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大人物被後世嚴重誤解背上千古罵名的?

取什麼名你才滿意

宋襄公!

宋襄公被恥笑了兩千多年是最大的歷史笑話。宋襄公是把“仁義”二字真正落實在行動上的真君子。宋襄公失敗了,被後人恥笑是“蠢豬式的仁義”,這恰恰證明後人的“仁義”是掛在嘴上的,只是實用主義價值觀的遮羞布。


笑料一:泓水之戰。宋襄公相信仁義之師能夠擊敗虎狼之師;宋襄公嚴禁襲擊渡河楚軍,甚至不攻擊沒列好隊的楚軍導致失敗。

笑料二:宋襄公召集諸候會盟,堅持按約定不帶軍隊,結果被帶了武士的楚成王抓到了楚國。


分 析:

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期,宋襄公是仁義道德的孤獨守衛者。

泓水之戰,楚強宋弱,宋襄公豈能不知擊敗楚軍只能靠“計謀”取勝?比如,按照目夷建議攻擊正在渡河的楚軍。然而,這種“計謀”是周禮不允許的。春秋時期,諸侯之間作戰類似於決鬥,講究公平、不鼓不成列。在堅持仁義至上的宋襄公眼裡,任何違背禮制的行為都是大逆不道,任何違反禮制的“計謀”都是小人作法,這是他不齒的。所以,在”仁義”和“計謀”之間,宋襄公選擇了“仁義”。雖然宋襄公失敗了,但他是不是很紳士、很男人?他的人格魅力和凡事不擇手段的後人相比高低立見,後人哪有資格嘲笑他呢?

人間正道是滄桑。諸候會盟時,宋襄公信守承諾不帶軍隊結果被不守承諾的楚成王抓了。出發前,目夷建議部署軍隊以防萬一,但宋襄公說:既然已約定都不帶軍隊,那就必須言之有信!可見,宋襄公是一個心地敞亮、注重信用的人。如果這也可以成為笑柄,那我們豈不是在鼓勵人人去做背棄信譽的人?即使現在,信用,不正是我們缺失的一種美德嗎?

堅守仁義道德,帶給宋襄公的不只是“傷害”,也曾經帶來了聲譽。

材料一:宋襄公對君主之位的謙讓。宋襄公雖是太子,卻力推他的庶兄目夷擔任君主。宋襄公認為:目夷是兄長且有才華,”理”應坐上君主之位。目夷非正妃所生,最終沒有接受他的美意,於是宋襄公讓他做了相國。這件事和為了王位動輒兄弟相殘的案例形成鮮明相比,宋襄公仁義之舉受到宋國群眾的高度讚譽,威望大增。

材料二: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齊桓公臨死前,囑託宋襄公照顧公子昭。結果,齊桓公死後,幾個大臣篡奪了王位,公子昭逃到鄰國。宋襄公義憤填膺,大張旗鼓送公子昭來到齊國邊境,欲舉全國之力伐齊。可見,在宋襄公心裡,應人之事務必去辦。宋襄公的仁義獲得回報,公子昭順利即位。看了這篇文章,你不覺得宋襄公是一個被嚴重誤解的人嗎?


微子柒

【瑪麗·安託萬內特王后】

她是法國曆史上著名的赤字王后,原是奧地利公主。由於她和她的丈夫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捲入法國大革命這股浪潮,最終被第三階級民眾送上斷頭臺。但是瑪麗·安託萬內特本人根本不是當代、近代所醜化的那樣是一個無知、無恥的淫蕩婦人。然而最著名的冤案就是瑪麗王后的那句【吃不起麵包就吃蛋糕】
這件事徹頭徹尾就是一個惡毒的誣陷。
而且在瑪麗王后在世的時候,民間造謠並詆譭王后聲譽的事情就已經很嚴重。瑪麗王后確實生活過於奢靡,但她所花費的金錢數額遠遠沒有達到民間所傳說的驚人數字。在臭名昭著的項鍊事件中,瑪麗王后捲入一場詐騙案。而她完全無辜,而是其他騙子打著王后的名義招搖撞騙。雖然庭審結果國王夫婦被判為無辜,但是民間卻不相信。真正的騙子逍遙法外到處詆譭王后,皇室竟無力伸張正義。
路易十六夫婦固然存在許多問題,但他們並沒有什麼該死的罪行。頂多算得上智商情商都是普通人的路易十六夫婦卻不幸坐在王位上,成為歷史變革的犧牲品。
【吃不起麵包就吃蛋糕】這個謠言名揚天下,在當時王后就親自出面闢謠。遺憾的是,這則外國版“何不食肉糜”的精彩典故直到今天還有人相信它。王后固然有過失,但一碼是一碼,捏造子虛烏有的罪名煽動聽風就是雨的無知群眾,絕對是政治鬥爭最險惡的一環。
瑪麗王后確實有過情人,但是這源於她宮廷生活的苦悶以及與國王多年沒有性生活的煩惱。而民間卻肆意歪曲事實,甚至誣陷王后與親生兒子亂倫這種匪夷所思的罪名。經過添油加醋的不斷潤飾,這個雪球越滾越大。瑪麗王后被視為超級惡女和淫蕩婦人,而事實上做了多年處女王后的瑪麗好不容易和養病許久的路易十六生了幾個孩子。而這些孩子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不是被殘忍殺害就是被慫恿指證母親子虛烏有的罪名,瑪麗王后的結局悲慘且令人唏噓。
雲緋文史號:故紙堆間(yunfei919-)
歡迎點贊和評論

