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中國
項羽、劉邦、韓信三分天下是不可能的,不是軍事實力決定,而是當時八百年的文化底蘊決定的。當時的社會只有兩個趨勢,一是統一天下,二是恢復戰國七雄。
周朝文化的矛盾性決定了“始皇帝”稱號的矛盾性
周朝浩浩蕩蕩八百年,無論是生存的擴張,還是部落的侵略,姬姓和姜姓聯合將商湯部落吞併。以“青銅盟約”的形式與各個部落進行約定,以直系親屬拱衛京師,以確保天下的穩定。四百年的平安無事,制定周禮,發展農業,社會出具規模。如無意外,周朝應該朝著天下一統的去世走下去。誰知西戎入侵,申候內訌,周天子失去了威嚴。各個諸侯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長江流域的楚國,不僅不尊崇中原禮儀,而且還自成文明,問鼎中原。各個諸侯也開始不安分,尤其是鄭國,在中原瞎折騰,最後發現在秦、晉、楚、齊面前就是個笑話。
但是周天子的正統性還在那裡呢,各國也都從自身出發,開始營造統治的正統性,出版左傳、公羊傳、呂氏春秋什麼的,又是參商照耀,又是五帝之後的,只可惜了楚國和秦國,沒辦法,也只好上五帝上面靠,誰知又被中原正統瞧不起,愣是給劃到了西戎和南蠻裡面了。
後四百年,社會秩序逐漸趨於平衡,形成了周天子佔據中原,成為名義上的共主,七國相互制衡,社會暫時穩定。誰曾想,當初誰也瞧不起的秦國,連著出了七個賢君,一個不行的,還只當了三天就駕鶴西歸了,這一下子秦國就把其他各國遠遠的拋在了後面。到了嬴政,愣是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實行郡縣制,開始了“文書行政”制度。
但是嬴政畢竟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對社會體制沒有深刻認識,而且還自成“始皇帝”,把自己放在了三皇五帝的上面。三皇五帝是何等人物,直到現在,三皇五帝的權威還深入人心。東周四百年,人民生活已經適應了當地的體制,形成了自己的風俗,尤其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母體。入侵最難的就是文化入侵,秦國大張旗鼓的開展了名垂千古的“書同文、車同軌”的改制,這可是嚴重的文化侵略。雖然被強制的推行,但是各文化母體是相當抵制的。尤其是楚國,相當不平衡,實力來說和秦國差不多,而且地勢上還佔有戰略優勢,誰知就被秦國給吞併了。留下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反動口號。當然,不只是楚國,其他國家也是蠢蠢欲動,只不過是楚國人帶了頭。
因此說,西周與東周的發展,造成了文化的矛盾性,既有統一的軍事趨勢,又有文化母體形成的勢力平衡,從而造成了秦始皇在稱號上的矛盾性。
項羽、劉邦、韓信三家的理論基礎和正統性
項羽,是項燕之後,打著“楚雖三戶啊、亡秦必楚”的口號,號召楚地軍民和各諸侯開始聯合反秦活動。項羽的正統性就在於“口號”,所以他不能當天子,能當天子的只有熊心,正統的楚國國君後代。因此,項羽選擇了分封諸國,希望以霸王的身份統領諸國。
劉邦,以赤帝子斬白帝子的名義開始了逐鹿天下的征伐,兩個人的本質是不一樣的,項羽是楚國造反,恢復東周。劉邦是代替秦國,統一天下。而且劉邦統一天下還是分了兩步走,一是剖符分封諸國。二是非劉姓不得封王。但是劉邦不能選擇分封諸國的,因為他的理論基礎是站在平民造反的基礎上的,不以諸侯國的勢力聯合為政,如果延續項羽的做法,社會將再一次洗牌。
