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明君還是魔王?

漢武帝,明君還是魔王?

漢武帝影視形象

漢武帝劉徹,出身離奇。他的母親王氏進宮前已婚,曾嫁作金家婦,生有一女。她的母親亦即是未來皇帝的外祖母,強將她從金家奪回,進與皇太子,是為景帝。劉徹生於公元前156年,至公元前141年登基,實足年齡當不過15歲。茲後他在位54年,在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來是享國最長的君主。這紀錄直到18世紀才為清朝的康熙皇帝打破。

知人善用

從各種資料看來,劉徹的膽子大,也富有想象力,如他常化裝微行,幾遇不測。他打算進攻西南夷,就在長安附近鑿地作“昆明池”,以便習練水軍。在其他範圍之內他也不拘形跡。例如他母親曾再婚,又有金氏女,人家都隱匿不敢提及,他聽到此事,就公然親自尋訪他的半姊,並賜她名號田宅。他的皇后衛子夫曾為歌伎,他寵愛的李夫人曾為娼女。漢武帝也不是一介蠻夫,沒有文華辭藻的雅緻。他的宮廷裡,既有正派的儒生如董仲舒,也有詼諧人物如東方朔,更有名士如司馬相如。我們再看他悼李夫人的賦(班固稱武帝自作):

“秋氣潛以悽淚兮,桂枝落而銷亡”。

而且他又似乎看見李夫人的形影,作詩: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來遲!”

則又可以想象他不是沒有情感的人物。

漢武帝,明君還是魔王?

武帝時期漢朝疆域

劉徹未曾在戰場裡實際指揮作戰,但是每有重要戰事的部署,今人所謂“戰鬥序列”的安排都是由他自己作主。而且他也知人善用。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霍去病又是衛青的侄子,都以外戚創立不世軍功。霍光與霍去病為異母兄弟,茲後更成為漢朝宮廷裡的中樞人物。只有李夫人之兄李廣利被任為貳師將軍,作戰不利降於匈奴才算是武帝任人的最大失策。武帝對待臣屬,也視人而定。他可以在廁所裡見大將軍衛青,也可以平常燕居的服裝接見大臣,只有右內史(助理機要秘書)汲黯老是據事直言,皇帝偏偏怕他,非戴冠整容,否則寧退避帳中,不去見他。後來因淮陽地方難治,召拜汲黯為太守,汲黯辭不肯就,皇帝就說:

“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

他也就知道僅以此直言忠臣的名氣,就不須特別振作,也可以把這地方處理得很好。後來汲黯在淮陽10年,死在任所。

漢武帝,明君還是魔王?

衛子夫

專制魔王

可是漢武帝也有一般專制魔王的毛病。他一巡視各地區,當地太守或因供應不周,或因境內配置不如法,紛紛避罪自殺。到他在位後期,朝中也為恐怖政治所籠罩。親信的大臣如丞相及御史大夫也因小事互相傾軋,失敗的只能以身死解脫。

皇帝自身即相信神仙,亟求長生不死。他偶一臥病,就相信有人以巫蠱害他。公元前91年,劉徹生病,左右傳說宮中有巫蠱牽涉皇后及太子劉據。原來武帝嚴刑峻法,太子仁慈,常有平反。執法大臣深怕劉據一日嗣位,對他們不利。而水衡都尉(管宮殿附近林園)江充,又是“直指繡衣使者”(特務頭目)更加離間。劉徹在別宮養病,即皇后皇太子請問皇帝,也不得達。皇太子忿怒之餘擒住江充將他處死,於是長安紛稱太子謀反。因之兩方都召集軍隊,保皇黨與皇太子黨在京城大戰五日,“死者數萬”。結果皇太子兵敗自殺,皇后衛子夫也自殺,衛青則已前死。武帝后來悔悟,建“思子宮”,又作“歸來望思之臺”。

4年之後,武帝臨危,才立一個8歲孩子劉弗陵為太子,是為昭帝,而皇帝也將太子的親母鉤弋夫人賜死,其原因是“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而霍光等即被託“行周公之事”。

為什麼一個如此精明強幹萬機獨斷的君主,到處置立嗣繼統的時候,如此愚闇而沒有主張?甚至父子以兵戈相見,貽禍軍民?這斷不是劉徹和劉據兩人間單獨的問題,而與武帝所一手佈置的西漢帝國有關。

漢武帝,明君還是魔王?

漢武帝動畫形象

“將問題外界化”

武帝劉徹承文景之後,繼續中央集權。公元前127年飭諸侯推恩分子弟邑,令各條上。公元前122年又由削藩引起淮南王和江都王反叛,削平之後,“列侯豪傑死者數萬”。公元前112年又因諸侯供奉皇室的酎金成色不合及不如額,奪爵者106人。自高祖以來封侯者至此罷免殆盡。而武帝用桑弘羊,東郭咸陽、孔僅理財,不能被我們輕率地視作“商人參政”。他們並沒有利用商業組織及商人資本去增進政府的功能,也沒有利用政府威權去扶助商業之發展,以便擴大茲後的財源。而鹿幣算緡平準均輸等無一不是臨時籌款的辦法,用作軍需的消耗。這樣一來,

皇帝高高在上統制約五千萬到六千萬的人民,當中沒有一個有效的中層機構或根據地方沿革,或倚賴經濟利害,作上下間的樞紐。即太守刺史也無非皇帝的代表,各地選舉孝廉,也仍只能承奉中樞的意旨,因此皇帝的作為,更只能擴充及保障自身的權威。這種情形,表現著中國傳統君主專制的一個最大弱點。

錢穆曾說:“中央恭儉無為之治,不能再掩塞社會各方之活氣。”漢武的辦法,那是利用一種運動,代替組織之不足。如果各地參差不齊,又無法扶植他們作不均衡的發展,則全面動員,經常活動,也可以算作一種出路。有人就說他“鷹擊為治”。他自己也曾對衛青說:“一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等如今人所謂“將問題外界化”。

漢武帝,明君還是魔王?

未央宮

只是漢武平定南越,進兵朝鮮,加兵於西南夷,用張騫通西域,凡是本於歷史地理上中國傳統威力能及之處,都已到達,或已超過。而他八次攻匈奴,也已用盡全部兵力。遊牧民族與漢民族作戰,有中國不能企及之處,在於他們平時戰時,都是騎兵,無須動員。他們進攻或剽竊,經常獲得戰果。中國之徵匈奴,有如御史成進所云,“從之如搏影”。公元前119年劉徹之攻匈奴,可算是漢軍一大勝利,但是如時人所說,“千里負擔饋饢,率十餘鍾致一石”。以致出塞官私馬14萬匹,輜重不計,入塞不滿3萬。到武帝末年,“兵革數動,民多買復,及五大夫,千夫,徵發之士益鮮”。也就是很多百姓早已出錢免役,到徵兵時連下級軍官軍士級以下的人員都不容易湊數了。

武帝的力量全靠這對內中央集權對外經常征伐支持。他治下之道不拾遺,乃是在嚴格捕盜的法令下,一次株連幾百人以至近千人的威勢下逼成,如此已半個世紀。一到他的運動發生困難,他的組織上的弱點也容易給人看穿。在這時候發生繼承問題,不僅他自己感到為難,他的臣下左右,也都在私下竊議自身禍福。

迷信與誤會,以及劉徹劉據個性之不同,再加以官僚間動輒人事僵化的趨向,只更助成其家庭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