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領動新融合 新時代助推新發展

新电商领动新融合 新时代助推新发展

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論壇現場。

新电商领动新融合 新时代助推新发展

智能電商論壇現場。

新电商领动新融合 新时代助推新发展

便捷支付論壇現場。

“用綠色物流傳承品質生活”“互聯網 供應鏈解讀物流業態”“未來的電商形態一定是基於大數據的”……

5月25日,2018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舉行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分論壇、智能電商分論壇、便捷支付分論壇。數百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探電商發展新未來,開啟電商發展新時代。

當天的論壇以演講、圓桌互動等形式開展,有學術觀點的碰撞,也有行業發展的交流,現場亮點紛呈。在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共同交流電子商務發展新經驗,探索電子商務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以及解決的新思路,研討示範城市新使命、新定位;在智能電商分論壇上,大家圍繞未來電商形態、電商發展路徑等方面,暢所欲言;在便捷支付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未來支付發展前景、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服務等方面,熱情交流。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海濤,副市長劉玉海、王玉祥,分別在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分論壇、智能電商分論壇、便捷支付分論壇上致辭。

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分論壇

發展區域電商特色 發揮示範帶動效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張鎧麟: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中國電子商務前景可期

“我相信中國電子商務前景可期。”張鎧麟介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19318億元,同比增長35.4%,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4567億元,增長34.4%,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6.1%,同比提高3.7個百分點;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4751億元,增長38.7%。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歐盟和北美,成為規模最大的網上零售市場,而且現在還在加速增長。

張鎧麟說,電子商務發展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顯現出三個新特徵:

一是融合。融合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詞。隨著新舊業態的融合、線上線下的融合、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的融合、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等,電子商務在2017年加速融入數字經濟,融入“一帶一路”,融入鄉村振興,融入農業、工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多個領域,都很容易看到電子商務的運用,應該說電子商務在中國有新的活力,呈現出新的特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二是創新。電子商務是推動“放管服”的試驗田,依託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組織開展了跨境電子商務、誠信體系建設等多個試點。如今,跨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網購商品可以直接打印電子發票,激發了市場的活力,充分發揮了電子商務的先導和引領作用。

三是積聚。在國內,在電子商務的牽引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對於產業、技術、人才的吸引力,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部分城市,特別是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的新名片,成為城市發展數字經濟增強城鎮、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呂本富:城市電商的變化和生活的演變要結合在一起

“電商如何在城市化發展中發揮作用?電商如何成為一個地區發展的新動能?電商如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些問題依然需要探討和創新。”呂本富說。

“如今,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個新動能。”呂本富表示,雖然中國的電商全球領先,但是格局依然在變化,如社交電商、人工智能用於電商、無人值守商店等也還在創新,電商的業態和格局也在不斷創新中。新時代經濟發展正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城市電商發展要圍繞城市和電商兩個關鍵點:一是城市的發展和電商怎麼融合?二是新時代、新經濟、新電商。

呂本富建議,城市電商的變化和城市生活的演變要結合在一起。公共空間越發達,積累的社會資本就越強,流動性也越強,就更有利於地區經濟的發展。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最終形成一個“互聯網 ”城市電商,這個地方會成為社交促銷中心,或者商品體驗中心,或者商業時尚收集中心。

貴州省發改委副主任徐元志:電子商務已成為數字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

近年來,貴州省大力實施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徐元志表示,現在,電子商務已成為數字經濟中最活躍的部分,在新業態、新模式,以及創作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貴州省有兩個城市被列為電子商務示範城市,貴州也一直在完善法規、健全電子商務法律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的建設。根據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貴州在電商銷售額、物流效應提速等方面也名列前茅,電子商務已成為推動貴州經濟轉型的強勁動力。

而貴陽市自2004年獲批創立貴陽電子商務城市以來,不斷探索和創新實現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2017年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1000億元,同比增長33.1%。電子商務已成為貴陽市實現大數據產業加速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智能電商分論壇 智能改變商業 電商鏈接未來

航天部科技司原副司長郭位光:人工智能和電子商務的融合 將為電商創新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臺

“人工智能和電子商務的融合必將為電商創新發展搭建更廣闊的平臺,但也有很多工作要做。”郭位光說。

郭位光認為,在用智能技術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方面,仍有基礎理論和基礎技術的研究工作要做,仍需要攻克核心技術,比如自主學習、綜合推理、邏輯推導、以及數據靈活的人工智能的理論新模型、算法、方法。

郭位光說,社會和企業應該注意構建智能電商的發展支撐平臺,無論是互聯網金融知識中心、社會精細化管理、健康保障或者是疾病防護等,都需要具有商業性質的多學科支撐體。對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脫胎換骨的轉變,它將轉變廣大零售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的商業運行模式,以及人們的思維方式,並且,必然經歷一個艱難和痛苦的改變。

此外,在享受和擁抱人工智能帶來的服務和便利的同時,也給大家一個忠告,人工智能需要企業長期投資,失敗的風險也較大,但不投資企業面臨被淘汰或競爭力低下的風險更大。在潛在收益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收益也是很大,但也會不可避免面臨挫折以及新興技術的迭代。

