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不接受敵人投降的事件?

韋金俠


古今中外的戰場上,不準敵方投降的事件是有的,但極少。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是沒有的,因不符“瓦解敵軍”這一非常重要,又行之有效的軍事原則。

一九四九年六月毛澤東為即將西征的第一野戰軍,制定的處置馬家軍的原則是:"堅決殲滅,只同意其無條件投降,決不允許什麼起義和改編。"只同意其無條件投降和不允許投降不是一個概念。對惡貫滿盈,血債累累的馬家軍尚切如此,對國民黨其它軍隊的政策也就可想而知了。解放戰爭期間,國共雙方戰略換位,解放軍的兵員大部分來自國民黨軍隊的起義和被俘的國民黨官兵。

雖"只同意其無條件投降",但到具體的戰役方面,毛澤東又是慎重的。四九年六月,毛澤東給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的電令:"楊(得志)兵團,迫近二馬(馬步芳、馬鴻逵)築工,擔負鉗制二馬的任務,並嚴防二馬回擊。此點嚴格告訴楊得志,千萬不可輕視二馬。否則必致吃虧。楊得志對二馬是沒有經驗的。"(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只過了兩天,毛澤東再次致電彭德懷:"如二馬只作小撒退,則先打二馬,後打胡宗南是正確的,但打二馬比胡為費力;如二馬作大撤退,距胡部較遠,就行鉗馬打胡。"從字行裡間,我們感受到毛澤東對馬家軍極為重視,一個國民黨地方雜牌部隊,能讓毛澤東十天內三次致電彭德懷,出充分說明其戰鬥力。

當年讓紅軍西路軍全軍覆滅的,就是馬步芳、馬鴻逵為首的馬家軍。本來戰場上,各為其主,兵戎相見,最大限度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對軍隊和軍人而言,是職責也是榮譽;但斬殺俘虜的行為,在古今中外不但廣為詬病和譴責,也是絕大多數軍事家所不為,是慘無人性的,因放下武器的戰俘和平民百姓不異。兩軍交戰,不殺俘虜是連土匪也懂得遵守的戰場規則。

作為國民革命軍正式編制的馬家軍,對待紅軍西路軍俘虜的態度是令人髮指的。如抽腸扒肚,把被俘的戰士肚皮割開,將腸子拉出拴在馬尾巴上;聽說人血蘸饃可以治病,就拉出紅軍俘虜當場砍死,拿熱饃蘸著人血吃……;對紅軍女戰士除強姦外,則分給部下做妻妾丫環,如王首道同志的前妻王泉媛,當時在西路軍任團長,被俘後分給一個旅長作姨太太,由於寧死不從,受盡折磨,最後逃脫……

馬家軍和中國共產黨人如此深仇大恨,也只是不允許起義和改編,所以我說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沒有"不允許投降"的事件,除非不是真投降。





王洪濤6807


投降而不被接受,川軍楊森絕對是其中一個。

第二野戰軍進軍湘西,川軍楊森不敢應戰,拍了一份明碼電報給劉伯承鄧小平,要求投降。柴軍武向劉鄧彙報時,劉伯承元帥說“千萬不要這些人,別理他!你們做起義工作,不要找這些人!”

重慶解放後,楊森再次派出使者與劉鄧談判,當時楊森有部分軍隊被解放軍圍困。楊森說,如果這些人投降,請允許把搜刮到的財物運出大陸,劉伯承簡直氣笑了,他告訴楊森“有多少槍繳多少槍,就是繳械,別的不談。”

楊森無奈,只好灰溜溜逃往臺灣去。

為什麼劉伯承元帥兩次拒絕楊森的投降?因為這個人完全沒有信用可言,完全是一個有奶便是孃的死硬軍閥。

1926年,劉伯承和楊闇公一起領導順慶瀘州的起義,遭到四川軍閥劉湘的瘋狂鎮壓。楊森一開始假意支持起義軍,當劉伯承楊闇公遭遇危險時,卻作壁上觀,導致楊闇公被俘遇害,劉伯承僅以身免。楊闇公是我黨四川黨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人,他的兩個弟弟楊尚昆和楊白冰都成為解放軍的高級領導。