韓信,正統出身都沒有,任何的理論基礎都沒有,說他三分天下,就在於垓下之戰,劉邦項羽對峙的時候,因為掌握軍權,被兩派拉攏。身邊的謀士蒯也建議自立為王。但是等劉邦或者項羽兩個人騰出手來,必定收拾韓信。或許軍事能力趕不上韓信,但是戰爭更多的經濟和人口因素,韓信是沒有這個基礎的,而且齊國的田橫還活著哪。除了韓信,彭越、王陵等一大批草莽英雄等著那,怎麼也輪不到韓信。
所以說,八百年的文化已經決定了天下趨勢,或統一,或制衡,三分天下是不可能的。就算四百後的三國,雖然實質上是三分天下,但名義上都是一統天下。
傲虎樓主
項羽,劉邦,韓信三者三分天下可行並且三者鼎立時間可能會比三國更長。
為什麼呢?我們依次來看:
1、韓信:出生於沒落韓國貴族,所謂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年少貧苦,生活困頓,性格隱忍,後投靠劉邦時運得當,才華生花,幫助漢王東征西討,極大的打擊了項羽的實力。成為楚軍由勝轉衰的始作俑者,後佔據齊魯,掌控漢軍30萬兵力,逼迫劉邦晉封其齊王,開始坐觀楚漢對峙。成為壓死雙方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韓信用兵如神,是典型的將才。水灌章邯,淹蓋龍且,善於形成點的突破。
2、項羽:出生於楚國貴族,祖父項燕任職楚國元帥,父親為將軍最後雙雙戰場馬革裹屍,國破家亡,項家一門忠烈,威名遠播,叔父項梁輕財好義,項羽天生奇才,勇力過人。楚軍主要為騎兵部隊特別是在經歷鉅鹿之戰後戰力達到巔峰。騎兵就是現代的坦克,楚國騎兵有萬夫不當之勇,威懾天下。佔據江東及中原地區。但在經歷三秦丟失(章邯等三王失敗被殺),大將龍且20萬楚軍被滅,大將英布、蒲將軍皆叛楚,實力大打折扣,剩餘10萬人馬,但皆精銳。相對漢軍形成長線阻隔。
3、劉邦:出生八輩貧農,為人大方豪爽,頭腦靈活,原則性不強,經營人際關係是一把好手,混到了亭長(地保)的位置,後來藉著天下動亂的形勢揭竿而起,割據巴蜀,佔領三秦之地,對外進可攻退可守。積極聯絡諸侯圍攻項羽。逐步消耗項羽實力,且佔有楚軍糧食基地—敖倉,因忌憚楚軍戰力不敢貿然行動,與之對峙垓下,聯合諸侯聚兵70萬(包括被韓信掌握的30萬漢軍,因韓信名義臣屬劉邦故計入)。相對楚軍形成面的包圍。
三者的關係,
項羽相對於韓信是線與點的關係,全面進攻韓信的話,韓信短期內實力有限憑藉不大的後方基地無法支撐,但韓信是將才,謀略過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項羽一時難以拿下,且其一旦自立門戶實力也會迅速擴充。
失去韓信的支持後劉邦實力大減相對於項羽,其面與線的定義模糊,雙方差距已不大,均無法戰勝對方,最終罷兵言和,實際上在對峙期間,雙方和談氣氛相當濃烈,士兵厭戰情緒高漲,並且楚軍此時已經出現缺糧。定不會貿然進攻劉邦。
劉邦對於韓信的能力是充分了解的,不然也不會被迫封其為齊王。因此也不敢主動攻擊韓信。
韓信對於項羽和劉邦是點的關係,實力有限,無法展開有利的攻勢,雖然大象忌憚老鼠,但是發瘋的大象踩死老鼠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性格及其他要素對比:
1、韓信謀而不勇,安於現狀。
2、劉邦志大才疏,而善於用人。但年齡已經很大了。健康不佳。時間長了容易出師未捷身先死。
3、項羽勇而無大謀,衝動易怒。
若劉邦死去,軟弱的劉盈繼位,
