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邦、劉備二人軍事才能過人,為何劉備卻不能一統天下?

fengyongyao


劉備和劉邦有相似之處,都立命於蜀,但兩人不是一個級別的。

劉備,曹操,孫權三家分之,實際上是三王而己,相互之間無法吞併,所以有三國演義。而劉邦所在之時天下群王並起,劉邦僅僅是漢王而己,但劉邦有識王之能,手下的韓信併吞六國,席捲天下,最後是齊王,齊王是什麼概念呢?天下最富饒之地盡在囊中!到了天下諸候盡滅,只剩齊楚漢三王的垓下之戰時,齊王韓信勢力是最大的,類似於曹操,而楚王項羽類似於孫權,劉邦實際上實力最差,但劉邦能以燕趙齊廣大之地作為酬謝請齊王出兵,滅楚之後又能單騎入營奪取齊王兵權。這之後將韓信貶為楚王后,集天下兵馬準備攻打韓信五千人仍然打不過,遂用陳平“偽遊雲夢澤”之計擒拿韓信。

劉邦之能,在於自知之明,在於知人善用,劉邦手下有天才級的後勤蕭何,有天才級的廟算張良,但劉邦更有“國士無雙”“不賞之功”“戰無不勝”的韓信,但使劉邦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他有天才級的小人陳平!

知道陳平六計是什麼嗎?陳平之計直指人心,是利用人性弱點之計,以“偽遊雲夢澤”為例,陳平問劉邦兩個問題,一,“韓信變詭百出,人不可測,有五千兵,領兵多少可克之?”劉邦想了半天,居然說打不過(集天下兵馬不敵韓信五千兵也),二,“何人可以為將?”劉邦默然。這時陳平道“臣有一計,可擒韓信”,劉邦起而躬之“先生教我”,從這上面可以看出劉邦有兩大優點“自知之明”“知人善用”,但僅有這兩點距離韓信差距就大了,關鍵是下面陳平的毒計。陳平說:“古天子善獵,以狩獵為由到楚國邊境,這時楚國王按禮儀應前來護駕,讓韓信帶五千兵護駕,定會前來,而後以封賞為由召見韓信單獨晉見,此時只需一個力氣大的人就可以擒拿韓信”。劉邦大喜,但又想韓信有五千兵馬,要多少兵馬護駕才能控制的住?陳平大笑“多少兵馬?五萬,十萬,多少兵馬遇到韓信的五千兵都沒用,韓信只要有五千兵馬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為了消除韓信的懷疑,帶一萬兵馬即可,一萬兵馬對韓信來說根本不算個事,這樣楚王定深信不疑。”

果然,劉邦遊雲夢澤,韓信陷入兩難,不護駕不義,護駕深知有詐,最後韓信殺了樊於期並護駕,樊於期說韓信殺了他必死無疑,為何呢,因為韓信殺了幾十萬江東子弟而且用十面埋伏殺了項羽,楚人極恨韓信,但有樊於期在韓信手下,楚人是相信樊於期的,就留有楚王韓信對抗天下的火種,劉邦就不敢拿韓信怎麼樣。但陳平之計毒在把韓信人性拿捏到了極致,首先利用韓信的聰明殺掉樊於期以求功,再利用韓信的驕傲以功擒之!

我用語言無法形容陳平之計的卑劣和毒辣,但劉邦善用各種類型之人的能力可謂登峰造極。劉備能否讓曹操當他的手下並擒之呢,顯然不能,這就是差距!


風wefly


這裡首先要說明什麼事軍事才能,如果必須親自指揮打勝仗那才算軍事才能的話,那劉邦水平中等,劉備則中上。但是如果能發現並重用有軍事才能的人也算是一種軍事能力的話,那劉邦要比劉備更好的多。

但是統一天下的人一般都不是軍事能力最高的,不然開國皇帝都應該是白起、吳起、孫武、韓信、項羽。這在古代已經被反覆證明了,軍事能力,劉邦不如韓信,李淵李世民也不如李靖,朱元璋也未必如徐達,但是皇帝一定是當時用人能力最高的。招攬人才,使用人才,這才是帝王之道。一直說“王不過項”,如果軍事能力過人就能統一天下,那麼最應該統一的是項羽,所以帝王的軍事能力對能否統一天下不是最關鍵的。

所以,劉邦能統一,主要是招攬人才,用人能力過人,而非是因為軍事能力過人。劉備,識人用人的能力還是不錯的,最主要的就是沒有招攬到足夠的人才,試想下,當初劉備見到太史慈時如果能拉攏到是否又多了一個關張一樣的猛將,劉備在徐州,呂布投靠了劉備,如果劉備挖牆腳,把陳宮,張遼,高順都挖過來,把呂布架空,會是怎樣的情況?在荊州跟著劉表時,如果救能把文聘,蒯越說服,曹操來時會不會跟著劉備一起跑?甚至,徐庶的母親沒有被曹操抓到,能否留下徐庶?等等……如果劉備招攬了足夠的人才,劉備還是能知人善用的,未必沒有統一的可能!所以劉備未能統一,不在軍事能力,而在於人才不足。