楊森還是川軍基層軍官時,作為擁護袁世凱的一方參加了護國戰爭。當時蔡鍔帶領護國軍入川作戰,擊敗川軍,俘虜了楊森。將要處決時,時任護國軍旅長的朱德為他求情,讓他免於一死。於是,楊森成了朱德的部下,兩人曾是中學同學還曾義結金蘭。

北伐時期朱德入川請楊森參加國民軍,楊森一開始假意同意,當朱德離開時倒戈支持吳佩孚。朱德雖然生氣,卻沒有翻臉。長征中,朱德親自和楊森聯繫,結成互不侵犯聯盟,楊森軍隊一見紅軍都是朝天放槍繞道而行,兩支軍隊還給蔣介石演出了一場靈關大捷。

楊森這樣有奶便是孃的軍閥,毫無信用可言,更不講江湖道義,所以第二野戰軍進軍大西南時,就不再考慮楊森的投降要求!


歷史知事


解放戰爭中,我軍唯一一次不接受敵人投降的解放戰爭,當時位於西北的馬家軍,我軍中央領導明確規定務必全殲馬家軍,不接受馬家軍的投降,因為即使在我看來這種做法也是十分正確的,當時青海甘肅在馬家軍的統治之下,是苦不堪言,尤其是我們紅軍曾經受到馬家軍的屠殺,對於我們的紅軍戰士那是一個黑暗的時代。



在青海統治的馬家軍,可謂是無惡不作,他們把我們的紅軍戰士俘虜後,進行慘無人道的虐殺,尤其是他們的將領更是無惡不作,他們已經喪失了作為軍人了本性,他們虐待我們的紅軍戰士,殺人比賽等等。


在解放青海的時候,中央領導明確的提出了務必全部殲滅敵人,不接受任何人的投降,給我們的紅軍戰士報仇,這一做法是正確的,因為馬家軍已經喪失一箇中國人,甚至一個人的本性,他們是軍人中的敗類。

澳大利亞不接受日本的投降

日本在澳大利亞可謂是無惡不作,對澳大利亞本土居民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到日本對全世界宣佈投降的時候,澳大利亞方面卻不接受日本的投降,對於日本戰俘澳大利亞軍方把他們處於絞刑或者槍斃,可見澳大利亞人民對於日本軍方的殘暴統治的痛恨,它也是唯一一個不接受日本投降的國家。


歷史小呆呆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葉成煥作為我軍在紅軍和八路軍時期的優秀將領,打仗有勇有謀。1938年5月,時任八路軍129師772團團長的他在指揮著名的痛殲日寇的長樂村戰鬥中,身先士卒,壯烈殉國。劉伯承師長聞訊,連嘆一顆將星隕落。可就是這樣一位戰將,也曾經做過一件嚴重違反紀律的事。優待俘虜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一貫政策,從井岡山開始,“白軍兄弟,繳槍不殺,不搜腰包,給錢回家”就成為紅軍最有利的攻心戰口號,得到了最嚴格的執行。

但是,紅軍歷史上也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屠俘事件,策劃者之一就是葉成煥。最近,曾任紅93師師部交通隊(特務連)長的老紅軍秦忠同志在其回憶錄中,披露了這一事件的始末。

偷渡失利1935年3月,為與中央紅軍會師,紅四方面軍發起了西渡嘉陵江戰役。根據徐向前總指揮的命令,紅93師應先行偷渡,在嘉陵江西岸建立堅固的灘頭陣地,迎接主力過江。紅93師師長陳有壽、政委葉成煥接受命令後,經過反覆研究,把偷渡地點定在了劍閣以北江段,這一地段水流湍急,對岸是石崖山地,並不十分利於進攻。紅軍的作戰意圖是利用該段江面狹窄的特點,使用僅有的幾條木船出其不意,夜襲偷渡。入夜,被譽為“夜摸常勝軍”的紅93師274團在團長易良品的指揮下開始了行動。該團2營4連作為尖刀連首批登船。僅用幾十分鐘,4連的七八十名勇士就已順利登岸。