蝶戀花緋

個人覺得是隋煬帝和雍正皇帝。這兩位都是有所作為的皇帝,可是因為種種原因,最後的名聲都不太好聽。


隋煬帝在中國歷史上是可以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皇帝,他開鑿了京杭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河流連接在一起,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皇帝,這一舉措深刻影響了中國後世的經濟發展,千秋萬代都受益。另外,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度,眾多的寒門子弟得以重振門楣,社會地位上升的通道被徹底打開,一大批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另外他西征吐谷渾,東征高句麗,大大擴大了帝國的版圖。但是不得不說,隋煬帝有點太著急了,畢竟帝國開創時間還不長,經濟實力不夠強,他個人生活又比較奢華,各種大工程的此起彼伏的進行引起了社會各個階層不滿,老百姓更是怨聲載道。後來導致了隋朝的滅亡,隋煬帝也被很多後人所誤解,認為他是一個昏君。


雍正皇帝是皇帝中勤奮的楷模,在執政的13年中,他用漢文寫的硃批奏摺就達35000餘件、滿文批閱的奏摺6600餘件,而且批語是相當多的,清宮檔案中有一個奏摺上的雍正皇帝的批文居然長達1000多字,令人震驚。他幾乎天天在為國事忙碌著。但是他篡位的傳聞卻是沸沸揚揚,一直到後世,很多人一直以為皇位並不應該屬於他。對於那些胡說八道的傳聞,他也比較寬容,當時的漢族文人曾靜到處造謠雍正帝的各種醜聞。雍正帝居然赦免了曾的死罪,編著了《大義覺迷錄》,對曾靜等人指責他的十大罪狀(謀父、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株忠、好諛任佞)進行了辯解,還讓曾靜到全國各地巡講。從這件事來看,雍正皇帝是一個非常幼稚的君主,過去很多人並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越宣傳知道的人越多,各種流言就更多。而也是後世沸沸揚揚貶低雍正的原因之一。後來康熙的傳位詔書顯示,雍正是康熙大帝當年選定的貨真價實的接班人。


科壇春秋精選

歷史一般是後人所寫,而改朝換代之際的亡國之君就很容易揹負千古罵名,這裡面自然也不乏一些功勳卓著的君主,因政治功利的需要而被後世嚴重誤解。

1.帝辛——一代雄主或頭號昏君?

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當時商王朝已經日薄西山、積重難返,帝辛繼位後用費仲治政,鼓勵農桑,推行牛耕與灌溉排水;肅清王族內部異己,削弱貴族勢力;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安定國內之後,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把中國疆域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擴大到今天津、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渤海、黃海和東海等沿海地區。帝辛因此也是統一神州第一人。

影視劇中的商王帝辛

前1046年,商軍主力遠征東夷,朝歌空虛,周武王即率諸侯聯軍伐商。帝辛驚聞周軍來襲,只好倉促武裝大批奴隸、戰俘,連同守衛國都的軍隊總計十七萬,開赴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縣)迎戰。想不到這些大批夷人、奴隸組成的軍隊,在周人和商貴族的策反之下,一夜之間譁變,潰不成軍。周人不費吹灰之力,長驅直入,兵臨朝歌城下。帝辛命人放火焚燒鹿臺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影視劇中武王伐紂時的姜子牙與周武王

帝王之功業有文治有武功,首推開疆拓土,統一華夏,帝辛之功業自然無法泯滅。周人修《商史》之時對商王帝辛如何評說?商為君,為上;周為臣,為下。武王伐紂實為臣逆君,下犯上,必須要師出有名,解民倒懸,否則就是亂臣賊子,謀逆反叛。所謂成王敗寇,在這種政治功利的影響之下,帝辛被醜化是自然而然的事。

《尚書》:“今商王受無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

2.贏政——千古一帝或頭號暴君?

