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聽說大漢軍隊來伐,匈奴人也害怕,趕忙把所有人員和畜產進行轉移,以餘吾水(今蒙古國土拉河)以北地區為基地。且鞮侯單于呢,集中匈奴最精銳的十萬騎兵列陣水南,嚴陣以待。

同時,單于派出匈奴左賢王,率部在左翼,以迎擊公孫敖、韓說的漢軍,防止漢軍從側翼迂迴來攻。

先前漠北之戰的大敗,確實也讓匈奴人吸取了教訓。戰前,匈奴軍隊偵察工作也很充分,不再像從前那樣驕慢,備戰工作很完善。

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且鞮侯單于 劇照

李廣利軍出塞後,率領漢軍主力到達涿邪山,一路並未發現匈奴騎兵。後來,得知匈奴主力全部轉移到餘吾水以南,李廣利就指揮漢軍轉向東北,氣勢洶洶朝餘吾水方向進擊。

對陣之後,漢匈雙方主力相逢展開了激戰。由於李廣利所部漢軍主力總人數方面超過匈奴軍,似乎暫時佔上風。但漢軍騎兵數量不及匈奴,機動性不夠。

雙方大軍在草原上展開拼殺,大戰數日,互有勝負,一時倒也難分高下。

在漢匈主力接戰的同時,漢軍右翼公孫敖所部,和匈奴左賢王也爭殺激戰,由於左賢王有備,公孫敖軍漸感不支。

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公孫敖 劇照

漢軍韓說所部三萬步兵,一路未見敵軍,擅自引軍回退。

公孫敖按理說是多年出征匈奴的老將了,可他很害怕喪師敗績,和左賢王不交戰見不能取勝,也先撤了。

李廣利呢,提領如此多的漢軍,連戰十多天,發現側翼失去掩護,輜重補給又跟不上,逐漸心虛。趁著漢軍當時在交戰中還處於風,他也指揮軍隊撤退。

匈奴單于心悸,看到漢軍先撤,他沒敢追擊漢軍,停留在當地觀望。由此,漢軍得以全身以退。

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李廣利 畫像

此次餘吾水大戰,對於漢朝來講,21萬大軍出塞,最終卻如此平淡收場,可謂虎頭蛇尾。

統帥李廣利能力太差,幾乎不知道如何利用騎兵優勢,而是笨拙地在正面戰場上和來去如風的匈奴騎兵硬碰硬,致使漢軍軍力消耗太快;而公孫敖和韓說兩位大將,根本沒有戰場大局觀,在未得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引軍撤退,完全把李廣利主力漢軍兩翼暴露,全然庸才所為。

餘吾水戰役後,漢匈雙方一時間似乎都知道無奈何對方,雙方進入了長達六年的休戰期。

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餘吾水大戰 圖

漢武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且鞮侯單于死去,他的長子左賢王被立為單于,是為狐鹿姑單于。

徵和二年(公元前91),秋天,匈奴軍隊入侵上谷、五原,殺略吏民。轉年,匈奴復入五原、酒泉,殺漢朝兩部都尉。

此時,年老神經質的漢武帝大怒,決定再興大軍,進攻匈奴。

由此,武帝時期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燕然山戰役開始。

漢武帝到了晚年,由於吃了太多的“神仙大力丸”,這些西域麻藥類的東西侵害他的神經系統。由於身體衰弱,性格變得更加多疑乖張,導致他屢興大獄。徵和元年巫蠱案,武帝窮究,最後連自己太子也被殺,皇后衛子夫自殺,多名宗室和貴戚被誅。

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漢武帝晚年 劇照

都城長安血雨腥風,使得武帝的統治出現重大問題。加之連年征戰,橫徵暴斂,國內矛盾愈演愈烈。

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武帝又大規模發兵,三路進擊匈奴。而大軍統帥,還是那位貳師將軍李廣利。

三路大軍中,中路由貳師將軍李廣利帥騎兵7萬人出五原,殺向匈奴王廷所在地;右路,御史大夫商丘城將3萬步卒出西河;左路,重合侯馬通將4萬騎兵出酒泉,往天山方向前進。

為保證左路馬通的側翼安全,害怕西域小國車師的軍隊遮擊馬通後路,武帝還派遣匈奴降將、開陵侯成娩率領樓蘭、尉犁等六國兵先行,直殺車師。這支部隊,循上次李廣利部隊方向殺入西域,目的就在於斬斷車師和匈奴的聯繫,完全消除匈奴在西域的影響力。

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燕然山戰役示意圖

此次大戰,漢軍總兵力大概14萬人。人數不可謂不多。

如此重大戰役,漢武帝之所以起用李廣利為主帥,理由聽起來極其荒唐:戰前武帝在宮內讓巫師卜卦,得卦結果,匈奴必滅,諸將中貳師將軍最吉!

以李廣利為帥,與其說是上天給漢武帝開的玩笑,不如說是漢武帝給漢朝命運開的玩笑。

李廣利出師,率領他的軍事統帥班子離開長安。為此,與李廣利有姻親關係的丞相劉屈犛親自送行到渭水之濱。將相二人,密談良久。他們所談的中心內容,關乎國運:武帝年老,身體虛弱。太子已在巫蠱之禍中被殺,帝國一直沒有繼承人。一旦武帝病重,丞相劉屈犛在京城,一定要扶立李廣利妹妹李夫人之子昌邑王劉髆為帝。

集全國之力,只為打垮匈奴——漢武帝伐匈最後一戰!

昌邑王劉髆 劇照

那麼,李廣利和劉屈犛兩人是何種姻親關係呢?

李廣利的女兒,乃劉屈犛兒媳。所以,這層關係,不可謂不近。如果李廣利的外甥昌邑王劉髆能夠為帝,李廣利家族自不必言,劉屈犛家族肯定更受貴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