可是,就在此時,敵江防部隊發覺了,剎時,西岸無數火力點開火,輕重機槍子彈雨一般撒向江心的紅軍返航木船,船工紛紛中彈,渡船無一倖存。紅軍93師集中全部火力在東岸掩護,4連的登岸部隊也奮勇攻擊。但敵工事堅固又居高臨下,4連勇士無法搶佔有利地形,只能在低窪處背水還擊,完全被敵火力壓制。我東岸兵力雖多,可苦於沒有渡船無法增援;火力雖猛,可夜間向對岸山地射擊根本談不上準確性,真是鞭長莫及。幾小時後,西岸的槍聲低沉下來,東岸的紅93師也停止了射擊,戰場死一般寂靜。 

 

江畔慘劇  

拂曉,西岸又傳來了嘈雜聲,遠遠望去,滿山都是持槍的白軍。易良品團長一舉手,“機槍準備”,所有東岸紅軍機槍都推彈入膛,等待他揮手下令。正在這時,大家聽到了葉成煥政委撕心裂肺的大喊:“等等,不要開槍。”易團長將眼睛緊貼望遠鏡,高舉的手緩緩垂下。原來在西岸的山崖上,白軍正壓著四五十名4連的被俘戰士。倒春寒的季節,敵人剝光了戰士們的衣服,五花大綁,喝令他們跪下。可被俘的戰士無一下跪。敵人用大刀背、槍托猛砸勇士們的腿,許多人倒下了又站起來,沒有一個人屈服、裝熊。

惱羞成怒的敵人開了殺戒,大刀、刺刀向勇士們瘋狂地捅、刺、砍、殺,鮮血濺滿了山崖。

紅93師暴怒了,許多戰士沒等命令就開了槍,易團長滿面淚水破口大罵“狗日的,殺我的人。我要抓住你們,一定要碎屍萬段。”陳有壽師長也登高大呼:“同志們,記住這血海深仇,我們一定要打過江去,抓住這股敵人決不輕饒。記住,紅93師決不放過這股敵人,一定要報仇。  

血債血償  

偷渡失利,徐向前總指揮把目光移到了江面寬闊但對岸地形平緩、敵設防不嚴的蒼溪、閬中江段。3月28日,紅四方面軍兵分三路,在蒼溪、閬中百里江面上發起了強渡作戰。在強大火力掩護下,控制了鞏固的登陸場,架設了浮橋,主力順利過江。過江的紅軍主力勢如破竹,橫掃江防敵軍,擔任縱深穿插任務的紅93師突進至劍閣火燒寺,一舉擊潰國民黨軍劉漢雄部一個旅,光俘虜就抓了一個多團。經審俘得知,該部就是殺害4連戰士的那部分江防敵軍。  

當天黃昏,紅93師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會場警戒十分嚴密,參加者僅限各團領導和師部幹部。葉成煥政委和師長陳有壽激憤地介紹了這次的俘虜的就是殘害紅4連戰士的那部分敵軍後,嚴厲地問與會官兵“大家說怎麼辦?”“這個仇一定要報,殺他狗日的。”易良品團長最先發言。

“對這股敵人決不輕饒,不殺他們,咽不下這口氣啊。”整個會場群情激憤。

但也有人提出:“這群人都是俘虜,殺俘虜違反紀律怎麼辦?”

