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網絡上讚揚張作霖,貶低張學良,是民眾的心態變了嗎?

隨著當年受益人群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和更多的史料被披露出來,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才逐漸呈現在普通民眾面前。人們對待歷史人物的看法和觀點自然而然的發生了轉變,不足為奇也不足為怪。其實並不是民眾的心態發生了變化,而是民眾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以前在大家認知的認知中張作霖就是一個反動軍閥,張學良是一位愛國將軍。但其實隨著我們認知的加深許多事情並不像以前一樣,所以很多人的觀點也逐漸發生了轉變,對張作霖和張學良這對父子的評價,歷來爭議繁多,當代社會也是如此。因其受益人群不同而不同,這也是歷史常被形容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根本原因。“老子英雄兒混蛋!”是如今對他們父子二人的歷史評價,似乎已經成為了普遍的共識。

為什麼最近網絡上讚揚張作霖,貶低張學良,是民眾的心態變了嗎?

張作霖出身微末,又恰逢亂世,能成為一代梟雄稱霸一方已實屬不易。更難能可貴之處,內保一方百姓平安不失法度,外拒日俄強敵而能不喪權辱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國父孫中山對其評價說:“雨亭(張作霖)把東三省治理得很好,不過外有日本掣肘,處境也很難。如果國家統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辦多了。”從現代觀點來看對他的負面評價如今也顯然有失公允,十分偏頗。即便是在他身上爭議最大的事件,李大釗被害這件事來看。排除政治因素孰是孰非不說,僅在當時軍閥混戰的時代背景下,仍能進行軍法會審,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為其定罪,已是不一般。可見這個沒什麼文化的人物卻有著超凡的遠見卓識,具有一定樸素的法制精神。

為什麼最近網絡上讚揚張作霖,貶低張學良,是民眾的心態變了嗎?

張作霖對東北軍和東北地區的發展,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是夾在日本和俄國中間,後期是蘇聯他也壓力很大。作為一個利己主義者的張作霖,在自己的地盤上絕對不會允許出現一個太上皇的。所以儘管和日本人之間的關係也很複雜,但是他絕對不會允許日本人對它的做的事情指手畫腳。尤其是後期,東北軍的實力越發膨脹。張作霖有點兒不將日本人看在眼裡的意思。如果張作霖還活著,日本人打東北。張作霖能不能抵抗不好確定,但是他肯定不會不放一槍就跑路。說其是反動軍閥,但東三省在其領導下,經濟富強,軍備強大,說其勾結日本人,但其實張作霖並無任何條約出賣主權,其在東北的實質為北抗蘇俄南抵日本,基本已經把一個弱國的外交玩到極致,最後被日本人炸死更是其反日的一個證明。

回首看張學良,他之所以能成為一位有名的人物,並不是因為他是張學良而是因為他是張作霖的兒子。如果他不是張作霖的兒子,他的成就配不上他的地位。他的父親留下了一片可以讓他稱王稱霸的地方,留下了一支當時裝備最好的軍隊,然而在他的手上卻被敗了個乾乾淨淨。張學良一生有過兩件大事為人們所知,第一件事就是不發一槍一炮丟掉東北被日本人佔領,第二件事就是西安事變劫持蔣介石抗日。

為什麼最近網絡上讚揚張作霖,貶低張學良,是民眾的心態變了嗎?

在張作霖的庇護下,張學良可謂是順風順水,沒有遭受過什麼挫折。 因此,當張作霖的突然去世,張學良顯得六神無主。他曾經無比信任的那個郭鬼子已經不在了,面對這個東北王的位置,面對著日蘇的虎視眈眈,張學良做出了改旗易幟的選擇,靠上國民政府這棵大樹。但是這個大樹並沒能帶來什麼幫助,918事變爆發,張少帥顯得很慌,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他不知道他那30萬東北軍能不能打得過2萬關東軍。於是,他做出了那個日後讓他揹負罵名的選擇,毫無抵抗將東北拱手讓給日本人。

為什麼最近網絡上讚揚張作霖,貶低張學良,是民眾的心態變了嗎?

在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關了起來,他所留下的東北軍在國民黨的陣營中為抗日戰爭做出了眾多的貢獻,甚至還有不少的東北軍在後來加入了八路軍,在游擊戰上也對日本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從這方面來說,張學良當時是絕對可以抵擋得了日本人的,在他的晚年他也承認了這個事實,承認了是自己誤判了形勢。張學良雖然做出了貢獻,但卻無法挽回他曾經造成的巨大過錯,他是歷史的罪人,正因為他的錯誤的行為導致了日本人佔領下了東三省,導致了日本人在六年後有實力對整個中國展開了侵略行動,這是他做住在大貢獻也無法否認的事實。

為什麼最近網絡上讚揚張作霖,貶低張學良,是民眾的心態變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