发小,能够在这时候享受封王的待遇。周勃、灌婴、曹参、樊哙,这些发小朋友最多都只是侯,只有卢绾被封为王。

由此可见,被封为燕王后的卢绾,居然还要造反,真是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刘邦)

那么,卢绾究竟为什么在获得刘邦极大信任后,居然还会造反呢?他究竟有没有造反呢?我个人认为,严格地说,卢绾并没有造反,但是他绝对不忠诚于刘邦。

卢绾本来一心一意地帮助刘邦攻打造反的代国相国陈豨。为了消灭陈豨,他派部将张胜去离间匈奴和陈豨的关系。没想到张胜反被洗脑,让匈奴帮助陈豨。本来他对张胜这么做很生气,都已经上报刘邦,说这个张胜是叛徒了。谁知道张胜回来后,用那套被洗脑的理论,又用来洗他,对他说,留着陈豨,刘邦就不会杀你。要是除掉陈豨,刘邦接下来就要消灭你(史书上把这个称为“连兵勿决”)。这套洗脑理论果然厉害,卢绾瞬间也被洗,慌忙又对刘邦说,张胜不是叛徒,自己报告错了。

他这种拙劣的做法,一下就引起了本来就多疑的刘邦的怀疑。然后投降了刘邦的陈豨那边的人,又告诉刘邦,卢绾在和陈豨暗中来往。刘邦于是招卢绾回京,卢绾称病不回去,这下刘邦更怀疑了,派人去调查。卢绾又不配合调查,卢绾手下的人也都纷纷逃跑。接着刘邦又听到张胜又在和匈奴联系的消息,这样,刘邦就彻底相信卢绾准备造反,因此派大军去抓他。

刘邦这样做,也是当时他的疑心病重到极点的表现。刘邦在晚年的时候,由于一系列雪崩似的诸侯王造反,他本人还差点在诸侯王造反中死掉(英布射了他胸口一箭),所以他的疑心病重到极点。比如,本来他是派樊哙去抓卢绾,后来又担心樊哙和卢绾联合造反,改为让周勃去抓,还让周勃处死樊哙。可想而知,他有多么担心。卢绾搞“连兵勿决”,其实只是一种自保。但是他没有给卢绾信心,反而又是招他进京,又是派人调查,把卢绾搞得手足无措,最后走向了悲剧。

(吕后)

卢绾当然也不能说他完全不忠诚于刘邦,但是他相信了一个说法,就是刘邦生了重病,朝廷的一些大事都是吕后在做主。从吕后杀韩信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多么心狠手辣的人。因此,就算刘邦和卢绾关系不错,但当事情由吕后做主的时候,卢绾觉得,他任何时候都有可能被诛杀。所以他才做了那些不忠诚的事情。

后来,当周勃来抓他的时候,他知道事情很麻烦,他也是实在没想过要造反,于是带上一家老小,准备进京去向刘邦解释。可这时候,传来了刘邦去世的消息。刘邦一死,谁都知道是吕后的天下,卢绾还敢去京城解释么。所以赶紧北逃,投奔了匈奴。


张生全精彩历史

卢绾背叛刘邦这个事有其实,但是也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存在着一定的误会。我们先分析一下刘邦和卢绾的关系,刘邦和卢绾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发小,一块光着屁股长大的,二人的父亲也是至交,《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所载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老刘家和卢家那是世交了,后来长大后,卢绾也是刘邦的跟班,大哥去哪他就去哪,可以说卢绾就是刘邦最信任的小弟。后来刘邦做了汉王,也没亏待自己的兄弟,提拔卢绾做了将军,虽然做了将军,但是卢绾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刘邦的身边,伺候他的起居,此时卢绾的身份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刘邦的贴身秘书,刘邦在彭城一战中被项羽击溃,卢绾依然不离不弃的追随左右,后来刘邦实力恢复后,卢绾的官职已升到了太尉一职,成为了最高军事长官。