陳有壽師長紅了眼睛說:“管他孃的,這個師長不當了,也要為我的弟兄們報這個仇。”

葉成煥政委也失去了往日的冷靜和理智,他命令:“把俘虜分到各連去,對俘虜就說他們人太多,分到各連好吃飯。今天半夜,各連一齊動手,一個不留。出了事,我和師長頂著,與大家無關。”這種場合下沒有人能保持清醒仇恨,俘虜分到各連後,命令被堅決執行了。   

深刻反省  

天亮後部隊集合時,幾百具俘虜的屍體躺滿了空場。這時紅四方面軍徐向前總指揮和陳昌浩政委恰巧路過,看到此景非常驚訝,瞭解情況後他們大發雷霆:“殺俘虜違反政策的事,幹這種事,要撤你們的職,關你們的禁閉。”軍中無戲言,不久,紅93師政委葉成煥、師長陳有壽被撤消一切職務,送紅軍大學學習。而這一嚴重影響“軍譽”的事件,被嚴格保密,很長時間無人提起。  

“我當時只想著報仇,卻沒想到報仇的對象應是反動頭子,而不是當兵的窮人,死在我們刀下的,大多是窮苦子弟的冤魂啊。”

恢復了理智的葉成煥很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多次向身邊的同志講起此事,深以為誡。此後之至他犧牲,他的部隊再沒有發生過此類事件。

70年過去了,屠俘事件的幾位責任人中,陳有壽師長在事件後半年因對張國燾路線存在疑問被迫害致死,葉成煥政委和易良品團長則在抗日戰爭中先後壯烈殉國。紅93師的絕大多數官兵也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流盡了最後一滴血。重提舊事,絲毫無損於他們的英雄形象和曠世殊勳。

作為革命的倖存者,秦忠同志在耄耋之年不為尊者諱,忠實地記錄歷史,給黨史、軍史留下這段真實、鮮活、珍貴的一手資料。同樣顯示出一個老共產黨員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高風亮節。


薩沙


衛國戰爭初期,蘇軍一路敗退,這個時候敢在敵後抄起傢伙反抗的絕對是勇士,1941年11月27日,在距離莫斯科不足100公里的一個村莊裡,蘇聯女游擊隊員卓婭被德軍抓捕虐殺,並曝屍示眾。消息傳出後,激起了蘇軍官兵和高層的極大憤慨,斯大林親自給前線的西方面軍司令部下達特別命令:“遇到德軍第197步兵師332團的任何官兵,就地槍決,絕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這應該是蘇德戰爭期間斯大林關於不接受德軍投降的唯一命令,既有戰爭初期提振士氣的用意,也是對德軍虐殺蘇聯婦女的一種警告。據稱德軍官兵不僅強暴了卓婭,在把她絞死後還割去了一隻乳房,這確實有違普魯士軍官團的傳統,對於手下士兵的暴行,該團團長路德瑞爾中校難辭其咎。

這個第197步兵師是國防軍而非黨衛軍部隊,隸屬於中央集團軍群第4裝甲軍團的第7步兵軍,編成於1940年1月,下轄第321團、第332團,第347團和炮兵第229團等作戰單位。蘇德戰爭爆發後,第197師在裝甲軍團作戰序列內一路打到明斯克,直到距離莫斯科不遠的地方,才因為嚴寒和阻擊被迫停下了腳步。到1941年11月17日,第4裝甲軍團的前鋒離莫斯科僅僅只有60公里,形勢萬分危急。



為了阻擋和牽制敵人繼續推進,斯大林簽署了一份428號密令,目的是以遊擊小組破壞德軍後方的輜重和補給,並且燒燬房屋等設施不給德國人宿營的地方。於是許多志願者小組被派往敵後執行這一最高命令,其中就包括卓婭的小組,小時候我們都學過這篇課文,但不是真相,因為根據戰後的資料顯示,其實卓婭是被同伴出賣的。

這個小組共有三個成員:卓婭、克拉伊諾夫、克魯布科夫,他們分別從北面、南面和村子中間潛入德軍第332團一部駐紮的彼得里舍沃村,並且約定完成任務後在附近的森林中匯合。卓婭勇敢的點燃馬廄後,隨即撤往集合點,而克魯布科夫由於膽怯,不僅沒有實施破壞,反而被巡邏的德軍抓獲。