前247年,13歲的贏政即王位。前238年開始親理朝政,重用李斯、尉繚、王翦、王賁、蒙恬等人,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大秦帝國,並奠定了中國本土的疆域。

在國家政體上,贏政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漢承秦制,中國兩千餘年政體格局由秦奠定。

在人文領域,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對外北擊匈奴,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南征百越,將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秦始皇被後世詬病最多的是焚書坑儒和嚴刑峻法,自然為掌握修史話語權的儒家所不喜,再加上要粉飾劉邦的師出有名,贏政被攻擊為頭號暴君自然在所難免。

3.曹操——亂世豪傑或漢賊奸雄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平定羌虜、掃滅烏桓、壓制匈奴、降伏鮮卑,令其在漢末亂世不能乘虛入中原為禍。他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製”,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曹操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識人於草芥之中;人文造詣很深,詩歌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遠非諸葛亮《出師表》可比。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

魏太祖武皇帝曹操

從周瑜那句「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起,一頂“漢賊”帽子就再也摘不下來了。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千秋功罪,譽滿天下,謗亦滿天下。

4.楊廣——一代雄主或弒父暴君

隋文帝楊堅結束了五胡亂華的紛亂格局,建立了大隋帝國。楊廣生於大興(今西安),開皇元年(581年)13歲時被立為晉王,他“好學,善詩文”,並寫得一手好詩。開皇八年(588年),楊廣率軍南下消滅南陳,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

楊廣在位期間,在軍事上大敗契丹軍,攻滅土谷渾,征討琉球國,進行了一系列開疆拓土的戰爭,這些戰爭的勝利使大隋王朝東南的領土疆域擴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佔婆(今越南地區)、及臺灣等地。在海南島上分置儋耳、珠崖、臨振三郡。北邊有五原郡(內蒙後套一帶)。

楊廣開鑿了京杭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河流連接在一起。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皇帝,這一舉措深刻影響了中國後世的經濟發展,千秋萬代都受益。

在人文領域,楊廣恢復了被楊堅廢除了的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 “教習生徒,具為課試之法,以盡砥礪之道。”楊廣不僅興辦學校,還訪求遺散的圖書,並加以保護。大業二年(605年),楊廣增設進士科。當時秀才試方略、進士試時務策、明經試經術,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分科選才制度。

中國比較系統的科舉制,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總共經歷了1300年。據統計,在中國1300年的科舉歷史上,貧寒子弟通過科舉上位,官至宰相者佔整個宰相的一半以上。

在中國延續1300年的科舉考試

楊廣最失策之處在於三徵高句驪,第一次遠征高句驪時徵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餘,另調民夫二百萬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唐給楊廣諡號定為“煬”,去禮遠眾稱“煬”。如果不突出楊廣的昏庸、殘暴、無能、荒淫,如何能證明唐帝國得國的合法性?正確性?所以,屎盆子自然都向他頭上扣過去了。

5.楊朱——思想大神或自私小人

其他4個被後世誤解背上千古罵名的大人物都是君王,而楊朱則是一個文人。據《列子》和《莊子》記載,楊朱是老子的親傳弟子。

在孟子出道的時候,楊朱早已經是名滿天下了。

《孟子·滕文公下》有曰:

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楊朱、墨翟的言論充盈天下。天下之言論,不是支持楊朱的,就是支持墨翟的。

楊朱最重要的哲學思想,就是揭示萬物自然天性的“為我”與“貴己”哲學命題,以“”作為宇宙萬物包括人類生命自然的價值中心。

我們這個世界非常非常的奇妙,奇妙的不得了。原本我們都是處在同一個世界,可是在每一個人的心目之中,這個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因為,這個世界都是以每一個人的自我為中心的。從邏輯上來說,每一個人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不正是楊朱“為我”、“貴己”萬物自然天性觀的現代語言解讀嗎?

對於社會和經濟倫理,楊朱認為: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孟子·盡心上》有云:“

楊朱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孟子說: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孟子倡導的是性善論,把“為他”、“貴他”當成善,楊朱“為我”、“貴己”立,孟子性善論就是偽。儒家雅生孟子在學術之爭問題上做誅心之論,使儒家罵楊朱罵了2000多年,楊朱被當成是一個自私自利的無恥小人。

猶太裔荷蘭思想家斯賓諾莎

西方近代哲學史重要的理性主義者斯賓諾莎認為:

自我保全是各種熾情的根本動機。”

德性即自我保存。”

德性就是與力量同一的東西,就是指人的本質或本性,或人所具有的可以產生一些只有根據他的本性的法則才可理解的行為的力量”。

斯賓諾莎在17世紀提出的“自我保存”人性觀,與前5世紀楊朱提出的“為我”、“貴己”人性觀是一致的。“為我”、“貴己”背後的動因就是為了“自我保存”。


文喜有話說 2018.3.8.