浪潮集團電商總經理黃睿:把握消費者需求 走生態化之路

黃睿說,在個性化的消費時代,如何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如何從這麼多的商品中選擇適合消費者的商品?這是一個大難題。

“我們也正在利用智慧門店系統,通過零售店在裡面去部署,從智能終端這些智能化的設備裡去採集消費者的數據。通過用戶畫像幫助零售或者去掌握服務的需求,通過人工智能的算法,選擇適合經營的商品。”黃睿說。

黃睿表示,通過品牌商與零售商共同努力,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實現供應鏈的協同模式,從產品驅動轉變成數據驅動,向用戶需求的驅動。對傳統品牌來講,需要打破企業的邊界,需要深度開放,推動企業變革,去推動協同設計、柔性生產、扁平組織、跨界創新,走上世界數字經濟之路。

他還認為,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升級為平臺的競爭,一定要走生態化之路,而生態化的前提就是數字化。所謂數字化,概括而言,需要通過開放的平臺整合各方面的數據,使業務具備智能化,實現數據的驅動。同時要採用生態化的運營,然後去激發參與方之間的價值交流活動,從而使這個生態良性發展。對於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是要開放,和上下游、相關企業充分融合起來,從而形成良好發展生態。

值得買集團CEO那昕:大數據和人工智能 將成為未來電商形態發展之基

那昕認為,電商開始真正意義上改變社會是2015年開始,越來越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後10年,其實我們判斷是在等待下一波技術革命,回到新起點開始走位。現在這個時點,大數據和AI也許是下游技術革命的導火索。下一個形態是電商的形態,或者是零售的形態一定是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到最後會是無人便利店或者是其他的形態,現在還不敢確定,但是一定是基於大數據的。

“在電商這個產業鏈上,除了和零售相關的鏈條外,和互聯網相關的另一個鏈條有幾個:技術、物流、金融、營銷,這幾部分決定了一個電商平臺,或者是一個商家利潤能有多少。”那昕說,在下一個階段,用戶消費的行為和動作會越來越去中心化,無論是在哪消費,消費的動作並不重要,而真正產生價值的地方應該是產生購買意願的地方,才會產生營銷價值。

便捷支付分論壇 支付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 區塊鏈技術重塑金融服務

易寶支付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唐彬:新階段要重新定義支付與支付

唐彬認為,今天在國內包括在貴陽,支付已經非常便捷,無處不在。短短的15年,支付從遠遠落後美國,到今天支付已經成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如果想清楚了,對於我們做支付、電子商務的創業者和領導都會有借鑑作用。

“今天,尤其去年開始,我們進入新的階段,支付發展到了相當的規模,要突破了,要超越工具、超越交易。”唐彬說,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重新定義什麼叫支付?支付不是簡單的搬運工,支付還有更多的功能,支付可以讓交易變得更加透明,可以解決交易中的聚合問題,可以幫助服務提供方提供個性化服務,可以幫助建立更誠信的社會,支付不是簡單的物質享受,有公益和金融的需求。

唐彬還認為,從支付到支付 ,支付 要重新定義,今天我們從移動互聯網視角,從互聯網深水期視角定義支付和支付,它有一個特點:支付在全面移動化,還在產業化,和產業結合起來。支付不再是單一的通道,是多元化、全方位的,支付角色超過信用角色,成為企業服務角色。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今天的企業都在談論數據,大數據是什麼?大數據就是這個信息時代的貨幣。

唐彬說,現在正面臨新的金融科技發展時期,產業在轉型,互聯網在深入,金融深度普惠,推動了支付 的發展,支付要深入到場景,深入到金融機構,一定要與傳統金融機構多合作,運用新技術推進融合發展。

西安紙貴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宣松濤:用區塊鏈技術重塑金融服務

宣松濤說,區塊鏈技術發展到現在,依然是一個比較早期的狀態,還不能非常廣地應用到生產場景裡,但是可以看到區塊鏈本身未來的應用和落地是可期的。

談到如何用區塊鏈技術重塑金融服務?宣松濤認為可以從四個點結合。一是區塊鏈讓交易速度變快,但成本會更低。二是信息孤島也會消失。隨著信用歷史及資產來源成為記錄的不可變部分,風險也隨之相應地減少。三是視界會拓寬。由於隨時可獲得審計跟蹤記錄,所以爭議處理的過程會更簡單。四是智能合約可知性具有約束性的協定。

“快捷支付是區塊鏈的第一個突破口,傳統的快捷支付有很多中間環節,需要支付比較高的手續費,而且支付存在風險,不一定真正支付到買方手裡。通過區塊鏈支付之後,首先不存在中間銀行作為第三方或者中介機構,保證交易安全進行,而是用區塊鏈平臺提供透明、公開的總賬,把這個資金直接匯到賣方,降低了交易週期。由於區塊鏈是一站式平臺,只需要給維護方提供手續費作為激勵,相比傳統支付手續費會進一步降低。”宣松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