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明明比魏延差,為什麼諸葛亮要培養姜維做自己的接班人呢?

簡樸韻


無論武藝還是領兵做戰的指揮才能,姜維並不比魏延差,兩人都具備獨當一面的軍事才能。



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對姜維和魏延都很倚重,事實上,諸葛亮對魏延的使用更多一些,在很多關鍵戰役中,都賦予了重任。

咱們從兩個方面將姜維與魏延兩人進行一下對比。

武藝對比,主要依據是《三國演義》。

魏延的戰績:





分析:魏延
共參加戰鬥11次,共取勝6次,斬殺敵將2人,擒拿2人。

魏延詐敗次數挺多,共3次,甚至遇到司馬懿也詐敗,還騙得司馬懿信以為真,追了上來。說明魏延表演天賦不錯。

再看姜維的戰績:



姜維也參與過11次打鬥,其中取勝了7次,斬殺有名有姓將領2人。沒有擒拿戰例。

從兩人的戰績對比,姜維和魏延的武藝很接近,都斬殺過敵軍前鋒大將,都是後三國時代的佼佼者。

再比較一下兩人的指揮才能,主要依據就是《三國志》了。

魏延的領兵戰績:




另外,魏延還提出過一個子午谷奇計。

分析:魏延很有軍事才華,有戰略思想,具備獨當一面的領軍能力。他對付起郭淮、費曜、張郃這些魏軍宿將還是頗有心得的。

再看看姜維的領兵戰績:








戰績分析: 姜維共領兵進行大小戰役12次。 勝利5次:大勝3次,小勝2次。 平手4次 失敗3次:大敗1次,小敗2次。 姜維失敗的3次戰役中,對方的將領中都有一個人――鄧艾,可以推斷這個鄧艾對姜維的戰術特點是做過專門而系統的研究。

從魏延與姜維兩人的作戰風格上來看,其實非常相似,都有戰略思想,意志堅定,都膽大包天,敢於用奇弄險。

如果說兩人在鎮守漢中時所採取的策略不同,那是因為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兩人面對的局面完全不同。



魏延鎮守漢中時,前期有劉備在後方支持,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還繼續做為強大的後盾,國內兵馬充足,後援強大,曹魏戰略上主守勢,主要精力是防禦蜀漢的進攻。魏延“禦敵於外”是有良好條件的,能夠保持一種攻勢防禦的態勢。

姜維鎮守漢中時,形勢鉅變。魏國三路出兵,傾巢出動,以覆滅蜀漢為主要戰略,而姜維缺兵少將,人才凋零,糧草轉運困難,主要靠軍隊屯田。各個方向上都缺乏可以獨當一面的將才,而且,國內朝局內鬥不斷,姜維也從來就沒有得到蜀國後方強有力的支持,反而頗多掣肘和猜忌。姜維“斂兵聚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保存有生力量,將兵力凝聚在一處。而內部的叛徒開城投降,也是誰也想不到的事情。


總結:

在後三國時期,姜維和魏延都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蜀國人才凋零,國力衰弱,他們的肩上卻承擔著與國力不相匹配的理想和重任。

魏延性格矜高,居功自傲,不肯容讓別人,良好的軍事素質並不能代替政治眼光的極度短淺。雖然諸葛亮死後,並沒有交待由他來主持軍事大權,但如果他能夠顧全大局,以國事為重,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以他當時的能力和威望,必然是未來蜀國軍隊中的第一人。


姜維外柔內剛,意志堅定,忠心耿耿。他勝利過也失敗過,他的敵人是憑藉了強大得多的國力和軍力。如果把鄧艾和鍾會放在姜維的位置上,真能夠比姜維幹得更出色嗎?

姜維忠誠於國家,忠誠於君主,繼承了先師的遺志,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不顧委屈,冒著生命危險去策劃和實施復辟的計劃,耗盡自己的心力和生命,最終天意弄人,功敗垂成。

姜維和魏延都是優秀的將領,都對得起他們做為軍人的榮譽和尊嚴。


饞嘴肥貓鏟史官


諸葛亮選定姜維作自己的接班人而不選魏延,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軍事謀略方面,諸葛亮一出祁山時,一路上順風順水,本想略施小計拿下天水關,卻不想被姜維識破了。連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也誇姜維槍法,與他人大不相同,如此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人才,誰不喜歡啊!

反觀魏延,雖然也是驍勇善戰,謀略方面略顯不足,他曾多次請令帶兵攻取長安,一向謹慎的諸葛亮認為太過冒險,沒有采用。

二、人品方面:諸葛亮初見魏延,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原因是: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在沒有見到姜維之前,就有人對諸葛亮說:“(姜維)事母至孝……”

一個不忠不義,一個事母至孝,人品境界,高下立判。

三、年齡:諸葛亮出山時二十七歲,之後不久魏延投靠劉備,想來也是正當壯年,一出祁山時,諸葛亮年近半百,魏延也應該不再年輕了,此時的姜維風華正茂,妥妥的一枚小鮮肉啊!