胡侃解密三國


別逗了,軍事才能過人?劉備的確是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劉邦的軍事才能則平庸至極。至於說為什麼劉邦成功統一天下,而劉備至死只能鼎足而立,根本的原因是對手不一樣:劉邦的對手項羽是典型的“紙老虎”------軍事戰神兼政治白痴,劉邦戰場上面對項羽幾乎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但劉邦只需在政治和外交上隨便耍一個陰謀便能毀掉項羽在戰場上血拼得來的戰果,有人說劉邦善於用人,這沒錯,但也是建立在對手項羽不用人不識人的前提之上,試想如果劉邦的對手是曹操、孫權,蕭、張、韓等人還會投靠劉邦嗎?真不好說。一句話,如果劉邦處於劉備的形勢,其基業則未必超過劉備。總之,劉邦建立漢朝,其歷史貢獻不容忽視,但劉邦本人只是一代明君,絕對上升不到“千古一帝”的高度,畢竟劉邦時期的西漢是實實在在的“病狼弱漢”,是經過劉恆、劉啟、劉徹的持續努力才打造成“戰狼強漢”。


晨曦的曙光2000


劉邦一生,幾乎很少犯大錯,就算犯了也能很快更正過來,所以劉邦能一統天下。

歷史上,帝王裡面,最似劉邦的就是劉備,但劉備跟劉邦比,還是有很大差距,對劉邦來說,只要能達到目的,沒有什麼不能做的,沒有什麼人不能用的,所以歷史上馬援認為劉邦無可無不可。而劉備卻有一定底線,這使得劉備一生犯了三次大錯,最終使得統一大業功虧一簣。

第一次,徐州,呂布來投,當時劉備形勢一片大好,而劉備卻沒有抓住機會,並掉呂布部曲,反而讓呂布駐紮小沛,這是給自己留禍害。後,曹操令劉備擊袁術,劉備竟然自己帶主力去,這時呂布偷襲徐州,劉備大好基業毀於一旦。如果劉備誅殺呂布,收服張遼,高順,陳宮等名將,可能歷史會完全不一樣。

第二次,荊州,劉表死,諸葛亮勸劉備奪取荊州,劉備不忍,這時曹操聞劉表死,怕劉備奪荊州,果斷出兵,雖然後來與孫權聯合,擊敗了曹操,但也與孫權因荊州歸屬爭議不斷,最終關羽亡。如果劉備當時順勢奪取荊州,收荊州之兵,聯合孫權,可能後面形勢完全不一樣了。

第三次,益州,龐統勸劉備乘劉璋迎接的時候,順勢擒拿劉璋,奪取益州,劉備又不聽,最終三年苦戰,龐統戰死,又諸葛亮,趙雲,張飛帥荊州兵支援,才拿下,而結局是益州殘破,荊州空虛,為失去荊州埋下伏筆。如果聽龐統之言,就可以得到完整的益州,諸葛亮也不必離開荊州,關羽也就不會敗亡。

從劉備這三次失誤來看,就可以看出與劉邦的差距還是太大,差距就在政治手段上,劉邦殺丁公,封雍齒為諸侯,而天下安,劉備不忍殺呂布,徐州殘破,不忍奪劉表基業,荊州殘破,不忍擒劉璋,益州殘破。如果殺一人,而天下安,對劉邦來說,哪怕是救命恩人,哪怕是父母妻兒至親,也在所不惜,這就是無可無不可,而劉備卻沒有劉邦這樣的手段,雖然對妻兒倒是與劉邦相似,但對恩人,劉備卻做不出來。


用戶6369330551


我理解哈,劉邦、劉備都是英雄,劉邦一統天下,而劉備雖位列三國,畢竟沒有能恢復漢室,這裡面似乎有讓許多人為劉備遺憾。其實呢,這個原因肯定是很多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我認為是對手太強大了。

我們一提起劉備,往往會想起,他手下把三國最牛的文臣武將都收過去了,文有諸葛亮、龐統,號稱得一可安天下,在三國時期文臣裡包攬了前兩名;武有關張趙馬黃,更是除了呂布之外,五虎上將橫掃天下。然而,恰恰這種認識是《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其實呢,諸葛亮和龐統,在三國時期的文臣裡,並未見得比魏、吳兩國的謀士更厲害,而五虎上將,也不見得就比得過徐晃呂蒙,再加上從人口、各種資源上來看,蜀不但比不了魏,連吳都比不了。而劉備本人,大約與孫權在一個水平上,離曹操恐怕還差一截。這樣,他不能統一天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當然,如果劉備不死,蜀國未必第一個亡,但要滅掉魏、吳,各方面條件都不具備。


劉邦對項羽就不一樣了,劉邦的人,越打越多,地盤越打越大,項羽的人,越打越少,地盤越打越小,項羽豈能不敗。最後一統天下,建立在韓信沒有反叛。假設韓信反了,佔據燕、趙、齊,劉邦想要統一天下,就不好說了。