《史记》记载,东击项籍,以太尉常从,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可见刘邦对卢绾的信任,刘邦称帝后,开始诛戮功臣,韩信、彭越、英布先后被诛杀,在称帝当年就把燕王臧荼给灭了。刘邦这个人那,有一点,就是他杀的这些个人啊大部分都是半路加入革命队伍中的,他对沛县的兄弟还是够意思的,解决臧荼后立马就封自己的铁哥们卢绾做了燕王,后来刘邦命卢绾去攻陈豨,为了尽快解决陈郗,卢绾派使者张胜到匈奴求援,结果张胜却被寄居在匈奴的臧衍(臧荼的儿子)说服,回国后劝说卢绾缓攻陈豨,并且在陈豨、匈奴以及卢绾之间造成“连兵不决”的情势,使汉朝不敢对燕国采取行动。此时卢绾心中是犹豫不决的,一方面大哥刘邦待自己不薄,但是另一方面,眼看韩信等人被诛戮,想起刘邦说过的那句话,非刘姓不得为王,自己也不是姓刘的,说不定下一个被解决的就是自己,加上张胜说的也有些道理,所以卢绾暗中与匈奴和陈豨等人开始了秘密接触,这个事情啊被陈豨的降将告诉给刘邦。刘邦闻讯既伤心又生气,于是派使者征召卢绾到长安解释,结果卢绾非但不肯奉命,还同臣属议论刘邦、吕后的残忍。

刘邦得知这一切后更加愤怒,命樊哙攻讨卢绾,当年的兄弟开始拔刀相见了,卢绾抵挡不住,率领一家老小逃亡了,在刘邦的最后时刻,派人捎信给卢绾,大家都是这么多年的兄弟了,希望临死前能再见一面。卢绾想到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加上之前刘邦确实待自己不薄,未必有害自己之心,不禁悔恨落泪。
但是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于长乐宫。《资治通鉴》记载卢绾与数千人居塞下侯伺,幸上疾愈,自入谢;闻帝崩,遂亡入匈奴。可见刘邦和卢绾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两兄弟都希望能见个面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但是刘邦的去世使卢绾觉得生无可恋,回到汉朝,吕后绝对不会放过自己。索性就投降了匈奴,被封为东胡庐王。公元前194年,卢绾在无限悲伤遗憾中死去。


劲舞苍穹1220

提到卢绾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因为在汉初名将里面,他的名气远不如韩信、萧何、张良等人,在刘邦阵营里头似乎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但是他却是汉初少数几个异姓封王的角色,风头似乎直追韩信、彭越等人。而他最后也没有例外,和其他几个异姓诸侯王一起背叛了刘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说起来,卢绾似乎是最不该背叛刘邦的那个人,因为这哥俩虽然不是亲兄弟,史书也没有记载他俩拜过把子,但是他们有比拜把子兄弟更亲的一条——他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而且卢绾的老爹和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关系特别铁。

两家从上一辈就是老铁,这两个同一天生的娃娃更是铁的不行,从小一块搓泥巴,长大了一起上学,一起掏蚂蜂窝,一起欺负小姑娘,关系好的不能再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了当地政府都敲锣打鼓的给他们两家送牌匾,表彰这两家的亲爱睦邻的关系!

再后来,刘邦成了刘亭长,又成了刘沛公,然后是汉王、汉高祖。作为他从小一起撒尿和泥的老兄弟,卢绾也一直追随着他,虽然史书没写他立过什么功劳,但是他就是一直往上升,甚至一路做到了长安侯。而我们都知道,长安,就是大汉帝国的都城。以都城作为卢绾的采邑,卢绾的恩宠也就可想而知了。

刘邦称帝后,提议要封一个燕王。群臣都知道那个刘邦中意的燕王是谁,都只拿眼睛瞅着卢绾。刘邦见大家都不反对,那就好,就卢绾吧!截至此时,卢绾在西汉开国功臣里所受到的待遇之高,是连萧何、张良都无法比拟的。

就这样,卢绾成了燕王。但是问题是,燕王原来是有人的,只不过被刘邦杀了而已。结果这位老燕王的儿子逃到了匈奴,这也就为卢绾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196年,陈豨造反,刘邦出击,卢绾也出兵平叛。陈豨知道自己干不过汉帝国,就派人去匈奴求救。结果这个时候卢绾的使者也在匈奴,想说服匈奴人别管这摊子事情。但是两家使者坐在一起一讨论,再加上那个流亡的燕王世子,就出事了。

使者回到卢绾身边对他说:“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懂吗?陈豨在,咱们才有活路;他要是一完蛋,您信不信咱们也得完?”

