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醉墨客林世偉


儘管故事已經是耳熟能詳了,但還是得先鋪墊一下。

佛門五祖弘忍知道自己即將圓寂,便決定以徵偈的形式傳位,一日,喚齊門人,說道:

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數日後,其大弟子神秀在牆上題了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又過數日,牆上多出一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原來,是出身貧苦的惠能,聽到其他弟子吟誦神秀一偈,認為還未見本性,便託人幫忙將此偈題於牆上。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惠能接受了衣缽成為佛門六祖。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是因為神秀尚未見悟,故未能得到弘忍的肯定,持此觀點的多引用《六祖壇經》中的語意。但我覺得這有點過份褒惠能、貶神秀了。



且不說神秀之偈為原創。就內容上,也是兩位大師出於對佛法的領悟,提出了各自“見性成佛”的方法論,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

事實上,由於神秀強調“時時勤拂拭”,主張“拂塵看淨”,並因此成為佛門北宗的開山祖。“漸修派”,也成為佛門的重要流派。

而惠能主張的“本來無一物”,實際上就是說“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因惠能主張“見性成佛”,又被稱為“頓悟派”,是惠能所創佛門南宗的主要法理。

而說回題目,心無所住,無所掛礙,即是無心無塵。這便是六祖藉此偈說的佛理。 其認為,心本不生不滅,遇境似有、境滅還無。心之所以有掛牽,是因為心對萬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會有煩惱,會產生貪嗔痴。這樣便無法明心見性,得到真正的自在。


詩詞書院


這是六祖慧能大師的一首無相偈。六祖慧能大師是釋迦牟尼佛第三十三代祖師,後由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傳進中國,中國稱初祖,由他下傳五代,慧能大師在中國稱六祖。

也沒有菩提樹,更沒有明鏡臺,本來什麼都沒有,更沒有塵埃所落之處了,也就沒有塵埃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是虛妄假相,若見諸相非相,若見什麼相都不是相,即見如來,就是見到你的如來本性了。

物非物,事非事,人非人,什麼都不是,都別當真,全都是假的。生活是因緣和合而成,全都是討債還債而以,所以沒有好人,壞人,沒有善惡美醜,沒有對錯,都是因果帳。有一面之緣都得了。

世間一切物相都是假相,別爭別鬥,一切都有因果等著,所以不可胡作非為,種什麼種子結什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用戶和言悅色


偈語(jì yǔ),佛經中的唱頌詞。可為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誦。均為梵語“偈佗”的省稱。

中國最有名的偈語是唐代“禪宗”南派創始人惠能大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中國佛教主要有八大宗派。一是法性宗,二是法相宗(瑜伽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華嚴宗(賢首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禪宗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創始人是達摩。弘忍是第五代五祖。惠能是第六代六祖。代際之間,需要衣缽傳人。自惠能始,禪宗分為南北兩派:漸悟派(神秀,北派,勢力大),頓悟派(惠能,南派,勢力弱)。

==

禪宗五祖弘忍,思衣缽傳人,徵偈:

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大弟子神秀題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題偈:(求人代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神秀人多勢眾,多才多藝;惠能地位低下,孤家寡人,不識字,文盲(後來勤奮學習,識字寫偈了)。

得“六祖”之傳位如同皇子得“皇位”,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鬥爭。

五祖弘忍觀偈語知道惠能慧根深,秘傳衣法給惠能,恐其被害,讓惠能逃往南方。多年後惠能開宗立派。其弟子門人依其行言匯書《壇經》。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言以蔽之:無相。

比神秀的偈語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其實此“偈”境界並不算太高,因為“無相有心”。

就是,相無,心在看著,看得清清楚楚。即有“我執”

=

個人以為,佛性有十二層境界:

一混元之心,

二些物之心

三萬物之心

四萬念之心

五一念之心

六半念之心

七無念之心

八混沌之心

九無心之心

十圓慧之心

十一造世之心

十二自由之心


urna風之度0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梵文音譯,意為覺悟。覺悟的因緣是無處不在的,如果一定要執著怎麼才能覺悟,就是沒有圓滿地覺悟!

靈鏡亦非臺:靈鏡喻心,能觀照萬物,啟發覺性。觀照者及觀照的對象也是不能執著的,並非只有某人的觀照是實相,其他人的為妄相,一切都是心靈的幻化!一念悟,處處皆實相實證!一念迷,人人皆夢幻泡影!

