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是成語“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出處。單從字面上理解,詮釋的道理非常簡單:獵人率鷹犬打獵,是為了他自己得到獵獲物,而不是為了讓鷹犬得到或與鷹犬同分。當獵人擁有了成群的獵獲物而不想再去打獵,而鷹犬反過來對他的獵獲物虎視眈眈的時候,獵人就要考慮處死鷹犬了。
一提起“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人們總會哀嘆那些不仁不義的君王,責備他們的無情。其實這也是自然之道,大可不必去強求君王的仁慈。
綜觀歷代王朝,能夠看得開的、能夠體味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所蘊涵的必然真理的重臣,都能保全性命與名節,而那些執迷不悟的很少能善始善終。
范蠡畫像
春秋時越國的范蠡不愧是一位足智多謀的高人。他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大功告成,便悄沒聲兒地離開了越國,乘船從海上到達齊國,改名埋姓做生意去了。他給還留在越國的大夫文種修一封書,告訴他越王勾踐只能與人共患難,不能與人同歡樂,勸文種趕快抽身。文種也贊同范蠡的意見,於是他稱病不再上朝。
儘管如此,文種還是醒悟得太晚了,不久就有人進讒,在越王面前誣告他。勾踐根本不想搞清事實的真相,很隨便地賜給文種一把寶劍,要文種自裁。勾踐賜死文種時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曾教給我討伐吳國的七種辦法,我用了其中的三種就把吳國打敗了,其餘的四種方法你就到我的祖先那裡去教他們吧!”
張良畫像
漢初三傑之張良在這個問題上處理的也不錯,功成之後,自認為“以三寸舌為帝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於是隱於深山之中。
清代的曾國藩在這個問題上也處理的非常藝術,他把滿家皇族的脈捉得非常準。天下危急,他就招兵買馬,建功立業,他知道這時的皇家是需要他的;天下稍一穩定,他就立刻裁軍減人,而且不時給老家湘鄉寫信,表示自己意在田園,讓滿清皇家徹底放心。因此曾國藩保持了一生的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