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项羽、刘邦、韩信三分天下可行吗?

饕餮中国


韩信是最惨的帝国合伙人,如果背汉自立,短期内可以三分,长期极有可能被项羽各个击破。

当年楚汉相争在最关键的时刻,韩信的谋士蒯通假借相面对韩信说过一番话,“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言下之意是劝韩信自立为王。意思是:看你的面相,仅到封侯而已,并且还很不安全,有鸟尽弓藏之险,但看你的背相,却尊贵无比,但是韩信并未听从。项羽也曾派谋士劝说韩信背汉向楚,韩信认为受汉王大恩,不能背叛。

其实历史远没有那么简单,如果韩信自立,他手下的将领很多会归汉,无论是下属实力,还是底盘的稳定性,与楚、汉相比,均较弱。且背叛后,即与汉成死敌,必然不能和楚、汉同时开展,而项羽去除北面的后顾之忧后,自然可西向专心先攻灭汉,再反手灭掉韩信。所以这也是韩信不肯背叛的原因吧,他也没料到,功盖当世竟会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黑衣大居士


项羽,刘邦,韩信三者三分天下可行并且三者鼎立时间可能会比三国更长。

为什么呢?我们依次来看:

1、韩信:出生于没落韩国贵族,所谓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年少贫苦,生活困顿,性格隐忍,后投靠刘邦时运得当,才华生花,帮助汉王东征西讨,极大的打击了项羽的实力。成为楚军由胜转衰的始作俑者,后占据齐鲁,掌控汉军30万兵力,逼迫刘邦晋封其齐王,开始坐观楚汉对峙。成为压死双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韩信用兵如神,是典型的将才。水灌章邯,淹盖龙且,善于形成点的突破。

2、项羽:出生于楚国贵族,祖父项燕任职楚国元帅,父亲为将军最后双双战场马革裹尸,国破家亡,项家一门忠烈,威名远播,叔父项梁轻财好义,项羽天生奇才,勇力过人。楚军主要为骑兵部队特别是在经历巨鹿之战后战力达到巅峰。骑兵就是现代的坦克,楚国骑兵有万夫不当之勇,威慑天下。占据江东及中原地区。但在经历三秦丢失(章邯等三王失败被杀),大将龙且20万楚军被灭,大将英布、蒲将军皆叛楚,实力大打折扣,剩余10万人马,但皆精锐。相对汉军形成长线阻隔。

3、刘邦:出生八辈贫农,为人大方豪爽,头脑灵活,原则性不强,经营人际关系是一把好手,混到了亭长(地保)的位置,后来借着天下动乱的形势揭竿而起,割据巴蜀,占领三秦之地,对外进可攻退可守。积极联络诸侯围攻项羽。逐步消耗项羽实力,且占有楚军粮食基地—敖仓,因忌惮楚军战力不敢贸然行动,与之对峙垓下,联合诸侯聚兵70万(包括被韩信掌握的30万汉军,因韩信名义臣属刘邦故计入)。相对楚军形成面的包围。

三者的关系,

项羽相对于韩信是线与点的关系,全面进攻韩信的话,韩信短期内实力有限凭借不大的后方基地无法支撑,但韩信是将才,谋略过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项羽一时难以拿下,且其一旦自立门户实力也会迅速扩充。

失去韩信的支持后刘邦实力大减相对于项羽,其面与线的定义模糊,双方差距已不大,均无法战胜对方,最终罢兵言和,实际上在对峙期间,双方和谈气氛相当浓烈,士兵厌战情绪高涨,并且楚军此时已经出现缺粮。定不会贸然进攻刘邦。

刘邦对于韩信的能力是充分了解的,不然也不会被迫封其为齐王。因此也不敢主动攻击韩信。

韩信对于项羽和刘邦是点的关系,实力有限,无法展开有利的攻势,虽然大象忌惮老鼠,但是发疯的大象踩死老鼠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性格及其他要素对比:

1、韩信谋而不勇,安于现状。

2、刘邦志大才疏,而善于用人。但年龄已经很大了。健康不佳。时间长了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

3、项羽勇而无大谋,冲动易怒。

若刘邦死去,软弱的刘盈继位,

想想三国末期如果无司马氏取代曹氏的话,三位后主的天下估计会各自长久多,换句话说没有最差只有更差的结果反而更加稳固。说不准项羽,刘邦,韩信的三足鼎立及继任者的局面维持也会超过三国的60年[呲牙]






