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火中取寶”炒茶絕技三十多年 都勻毛尖傳統制茶者張子全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名錄

日前,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名單,其中都勻市綠茶製作技藝(都勻毛尖茶製作技藝)傳承人張子全入選。

传承“火中取宝”炒茶绝技三十多年 都匀毛尖传统制茶者张子全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录

張子全展示泡好的都勻毛尖茶

家住都勻市毛尖鎮的51歲布依族農民張子全,從15歲起開始製作毛尖茶,成為都勻最早“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都勻毛尖茶手工製作傳承人”。張子全說,殺青、揉捻、搓團、提毫、乾燥,這是手工毛尖茶傳統加工工藝的流程。從制第一鍋茶算起,張子全手工製作毛尖茶的經驗已有30多年。從都勻毛尖茶製作的傳承到創新,張子全自創的“金毛尖”研發成功後,市場售價已經突破每斤1800元的價格,主要是因為採用了產量較少的明前毛尖製作而成。

2017年,張子全與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合作,成立了手工茶大師工作室。茶學專業的學生從春茶生產一開始,就來到茶山進行實踐學習。上山摘青、下山炒茶是他們的必修課。張子全帶學生上茶園,指導學生辨認可採摘的茶青,傳授正確的採青方法。讓他們學到了摘茶、炒制、包裝等技術,讓課本知識和實踐兩個綜合起來以後,學得更多的知識,更多把都勻毛尖茶的茶文化傳承下去,能夠把這個品牌打到全中國,打到國外去。

2008年至今,在都勻市政府的支持下,張子全發展自有茶園400多畝,聯合38戶農戶成立了十里茶香合作社,承包種植了1000多畝的茶葉基地,建立茶葉加工廠。從當初只有6戶人家,現在已經發展到38戶,成立了貴州省貴勻山茶葉產業發現有限公司。2017年,該公司經營收入480多萬元。他說,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規模越做越大。每年的茶葉收入中,茶農可獲得80%左右份額,公司只有20%,這38戶原始股東都成了老闆。

張子全在指尖上傳承的“火中取寶”炒茶絕技三十多年,他說他將用自己的手掌將手工製茶的技藝以創新的方式一代代的傳承下去。

(文雋永 範橋豔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