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抑鬱”在學界流行,搞學術的如何拯救幸福?

當“抑鬱”在學界流行,搞學術的如何拯救幸福?

美國埃默裡大學曾做過一番關於研究生自殺行為的調查。結果顯示,在調查的301名研究生中有7.3%的人有過自殺念頭,2.3%的人有自殺計劃,1.7%的人在自殺中受過傷。

德州大學也曾有類似的研究,他們對2279名研究生進行調查後發現:研究生的抑鬱和焦慮程度是普通人群的6倍多。

而在知乎上,關於研究生絕望、抑鬱、焦慮話題也是不斷出現。某博博士生跳樓的新聞也曾上過熱搜。前段時間,斯坦福博士,李飛飛丈夫Silvio Savarese麾下,5年5發了篇頂會論文的Andrey Kurenkov也在reddit上發帖表示自己一度抑鬱懷疑人生。

當“抑鬱”在學界流行,搞學術的如何拯救幸福?

(雷鋒網)

知乎上名為“時間規劃局”的博主,在問題“博士生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也講述了自己從碩士抑鬱,到發現科研新大陸,而後讀博、放棄博士後,以及工作,創業最後找到自己幸福的故事。這不禁讓人想問:科研人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在學界如何提升幸福感?

如何定義幸福和不幸福?

幸福被普遍定義為一種心理情緒,是指一個人自我價值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對於幸福的詮釋涉及了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等多個學科。

具體到不同的群體,對幸福有不同解讀,多年之前流傳的那句,“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詮釋了幸福的動態含義。

而在學術界,幸福的定義也離不開久經失敗後而成功的成就感。不過這種表現形式可能獨具特色,可能體現在挑燈夜戰修改論文而投中期刊的樂趣,也可能體現在用盡各種方法提升實驗性能的心情,或者體現在激烈討論而能夠確定正確科研方向的情緒......

而不幸福的感受或許相同,表現也是“各有千秋”:當你無法平衡科研與生活時,當你無法趕上DDL時,當你實驗結果總不完美時......

心態、行為決定感受,幸福已經作為一種滿足感已經被定量、定性進行了充分研究,總結下來有那麼一些心態或者操作能夠讓人感到幸福:

1、參加活動,使其能夠處於“心流狀態”,即專注於某項事情,忘記了時間和周圍的世界;

2、做一些能夠展現性格優點的任務,持久快樂的真諦來源於不斷實踐自己的性格優點,例如熱愛學習、堅持不懈;

3、有完成任務的內在動力;

4、有成長的心態,相信幾乎所有的技能都是可以學習的;

5、時間比金錢更加珍貴,金錢可以“買”到自由的時間;

6、把錢花在體驗上面,而不是花在購買物質方面;

7、善待他人、加強社會關係;

8、吃好、睡好、玩好,有規律的健身以及有活在當下的心態。

同樣,一些操作或心態或許不會帶來幸福:

1、收入固定;

2、減肥;

3、有可衡量的績效指標,如好成績;

4、長時間的通勤;

5、被認為是完美的工作。

上述一些調查研究中給出的結論具有通用性,那麼在學術界如何利用這些結論增加自己的幸福感,避免不幸福的感覺?

哥本哈根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副教授 Isabelle Augenstein 認為可以從:反思自己的成就、尋找新的工作崗位、日常工作生活等三點發力。

反思自己的成就

作為學者會經常被要求提交自己的學術成就清單,例如在校學生需要發表論文從而達到畢業要求,大學教師需要提交科研成果以便更好的申請課題......

這很容易讓人陷入誤區,認為自己的主要目標是將可衡量的成果指標最大化。顯然根據上面的結論,這必然會讓人產生不高興的情緒。

事實上,以指標最大化為目標可能對整個科學界來說也不一定是好事情,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對“論文引用次數與科學新穎性之間的影響”的研究表明:文獻計量學和新穎性只會某些情況下會重疊。

換言之,進行科研論文寫作很可能為了提高影響指數,更容易獲得科研基金撥款。並不是因為一個人的內在動機,即理由往往不會是:“我之所以寫論文,是因為我喜歡加深理解世界的過程”。所以,缺乏內在動機的科研,不僅對科學進步提供動力,也會損耗個人幸福感。

一個人的科研環境也還會影響幸福感,原因是提供了許多所謂的參考點,這些參考點直接影響可衡量的績效指標。例如,如果你的周圍同事大多數有三篇文章入選了某頂會,而你只有兩篇,這顯然會降低你的幸福感。

反過來,如果你有兩篇,而你的同事有一篇,那麼你的幸福感會激增。

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要有意識的認識到這些影響,勇敢質疑自己的思維過程:你踏上某一研究方向的動機是什麼?是覺著此研究領域很容易發論文,還是說你認為你自己的能夠從根本上推動科學的發展。

所以,針對“績效焦慮”的解決方法是:寫下自己的主要科研目標,並定期重新審視這些目標,確保自己沒有因為錯誤的原因而不小心偏離這些目標。

然後,儘量避免和別人比,戒掉社交媒體,因為媒體宣傳的往往是那些非常優秀的人,畢竟,只有足夠優秀的人才願意“自報家門”。

想辦法形成一個以討論為目的科研中心社區,不以參考績效為目標,增強自己的社會關係,然後就能順便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在做學術宣傳的時候,重點強調工作的新穎性,避免宣學術績效指標,例如在頂會發了幾篇論文,在哪個期刊做了審稿人。這樣便能夠避免變相的“peer pressure”。