所以,當姜維下馬投降時,諸葛亮慌忙下車相迎並且拉著姜維的手,高興地說:“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所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願足矣。”

諸葛亮曾經自豪地對部下講:“今得伯約,得一鳳也”。要知道,諸葛亮道號

“臥龍”,他在隆中為自己打的廣告詞是“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鳳雛龐統過早地死去了,那必竟是“雛”啊,如今的姜維,卻是“一鳳”,足可以抵上當年的龐統了。


杏林帥哥


魏延執行的是劉備路線,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路線,你說諸葛亮會把繼承人給誰?如果魏延得勢,也許會清算諸葛亮,而姜維無論成敗,都會維護諸葛亮的生前身後名。諸葛亮不善於軍事,魏延的長項緊緊是軍事,而姜維內政不如諸葛亮但是好過魏延,軍事不如魏延,也不如諸葛亮。這樣一個人可以完美詮釋諸葛亮的高大全。諸葛亮還是有私心的,畢竟魏延很危險,如果魏延掌握蜀漢軍政,那麼,會不會篡位不保證,起碼蜀漢政權矛盾就會暴露出來。蜀漢滅亡的會更快,就算劉禪才比劉備,可以和魏延配合的很默契,但是,魏延冒險的軍事路線如果失敗,蜀漢亡國指日可待,就算成功了,諸葛亮的臉往哪擺?還會有千年傳奇諸葛孔明嗎?諸葛亮那麼聰明的人會想不到這?


獨孤29262905


一個親歷親為的領導都不是好領導!領導主要是制定目標的,然後讓參謀想辦法出點子,領導選擇好辦法再讓其它的人去制訂實施方案,如果參謀的辦法不夠好,那就只有自己來。實施方案有了就要安排人去執行,由於執行的人要辦好,需要很大的能力和執行中的權力,這就很難控制,搞不好要造反!這就需要對其監控!!!領導這個時候就是要用好執行人或監控好!讓執行人努力幹活又不造反!!!劉備是領導,諸葛亮是辦法制定者,關張是執行人。目標明確,流程比較順暢,所以形勢比較好!

劉關張死後,諸葛亮作為實際領導人,已經名不正言不順了。目標錯誤更可怕。"恢復中原"明顯實力不允許啊!方案更是錯誤,執行人則是蜀中無大將!!!


滄海000一笑


公元228年苐一次北伐,亮智取三城,姜伯約歸降孔明。亮得姜維猶魚得水,因蜀漢人才實在太少,更兼姜維文武皆備,是一個可造之才。並給心腹蔣琬書信說,“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馬良)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

因得到諸葛亮的賞識,破格提拔,一下子就統領五六千虎步軍精銳。亮北伐時都帶姜維參與軍機要事。

那麼為何諸葛亮不選魏延接班人選,這很簡單,魏延有豐富的實戰能力,足智多謀,勇冠三軍,深得劉備器重,而不受到諸葛亮的喜歡。延為人勇猛忠勇,孤傲,難以容人,而敢於冒險。與諸葛亮在軍事路線上有分歧,要分兵奇襲子午谷,亮一生謹慎小心,特別是在用兵上,不冒險,所以不採納,制而不許。時時提防猜疑魏延有反骨。而對姜維大力提拔。亮在五丈原把兵權交楊儀姜維,設計讓楊儀姜維與魏延相互殘殺。

亮的心腹蔣琬執政時,也牢記亮的囑託,對姜維關注提拔。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費褘被刺身亡,姜維成為蜀漢軍政最高統帥,繼承了丞相遺囑,開始了九伐中原,恢復漢室的目標。


雲軒190644027張東強


人們常說,瞭解你的過去,就會知道你的現在。瞭解你的過去和現在,就會預知你的未來!這話確有一定的道理!當你看看諸葛亮死後兩個人的表現,答案就出來了。諸葛亮剛死,魏延就認為他不僅是蜀中第一人,同時他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人!從當時來看,他不可能像當年殺韓玄投劉備那樣立即造反,他很可能認為老子天下第一,取代孔明徵討魏國,以他的能力能勝司馬懿嗎?根本不可能!其結果是必然兵敗!然後一看蜀國大勢已去,進而投魏!O再看姜維,繼孔明之志九伐中原,在不得勢時,仍沓中屯兵避難保衛蜀國,最後還來個假投降,欲恢復漢室!雖因心病發作此計未成,但足見姜維忠心不二之品格!兩個人一對比,諸葛亮用姜維而不用魏延的原因就一目瞭然了!


張永科38


諸葛亮打了一生的仗,唯一一次敗在了姜維的手上。爾趙雲也是打了一輩子的仗,也敗在姜維的手上。所以諸葛亮發誓要智取姜維,因為諸葛亮的學問很大,而且要在眾將領中挑選一個,這時姜維的出現使諸葛亮想收服姜維,並傳授他的一生所學。能夠繼承他的淵博知識,完成保蜀伐魏的計劃。爾魏延頭上有反骨,諸葛亮本身就不信任他。所以姜維成了諸葛亮的接班人。


桀驁不馴125511184


比魏延差?姜維貌似是少有的武將出生,又擅長謀略的吧?雖然都是投誠過來的,但是姜維全家被殺,是和原陣營不共戴天的,註定不會反叛。加上諸葛亮的傳人是個剛愎自用的腦殘,失了街亭。這個時候勤奮好學的姜維才是最好的傳人。魏延之前打翻了諸葛亮的續命燈,續不動了,諸葛亮就知道自己一死,魏延必反。諸葛亮多精明的人,看人老準了。你這麼質疑,豈不是當他是煞筆了嗎?


夏日蟬時雨


因為姜維長的比較順眼,比較像年輕時候的姜大衛,而魏延比較醜,長得像魏積安演的司馬懿,諸葛亮當然看著不爽了。




Cool小祖宗


一朝天子一朝臣,關公不援原數奇?張飛為此橫禍去!魏延本是小關羽,李嚴智勇是名將,劉鋒百戰也非敵?鍾情馬謖書生將,寵溺楊儀小槓痞!自負奇才伐中原,嘔心瀝血枉費機。魏延傲慢不順心,姜維忠孝正如意。可嘆單臂難撐天,強弩之末沒了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