文喜有話說

太多了,我這裡就提一個:鴉片戰爭時的琦善。


提起琦善,許多人第一印象應該是白臉奸臣,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確實如此。


別說現在的主流觀點了,即使在鴉片戰爭之後,許多當時人都把琦善當做鴉片戰爭清朝失敗的罪魁禍首。


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朝廷準備重新啟用琦善,就遭到了許多大臣的激烈反對,比如當時的江南道監察御史陳慶鏞就認為琦善“逆夷入寇之時,首先示弱”“惰我軍心,助彼毒焰。今海內麋爛,至於此極,即罷斥琦善,終身不齒,尤恐不足饜民心而作士氣。”強烈反對清朝重新啟用琦善。


茅海建教授曾經總結過長期以來傳統觀點給琦善羅列的四大罪名:


一、主張弛禁,成為清王朝內部弛禁派的首領,破壞禁菸。


二、英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時,乘機打擊禁菸領袖林則徐,主張投降。


三、主持廣東中英談判期間不事戰守,虎門危急時又拒不派援,致使戰事失敗,關天培戰死。


四、私自割讓香港予英國。然而如果我們回到歷史本身,就會發現這四大罪名沒有一條符合事實。


第一,主張弛禁,成為清王朝內部弛禁派的首領,破壞禁菸。


所謂琦善是“馳禁派”首腦的說法主要是源自琦善與林則徐關於禁菸的分歧,在林則徐在湖廣禁菸之後,鴻臚寺卿黃爵滋上書道光帝,請嚴禁鴉片,提出將違禁者處死的辦法。林則徐極力表示支持。


林則徐在奏疏中認為“流毒至於已甚,斷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頹波,非嚴蔑濟”,“轉移之機,正系諸此”。


琦善則對於黃、林主張的“處死吸食鴉片者”主張有異議,他認為重治吸食只是“遏流”,而沒有“清源”。他認為“扼要之策,似當嚴拿囤販,重法懲辦,以絕根株”。


我們今天客觀來看,琦善與林則徐的分歧純屬正常的觀念分歧;更何況在道光帝的嚴厲督促下,作為直隸總督的琦善在直隸一共破獲鴉片走私案十六起,獲犯四十餘名,繳獲煙土煙膏16萬餘兩,煙具1800餘件;公正來說,琦善的禁菸成績是超過了虎門銷煙之前的林則徐的。


因此,說琦善“馳禁派”首腦,純屬冤枉。


二、英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時,乘機打擊禁菸領袖林則徐,主張投降。


這種觀點也是沒有道理的,應該說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中英軍力之間是有代差的,這裡不僅僅指的是武器,更重要的是作戰思想;這一點,琦善是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的,而且他也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林則徐就在自己筆記裡指責琦善“盛言逆夷炮械之猛,技藝之精,又極詆水師之無用。


從鴉片戰爭的進程來看,不得不說琦善在戰前對中英軍力的差距是有非常清醒的認識的。兩年後,也就是1842年林則徐在新疆時給友人的信裡說的比琦善厲害多了:“敵人的大炮射程遠達十里內外,我方炮彈打不到他們,他們已經先打到我方,這是武器不如人之處;敵人放炮如放連排槍,可連續不斷,而我方則是放一炮後再裝填一發,輾轉費時,這是技術不如人處。敵方勝過我方,就是武器精良,技術精湛……因此要戰勝敵人,第一要務就是擁有他們那樣厲害的大炮。舍此而外,即使嶽韓在世,也束手無策,徒喚奈何。”


然而林則徐不如琦善的地方在於,琦善的談話似乎半公開的,而林則徐卻在信裡叮囑他的朋友,千萬不要把他這個觀點給洩露出去。相比琦善的坦蕩和林則徐的小心,難怪近代大學者蔣廷黻先生認為琦善有“知彼”的功夫。


三、主持廣東中英談判期間不事戰守,虎門危急時又拒不派援,致使戰事失敗,關天培戰死。


現有的研究已經證明,關於琦善撤防的各種記載是統統靠不住的。由於當時盛傳這種說法,琦善被革職逮問後,審訊時專門問及這一點。


與之相反,有關琦善派兵勇增援虎門之事,卻是有案可據的。這不僅可見於琦善當時的奏摺,而且從英方的記錄中可以得到驗證。


就軍事學術而言,虎門此時再增加兵勇已經毫無意義。虎門戰敗與琦善當家無涉,換清王朝中的任何一個人來主持,也改變不了戰敗的命運。戰敗的原因幾乎全是軍事的,是由雙方軍事力量強弱、戰術水準高下決定的。


關於琦善派人救援虎門這件事,晚清近代史大家茅海建教授是有詳細的論證的。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茅教授的相關著作。


不過這裡我要再說一點,鴉片戰爭開始後在廣東的清朝官員包括林則徐都對道光帝隱瞞了真實戰況,只有琦善一改清朝官場普遍揚勝諱敗,隱匿實情的痼疾,向皇帝報告當時真實的軍事實力對比,由於琦善的報告與廣東其他官員揚勝諱敗報告相差太大,道光帝和北京官場一度認為琦善收受了英國人的賄賂,故意主張投降。


四、私自割讓香港予英國。


這一條經過茅教授考證,純屬子虛烏有,琦善不但沒有私自割讓香港,相反,他在中英談判時主管上是想盡力挽回清朝的損失的。


近代史大家蔣廷黻先生明確評價“在中國一方面琦善的態度是外交家的態度。他的奏摺內,雖有‘諭英夷’、‘英夷不遵勸戒’字樣,但他與英人移文往來,亦知用‘貴國’‘貴統帥’的稱呼。且他與英人面議的時候,完全以平等相待。至於他的目的,更不待言,是圖以交涉了案。故琦善可說是中國近九十年大變局中的第一任外交總長。琦善並未撤防或‘開門揖盜’,不過他對戰爭是悲觀的。時人說這是他的罪,我們應該承認這是他的超人處。他知道中國不能戰,故努力於外交。”