本來無一物:暫有之物,都是無中生有,暫有之物,也是幻有之物,終將歸於虛無!所以,若論本來,無有一物(能永恆)!舉目皆幻相爾,不可執著!

何處惹塵埃?!:我們的真如本心本來是清淨無染,金剛不壞的,奈何無始劫來,被幻相及業障所覆,不得大顯妙用。但雖被染汙,真心本來是清淨的,只要看破幻相,放下執著分別之念,提起正念(覺悟之心),外在的一切幻相,對我們是不起作用的!這一點說易行難!

六祖偈語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下手處還是秀師之偈!

身是菩提樹:要嚴守戒律,守身如玉。

心為靈鏡臺:要提起正念,時時觀照。

時時勤拂拭:要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勿使惹塵埃:要看破放下,定慧雙修。

南無阿彌陀佛!!!











逍遙子三陽開泰


這首詩出自《壇經》。壇經是六祖慧能大師求法和開示的錄集。這首詩對應是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偈子。六祖慧能這首詩講的是空性,這空性不是以物存來形容的。空性不留痕,如去如來。從無起與落,何來塵與埃。

就是這首見性的詩,得到師父五祖弘忍授傳衣缽,並付予《金剛經》作為傳承。雖然這首詩廣為流傳,但末法時代,能做到緣起性空的人何有?慧根銳利的也只有歷史上的禪宗大德才具現。

現在禪宗不立文字,以心傳授的凌厲機鋒已沒落,參話頭的方便法門也寥寥無幾。唯有廣為攝眾的淨土宗逐步興旺。修淨土萬千,方便巧設,但最終也是萬法歸宗。淨土宗之所以盛行,主要現在信眾的根基不夠古人伶俐,借用一句佛號往生淨土。也算是對現在宗教信眾朝佛皈依的方便法門吧。


灣火


這個偈子不過是《金剛經》四句偈的通俗詮釋:“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一種因緣際會之下,對敷因果,就“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生成的一款對論。

兩偈相輔相成完美演繹了金剛菩提:我所說法,是假借比喻,非你認為,只是用了個名詞,根本來意永遠是不一致的!

惠能的四句偈,深入人心,創造了教外別傳的普惠效果,促進了大乘佛法在中國的發揚光大,使得更多的人受闍棃教。

《金剛經》中心思想——虛菩提。是佛陀智慧海中的珍珠寶石: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一:我所說菩提,非菩提,是名菩提。二: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三: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四: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教藏識如海,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所以有頓悟成佛,是否比漸悟高級一些?你覺醒了當如何?——南無達摩易筋,深入藏識海,學海無涯苦作舟!



愚公挖河


在你未悟到,未開悟,未實證空性之前,還是老老實實地依循這開悟的神秀大師“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訓偈吧。

所以神秀是實修的開悟者,他知道“菩提樹”,“明鏡臺”的物質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透過物質的存在,深入身心,通過身心的提升達到心靈的境界,這是唯一真確的修行之道。

那個達成了心靈最高境界——空性的神秀,是知道真確的修行之道的“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空性是不斷地勤拂拭而精進修行而來的。

如果你開悟了,成道了,你也不會否認萬事萬物的存在,不會否認身心的存在

而六祖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也沒有菩提樹,更沒有明鏡臺,本來什麼都沒有,更沒有塵埃所落之處了,也就沒有塵埃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是虛妄假相,若見諸相非相,若見什麼相都不是相,即見如來,就是見到你的如來本性了。

請問六祖你是怎麼知道虛妄假象的?

證得空性者,一定不會否認物質的存在,一定不會否認相的存在,身心的存在。

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深入相,知道相,知道自己著相,才有機會達到超越相而不執著,那些否認相,大談相是虛妄的人,只是逃避相而以為不著相的人。

惠能是一個假和尚。

而世人只是喜歡投機,追求“口頭禪”而已,

世人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才會像神秀那樣著相實修。


吳振偉美麗生活


為了避免誤讀,首先得先了解下另外兩個偈子:

第一個是神秀的偈子(記為A):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另一個惠能另一個偈子(記為C):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為了說明方便,把問題中的偈子記為B。

華嚴經: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徵得。通俗點說,佛性大家都有,壞人好人愚人智者在佛性方面本無差別。禪宗的頓悟,就是讓你去明白這點,你就得道了。

