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必備: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自由?

要做好HR,別隻學HR專業知識,職場、生活中的通用思維和能力同樣重要!

今天講個每個人都會陷入的思維陷阱。

我們大部分人認為的不自由,指的是被關進監牢,被別人囚禁,身體抱恙行動不便這類身體無法隨自己意志移動的狀態。但是卻很難發現,思想上的不自由,比身體上的不自由更可怕。

1. 我有位女性朋友,各方面外在條件都很好,嫁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什麼都好就是愛打女人。這位女性朋友過得很辛苦。朋友都勸她說:“唉,你這麼好的條件,乾脆就離了吧。” 誰知道她卻說:“唉,有什麼辦法呢,也許我命就註定就這樣吧!以前讀書的時候,交往的男朋友就喜歡打人,誰知道,現在嫁的男人又這樣的,也許真的是我命不好吧!

2. 有個男孩子長得比較矮小,到了青春期的時候,開始情愫暗動。於是,他就向自己喜歡的女孩子表白,可是被拒絕了。過了幾年後,他又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又向她表白,結果又被拒絕了。他苦苦思考,最後突然好像明白了什麼:原來身材矮小的男孩子不會被人所喜歡。於是他變得自卑,買“增高藥”,用增高鞋墊,對身高的話題特別敏感,不敢再向女生表白。

3. 在很多的公司裡,每次開會的時候會議室中間的主席位通常是老闆坐的。但是當老闆出國旅遊時,所有人都明知道老闆不在公司,當會議室裡人多得坐不下的時候,很多人寧可站著,也不會去坐那個位置。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信念”!

什麼是信念?

信念就是我們認為事情應該是怎麼樣的。

比如,我的朋友想向我借錢,我覺得朋友有難,幫一把是應該的。這是我做為一個朋友身份時的信念。如果是街上的一個陌生人向我借錢,我可能不會借給他。因為我會覺得:我又不認識你,憑什麼要借你錢?

我們的信念是怎麼來的呢?

可能來自學習。比如,小時候在班上看到其他同學調皮被老師懲罰,所以總結出上課不可以亂調皮,平時要守規矩,不然就可能會被修理。

可能通過重要人物的貫輸得到。比如,父母從小就對孩子說,男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上進心、有野心,將來要有出息。如果這個孩子是男孩,可能長大後成為工作狂,如果是女孩可能會找一個工作狂的男人來戀愛。

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行為,不同的信念導致了不同的人生成就。當一個信念限制我們更好的提升、獲得更多的可能性、取得更多的收益的時候,這個信念就變成了限制性信念(Limiting Beliefs)

這種的信念直接給予人行為上的限制,當我們在思想上認為一件事是不可能的時候,我在行動上自然就不會去做,也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曾經有一位叫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的行為學家。他曾經研究過鴨子的行為,他發現剛出生的鴨子看見什麼會移動的物體,就會把那個物體當成是自己的母親,跟著那個物體走。這個物體不一定要是生物,甚至滾動著的乒乓球都會被小鴨子當成是鴨媽媽!小鴨子的大腦在出生的那一刻便形成了一個限制性的信念。

在印度,大象是用來搬運貨物的工具。當大象在不需要工作的時候,那些工人用一條很小的繩子就可以把一頭接近5噸重的大象牢牢地鎖在一旁。它既不掙扎,也不叫喊,只會乖乖的、安靜的站著。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答案並不在繩子上,而是在大象的腦中。

當大象還幼小的時候,訓象師會用一條很粗的鎖練把小象套住,就是這樣長期不人道的訓練,給小象的腦中種下了一個信念:我是不能夠逃跑的。

職場必備:是什麼限制了我們的自由?

這個信念深深地烙印在它的大腦中,以致即使在成長後,就算可以輕而易舉地把繩子扯斷,它卻不會嘗試去做。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會有類似的緊箍咒把我們纏住。就如那隻大象一樣,很多限制性的信念一直在無意識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告訴我們:你是做不到的、這個不要做、那個不要碰,而我們往往輕易的信以為真。

這些聲音可能源於我們的父母、師長的諄諄告誡,也可能是我們比較親密的同學、朋友,甚至我們自己。

當他們告訴我們要實際一點的時候,他們也許本沒有惡意,有的甚至有可能是發自內心的善意,但是他們的話常常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恐懼與不安,使我們害怕嘗試冒險,自我設限,生活也變得千篇一律、原地踏步。

所以,想要真正的自由,

先讓我們稍微用力,把拴在我們脖子上的那根繩子扯斷吧!

你會發現,原來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是很多的。


作者| 任康磊

來源| 三茅網

歡迎你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也歡迎你分享轉發~,期待你的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