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孩子過渡到獨立閱讀?

文︱尹建莉

本文摘自尹建莉老師新書《從“小”讀到“大”》

怎樣才能讓孩子過渡到獨立閱讀?

從陪伴逐漸過渡到不陪伴

親子閱讀總是一個從陪伴逐漸過渡到不陪伴的過程。

陪孩子讀到幾歲,這因人而異,家長無須糾結該不該陪、陪到幾歲的問題。有的孩子四五歲就喜歡自己拿著書看,有的孩子十四五歲還喜歡家長給他讀,這些都是正常的。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閱讀基礎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家長要做的就是配合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享受這個過程。抱著孩子或和孩子依偎在一起,共讀一本書,這是多麼難得的時光,會成為生命中最值得回憶的溫馨畫面。

但家長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而且如果孩子能早一些學會自主閱讀,他自身的閱讀內容、速度和閱讀量都會上一個臺階。所以當孩子的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從親子共讀逐漸過渡到獨立閱讀。

怎樣才能讓孩子過渡到獨立閱讀?

這個過渡要儘可能做得不露痕跡,要自然而然地讓孩子獨立去閱讀。比如遇到一本孩子很想讀的書,家長假裝忙得顧不上陪他讀,讓他自己先讀了,然後講給家長聽,不管孩子講得如何,只要他讀了,能講出一些,就一定要誇獎,激勵孩子繼續讀後面的部分。只要肯動腦筋,方法總是無窮的,而孩子其實是很容易配合的,因為自主閱讀更具樂趣,它是人的天性,就像人都願意自主走路一樣。

最差的方法是家長直接對孩子提要求:“你該獨立閱讀了。”在識字量不多的情況下,孩子缺乏閱讀自信,如果家長催得太急了,會引起孩子對獨立閱讀的反感和對立情緒,結果適得其反。

怎樣才能讓孩子過渡到獨立閱讀?

怎樣才能讓孩子過渡到獨立閱讀?

儘早引導孩子讀長篇小說

當孩子的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已經能夠獨立地閱讀繪本和文字量中等的書籍,且家長感覺孩子的閱讀水平已具備再上一個臺階的可能時,就要鼓勵和誘惑孩子去讀長篇小說。

很多孩子面對文字量較大的書時,會沒有信心,認為那是大人們才能讀的,遲遲不肯在閱讀上跨一個臺階,一直停留在讀繪本和簡單文字的淺閱讀階段。這時家長要理解孩子的難處,不要直接指令孩子讀長篇,而要動用一些誘惑的手段。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看熱播的電視劇或電影,家長可抓住這些時機,把原著小說買回來自己讀,並且推薦給孩子讀。

怎樣才能讓孩子過渡到獨立閱讀?

閱讀是不難進入的過程,重要的是讓孩子無所顧忌地拿起一本書去讀,在孩子的早期閱讀中,絕不要因任何原因給孩子的閱讀添堵,比如遇到生字要求孩子查字典,要求背精彩詞句、複述故事等等,凡孩子不願意做的,一概不做。孩子只有在輕鬆的狀態下,才會發現讀長篇小說的樂趣。只要讀過一兩本,讀長篇小說就會變成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會越讀越多,越讀越快。

28天為愛有聲閱讀

在引導孩子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切忌用力過度,應該讓孩子感覺到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他目的。恰是這種“沒有任何其他目的”,才能讓孩子喜愛這項活動。

同時家長也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閱讀氛圍的家庭環境,如果家長在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問題上缺少經驗或者自己本身沒有閱讀經歷,那應該如何做?

尹建莉父母學堂通過系統化方式與發展心理學等科學理論,結合尹建莉老師多年來在家庭親子教育領域的經驗與研究成果,舉辦的“28天為愛有聲閱讀”活動,旨在幫助家長培養一個喜愛閱讀的孩子,讓家長通過參加活動的方式從內心真正地愛上閱讀,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更多的孩子被閱讀這支“魔杖”點中。

從2016年02月份至今,“28天為愛有聲閱讀”活動已成功舉辦11期,累計參與人數超過萬人。從活動後的調查結果來看,

活動有效率高達95%!

來參加“28天為愛有聲閱讀活動”

培養一個喜愛閱讀的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