克魯布科夫被捕後很快出賣了卓婭和小組的集合地點,進而導致卓婭被德軍捕獲。為了得到其他小組的情報和襲擊目標,德國人用棍子和皮帶拷打折磨了卓婭幾個小時,他們用火柴燒她的臉,在寒冷的室外逼她赤腳,但是這個18歲的姑娘堅不屈服,最終被殘忍的吊死了。

德軍不允許村民取下卓婭的屍體,因此卓婭的屍體懸掛在村頭廣場長達一個月的時間,1942年的新年之夜,喝醉了的德國士兵們還用刺刀戳這個姑娘的屍體。大概也知道此事有損國防軍形象,在撤退之前,德國人清除了所有殺害卓婭的現場跡象並鋸掉了絞刑架,1942年1月12日,蘇聯紅軍收復彼得里舍沃村,並著手調查卓婭被害真相。



克魯布科夫不久終於事洩被捕,蘇聯軍事法庭以叛國罪判處他死刑,並於1942年4月3日執行槍決,臨刑之前,這個叛徒交代了11月27日晚的所有的事情經過。1942年2月16日,卓婭被蘇聯政府追授“蘇聯英雄”稱號。

德國人很快知道了斯大林這個特別命令,深知第197師的332步兵團成為了蘇軍的眼中釘,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在東線已完全處於劣勢,為防不測,自1943年到1944年期間,已經改稱“第332裝甲擲彈兵團”的這支部隊,其所屬的3個營被分批解散。



到1944年7月22日,團的番號被徹底取消。原屬該團的部分人馬撤回德國本土,並拼命向西逃竄,以便向英美盟軍投降,看來惹毛斯大林的後果很嚴重。

但仍相當一部分該團舊部,在戰爭末期被蘇軍俘虜,蘇聯紅軍審查完這些德軍官兵的來歷後,沒有送往戰俘營,而是全部直接處決,倒是不折不扣的執行了斯大林的特別命令。


度度狼gg


我們講求個大丈夫能屈能伸,給錚錚鐵骨鼓掌又給投降者以俯視甚至鄙視。在戰爭年代,男兒不受降戰死沙場是一種勇氣的選擇,保得火種以求日後東山再起,也是一種選擇,底線是不要成為叛徒成為漢奸。

回望歷史,那些成為叛徒成為漢奸的都釘在了恥辱柱上,保家衛國不投降,甚至血染沙場的成了後來人所敬仰的對象。

抗日戰爭中的虎賁師師長餘程萬就是這樣一位誓死抵抗拒不投降的名將。

1943年的常德保衛戰,餘程萬率八千部下抵擋日軍三萬精銳的攻城,餘程萬拒不接受日軍的投降“誘惑”,率部下誓死抵擋了12天,最後僅剩五六十人,餘程萬帶領剩餘部下突圍再帶著大部隊攻下城池。在歷史留下威名美名。

你還知道哪些拒不投降的名將?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老李有刀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曾經屠殺了一個國家一萬餘名士兵,236名平民,因此這個國家恨透了日本。戰爭中不僅不接受日軍投降,並且還針對日軍展開了瘋狂的報復性行為,致使日本二十餘萬軍隊損失超過95%,事後統計,僅有一萬餘名日本軍人倖存了下來。



孔子有話說的非常好,“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因此對待傷害過自己的敵人,就應該血債血償。這一方面,二戰時期澳大利亞的做法就非常突出。

1941年底,日本出其不意的偷襲了美國珍珠港軍事基地。在這次偷襲之時,日本人也開始了南下戰略,並且集中兵力攻打美國和英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因此英屬馬來亞和新加坡等地被攻陷,英軍司令白思華被迫投降,13萬英國軍隊成為了日軍的戰俘。

這裡需要說一下,當時英國軍隊中有1.8萬名英屬澳大利亞官兵。據後世統計1.8萬名澳大利亞士兵中,在投降之前有大約8000人通過各種方式逃亡,而其餘1萬名士兵全部被虐待致死。另外日本人在攻陷印度尼西亞安汶島後,也曾殘忍屠殺了澳大利亞300名已經投降的士兵,被稱為“拉哈大屠殺”。