琦善對英方最高還價是1841年1月31日向義律提交的《酌定章程》,該條約僅有4條,從琦善所擬的條約內容來看,除給予香港地方一處寄寓外,並沒有其他違旨條款。反而明確重申了以往的舊例。在當時條件下,面對兇惡的敵手,確實可以認為琦善已經盡其最大可能維護中國利益了。


然而由於當時中英軍事勢力相差太大,英國人不可能同意琦善的條件,而是一定要琦善按照英國的主張來辦,琦善也是無可奈何。


史學家們對琦善的這種無奈是看得很清楚的,蔣廷黻先生就認為“論審勢,論知己彼的工夫,琦善無疑的遠在時人之上。琦善仍是半知半解,但時人簡直是無知無解。所以琦善大聲疾呼的主和,而時人斥為媚外,或甚至疑其受英人的賄賂。”“在外交方面,他實在是遠超時人,因為他審察中外強弱的形勢和權衡利害的輕重,遠在時人之上。”


事實上如果我們公正客觀的把琦善和林則徐做一個對比,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相比林則徐,琦善要“淳樸”得多,對愛新覺羅皇家的感情也要“真摯”得多。琦善在廣東看到了中英真實差距,於是想盡一切辦法讓皇帝知道真實情況,為此不惜打破清朝官場揚勝諱敗,隱匿實情的傳統,同時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想辦法把英國人糊弄走(雖然失敗了)。


而林則徐則複雜得多,當然,這裡不是指責林則徐怕死,而是林則徐考慮更多是生前身後名,他並不想做一個“鞠躬盡瘁”,哪怕“身後罵名滾滾來”的大臣,他更希望做一個任何時候都“說得清楚”士大夫。


在林則徐看來,他士大夫的名聲比他具體效忠的王朝更重要。而琦善顯然與他認識相反。


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心要“鞠躬盡瘁”,不怕“身後罵名滾滾來”的琦善,身後真的是罵名滾滾來。而認為名聲大過天的林則徐,死後真的是“流芳百世”。但是如果你喜歡歷史,你就會怎麼琢磨怎麼覺得彆扭。


蘭臺


歷史上被後世嚴重誤解背上千古罵名的著名人物,主要就是孔子。

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中國人把中國所有的不幸,幾乎都歸罪於孔子及其儒家。

在當時人的眼中,中國是落後的、愚昧的、要捱打的、昏暗的,而這一切,全是孔子及其追隨者造成的。

這種看法,到今天仍然影響深遠。

他們給孔子的主要罪狀是:孔子通過制定禮儀制度,來推廣等級制,建立穩固的封建秩序,壓迫勞動人民。

這裡面,有三重誤會。

第一重誤會,禮儀制度不是孔子制定的,等級制不是孔子推廣的。

漢代以後,帝制王朝才有等級禮儀,其實它們是由叔孫通和董仲舒等人制定推廣的。而他們的所作所為,並非孔子本意。

孔子確實推崇禮,但孔子所說的禮,是一種道德修養的外化,是每個人都有的。道德修養越高,自然就會越遵循禮;反之則無禮。

這是針對個人的。這當中,根本沒有複雜的禮法儀軌、典章制度。後者,那是叔孫通搞出來維護皇帝權威的。

至於說,孔子的學說是用來維持皇朝統治的,這對孔子也是第二重誤會。

維持皇朝統治用的儒學,其實是漢代董仲舒改造過的儒學。漢武帝時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採納。然後,漢代不少人開始對儒學經典進行解經、注經,相當於重讀經典。

這樣一來,孔子儒家的經典,就被改造成為維護皇權的工具了。

而這,跟孔子毫無關係。

由於漢代的這次重讀和改造,後人就越來越難真正地讀懂孔子了。相當於孔子從此以後就被塗改了。

第三重誤會是,這裡其實根本沒有“封建”什麼事。

封建制,隨著周王朝的滅亡而消亡。秦朝以後,已經沒有封建制,而變成帝制了。說孔子學說是維持封建統治的工具,是雙重笑話。

“新文化運動”那些人,喊出 “打到孔家店”的口號,把“仁、義、禮、智、信”說成是壓抑中國人、使中國人愚昧落後的腐朽思想,是封建禮教。

把帝制中國說成封建中國,已經是很可笑了,更可笑的是,還把仁義禮智信的普世價值觀說成禮教。

所謂封建禮教,跟孔子毫無關係。

孔子根本沒有把仁、義、禮、智、信弄成人人必須遵循的教義,作為春秋戰國封建制社會里的一名落魄貴族,他也沒有任何權力和慾望這麼去做。

這麼去做的,是宋明以後,穿著儒家外服的官僚階層。他們確實該受批判,但批判他們的武器不該是什麼德先生和賽先生,而應該是真正的孔子儒學。應該正本清源,還儒家本來面目。