卢绾觉得很有道理,但是问题来了,这个使者的命他保不住了。因为之前由于该使者被传闻投靠了匈奴,他已经请求汉朝把他全家都杀了。怎么办呢?卢绾出了个昏招,他又上了个折子,力保这个使者无罪!

这下子刘邦就火了,说他是叛徒的是你,要杀他一家的是你,结果现在保他还是你,你逗我玩呢?刘邦一拍大腿:卢绾这小子也反了!收拾完陈豨以后就要干卢绾。

这下卢绾慌了,赶紧带着妻儿老小内附,想要说明情况。结果刚走到长城脚下,刘邦死了。

卢绾彻底完了,他说:

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是的,刘邦的死意味着吕雉当国。而韩信、彭越、英布的死,实际上都是吕雉的点子。现在刘邦死了,这个老女人还能放过自己吗?

卢绾带着自己的家人,向匈奴逃亡。匈奴人对他很好,也给了他一个王爵。但是他并不喜欢匈奴,他心心念念还是故园。他想证明自己,不是汉奸,不是叛徒!可他也怕,怕那个心狠手辣、对情敌甚至自己儿子都狠的吕雉对自己下毒手,男人如韩信,女人如戚姬,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

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下,卢绾痛苦的走完了他的一生。有关他的“叛变”,我想我也讲得很清楚了。这个故事说到底,其实只是一个因为不信任所造成的悲剧而已。

朱言论史问答团队·陈牧宇撰稿


朱言论史

卢绾和刘邦从小一块长大,两人又是同日生,两人一块儿读书,一起造反,一起打天下,在所有的异姓王中,卢绾是刘邦嫡系中受信任程度最高的,从刘邦的保镖干起,做到刘邦的办公室主任,再到燕王,卢绾经常接受刘邦馈赠的衣服,食品,银两,两人关系铁得很,是唯一一个可以自由出入刘邦寝宫的人,这样的人造反,搁在平时,刘邦一万个理由都不相信,但是这事从叛将陈希手下副将嘴中说出,刘邦信了。



那卢绾为啥要造反?汉朝初建,铲除异姓王的相法已在刘邦脑海中产生,从诛杀韩信开始,刘邦是默许的,吕后实际操作,萧何帮忙,直到彭越被消灭,所有的异姓王内心都受到了震动,说不定哪天就会轮到自己。即使刘邦不会,吕后也不可能放过自己,一想到这些,每个人的内心是那样的悲凉和痛苦。可以说,诛杀韩信,就是打开了异姓王叛乱的魔盒。但是他和刘邦的感情依然存在,还得在燕王的位子上兢兢业业的干,希望这一天不会到来。


然而,怕啥来啥。高祖十年,陈豨与韩王信,赵王利联合,自立为代王,刘邦举兵讨伐,命令燕王配合,陈豨一看势头不对,急忙派人到匈奴求救,卢绾一看,也派使者张胜去匈奴破坏他们联合,张胜在匈奴遇到了前代王藏荼的儿子,张胜被人家说服了,回来后张胜对卢绾说:“咱们燕国之所以有用,是因为诸侯还在,燕国外可拒匈奴,内可镇诸侯,假如诸侯被灭,接下来就是咱们了。”卢绾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刘邦顾及多年感情,是不会这么做的,但是现在刘邦在征讨英布时受到箭伤,重病在身,一切都由吕后安排,这娘们心狠手辣啊,她可不会顾及这份感情。卢绾念旧情,只带了家眷及少数随从到了长城边上,打算等刘邦病好之后,负荆请罪,不料,刘邦死了,卢绾无奈之下,领着家人投奔匈奴。



卢绾之所以造反,是因为在刘邦登上权利高峰后,已经找不到安全感,恐惧感反而与日俱增。两人的感情再深,也抵不过人家的江山。在这等着,就是韩信的下场,被灭三族,铤而走险,说不定可以保全家人的性命。最终在小人张胜的蛊惑下,卢绾迈出了这一步。


关山明月779

卢绾,不仅是刘邦的同乡,还是和刘邦同一天的生日,所以刘邦一直对卢绾格外看重,卢绾很早就追随刘邦,在刘邦三年反秦、四年抗楚的时间里的,一直对刘邦忠心耿耿,刘邦建立大汉后,卢绾后被封为燕王。但是卢绾却投降匈奴。



那为什么和刘邦同甘共苦的卢绾,最终却背叛了刘邦呢?