除了以上1萬餘名士兵之外,日本人也曾對澳大利亞的軍事港口達爾文港進行了偷襲,事件還造成了澳大利亞236名平民死亡。為此澳大利亞政府深深地記住了日本人帶給他們傷痛,並且從心底裡恨透了日本人。

▲如今的達爾文港

經歷了諸多的傷痛後,澳大利亞在本國招募軍隊後聯合美國在新幾內亞島和日本展開了大戰。新幾內亞島又稱伊裡安島,是太平洋上第一大島嶼,因此日本在這裡佈下了20萬大軍防守。

當時盟軍最高司令為麥克阿瑟,澳軍最高司令為托馬斯·布萊梅。兩個人性格都極為剛硬,誰也不服誰,因此作為盟軍司令的麥克阿瑟把澳軍調到了新幾內亞圍攻日軍,自己也開展蛙跳戰術,斷絕了日軍的後勤補給。

▲澳軍二戰中唯一的元帥布萊梅

布萊梅圍攻新幾內亞島上的日軍時,也沒有選擇強攻。反而選擇用“佔地方戰術”逐步壓縮日軍陣地,不斷地吞噬日軍的生存空間。後來在布萊梅的命令下,澳軍以炮彈直接推平日軍的陣地,遇到日軍時直接炮火轟炸,讓日軍死無葬身之地。

日軍面對澳軍復仇的怒火,無奈之下躲進了地下防空洞中。但新幾內亞島上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洞內潮溼悶熱,而且常年不見陽光,因此很多士兵皮膚潰爛,甚至染上了傳染病。但比傳染病更可怕的是糧食已經斷絕,無數的日軍開始啃食自己的戰友的屍體。為此日本司令部曾經發出“禁止食用戰友屍體”的奇葩公告。

後來由於美軍選擇與澳軍合圍,日軍終於可以投降了,但此時的日軍僅僅剩下了1萬餘人。

▲投降的日軍第18軍司令安達二十三

二戰結束後,澳大利亞也是最為痛恨日本的國家。甚至在東京審判時,澳大利亞是唯一一個堅持懲治日本最大戰犯[天皇裕仁]的國家。但由於美國戰後需要遏制蘇聯的原因,美國請求澳大利亞放棄了懲治裕仁的想法。不過作為交換條件,澳大利亞的法官威廉·韋伯爵士成為了遠東國際法庭的首席法官。


我是越關


投降是一門藝術,投不好可是殺身之禍的,今天縱橫分析了李鴻章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在蘇州投降後進行殺降的活動,可以說,這些將領就沒有預料到投降後還能被殺。

當然,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殺降就是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坑殺幾十萬趙卒,想想都可怕。

但是,如果投降不被接受,那就更是打臉的事情了,今天縱橫就來講講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是如何對待西北馬家軍的。

在民國時期,西北地區形成一種具有特殊身份的軍閥,就是西北馬家軍,這些軍閥以家族世襲和宗教控制為特點,持續壟斷西北軍政多年,是一支擁有極強戰鬥意志的軍閥。

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經過不斷的兼併和蠶食最終形成馬步芳、馬鴻逵兩支在西北最具影響力的軍閥。

在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對待國民黨軍隊起義、投誠和接受和平改編的行為是十分歡迎的,對於想要脫離國民黨反動派勢力的軍隊都是積極爭取的,這類國民黨部隊總計在188萬人左右,是國共勢力此消彼長的重要因素,然而,對於西北馬家軍,我軍高層卻給予了“不許起義投誠,務必全殲!”的指使。