真正的孔子,真正的儒學,是“仁、義、禮、智、信”,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綜上,縱觀中國歷史,被後世嚴重誤解背上千古罵名的著名人物,主要就是孔子。


大宋心學課

肯定答案:有

①商紂王

紂王原名帝幸,紂是周朝給的諡號,有羞辱的意思,紂在後世的口中是暴政的代名,然而歷史上的紂王並非如我們所知那般荒淫無道,而商朝的滅亡主要原因是商朝的東征,以及戰爭期間奴隸軍的叛亂。

②隋煬帝楊廣。

和紂王的紂一樣,煬是唐給的諡號,同樣在人盡皆知中是昏庸無能的代表,隋末的紛爭原因是軍閥的尾大不掉,這和之前的南北朝不無關係,在隋煬帝時期的三徵高句麗導致隋國庫空虛,以及修建運河使得百姓怨聲載道,這種種原因才導致的隋末紛爭。

③李鴻章

這裡我覺得應該說一下我不是在為誰洗地,李鴻章有功有過,他的功勞在於平滅太平軍和捻軍,他的罪過在於外交事務中的喪權辱國。

回到正題,那麼我們單論李鴻章的罪過,他在外交上的失利難道是他能阻止的嗎?他再厲害也只不過是一個人,個人雖然能影響歷史,但更多的是歷史在影響人,外交上的失利,使得李鴻章成為人們口中的賣國賊。

而賣國賊的帽子是馬關條約後被扣上的,但是有人知道李鴻章本意是不想去的嗎?只不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點名只要他去,李鴻章還能違背朝廷旨意嗎?況且條約不止他一個人簽名,恭親王怎麼算?

當然,李鴻章這些過錯我們不敢否認,在一系列的外交失利中,近代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

看待歷史,不應以帶有顏色的目光去看待,那麼即便看出來了也會有顏色,本身歷史就存在很多謬誤,這是不可避免的。

最後用梁啟超的話說是:李鴻章是清廷的英雄,而不是中國的英雄。


綠兮衣兮聞人

潘仁美

相信大家看楊家將時對這個大奸臣、大反派一定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斷以洩心頭之恨吧。楊家將一門忠烈被這個大奸臣害死,可謂罪大惡極、不可饒恕。其實,這個潘仁美是個不折不扣的“背鍋俠”,可是被我們嚴重誤解了的,我們看看歷史上的潘仁美究竟是什麼樣的:

潘仁美的歷史原型其實並非大奸大惡之輩,相反,而是一名在宋遼戰爭中戰功顯赫的名將,真名叫潘美。

此人可謂將門之後,在陳橋兵變時就追隨宋太祖趙匡胤,而後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累官至同平章事,死後被追封為鄭王,配享太宗廟庭。他的五個兒子後來都做了顯官,女兒更是皇后。

其實,他並沒有陷害過楊業,也沒射死楊七郎,更沒當漢奸投降遼國。恰恰相反,北宋初年,無論在宋統一戰爭中,還是在抗擊遼兵的戰爭中,潘美都屢立戰功,

是北宋開國名將之一

歷史的真實情況是,當時楊業是潘美的副將,宋軍連敗,潘美與副將楊業、監軍使王侁商定在陳家谷設伏,楊業率兵誘敵,潘美、王侁埋伏在谷口東西兩側。結果監軍王侁等得不耐煩拍馬先走了,潘美製止不了,只得率部下也離開了,等到楊業將遼兵引來,才發現孤立無援,寡不敵眾,最終全軍覆沒,老將軍不堪受辱,也一頭撞上石碑以全名節。

而我們的潘仁美兄因為這一次的猶豫,成為千古捱罵的“背鍋俠”,因為楊家將一門太過悲情了,這位老兄經過《楊家將》等小說以及戲劇的渲染和誤導,從此牢牢釘在恥辱架上,成為與秦檜同等級的千古奸臣、小人、反派。

真是何其冤枉,據說,兩家從此結上世仇,現在還流傳著“潘楊不結親”的祖訓,不知是不是真的,希望對此有研究的朋友也可以探討一下。


八零印記

1,隋煬帝,文武雙全,軍政全能,堪為不世之奇才,十三歲封為晉王,官拜柱國、幷州總管,二十歲為全軍統帥,掃平江南,開皇二十年,突厥進犯,楊廣率軍出靈武,與突厥達成和解,進入蜜月期,在位期間,他修建大運河,三徵高句麗,親征吐谷渾,平定天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可比秦皇漢武的皇帝卻被評定為荒淫殘暴,弒父篡位,始作俑者是誰呀?正是那位被歌頌的唐太宗了,楊廣只有兩個夫人,生了三兒一女,唐太宗也有35個,誰好色?楊廣建立這等偉業,楊堅不把帝位給他還給誰?他用得著篡位嗎?楊廣弒沒弒父,我不知道,那位殺掉弟弟哥哥,逼著老爹讓位的正是李世民,聽說還把弟媳婦收為己有,值得歌頌哈。