南京安护


三分天下是可行的,不过终将走向统一,统一是趋势。

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有了

刘邦与项羽对峙,韩信攻占诸侯之地,韩信在齐地有兵马,有钱粮,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项羽那么骄傲的人,后来都拉拢韩信,至少不想让韩信帮刘邦,韩信是有三分天下的实力的。当时韩信帮谁,谁就得天下,韩信谁也不帮,那么就是三分天下。韩信有这个实力。

刘邦已经无法控制韩信

三分天下完全在于韩信是否愿意,刘邦已经无法掌控韩信了。韩信有兵有权,并且是他招募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汉军,主要的将领当时都在刘邦那,韩信也有自己的亲信。韩信远在齐国,刘邦根本无法控制韩信,韩信因为刘邦拜将的恩情而不想反刘邦,最终还是选择帮助刘邦。

三人的关系可维持三分天下

刘邦单凭自己打不过项羽,而项羽也不是有绝对实力可以灭刘邦的。因为刘邦还有英布,彭越,赵王等人的支持。韩信的军事能力最强,项羽也灭不了韩信。韩信与刘邦的地盘相距甚远,也打不着,而且他们的关系也不好开战。只要项羽不灭,就是一直三分天下,项羽只要还在,刘邦就和韩信打不起来。

终将统一

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分久必合。若是项羽能打败刘邦,那么之后必然是韩信灭项羽而统一。若是刘邦打赢了项羽,最终刘邦还是可以统一。因为在关系上,韩信理亏,没有理由打刘邦。而且刘邦擅长谋略,联合诸侯。韩信是帅才,却不是帝王之才,刘邦还是可以战胜韩信的。三人如同石头剪子布一般的关系,就看谁先被灭。天下总会一统的。


未济


不可行。

首先他们对自己的定位不一样。

刘邦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主公,他的心智强大,意念坚定,情商高并且性格腹黑,脸皮很厚。并且在起义初期,聚集了很多有才能的人士,和钱财。

韩信你自己的定位就是元帅。军事上才能特别强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相提并论的人很少,但是他在政治上能力很低。情商也比较低。性格优柔寡断(从蒯通劝他自立可以看出)并且在有能力的时候。天下已经比较明确。而且还是刘邦底下的元帅。

项羽对他的定义是将军。带领少量的人马战胜数倍的敌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自己的英勇。决定一场战役的左右。但是他不了解底下人的心理,连表面上都不能做到同富贵。性格的缺陷(鲁莽)。情商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所以是不可行的。





小灰学历史369


个人觉得不可行,曾有人提议让韩信与刘邦和项羽三分天下,可韩信果断回拒,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提议的这个人是项羽,韩信如果听了这个建议,就相当于成了项羽的搭档,跟着项羽就有好下场么?未必。第二,韩信本来名声就不好,如果这时候再背叛刘邦,将来只怕更好混。第三,韩信手下的士兵,大多是跟着刘邦起来的,韩信相当于是总经理,但是刘邦才是东家,所以不能轻易冒险。

当时的情况的确是韩信、刘邦。项羽各占一块地盘,但是韩信是刘邦的亲信呀,如果听了项羽的建议,那不就代表韩信已经站在刘邦的对立面儿上了么?这样的话,时人就会认为韩信是项羽的帮手。可是,跟着项羽就好混吗?也不是吧,当年的韩信在项羽手下就没有得到重用,现在这样的情况,韩信怎么会轻易相信项羽?

再者说,韩信当年受到的胯下之辱,已经成了他人生的一个污点,一个君主身上背上这样贪生怕死的名声,是很容易受到别人攻击的,如果再背叛刘邦,那么韩信的民声可以说就成了臭水沟里的污泥了,如果到时候刘邦翻过身来打韩信,相信很多人原因为刘邦除掉韩信这样没有好名声的下属的。

最重要的是,韩信当时带的兵并不是韩信的亲兵,而是从刘邦那里拉过来的,带着这样的士兵造反,自己的大后方就不稳定,韩信就没有百分之百胜利的把握,万一到时候刘邦还有什么后手,韩信不就完了。所以,综合考虑下来,三分天下并不是什么很好的建议。







我就要转运


项羽、刘邦、韩信三分天下不可能实现。

首先,他们本身不具备成为王者的素养。项羽和韩信都是出色的军事家,而非出色的政治家。项羽拥楚王而实力卓绝天下,却在秦亡后被各地诸侯牵引,疲于救火,缺乏政治家的战略能力。韩信大体情况跟项羽差不多,他们都是一流的将帅,而非王者。