說起來,就要說到我軍軍史上與西北馬家軍的多次針鋒相對,1935年我軍主力在陝北會師之後,為了打通和蘇聯的聯繫,我軍組成西路軍希望通過西北地區到達蘇聯,然而在西路軍的西進中,遭到馬家軍的激烈對抗,最終導致我軍喪亡極度慘烈,不但如此,馬家軍中的馬步芳部更是殘忍的對待被俘虜的我軍將士,致使馬家軍與我軍結下樑子。

抗戰結束後,在打敗了外來的敵人後,內部的矛盾並沒有解決,國民黨當局撕毀停戰協議,開啟解放戰爭。

針對當時西北的局勢,彭老總表示西北的問題,其實就是胡宗南和二馬的區別,在彭老總看來,我軍能夠在西北戰場取得勝利,關鍵就看能否戰勝馬家軍。

在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佔據優勢,馬家軍也加入到國民黨的隊伍當中對西北野戰軍進行打擊,在胡宗南組織的圍攻延安計劃中馬家軍出動了七萬多人,是較為重要的軍事力量。

當時我軍在西北地區的野戰部隊並不充裕,敵我力量相差懸殊,在這樣的情況下,彭老總採取了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戰略,先是針對胡宗南的中央軍,在完成對中央軍的打擊後才開始對馬家軍進行作戰。

然而在1947年的合水戰役中,因為我軍對馬家軍的迫切的報復心理,從而忽視了馬家軍的實力,在合水戰役中,我軍傷亡2500人而以失敗告終;1948年的西府和隴東戰役中,儘管對國民黨部隊造成了一定的打擊,但是西北野戰軍依然損失了1.5萬人,彭老總在總結這場戰役中,也認為輕視了馬家軍的戰鬥力。

由於西北野戰軍在西北地區兩次與馬家軍的交手都有一定的失利,馬家軍的勢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軍最終解放大西北的障礙。

在胡宗南不斷被我軍挫敗的情況下,西北馬家軍就已經暴露在我軍的直接進攻範圍之內。

1949年開啟蘭州戰役,在該次戰役中,馬步芳率領十萬大軍加上馬鴻逵的增援部隊決定與我軍決一死戰,針對這場戰役,中央決定對青寧二馬區別對待: 首先打擊馬步芳······故可在殲滅馬步芳後和施行軍攀打擊下, 對馬鴻理盡且爭取用政治方式加以解決。

在我軍主力的打擊下,僅僅一週就將馬家軍以為固若金湯的蘭州解放了,蘭州解放後,一直到西寧解放,馬步芳的青馬武裝力量就徹底被殲滅了。

剩下最有威脅下的軍隊就是寧夏的馬鴻逵,此時中央再度給予指示:“必須給馬鴻逵以殲滅性打擊! 對寧馬軍力爭全部繳械,其次則爭取大部繳械, 一部改編。總之,改編的部隊愈少愈好。”

經過一系列的追剿戰役,馬鴻逵的武裝力量也大部分被殲滅。

總之我軍對待馬家軍堅決殲滅,而決不容許其來什麼"起義"或"改編"。

在這裡,縱橫要強調的一點是,殲滅不代表全部殺掉,所謂的殲滅馬家軍就是不讓他們再以軍隊的方式存在,因為大部分的國民黨軍隊在投降的時候都會有一些條件,比如保持軍隊的建制等等,不允許馬家軍投降,我軍的出發點是要從根本上瓦解掉馬家軍多年來在西北的殘酷統治,還西北人民一片藍天。


史論縱橫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二戰時期北非戰場上的那次英軍和意軍的坦克大戰。

1940年末隨著北非戰場上英軍擊潰意軍,使得英軍逐漸在北非戰場站穩腳跟,1941年初德國派遣非洲軍團進入北非戰場,總司令就是有“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隆美爾到達北非戰場上後迅速組織德意聯軍進攻英軍,3月北非戰場正式進入德意聯軍進攻的第三階段。