2,朱厚照,明朝的大臣有個特點,那就是你不罵皇上你就不是好人,罵肯定是不過癮了,還要把皇帝的所作所為添油加醋地寫進史書,要說被冤枉的皇帝,明朝各個帝王幾乎全被這幫文官給玩壞了,朱厚照顯然是玩的最壞的一個。

以至於幾百年後還被作為教育清代皇族的壞典範,據說在國子監讀書的那幫皇族一不好好讀書,老師就會對他們說;“難道你們要學朱厚照嗎?”那麼朱厚照有沒有他們說的那麼昏庸無道,我覺得他只是貪玩了一點罷了。

明武宗年紀不大便繼承皇位,極具個性,雖然他建立了豹房以供取樂,這在中國歷史上算事嗎?光知道豹房了,怎麼不提,他誅劉瑾,平安化王、寧王之叛,怎麼不提應州之戰?

好吧應州之戰沒法提,明朝文官是怎麼記錄的呢?蒙古韃靼部落小王子屢次進入明朝境內進行劫掠,朱厚照不服啊,偷偷跑到宣府,集合軍隊與小王子進行會戰,戰爭打的很慘,持續了幾天,小王子敗退,此後數年不敢犯境,然而此戰的戰果僅僅是擊殺了十幾個蒙古士兵,皇帝大人吹牛還親手殺了一個,好吧十幾萬大軍,在過家家嗎?明朝文官也太狠了,不帶這麼黑皇上的。

3,秦始皇,中國第一個皇帝,統一天下,文字,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權,為中華文明的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他也被評定為暴君,原因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真的坑殺儒生?沒有,大家又被歷史給騙了。

被秦始皇坑殺的是方士,這些人的代表人物是徐福,盧生等等,徐福最成功,他敢騙皇上,而且還騙了兩次,像他這樣一心坑皇上的人數量不少,但秦始皇只殺了456人,這些人是否該死呢?

秦國剛剛統一六國,採用法家治理天下,但秦始皇並不排斥儒家,可這些人私下指責秦始皇“專任獄吏”,“樂以刑殺為威”或“貪於權勢至如此”,把秦始皇罵得狗血噴頭,這要換做雍正,乾隆兩朝,恐怕死的人的成千上萬,僅僅456人伏誅,說明秦始皇是相當剋制的,豈不知,天子一怒浮屍百萬。

4,商紂王,這可是被歷代朝廷當作反面教材使用的歷史人物了,殘暴如桀紂,說的就是他和夏桀,現在人一提起他就想到了《封神演義》,裡面的紂王簡直就是禽獸,酒池肉林,荒淫無度,殘殺忠良,欺男霸女,奢糜腐化,還和妖精鬼混在一起,我實在佩服周人的黑人的本事,真正的紂王是這樣的嗎?

當年孔子的學生子貢就曾懷疑過。認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惡都加在他的頭上了,近代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在考察了商紂王的70多 條罪惡發生的次序之後,發現他的罪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越多,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是有人故意編造這樣的謊言,周人首當其衝,就是為了證明周取代商是正義的。

據《史記》記載,真正的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攻克了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並且開發了長江流域。

5,潘仁美,原型潘美,他是宋代名將,曾參加陳橋叛亂,擁立趙匡胤稱帝,可以說是大宋功臣,而如今一提起潘仁美就會想到楊家將,正因為他不去救援,造成楊業被俘絕食而死,然而真正有責任的是監軍王侁,雖然潘仁美是主帥,但宋朝的制度可是重文輕武,王侁不同意救援,潘仁美無可奈何,現在呢?王侁很少人知道這個人的存在,而潘仁美卻被人所熟知,一說起他就咬牙切齒,對他相當不公平。

其實潘仁美是位軍事奇才,膽大過人,曾單騎入長安,勸服陝西軍閥袁彥心入朝,也曾率軍征伐契丹,並取得了多次勝利,他為大宋南征北戰,深受趙匡胤的信任。

6,李鴻章,作為滿清的首要重臣,主國事數十年,內政外交,常以一身當其衝,名滿全球,中外震仰,然而他卻簽署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與日本,並賠償兩億兩白銀,國家的恥辱,然而這一切是李鴻章造成的嗎?有人說,為什麼要跟日本簽署這樣喪權辱國的條約?李鴻章簡直就是千古罪人。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就很無語,北洋艦隊已然覆滅,遠東第一軍港被日本佔領,李大人苦心經營多年,一夜盡毀,大清在談判桌上已經沒有資本了,政治是軍事的延續,你軍事上已經處於絕對劣勢,那麼在政治上只能選擇妥協。