而神秀的偈子A當中表達出來的似乎是要求你通過每天的修行,不要讓你的佛性被矇蔽。

而惠能的偈子B就是反對神秀的觀點:其實你修不修,不論你是愚夫還是智者,佛性就在那裡,無所謂被矇蔽,到底是愚夫還是智者只是佛性隨因緣做的不同表現。所以,從究極意義上面來講,道是不要修的。(這裡注意,我說的是究極意義,還有非究極意義呢。)

惠能的偈子C進一步的告訴大家,你不要期望你所謂的佛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因為汙染和清淨都是佛性表現。比如緊張這種情緒,你不要指望修道成功後就會遇事不緊張,因為緊張本身就是佛性的體現,如果沒有緊張,武俠主人公掉下懸崖就沒力氣抓住樹枝了。也別指望修煉之後可以飛簷走壁點石成金,那都是不如法的,有違因緣法。我們身上就是有佛性,只是好象魚活在水中感覺不到水一樣我們沒意識到。

但是佛教不完全只講究極的東西,是有教化作用的。有的人學佛為了探尋真理,有的人是為了減輕痛苦。所以佛教裡面的體系雜多,主要看你要什麼。排除究極的形而上的道(或者真如)。日常的修行是需要漸修的。所以禪宗還有一句話:理雖頓悟,事需漸修。

不知道我表達明白了沒。


百無一用書生呀


回答這個問題先闡述一下佛法的宗教門類,佛法傳入中國,依據經典創立了八大門派,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法門雖多不外乎為“理””事”兩種,理為宗,事為教。理入的就是禪宗,講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從心源起,直證本來,不走彎路,接引的是上上根器的人。好比接待的都是研究生。而教下的呢,是適應大眾法門,從小學一年級教起,需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來教,故曰教下的。而禪宗是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傳下來的,一直到達摩祖師來中國把禪法傳給二祖慧可,一直到五祖都是直指人心,以心印心,一脈相傳的,五祖看時機成熟了,對大眾說,你們做偈子來,誰開悟就把衣缽傳給他,於是就有了神秀做的”

身做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常拂試,不使惹塵埃。五祖一看,沒有明心見性,按照這樣修只能得人天福報,不能成佛。於是通知神秀見他,問偈子是你做的嗎,秀曰是,大師看弟子可有點智慧否?五祖說,你的見地只在門外,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就是說神秀的根基不是禪宗的利根,在禪宗衡量還沒入門,屬於教下的根基,屬於有法可修有法可證。難契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真空無相之理。後來又看見慧能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覺得這也不行,但比神秀見地高,可以點化,為什麼說也不行呢?神秀的偏於有,慧能的偏於空。而佛法是非空非有,空有不立的不二法門。所以說本來無一物是不能起作用死體,跟不能作用的土木瓦塊的無情物有什麼區別?所以三更半夜給慧能講金剛經,講到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不生心是理體,生心是心的做用。偏執那個都是不對的,所以佛講了四十多年法,不就是作用嗎?所以不是死壓著什麼也不想,而是不執著五欲六塵上,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慧能領悟了,說了一個偈子,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其中本自清淨就是理體即是佛性,能生萬法就是佛性的作用,至此,慧能才達到體用如如,定慧等持的不著兩邊的佛境。


漁樵晚歌


六祖的這首偈言詩,僅能表明其性修的層次,已經進入了一種無相修為的優良境界!

但是,這種所謂的無相境界,僅能表明其入修的功夫,剛剛進入了一種佳境而已!

即是那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斷識滅感階段。

此階段,僅屬其在心性上的修為與感識斷滅上,所顯示出的一種提高式的表現罷了!

其本身,實無任何功果可言!

一個人的修為或修行,如果能長久的保持於這種無相,無感,無識的境界之中時,你的這顆俗心,才能變轉為入禪較深的靜定之中!

歷時越久,則入禪近佛的修為越速!

即所謂的行住坐臥,不離這個!

但是,當這種無相式的修為,達於一定的功果狀態後,修為者的身與心,實應回入於和其光,同其塵的有相修為之中!

唯當如此,你的修為,才能達於由虛入實的功果境界!

為什麼?

因為阻斷心識外感的無相狀態,其本質,僅僅屬於入禪的基礎功夫!

其本身,實無任何功果可言!

入而不出,實非修為功果狀態中的實相表現!

所以,修行者的入虛,僅僅屬於入道近佛的初級階段!

因此,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之路,實需務實式的深入!

只有如此,實修的功果,才能真實的體現出來!

所以,六祖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具有心態上的無相,與入虛入靜的功夫,僅僅算是他入禪修佛的一種良好的開端而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