其次,刘邦建国后评价汉初三杰说了这样一段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那么刘邦为何就能成为帝王,而非他们三人呢?刘邦是出色的政治家,他有明确的目标。知人善用,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这才是王者的必要素养。

就算韩信在荥阳之战的时候,原则上自立不帮助刘邦。无非刘邦出让一些利益,一场战役的成败还决定不了天下归属。而刘邦据崤函之固,四塞沃野之地。若项羽和刘邦和解,他就会去攻击韩信…所以天下迟早还是刘邦的,无非早晚问题。

历史都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构成,每个参与者的性格,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小何读历史


不可能,他们是各种毒,的代表人物,什么叫蛊,就把许多有毒的虫子放在一个盅里任其互相撕杀相互吞食,最后吃了所有毒虫而活下来的虫子叫蛊,巨毒无比。

项羽曰独,凡事好于专权,自大无比,目中无人,决不肯与人分享权力。

韩信曰毒,一骗孩童在树上很项羽头上撒尿,孩童被害。二,为独占好风水,埋了生母的等着发达。三,坑害为其指路的人,怕其告诉追兵自己的去向。损事做尽,已损了他自己四十年阳寿。

刘邦曰独蛊,不管他使出了什么花招,都不能改变其本质。刘邦为逃避追兵坐在马车里,为了让马车跑的更快些不停的往车下扔自己的孩子,可见其人格。

项羽虽独,临死放不下宠妾,也做不到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韩信也独,说其活埋生母的其实埋的只是一把头发,并未敢加害亲人,而,虎独不食子,刘邦往车下扔孩子,说明其本性远超禽兽,项羽与韩信败信他也是必然的。





破译门人


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被公认为是古代战争谋战派的巅峰人物。韩信在楚汉之初就被萧何赞誉为“国士无双”,一人兼任王侯将相,在后世更是被誉为“兵仙”。可惜的是,这样不世出的英豪最终死于妇人之手,让人唏嘘不已。后人不免推想如果韩信拥兵自立是否能结局完满。下面阳光旧事录就从三个方面评点韩信拥兵自立能否三分天下?

第一,韩信依附汉军成功,缺乏根基

韩信最初贫困交加,在家乡备受欺侮,甚至遭受屠夫的胯下之辱。韩信没能通过家族和乡邻发展自己的力量,导致自己只能依赖他人的赏识建功立业。

项梁起兵后,韩信先后跟随项梁和项羽,都是默默无名,如果不是碰上刘邦,怕是一生难有成就,真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信最终获得了刘邦的赏识,在汉军如鱼得水,打着汉军旗号征伐天下,才成就了兵仙的威名。

归根结底,韩信是依附汉军才获得成功,就像狗身上的跳蚤,离开了狗多半只能等死。比如,太平天国时,翼王石达开战功赫赫,但脱离本部不久便身首异处。

第二,刘邦后手众多,韩信难成气候

首先,刘邦对韩信军队具有充分的控制能力。汉军阵营里,韩信虽然独当一面,但在自己的部队里也做不到大权独揽,因为韩信之下,刘邦的亲信曹参掌步兵、灌婴掌骑兵、还有傅宽等中高层制约,更不要说底层士兵都是冲着汉军大旗去的。这也是刘邦在成皋之战大败后,以及垓下之战大胜后都可以轻易的夺走韩信军队指挥权的原因。

其次,韩信如果侥幸躲过刘邦亲信的扼杀造反成功,队伍也会四分五裂,然后就要马上面对张耳从北方、彭越从西方、甚至英布从南方的打击,基本会被扼杀在摇篮里,最终只不过火中取粟,给项羽赢得时间。

第三,说客夸大其词,以小博大

春秋战国以来,纵横家们闪亮登场、摇摆口舌,大多夸大其词,以便争取上位者的赏识,谋求一官半职、功成名就,张仪、苏秦、武涉、蒯通都是这类人。

武涉和蒯通劝说韩信自立的话尽情的夸大韩信自立的收益,而有意的忽视自立的难度和可行性。蒯通说韩信自立就足以左右局势,凭神勇就能降服天下,真是最不着调的夸夸其谈,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还缺乏可操作性。

这些说客纯粹是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天下大势和人民死活,希望以小博大,渴望凭着三寸之舌成为开国元勋。

