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為什麼說“群龍無首”?都是哪些龍?看易經怎麼說

傳統文化中說的“群龍無首”,是一個成語,出自《易經》,群龍無首六爻皆動,龍,陽物也,乃至剛至陽之物,代表了積極、正義、堅強不屈。“

群龍”無首,一群“龍”在一起各盡所能,團結互助,忠心不二,積極發展,何須“首”的出現?故曰“吉”!

現在的人解釋“群龍無首”,多為: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法統一行動。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誤解了。

傳統文化:為什麼說“群龍無首”?都是哪些龍?看易經怎麼說

“群龍無首”,我們現在理解的更多是貶義詞。但是,這個詞卻是出現在《易經》中的,原句是:“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但從這一個“吉”字就知道,原來的意思和現在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那麼,為什麼“見群龍無首吉”呢?

這句話出自《易經》乾卦用九的爻辭裡。《易經》中只有乾卦與坤卦出現有用九與用六。所謂的九,指代的是陽爻,所謂的六,指代的是陰爻。

“見群龍無首,吉”。這裡的“見”通“現”,就是表現、出現、化現的意思。群龍,注意,問題就出在這裡,很多人都理解成一群龍,這是不對的,群在這裡是多的意思,更接近於“各個、每個”的意思。

龍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藏於波濤之內。”這就是對“見群龍無首”的最好的解釋。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干幹,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

傳統文化:為什麼說“群龍無首”?都是哪些龍?看易經怎麼說

《易經》曰:“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六位是什麼?就是六爻,時就是天時。一個卦由六個爻組成,六個爻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時間段。一個人,只有懂得天時,明白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到“隨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做到“見群龍無首吉”。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做人,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什麼能,什麼不能。不能的時候要“潛龍勿用”,能的時候才“飛龍在天”,但是,事情還不能做得太過,太過了就“亢龍有悔”,所以,說來說去,就是中庸,走中道。又或者說,就是把“該”學好,該乾的時候好好幹,不該乾的時候就窩起來。能這樣做就是“見群龍無首”,就是高深莫測,就“吉”了。

傳統文化:為什麼說“群龍無首”?都是哪些龍?看易經怎麼說

“見群龍無首吉” 意思以上六條龍是同等重要的龍,要在不同階段有不同表現,不可以只用一種方法——即”群龍無首“。”無首“即沒有固定的方法。可見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群龍無首含義並非《易經》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