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傳統”?

現在,「文化」這個詞語,被用的很氾濫!什麼都可以有「文化」,吃飯有吃飯「文化」,跳舞也有「文化」,甚至賭博也有賭博「文化」;當然這是一種廣義的使用,不是它的原義,或最精確的使用。要知其確義,我們可能必須回到這個詞語的來源, 我們追究它的來源,或許可以從中認取它的基本意義,乃至於它的價值所在。

文化這個詞語啊,可以追述到《易經》,《易經》的賁卦,山火賁,是由下卦是火-離,上卦是山-艮;下離上艮這兩個小卦合成一個大卦,稱為賁卦──山火賁。這個賁有白色的意思,有日光的意思,引申為光明的意思,當然也有大的意思,合起是:「光明廣大」的意思。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傳統”?

賁卦的彖傳有一段話說「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後這句「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先生語氣強調),古人簡約成「人文化成」四個字,「人文化成」又簡約成「文化」兩字。於是,「文化」一辭的本義,其全文是「人文化成」,而「人文化成」,是由「觀乎人文,化成天下」而來,而「觀乎人文,化成天下」,是因著「文明以止,人文也」而來的。「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人文,化成天下」,則是對照著「剛柔交錯,天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而說。所以我們要了解「文化」兩字的原義,應把這一大段文章的意思都包涵進去才行。

...

本來是天地有文有明,而「天之文明」何以能安止於人心?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之文明,是不能主動來安止的,而乃是人使之安止。也就是人心從眼前的天地萬物之鮮明,察其理則,體其次序,人心體貼到天地「光明的作用」,於是繼承了天地的「文明」,而開發出人特有的「文明」。這種「人類」自我開發的「文明」,叫做「人文」,所以說「文明以止,人文也。」各位!你要知道這是一種很「不得了不得了」的觀念(先生加重語氣)!人類在這裡表現了很高的智慧!為什麼?因為天地萬物所有表現都只能是「天文」,唯有人,可以吸納天文而轉出「人文」。你可以想一想,貓跟狗,虎跟豹,它們都有天文,但我們很少聽到過「貓文」、「狗文」、「虎文」、「豹文」的,我們只聽說過有「人文」,因為只有人,才能使「文明以止」,而開出「人文」。

有了「人文」,接下來,「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個「觀」就是觀照,觀照即能體會,體會則能發揚,體會發揚了人的光明,叫「觀乎人文」。人都是天之所生,都在天文與人文之感應中,所以能「觀乎人文」的賢哲,就可以拿「人文」來「化成天下」。「化」是教化,「成」是成就。教化成就什麼呢?使天下之人都變化其氣質,以合於天文與人文。人有天文啊!你長的五官四肢百骸,如何做最好的使用?人有人文啊!你的人性有光明也有黑暗,有聰明也有愚昧,應變化其黑暗以趨向光明,改善愚昧使趨向聰明。

什麼是“文化”?什麼是“傳統”?

有大智慧的人,能夠觀乎天文,了悟人文,我們稱為聖賢。而他所了悟到的道理,原來是人心通於天心。而且每個人的人心都是一樣的,都可以通於天心,只不過有的未嘗開發,所以有先覺後覺之分,孟子所謂「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本於人心之同然,所以人文就能夠「教」,能夠「教」就能夠「化」。化除人類心性的駁雜而歸於純淨,也可以說化除險惡的人心而歸於天性叫做「教化」。古文尚書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心是很隱微很微妙的,道心難以把握的,人心呢,是很不隱定很危殆的的,人心往往會隨波逐流。那麼你在人心惟危之處受到教育而起變化,使你常以道心為主,使這個非常微小微妙的道心得以發揚光大,這樣豈不是因著人文而還歸成天道嗎?這樣的「人文教化」,才是「文化」一辭的本義! 有智慧的老師,必定會將他所悟得的「人文」,教他的徒弟;有智慧的父母必定會將他所悟得的「人文」,教他的子孫。這樣,師授徒,父傳子,這樣一代「傳」一代,而成「統」緒,叫做「傳統」,叫做「文化傳統」,只有「人文教化」的「傳承統緒」,才可以稱為「傳統」,這又是「傳統」的本義。

假如有人從心靈中證悟了高度的智慧,又深透到純淨高明的境界,就是所謂的「聖人」,他以「先知覺後知」,成為民族心靈的導師,

所以所有「聖人」,都是「教育家」,而且是永遠的「教育家」,像孔子,像釋迦佛。如果一個民族沒有聖人,那這個民族就沒有「文化」,沒有「傳統」可言。一有了「文化」有了「傳統」,假如這民族不絕滅,因為人心不死,這個「文化」就不會死,「傳統」就不會斷,而且可以流傳外族,流傳到全世界去。「文化不死」、「傳統永續」,這是「文化」和「傳統」兩辭內涵中必有的意義。

——中華文化之源流與當代之傳承

人所表現的智慧成就叫作“文”,叫作“人文”,這個人文它就可以往橫的傳,傳所有的人,往縱的傳傳到後世,這樣子叫作“化”,叫作“人文化成”。人所開發出來的理性智慧的成就,它就可以轉化其他的生命,而其他的生命轉化了以後就形成了一個氛圍,這個叫作文化特色。而這個文化的特色,它是可以一代傳一代的,因為人類從古到今他的理性是一樣的,人性是一樣的。那麼有了這個文化的成就,一切有文化教養的人他一定對這些成就非常地愛護,而且他也希望能夠傳播,怎麼傳播呢?

父親傳給孩子,老師教給學生,所以作為人的父母的尊長的,作為人的老師的,其實最最重要的他的責任,就是要把人類已經有的理性智慧的成績傳下去,讓後代來承受叫作傳承。那麼後代人叫作繼承,而如果後世還有聰明智慧者,他還可以把他傳播的更廣叫作發揚,甚至還可以把它提升,增進它的豐富性,那麼像這樣子叫作繼往開來,這個叫作傳統,一代傳一代所成就的統緒叫作傳統。如果這是人性的,這是智慧的,這是有價值的,他就很可能乃至於他就有必然性,一定可以傳下去,只要是人還在。所以一個民族如何有文化呢?講簡單一點就是這個民族必須出過聖人,沒有出過聖人的民族是不可能有文化的。沒有文化,他就沒有所謂的傳承,沒有所謂的繼往開來,他就沒有所謂的文化之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