最后,韩信思忖良久还是拒绝了蒯通的蛊惑。除了感恩刘邦赏识,又何尝不是因为无力自立。跟着刘邦足够建功立业、万世留名,而背叛却只会身败名裂、前功尽弃。总而言之,韩信如果拥兵自重,也做不到和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如果灭齐后不胁迫刘邦封王,说不定能像曹参、灌婴一样得以善终。






老生常谈影视


在龙且战死后,项羽已三面受敌,西边的刘邦,北边的张耳,东边的韩信,再加上那个无处不在的彭越,项王不得不对现实妥协。

他自出道以来,第一次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准备去找韩信谈和,希望他保持中立。

项羽提出了四百多年后才会出现的那个词语。

三分天下!

项羽派出了武涉前往齐国,对韩信这个曾经根本看不起的手下人生中第一次说出了软话。

武涉对韩信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刘邦贪得无厌,不吞并天下绝不会罢休的。

刘邦不可信,多次落入项王手中,因项王怜悯才活命,而一旦逃脱,就背盟弃约,攻击项王,不可亲近,不能信赖。

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三分天下。

足下没被刘邦干掉,完全是因为项王的牵制,如今楚汉相争,决定天下的筹码,却是在足下的手中。

如果项王灭亡,下一个就轮到了足下,您与项王有旧日恩情,为何不能三分天下而称王自主呢?

如果足下放弃眼下的机会,一心投汉而攻楚,恐怕不是智者的作为啊!”

武涉的分析不可谓不透彻,但韩信却回答的很干脆:

当初我服侍项王,官位不过郎中,进言不被听从,献策不被采用,但汉王授予我上将印绶,交予我数万士卒,脱下自己的衣服给我穿,分出自己的食物给我吃,言听计从,所以我有今天。

我韩信受人大恩,背叛不详,我的心意与决定至死不变,请阁下向项王转达谢意。”

刘邦对韩信的知遇之恩,在这关键的时刻,帮到了自己。

但这还不算完。

因为整个秦末最危险的说客,再次和韩信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这个人,就是蒯通。

蒯通对韩信说:在下学过看相。

蒯通扔出了一个任何人都不会拒绝的话引子。

尤其是大人物,在掌握了太多可掌握的东西后,对于玄之又玄的东西,无限好奇。

韩信也不例外,对蒯通说:先生给我看看吧。

蒯通说:这事得单唠。

韩信屏退了左右,蒯通道:相您的正面,不过封侯,但容易有危险,且不稳当。

但相您的背面,贵不可言!

韩信听出了话里有话,示意蒯通继续说。

蒯通说:楚汉战争三年了,楚人由彭城开始,转战追击,一路追到荥阳,威震天下,但在荥阳一线军锋已经被阻三年了。

汉王统领数十万军队,占据绝对地利,凭借山河险要阻击楚军,却无尺寸之功,败走于荥阳,负伤于成皋,往来于宛城叶县之间,疲于奔命。

眼下这种僵持的局势,应该有一个新的圣贤出来收拾大局。

这个圣贤,就是您。

目前,大王助楚则楚胜,助汉则汉胜,但眼下,解决天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齐国的主宰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造成一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的均势。

历史有时是很有随机性的,因为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刹那,差点提前四百多年进入了三国时代。

最后,蒯通说出了那句千百年来,劝人下决定时,最有杀伤力的话: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韩信在思索良久后,还是在对蒯通说感刘邦大恩的话,但蒯通作为最危险的说客,却从侧面扔出了让人无言以对的二人组,张耳和陈馀。

张耳和陈馀都是平民布衣时,生死患难是刎颈之交。

但巨鹿之战后,两人产生了巨大的隔阂。

关中分封后,两人则变成了巨大的仇恨。

先是陈馀赶跑了张耳,张耳又在大王的帮助下斩杀了陈馀。

曾经的刎颈之交变成了天下的笑柄。

他两人的关系,不可谓不深厚,但最后却落了个自相残杀,这是为什么呢?

可以同贫贱,不可同富贵,人心难测,祸患生于多欲。

您对汉王,现在是一厢情愿式的一往情深,您跟汉王的交情远没有张耳和陈馀的深厚,但您和汉王牵扯的利益矛盾,却已经远远是张耳和陈馀所能比的了。

所以,您认为汉王不会危害于您,在下认为是错误的想法。

文种在帮勾践称霸后,死于非命,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况且现在,大王已经功高震主!