隆美爾率領非洲軍團一路高歌猛進,一直打到埃及,利比亞邊界,不過問題也隨之顯現,德軍孤軍深入,很有可能會被英軍從側翼包抄從而對自己形成反包圍,如此一來自己就很危險了,但由於此時德軍在蘇聯戰場上的形勢也很不利,所以德國統帥部根本不可能給隆美爾太多的兵力補充(這也是德軍在北非戰場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於是隆美爾想來想去只能把自己側翼的安全交給了在戰場上一直不怎麼靠譜的友軍—意大利軍團。

就這樣意大利第132“阿里埃特”裝甲師(即公羊座裝甲師)光榮的成為保護德軍側翼安全的意軍部隊之一,這支裝甲師是意大利三大裝甲師之一,論武器裝備是非常的精良,至於戰鬥意志可是隨心情而定了,他們駐紮的古比井更是英軍實施反包圍的重要戰略要地,所以公羊座裝甲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時間來到11月,當初隆美爾率領德軍打到利比亞和埃及的邊界由於兵力不足而遲遲無法再向前推進,這也給了英軍喘息之機,夏秋之際英軍得到極大補充後發起“十字軍東征”,北非戰場進入英軍反攻的第四階段。

也是在這時候,英軍果然要對隆美爾的部隊進行反包圍了,其中英軍第22裝甲旅開著坦克浩浩蕩蕩的殺向古比井,當時駐紮於此的意大利公羊座裝甲師師長是馬里奧·巴羅塔少將,面對英軍的壓進,馬里奧也拿不準能不能打贏英軍,而且他也不想打,因為在以往的戰場上意大利人鮮有能打過英國人的時候,於是他派人去英軍那裡談判,商量商量看看選個時間投個降啥的,然而這次狂妄的英國人居然沒有同意,他們認為自己現在兵強馬壯,實力上絕對碾壓意大利人,不僅不接受意大利人的投降還把馬里奧派去的談判人員用大炮轟成了渣,這下意大利人就很生氣了,既然不讓投降,那就打吧!


於是馬里奧下令全體坦克出動,與英軍決一死戰,一場坦克大戰就這樣上演了,兩個半小時後,戰鬥結束,意大利損失43輛坦克,而英軍被擊毀坦克79輛,擊傷54輛,大敗而逃!

是的,意大利贏了,還是碾壓式的,也因此戰,馬里奧及其公羊座裝甲師得到了來自德國統帥部和隆美爾的嘉獎,英軍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也不得不說,二戰時期的意大利人看來不是不能打而是真的不想打。


鹹魚閒聊


劉備鎮樓


講一個織田信長的“狩獵武田”信長令。

織田信長天下布武時,遇到最大最危險的一次對手,當屬號稱“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

第二次信長包圍網時,織田信長火燒比睿山延歷寺,這一下讓原本是否舉兵上洛的武田信玄堅定了決心。

三方原合戰時期,武田信玄大破德川與織田的聯軍,據說德川家康差點死在這場戰役中,逃命時嚇得拉一褲子屎尿。織田軍再無力阻擋武田軍。

幸好武田信玄病重不久病死,讓織田信長得以喘息,第二次信長包圍圈因此而瓦解。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次讓織田信長著實太憂心,後來討伐武田家時,織田信長不僅不接受武田家的投降,反倒是對武田家趕盡殺絕。

武田信玄死後,武田勝賴接任家督,在長筱之戰中,織田軍用新武器火繩槍打敗武田勝賴,從此武田家急劇衰弱,最後與上杉氏以及北條氏結成同盟,但是武田家大勢已去。

高天神城之戰,武田信賴授意岡部元信投降,但織田信長不接受投降,讓德川家康拒絕岡部元信的投降。最終武田家在織田、德川聯軍攻擊下節節敗退,武田勝賴父子在天目山自盡,甲斐武田氏嫡系到此滅亡。

雖已如此,織田信長依然不打算放過武田家,發佈了“狩獵武田”信長令:即任何與武田家有關係的人,都要追殺。

不過織田信長此舉受到了一些重臣的抵制,德川家康就悄悄包容了很多武田的宗親與家臣。這些人後來為德川家康爭奪天下中立下赫赫戰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