想想三國末期如果無司馬氏取代曹氏的話,三位後主的天下估計會各自長久多,換句話說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的結果反而更加穩固。說不準項羽,劉邦,韓信的三足鼎立及繼任者的局面維持也會超過三國的60年[呲牙]
南京安護
不可行。
首先他們對自己的定位不一樣。
劉邦對自己的定位就是主公,他的心智強大,意念堅定,情商高並且性格腹黑,臉皮很厚。並且在起義初期,聚集了很多有才能的人士,和錢財。
韓信你自己的定位就是元帥。軍事上才能特別強大。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相提並論的人很少,但是他在政治上能力很低。情商也比較低。性格優柔寡斷(從蒯通勸他自立可以看出)並且在有能力的時候。天下已經比較明確。而且還是劉邦底下的元帥。
項羽對他的定義是將軍。帶領少量的人馬戰勝數倍的敵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以自己的英勇。決定一場戰役的左右。但是他不瞭解底下人的心理,連表面上都不能做到同富貴。性格的缺陷(魯莽)。情商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所以是不可行的。
小灰學歷史369
我覺得很有機會,不過需要正確的時機。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公元前204年,韓信被派到了北方戰場,聲東擊西拿下魏國,背水一戰大破趙國,水淹龍且二十萬大軍一舉拿下齊國,北方六國盡收囊中。
這個時候,天下三分之二都在韓信手裡,韓信有三種選擇,第一,自立為王,北方都在自己手中,有逐鹿天下的能力,第二,繼續跟著劉邦混,打下天下,自己封王,功成名就,還有第三種可能,就是投靠項羽,這一點有難度,韓信曾評價項羽“匹夫之勇,婦人之仁”。
這個時候辯士蒯通給韓信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大好局面。得出的結論就是,不如誰也不幫,自己幹,這樣三國鼎立,誰也不敢侵犯誰,達到一種均勢,將來還可能大有作為。
我們可以推演一下。劉邦,項羽,韓信,三人三個特點,劉邦善於用人,項羽勇武過人,韓信軍事才能突出。
如果是三分天下局面,韓信手裡的牌最好,劉邦的牌稍微差一點,項羽的牌最差,三個人形成鬥地主的局面,戰略佈局來看,項羽的根基最差,劉邦坐擁關中與蜀地,韓信坐擁黃河以北廣大地區,最先被鬥趴下的應該還是項羽,然後是劉邦與韓信的PK。
劉邦與韓信逐鹿,勝負比較難說,劉邦是有雄才大略的領導,而韓信是軍事理論與實踐的天才,短期內劉邦可能會被韓信打的比較慘,但從長期的角度來說,如果韓信能夠成長和轉變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而非大將軍,鹿死誰手未可知。倆人都有機會。當然,如果韓信一直用一種將軍的視角來對待逐鹿天下這件事情,最終劉邦有可能勝在大局觀。
韓信其實有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年輕,劉邦當時已經近五十了,再耗上三五幾年,他也快歸天了,耗下去,韓信贏面很大。
現在想來,同樣是死,韓信在當年自己鼎盛的時期,完全可以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反了劉邦。畢竟,劉邦給韓信沒少挖坑,而韓信欠劉邦的恩情已經還的差不多。
如果是這樣,韓信的結局會不會好一點呢?