而且李鴻章對於割讓土地是極力反對的,表示可以賠更多的錢,只要不割讓土地,然而清統治者卻認為割地可行,不但如此,最開始的賠款是3億兩白銀,不過李大人在日本捱了一槍,打在臉上,就這一槍省下了1億兩白銀,我覺得李鴻章對當時的中國做出過很大貢獻,有功也有過,當時的條件擺在那裡,試問誰面對這種情況能夠做的比李鴻章還要好,答案是沒有。

7,魏忠賢,魏公公太冤了,有很多電影都是再講明朝太監如何權傾朝野,如何作惡多端,正是明朝皇帝寵信了這些人導致大明王朝的滅亡,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不是。

要說哪一朝的宦官最有權勢,很多人都會說明朝,什麼八虎啦,劉瑾,王振啦,當然還有魏忠賢,然而宦官最有權勢的朝代卻是漢朝,這幫人敢廢立皇帝,相比起來,明朝就出了一個曹吉祥,其餘的人雖然看起來很威風,但只要皇上一句話,他們也就完蛋了,就這麼簡單。

之所以明代宦官興起,也是有原因的,就是為了平衡文官勢力,老是罵皇上,皇上受得了嗎?明朝的文官勢力太強了,甚至皇上的聖旨也能駁回,就不聽你的,公開跟皇上叫板,你能怎麼樣?這樣的名臣多了去了,比如張居正,年輕的萬曆皇帝見了他都打哆嗦,這在清朝是不可想象的。

天啟皇帝在位時,制衡文官集團的人就是魏忠賢,魏忠賢雖然不能力挽狂瀾拯救內憂外患的明朝,但卻能保持相對的穩定,至少文官集團不敢架空皇帝,而對於大明皇帝來說,魏忠賢雖然幹了很多壞事,但並不威脅皇權,有魏公公的存在大明還不至於很快地滅亡。

崇禎最失敗的事情,不是殺了袁崇煥,而是殺了魏忠賢,使得朝廷內外勢力失衡,正如他臨死之際所言,“然皆諸臣之誤朕也……”,試想魏公公若在,文官集團敢誤你嗎?當崇禎想答應李自成西北王的要求之時,百官反對,有魏公公在,他們敢嗎?

所以把大明的覆滅並不是以魏公公為首的閹黨造成的,起碼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是朋黨,比如東林黨,正因此清代帝王對朋黨採取零容忍態度,因為朋黨對於封建制度的影響遠甚閹黨。


煙雨醉逍遙

歷史上揹負罵名的人物不少,即便威略如魏武帝者,也因《三國演義》以及某些封建朝代道德宣傳的需要,被扣上了“漢賊”的帽子。北宋《東坡志林》就曾記載:“塗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可見民間誤讀之深。

但這裡我要談的,是北宋名將潘美。
那位說,我看到“北宋”與“潘美”這倆詞怎麼覺得這麼眼熟呢?這位“潘美”是不是在哪裡出現過?
您猜對了。您看,如果在“潘”與“美”之間,再加上一個“仁”字,您是不是馬上就知道他是誰了?
沒錯,他就是長篇評書《楊家將全傳》裡面那個罪大惡極的奸臣——潘仁美的原型。但是,潘美在真實的歷史中,卻是一位大大的忠臣。
原型和演義大相徑庭,這種事兒在文學史上並不鮮見。就像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原型本來是一對恩愛夫妻,但卻因為《水滸傳》的演義,讓潘金蓮背上了千古罵名;陳士美原本也是厚待妻子的清官,卻因得罪了同窗而被戲班一通亂演。那時候又沒有什麼名譽侵權,於是可憐的陳士美就隨著《鍘美案》而遺臭萬年。

而這一回,北宋的開國名將潘美也被想象力豐富的神編劇給杜撰成欺上瞞下左右國事的大奸臣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他真的做過對不起“楊家將”的事——楊業兵敗,潘美沒有實施救援。所以,《楊家將》中的“楊老令公”在被俘後絕食而死,潘美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於是,北宋開國名將潘美,就因此而變成禍國殃民殘害忠良的大奸臣潘仁美了。
而且在後世的演義流傳中,為了人物形像更加豐滿立體,為了情節更加生動給忠奸造成強烈對比,吃瓜群眾們又給潘美加上了個“國丈”的身份,讓潘美的女兒成了貴妃,還給潘美添了“潘龍、潘虎、潘豹”三個無惡不作的兒子。之後又用潘豹之死做鋪墊,給了潘美公報私仇的理由,不但楊老令公因此而撞死李陵碑,楊七郎和楊三郎也被潘美用計給暗害了。
但是,真實歷史上的潘美根本不是奸臣,他的兒子們也不是惡徒。之所以他背了千古罵名,還是因為讀史的人數大大低於看演義的觀眾。
知其然又想知其所以然的讀者畢竟是少數,主流觀眾還是以“把影視劇當原著”和“把演義當歷史”為主。這種現象,古今亦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