衣賜履和金大妞


完全是兩回事情。

劉邦所處時代,大家都是各自搶地盤,項羽以武力獲得盟主地位,又想的是分封天下自己過小日子,被劉邦以高絕的政治能力獲得關中故秦百姓支持。項羽又帶有舊貴族的矜持,想耍無賴又放不下面子,最終被劉邦這樣無信義的流氓戰勝。

劉備則不一樣。三國是世家社會,出身低微的劉備在北方無法獲得承認,也無人願意為之效力,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劉備。譬如陶謙讓徐州之後,劉備本人都是惶恐不安。最後陳登請袁紹寫信認可,劉備才領得徐州。最終,劉備跑到荊州,也不被認可。因為借江東擊敗曹操之後,劉備才得到名聲,被荊州世家認可有能力有資格領導自己,才獲得佔領益州的機會。

所以,能不能統一天下,與軍事能力沒有多大關係,重要的是政治能力,統御能力,發現與招攬人才的能力。


四川達州


在我看來,劉邦和劉備絕對說不上軍事才能過人,倆人只有一點最像的就是識人用人,當然有人說劉備識人不明,將荊州託付給關羽,導致荊州失守,再無力爭奪天下,但是當時劉備手底下也沒人可以託付了,所以說託付給關羽只能說是一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再來看,為什麼劉邦能奪取天下,劉備卻不能!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手不同,劉邦的對手主要是項羽。劉備的對手主要是曹操,還有個孫權在一旁虎視眈眈!要說單挑打架的話,估計十個曹操綁一起都打不過項羽,但是要論權謀一百個項羽綁一起都比不上曹操!可以說項羽只是將才,只有軍事才能而無政治才能!曹操就不一樣了,更別說還有個孫權一直在拖後腿。

而且手下人才不一樣,可以說劉備崛起太晚了,東漢末年前期的人才基本上已經被瓜分殆盡了,像曹操手下,五子良將,郭嘉,荀彧,程昱等人!再看劉備手下基本上沒啥謀士,直到遇見了諸葛亮,手下才真正有人給制定發展方略!剩給劉備的基本上就都是蜀中的人才了!再看劉邦和項羽,漢初三傑並不是說著玩的,項羽手下可以謀天下的也就只有范增了,還得不到重要。要知道古代戰爭中,謀士的重要性一般還是大於武將的!

所以,無論是對手,還是手下人才儲備,劉備跟劉邦都不是一個檔次的!就算劉備跟劉邦能力一樣,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下人才不夠啊!


楓葉0829


劉邦和劉備二人所處你時代不一樣,因此環境也不一樣。

劉邦手下人才濟濟,最出名的有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劉備雖有軍師諸葛亮和五虎上將等,但和曹操、孫權比起來,劉備的勢力很小。

劉邦和劉備的對手也不一樣,劉邦最大的對手就是項羽,項羽有勇無謀。劉備的對手是曹操、孫權,曹操、孫權的軍事才能都不低於劉備。

所以劉邦和劉備最後的結果肯定不一樣。


深青樂智


劉備的對手是曹操和孫權。他們比劉邦的對手項羽要強。項羽剛愎自用,且小氣,不願把好東西給有功的臣子大量封賞。且手下只有個范增可謀。項羽信武力對范增又不全信。不重用韓信。從而把韓信逼走,給劉邦送人才。項羽手下很多大將都嫻他小氣,從而都投了劉邦。反觀曹操和孫權。他們能籠絡人才,賞罰分明。對百姓好,積極發展生產。手段比劉備還高明些。劉備因此不能統一。劉備,孫權,曹操三足鼎立很正常啊。劉邦能統一是好運。他的對手如果不是項羽集團而變成曹操集團與孫權集團,即使劉邦有蕭何,張良,韓信,樊噲等等,他也不能滅掉曹操集團和孫權集團。曹操和孫權手下文臣武將眾多,人才濟濟,賞罰分明,政治修明且積極發展生產力,與百姓有好政策,劉邦最多和劉備一樣,與曹操、孫權集團也來個三足鼎力,誰也統一不了誰。


我思故我在166103944


二,劉邦的謀士一群,劉備的軍師主要只有孔明一人,屬一言堂。

三,三國演義的歷史比漢代近,軍事知慧又比前進步,打仗的難度又相應大些。

四,曹操的謀士也很多,但作者偏向劉備,祟拜諸葛亮。所以在寫書時誇大了劉備的才能,神話了孔明。實際上劉備的江山正如評書人所說是哭出來的。

五,一個朝代的局勢都有它的侷限性,有時是不好比,除非拎出來單挑。因為三國演義中最強的陣容與軍事才能是曹操,劉備沒有資質和劉邦比。如果沒有曹操沒有司馬懿,還有孫策,還有蘇州人陸遜。

劉備和劉邦不好比。說誰的機遇好,誰的能力強都不現實,也不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