三分天下真的是有可能的。
小灰LX
三分天下是可行的,不過終將走向統一,統一是趨勢。
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有了
劉邦與項羽對峙,韓信攻佔諸侯之地,韓信在齊地有兵馬,有錢糧,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項羽那麼驕傲的人,後來都拉攏韓信,至少不想讓韓信幫劉邦,韓信是有三分天下的實力的。當時韓信幫誰,誰就得天下,韓信誰也不幫,那麼就是三分天下。韓信有這個實力。
劉邦已經無法控制韓信
三分天下完全在於韓信是否願意,劉邦已經無法掌控韓信了。韓信有兵有權,並且是他招募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漢軍,主要的將領當時都在劉邦那,韓信也有自己的親信。韓信遠在齊國,劉邦根本無法控制韓信,韓信因為劉邦拜將的恩情而不想反劉邦,最終還是選擇幫助劉邦。
三人的關係可維持三分天下
劉邦單憑自己打不過項羽,而項羽也不是有絕對實力可以滅劉邦的。因為劉邦還有英布,彭越,趙王等人的支持。韓信的軍事能力最強,項羽也滅不了韓信。韓信與劉邦的地盤相距甚遠,也打不著,而且他們的關係也不好開戰。只要項羽不滅,就是一直三分天下,項羽只要還在,劉邦就和韓信打不起來。
終將統一
天下一統是大勢所趨,分久必合。若是項羽能打敗劉邦,那麼之後必然是韓信滅項羽而統一。若是劉邦打贏了項羽,最終劉邦還是可以統一。因為在關係上,韓信理虧,沒有理由打劉邦。而且劉邦擅長謀略,聯合諸侯。韓信是帥才,卻不是帝王之才,劉邦還是可以戰勝韓信的。三人如同石頭剪子布一般的關係,就看誰先被滅。天下總會一統的。
未濟
個人覺得不可行,曾有人提議讓韓信與劉邦和項羽三分天下,可韓信果斷回拒,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提議的這個人是項羽,韓信如果聽了這個建議,就相當於成了項羽的搭檔,跟著項羽就有好下場麼?未必。第二,韓信本來名聲就不好,如果這時候再背叛劉邦,將來只怕更好混。第三,韓信手下的士兵,大多是跟著劉邦起來的,韓信相當於是總經理,但是劉邦才是東家,所以不能輕易冒險。
當時的情況的確是韓信、劉邦。項羽各佔一塊地盤,但是韓信是劉邦的親信呀,如果聽了項羽的建議,那不就代表韓信已經站在劉邦的對立面兒上了麼?這樣的話,時人就會認為韓信是項羽的幫手。可是,跟著項羽就好混嗎?也不是吧,當年的韓信在項羽手下就沒有得到重用,現在這樣的情況,韓信怎麼會輕易相信項羽?
再者說,韓信當年受到的胯下之辱,已經成了他人生的一個汙點,一個君主身上背上這樣貪生怕死的名聲,是很容易受到別人攻擊的,如果再背叛劉邦,那麼韓信的民聲可以說就成了臭水溝裡的汙泥了,如果到時候劉邦翻過身來打韓信,相信很多人原因為劉邦除掉韓信這樣沒有好名聲的下屬的。
最重要的是,韓信當時帶的兵並不是韓信的親兵,而是從劉邦那裡拉過來的,帶著這樣的士兵造反,自己的大後方就不穩定,韓信就沒有百分之百勝利的把握,萬一到時候劉邦還有什麼後手,韓信不就完了。所以,綜合考慮下來,三分天下並不是什麼很好的建議。
我就要轉運
首先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談項羽、劉邦、韓信能不能三分天下,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不是太可能。雖然從軍事實力上考量三人都相當厲害,項羽是西楚霸王,且擁有幾十萬的大軍。和劉邦在爭奪天下之時就比劉邦軍事實力強的多,只是後來有了鴻門宴、垓下之戰,劉邦又有了蕭何、張良、韓信這些謀士,無異於囊括了相當的智囊團,張良會算命,其早就知道劉邦會是將來的皇上,所以才順應天勢去輔佐他,劉邦在用人上比項羽要高明很多,其文有張良,武有韓信,樊噲等,老婆呂雉也在背後出謀劃策,所以劉邦奪取天下是勢在必得。
韓信戰功顯赫,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軍事才能強不代表其謀略上要高一籌,後來呂雉用計謀害死了他就是害怕他功高蓋主,就是韓信沒有篡奪王位的想法也不會讓他不死。他不會放棄辛苦打拼得來的地位,這和他的性格有關。