尋找新職位

一個學者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往往會更換幾次所任職的研究機構,城市甚至是國家。大多數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領域的頂尖院校上,認為如果能在那裡找到一個職位,就會非常的幸福。

顯然,這是錯誤的,獲得一份可能被認為是完美的工作並不能從本質上增加幸福感。在競爭激烈的機構工作,意味著周圍都是一些高不可攀的參照物,周圍同事的成就指標,例如論文數量,被引用的次數,補助金收入等都會非常高,這恰恰會降低一個人的幸福感。

類似的謬誤是找一個高收入的職位。研究表明高收入本身並不會讓我們感到幸福,隨著參照物的變化,人往往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薪資期望。在學術界,尤其對於早期的研究人員來說,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剛開始的薪水往往不會太高。

同樣,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對於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找到一個學術職位,在這個職位上,花盡可能多的時間幹自己喜歡的工作,也就是說,找到自己內在的動力,從事能夠讓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

激動人心的工作、科研環境並不只是出現在排名較高的機構中。從幸福的角度來看,能夠幫助我們個人成長,增強我們對工作目的的認識,並能提供社會關係的機構都算得上是激動人心,恰到好處的。

此外,也儘可能去尋找能夠形成較強社會關係的職位,而避免那種“每次只有自己一個人吃午餐”的工作。

大多數人都討厭長時間的通勤,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多,可能就越幸福,所以有很多綠色植物的工作也是優先考慮的。

另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建議是,最適合的研究環境可能做“小池塘裡的大魚”,而非“大池塘裡的小魚”。換句話說,不要到那些本研究領域最優秀的機構工作。

日常工作

大多數人並不是在尋找新的職位,那麼上述的心理學研究如何為學術工作中的日常決策提供參考呢?

考慮這麼一種情況:早上起床,看一下自己的日程表,發現又一堆要開的會議和高級優先的任務,另外這些會議和任務並不令你興奮。你一個人試圖完成這些任務,中午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只是去便利店買了一份快餐,儘量減少應酬的時間,然後晚上下班回家,躺在床上,感覺精疲力盡,毫無活力......

如果你也有這種狀態,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把不太有趣的任務一次性的搞定,可以從一些小事情做起,增加工作的幸福感。這些小事情包括:花時間加強自己在工作中的人際關係,吃一頓營養豐富的午餐,然後小憩或散散步。

對於博生生和博士後來說,他們面對的問題往往是工作生活很少有條理。

大學和機構往往不會硬性要求博士生在工作時間必須幹活。但正是這種“彈性”,在給予自由的同時,往往也導致這些博士生們把家變成了工作場所,理所應當地把生活過程了7×24小時的做實驗,沒有時間交朋友,更沒時間談戀愛。

努力工作當然沒有錯,但把生活過成了波瀾無起伏的死水,怎麼可能會幸福?

為了把自己從沉悶中拯救出來,不妨在自己的昏天暗地的7×24工作之中,加入一些「新鮮」事物,例如定期去參加一些讀書會、志願者活動,或每週給自己設定一個可實現的小目標.....

另一個需要思考的是,在工作中你應該做哪些以及做多少。一般人們認為,當一個人承擔那些既能夠發揮自己技能,有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工作時,往往最具成就感。

我們不妨以技能和挑戰作為兩個象限,對一些需要需要處理的工作進行衡量,放在這個圖標裡,如下圖所示——

當“抑鬱”在學界流行,搞學術的如何拯救幸福?

(雷鋒網)

如果按照上圖的話,顯然從事那些被圈起來的工作(即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會讓自己更加地開心。

當然,這裡並不是鼓勵你推脫一切低技能、無挑戰的工作,畢竟在一個組織裡,總要有人去做這樣的一些事情。但我們有時候確實需要對一些不能讓自己充滿激情的重複性工作說“NO”,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對挑戰。

至於“應該做多少”這個問題,應該量力而行,做到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進行創造性的思考,這是有好處的。

人要勇敢一些,如果覺著下週沒有時間承擔一個新的任務,那何不拒絕?

此外需要考慮性格特點,有針對性的激活自己的性格優點會增加幸福感,違背自己的性格優點會降低幸福感。在考慮是否承擔一項新任務的時候,這點非常重要,例如一項涉及領導力的任務,如果你對領導他人根本不感興趣,那可能不是一個好任務。

最後,面對困難的任務時,採取成長的心態,相信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學習的,這對提升幸福感非常重要。畢竟心態決定一切。

OMT

有意識的增加幸福感當然需要一些努力,但證明是可行的,花些時間思考什麼活動對個人成長最有回報,試著多樣化此類活動,並把他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不急不躁,不攀比,不嘲笑,做最好的自己。

最後送大家一首很火的小詩:

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

有人22歲就畢業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歲就當上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

卻在50歲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遲到50歲才當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後活到90歲。and lived to 90 years.有人依然單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同時也有人已婚。

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奧巴馬55歲就退休,

Obama retires at 55,

川普70歲才開始當總統。

but Trump starts at 70.

世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

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

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

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

所以,放輕鬆。So, RELAX.你沒有落後。

You’re not LATE.你沒有領先。

You’re not EARLY.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

Via:https://medium.com/@isabelle.augenstein/increasing-well-being-in-academia-97f3ebc1599f

(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