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獨尊儒術”,看中儒家哪個閃光點?

夏商周時代,王室力量有限,為了擴大自身影響力,以禮治國,約束了各路諸侯,西周末年,禮崩樂壞,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等,都主張廢除周禮,只有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主張恢復周禮。

孔子在當時不受重視,諸侯國看重法家,因為法家思想見效快,秦國曾用法家思想統一了天下,統一天下之後,繼續依照法家思路治理天下,結果很快滅亡。

漢武帝“獨尊儒術”,看中儒家哪個閃光點?

西漢初年,採用道家思想,無為而治,帶來了農業、工商業的大發展,可是,地方豪族崛起,抗衡中央。

為了加強中央權力, 強化君權,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時的儒學,已不同於傳統儒學,比方說,孔子所謂的君君臣臣,意思是指,君主要像個君主的樣子,不能超越君主的權力範圍,去做不符合君主身份的事情,作為臣子的,也要做臣子應該做的事情。

漢武帝“獨尊儒術”,看中儒家哪個閃光點?

董仲舒改造過的儒學,強調的是君臣上下的尊卑觀念,西漢政權以重視儒家的名義,實際上加強了君主的權威,這與法家的思路不謀而合,因為法家的本意就是加強君主的權力和威望。

因為秦朝運用法家思想治理天下,很快滅亡,所以,西漢政府非常忌諱提到法家,雖然實質上還是行的法家那一套,外表上卻以儒家來裝潢。

漢武帝“獨尊儒術”,看中儒家哪個閃光點?

這一套“獨尊儒術”的策略,不但有著好看的外表,讓人易於接受,還有著加強君主權力和威望的實際用處,能夠較好地強化君權,所以被以後朝代所看重和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