因为卢绾和刘邦的关系很好,一直被刘邦看重,所以在刘邦铲除异姓王燕王臧荼后,改立卢绾为燕王!

后来代地陈豨叛乱。刘邦带兵前去平乱,卢绾也发兵攻打陈豨,同时卢绾也派手下去匈奴,让匈奴不要发兵帮助陈豨!

但是后来卢绾听信手下人说的话,如果陈豨被灭,下一个就轮到燕国。所以卢绾又反过来让匈奴帮助攻打陈豨,然后又和匈奴联合!同时卢绾又和陈豨关系密切,后来又派人劝陈豨逃亡。

所以卢绾是两面讨好!

但是陈豨的手下却把卢绾和陈豨的关系告诉刘邦,刘邦派人召卢绾,卢绾心里害怕,所以推说有病没有前去!

后来卢绾又想到异姓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等都被刘邦和吕后所杀!卢绾自己也是异姓王,所以很担心,本来卢绾还想向刘邦请罪,但是没想到刘邦没多久就驾崩了,卢绾担心吕雉对自己不利,所以投降匈奴了!

卢绾到了匈奴,被封为东胡庐王!

所以,曾经和刘邦同甘共苦的卢绾,在刘邦驾崩后,为了自保,就投降了匈奴!若是刘邦不驾崩那么早,或许卢绾会真的向刘邦请罪,那样以卢绾和刘邦的关系,刘邦未必会杀卢绾,可惜的是刘邦驾崩了,吕后手段又厉害,卢绾无奈就投降了匈奴


中孚鉴

卢绾,刘邦的发小和同窗,两家也十分交好。

还有一个细节,刘邦与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

自刘邦起事,卢绾就追随左右,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之一。

刘邦起兵时,卢绾以宾客相随。

刘邦称汉王时,卢绾被认命为将军。

刘邦称帝,卢绾被封长安侯,官至太尉。

卢绾和刘邦的关系,萧何、陈平是永远达不到的,即使刘邦做了皇帝,卢绾仍可自由出入皇帝的寝室。

燕王藏荼叛乱,很快平息,卢绾被封为燕王。



卢绾爵位达到顶点,却也从此惹来祸端。

公元前196年,陈豨叛汉。

刘邦与卢绾,兵分两路夹击陈豨,陈豨忙使人向匈奴借兵。

卢绾马上派出张胜出使匈奴,向匈奴散布陈豨已经战败的消息,力图搅黄陈豨与匈奴的勾结企图。

前叛乱燕王藏荼的儿子藏衍此时在匈奴劝张胜说:“你们这么快平掉了我父亲,现在又要干掉陈豨,那接下来要被皇帝干掉的就是你们了!”

其实意思就是希望燕国养寇自重,小心兔死狗烹。

最二的是,张胜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于是劝匈奴出兵帮着陈豨和燕王军打僵持战,让刘邦觉得离了燕王卢绾不行。

更二的是,卢绾听了出使回来的张胜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还替他在刘邦那里求情。

从此张胜成了匈奴和卢绾的长期联络人,常驻于匈奴。

但纸里包不住火,刘邦还是在陈豨的降将那里得知了真相,于是要卢绾亲自来他面前解释。

卢绾称病,不敢前去,刘邦再次召见,仍不敢去。

因为此时的异姓王爷就剩下他和长沙王吴芮了,而韩信、彭越这些曾经的异姓王都已被吕后杀掉。

卢绾的手下也开始四处逃命了。



当刘邦得知卢绾派张胜长期与匈奴勾结,刘邦觉得,自己的发小,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生死兄弟卢绾,要反了。

于是刘邦派樊哙,后改派周勃为将军,讨伐燕王卢绾。

其实卢绾并没有真的想反叛,他得知刘邦生病,率亲信躲在长城外,想等到刘邦病愈后去他面前赔罪。

谁知刘邦病未能治愈,不久驾崩。



刘邦一死,吕后专政,再回京城无异于自寻死路,于是卢绾带领众人逃至匈奴。

匈奴封他为东胡庐王,不久便死于异乡。

共患难,却未能同富贵,刘邦和卢绾的关系到了,完全因为各自的猜忌,缺乏沟通,才走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