項羽武功高強,力拔山兮氣蓋世,少能巨鼎,又有謀士范增做輔助,自小也有遠大抱負,項羽少時在街上見到秦始皇經過時說:“彼可取而代也!"可見其早有建功立業的抱負,辛苦多年和劉邦建立兩分天下的局面,只不過鴻門宴上婦人之仁讓劉邦僥倖逃脫,自己輕敵又有些兒女情長,比如只寵愛虞姬,虞姬自刎後心裡防線已經崩潰百分之八十了,就是最後有機會乘船逃回江東,他也放棄了。所以註定他不能和劉邦平分天下。
所以,我覺得三人雖都有卓越的才能但是當時的格局,還有個人的性格註定三人不能平分天下,就像三國時期最後還不是統一於晉朝,這是歷史的趨勢。
長在心尖的無憂花
韓信是最慘的帝國合夥人,如果背漢自立,短期內可以三分,長期極有可能被項羽各個擊破。
當年楚漢相爭在最關鍵的時刻,韓信的謀士蒯通假借相面對韓信說過一番話,“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貴乃不可言”,言下之意是勸韓信自立為王。意思是:看你的面相,僅到封侯而已,並且還很不安全,有鳥盡弓藏之險,但看你的背相,卻尊貴無比,但是韓信並未聽從。項羽也曾派謀士勸說韓信背漢向楚,韓信認為受漢王大恩,不能背叛。
其實歷史遠沒有那麼簡單,如果韓信自立,他手下的將領很多會歸漢,無論是下屬實力,還是底盤的穩定性,與楚、漢相比,均較弱。且背叛後,即與漢成死敵,必然不能和楚、漢同時開展,而項羽去除北面的後顧之憂後,自然可西向專心先攻滅漢,再反手滅掉韓信。所以這也是韓信不肯背叛的原因吧,他也沒料到,功蓋當世竟會落得身死族滅的下場。
黑衣大居士
項羽、劉邦、韓信三分天下不可能實現。
首先,他們本身不具備成為王者的素養。項羽和韓信都是出色的軍事家,而非出色的政治家。項羽擁楚王而實力卓絕天下,卻在秦亡後被各地諸侯牽引,疲於救火,缺乏政治家的戰略能力。韓信大體情況跟項羽差不多,他們都是一流的將帥,而非王者。
其次,劉邦建國後評價漢初三傑說了這樣一段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那麼劉邦為何就能成為帝王,而非他們三人呢?劉邦是出色的政治家,他有明確的目標。知人善用,發揮每個人的長處,這才是王者的必要素養。
就算韓信在滎陽之戰的時候,原則上自立不幫助劉邦。無非劉邦出讓一些利益,一場戰役的成敗還決定不了天下歸屬。而劉邦據崤函之固,四塞沃野之地。若項羽和劉邦和解,他就會去攻擊韓信…所以天下遲早還是劉邦的,無非早晚問題。
歷史都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構成,每個參與者的性格,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小何讀歷史
我是陽高快樂,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不可行,因為韓信本人不同意。
一、韓信因受劉邦信任,才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他有感恩之心。
二、韓信雖然有用有謀,勇冠三軍,戰功顯赫,但他無君天下的想法和野心。
三、韓信如果自立為君,難免會受到楚漢聯軍的攻擊,腹背受敵,那樣他文武才財等方面均會產生劣勢,最終結果難料。
四、韓信所能佔據之地平原居多,關隘少,易攻難守,地理位置方面沒有優勢。
五、在政治鬥爭中,他只信奉基本的理和義,他深諳兵家之戰略,但是卻不懂得權謀。這也許就是韓信最可愛的地方,一個有情有義,才華橫溢,不懂權術的人,所以他不願參與到國家政治鬥爭中,只願意當好元帥,享受馳騁疆場的感覺。
六、韓信曾經對武涉說:“臣得事項王數年,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策不用,故背楚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數萬之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吾得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背之不祥。幸為信謝項王。”從這裡看出韓信也很相信迷信,認為背信棄義或者三分天下是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