大王灭魏,破代,略赵,服燕,平齐,打下了大半个天下啊!

功劳天下第一,武略世间无二,人间已经无人可比了。

如今的足下,头顶震主之威,手握不赏之功,无论归楚归汉,都已经得不到信任了,眼下还有您愿意屈居但别人却不害怕的地方吗!

蒯通的这段话,水平可比刚刚的武涉高多了,不仅有局势上权衡,更有人性上的推测,最主要的是,他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你现在的功劳已经大到了无官可赏,无人可制的程度了!

你韩信并不是萧何与张良,这俩刘邦可以随时弄死,但你韩信不仅谁也弄不死,你心情不好还可以随时弄死别人。

韩信就像个核武器一样,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心存不安。

但核武器却让今天的世界大部享受了罕见的长达几十年的宝贵和平。

为什么?

因为各大国间都有核武器。

但现在,世界上的核武器只有俩,一个项羽,一个你韩信。

韩信选择了沉思,但韩信还算幸运的,最起码这个道理,有人曾经掰开揉碎的给他讲过,千年后,有一个父亲,却并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身边更加没有人敢这么说,或者说,他想明白了,但左右为难。

这个父亲,叫李渊。

并非他是核武器,他只是有个核武器的儿子。

几天后,韩信依然没有回音,蒯通再次做了一把尝试。

大体意思表达的是行事果断,是智慧的体现,犹豫不决,是成事的障碍,计较毫厘小事,无视天下大局,认识已经清楚却不敢决断的实时,更是成事的祸害。

成功难而失败易,时机难得而失去容易,足下三思。

蒯通对韩信说的这堆话,很有必要多琢磨几遍,极其精彩!

韩信在这个历史的重大拐点上,面对三足鼎立的可能性而选择了放弃,他选择了赌刘邦这个人。

韩信的价值观是什么呢?

“他和刘邦不同的是,虽然他不要脸,但他的脸皮比刘邦薄多了,他的内心思路中,有一条贯穿了他的一生。

“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这个时代,作为“士”的核心思想。

三岁定八十,你的内在价值思想,永远是决定你一生命运与选择的最关键依据!”

不能说这个价值观是错的,但要分情况,分场合。

刘邦一直以来,在做人主的工作岗位上做的无可挑剔,但是对于蒯通的话,有一句最重要的话,韩信没有仔细琢磨明白,或者说,韩信明白,但一厢情愿的进行了忽视。

他的梦想,是“成不世之功,留万世之名”。

“功”与“名”,是一个“士”终身的最大梦想。

“功”是拜将封侯荫子孙。

这个“名” 包括什么呢?

有直到今天都在谈论的由“背水一战”等神奇战例所撑起来的“武略千古无二”。

也有并没有发生,但韩信最终希望流传后世的“君臣两相宜”。

一个士终其一生所希望达到的精神状态是:你懂我,用我,我最终也值得你拥有

不过韩信现在就像一只谁也栓不上链子的老虎,他自己虽然只想在那趴着,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允许他就在那趴着,要么进笼子,要么被杀死,没有别的出路。

你认为你拥有我拥有你。

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韩信,在这最应该做推演的时刻,选择了一厢情愿。

此时此刻,他和项羽一样,选择了对人却不对事!

蒯通在韩信拒绝后,这位明白人装疯做了巫师,退出了历史舞台,并最终得以善终。

韩信就像香港的黑社会电影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一样:上了路,就不能回头!


不忘呀


我是阳高快乐,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不可行,因为韩信本人不同意。

一、韩信因受刘邦信任,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有感恩之心。

二、韩信虽然有用有谋,勇冠三军,战功显赫,但他无君天下的想法和野心。

三、韩信如果自立为君,难免会受到楚汉联军的攻击,腹背受敌,那样他文武才财等方面均会产生劣势,最终结果难料。

四、韩信所能占据之地平原居多,关隘少,易攻难守,地理位置方面没有优势。

五、在政治斗争中,他只信奉基本的理和义,他深谙兵家之战略,但是却不懂得权谋。这也许就是韩信最可爱的地方,一个有情有义,才华横溢,不懂权术的人,所以他不愿参与到国家政治斗争中,只愿意当好元帅,享受驰骋疆场的感觉。

六、韩信曾经对武涉说:“臣得事项王数年,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策不用,故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数万之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吾得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背之不祥。幸为信谢项王。”从这里看出韩信也很相信迷信,认为背信弃义或者三分天下是不祥之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